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156.98
  • 學位論文

華語副詞「都」的語義分析與教學語法

A Semantic and Pedagogical Study of DOU in Mandarin Chinese

指導教授 : 鄧守信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論文主要是探討華語副詞「都」的語義及其教學語法。長期以來語言學家對「都」的語義有不少的研究,我們將整理分析這些研究的內涵,綜合歸納並建立本論文對「都」的語義解釋及分類。再者,有鑑於華語教學與漢語語言學之間一直存在著鴻溝,我們還要透過教學語法來作為兩者間的橋樑,所以以本文對「都」的語義及語用分析成果為基礎,加上考量教與學這個實際面所做的調整,我們嘗試為教學及學習架構一套「都」的教學語法,內容包含教學排序以及語法規則的編寫。 本論文的章節及其內容如下: 第一章 介紹研究目的與動機、研究範圍以及研究架構; 第二章 是關於「都」的文獻探討; 第三章 探討「都」的語義並分析相關的語用問題; 第四章 從英語的‘all’與「都」的比較談起,進而解釋 ‘所有 NP’、‘每NP’、‘任何NP’等不同指稱方式與 「都」 的搭配關係; 第五章 結合平衡語料庫、中介語語料庫、語法等級大綱等分析的結 果,為「都」的相關用法建議一套教學排序,並編寫「都」的 處方式教學語法。 第六章 為本論文的研究結果提出總結,並提出研究限制及對後續研究 的建議。

參考文獻


黃宣範. 1992.(中譯本) 《漢語語法》. Li, Charles N. & Thompson, Sandra A. 1982. (原著) 《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台北:文鶴.
References in English
Cheng, Robert L. 1967. ‘Universal Scope Relation and Mandarin Noun Phrase’. Project on Linguistic Analysis II, No. 3:1-182. Columbu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Chao, Yuen-ren. 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P.
Huang, Shi-Zhe. 1996. Quantification and Predica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 A Case Study of DOU. Mich.: UMI

被引用紀錄


林欽惠(2002)。漢語句末助詞「啊」之教學語法初探〔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603200719130543
陳立芬(2002)。現代漢語副詞【才】與【就】的教學語法〔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603200719130550
呂彥菁(2004)。現代漢語疑問詞「什麼」的教學語法〔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004200709402449
魏妙純(2005)。漢語抱怨言語之母語和中介語對比分析-兼談美籍華語學生的第二語言教學〔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004200719072760
張文邦(2010)。華語「連」字句之分析及教學語法〔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8318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