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5.68
  • 學位論文

以林癡仙、連雅堂、洪棄生、周定山的上海經驗論其身分認同的追尋

指導教授 : 許俊雅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以「以林癡仙、連雅堂、洪棄生、周定山的上海經驗論其身分認同的追尋」為題進行論述。 傳統文人/現代上海這兩個看似矛盾的元素何以產生互動?除了他們自稱的個別動機外,應該有更深層意義。面對傳統文人的上海行,可以有多種不同思考角度,本文嘗試從「追尋漢文化身分認同」的角度切入,並且提出一種解釋的可能性。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回顧、研究架構與思考進路。 第二章「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祖國情懷——遺民意識與文化鄉愁」從民族情感角度分析傳統文人階層「身分認同」形成過程,再加上他們源自儒家教育中根深蒂固的「夷夏之防」觀念,可知日本統治下,「遺民之悲」背後是對漢民族認同的執著情感,當阻絕臺灣與母文化實體「中國」的政令越嚴苛時,認同焦慮越深。改隸遭遇的認同挫折可藉由對文化母國的孺慕之情稍微淡化,於是不少文人藉美化對故國的想像或視親自踏上祖國土地為神聖儀式、甚至是人生價值的完成;這樣的文化鄉愁心理是促成他們往赴祖國追尋身分認同的內在情感因素。本文探討的「祖國情懷」及「身分認同」關注的是漢文化認同的追尋,而非政權認同。 「遺民意識」及「上海文化訊息在臺灣的傳播」雖在論述上被歸納成內因、外緣,但兩者可能都具備了傳遞「身分認同」的功能意義,值得關注。「遺民意識」從情感層面解釋了文人們往赴祖國的原因,「上海文化訊息在臺灣的傳遞」使各種來自滬上的精采藝術文化商品以種種方式在臺灣出現,如此一來,可能因為大量傳播而成為臺人投注「漢文化身分認同」情感的對象之一。上海於是不再只是平面的地理位置,上述史料也不應被單純視為記錄,而產生更重要意義。對傳統文人而言,「遺民意識」以消極方式捍衛傳統價值觀;透過各種廣義出版品為媒介,上海的「現代性」被凸顯:不僅是商業、文化活動達盛之都,租界言論寬鬆使中外人士雲集因而帶動思潮交流、交通地理優勢及完整媒體網絡不僅使其具備文化傳播條件,也吸引大批知識分子至此、滬地也因此登上中國政治舞臺,成為新政活躍的城市。這樣的「現代性」往往被知識分子視為與「西方文明」連結的式,意味著中國得以與世界潮流接軌,(即使是電影、戲劇等娛樂也使人們見識到舞臺聲光等新穎設備、道具的呈現)若能親眼目睹上海風采甚至從滬上以觀中國時局縮影、抑或有參與歷史的機會,應是值得企盼之事;這些心情可能驅動他們前往上海,如果投注認同情感的想像成為可能,則改隸引發的「身分認同」焦慮也有解消機會。 第四、五、六、七章以四章篇幅從這四位文人作品中觀察他們的上海體驗並加以歸類,進而分析文字背後可能的意義與情感。上海行雖然滿足了部分情感需求,近距離接觸卻也使其發現先前對此地投射了過多的情感及想像。 第八章「理想與現實的落差——上海之行後價值觀的崩解與身分認同之重塑」分兩部分探討。第一節分析當這樣的身分認同追尋過程與先前想像差距甚遠時,顯現於外的反應是什麼?有的藉酒澆愁、耽溺逸樂以轉移痛苦;有的積極參與各種活動並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有的以種種方式護衛既有價值觀;有的雖感無能為力卻又時刻掛心文化母國前途……,外顯態度雖不盡相同,卻都可歸納出他們對原有價值觀的留戀。這個價值觀背後的源頭就是「身分認同」。第二節旨在探討上海之行後,當文人們發現「現代化」的上海無法擔負起原先期望的「身分認同」功能時,可能轉向以下列四種方式安置或重塑空懸擺盪的「身分認同」: 1. 瀏覽歷史荒蹟、親近鄉野牽引出家國情懷:透過史事回憶重新檢視涵藏於心的家國情懷,除以古鑑今,一澆塊壘外,書寫提供他們從道統、史蹟角度重建邦國意識及身分認同。 2. 追憶歷史人物以構築理想典範:在追尋英雄豪傑事蹟時也折射出心中另一個自己。透過對歷史人物的召喚可使傷痛得到適當治療,在相互共鳴的情志感知中重新安置搖搖欲墜的主體歸屬感,找到足以堅持下去的勇氣和力量。 3. 往赴聖道文化象徵之帝都:對多數奉大明為正朔的臺灣傳統文人而言,儘管民國以後定都南京,北京仍具有聖道文化象徵之地的意義,當「現代上海」撼動了對祖國的理想建構時,親臨明朝故都北京進而抒發對道統的嚮往,也是一種可安置「身分認同」的方式。 4. 整理國故、傳續漢學、編寫臺灣相關文獻以強化族群認同:返臺後一方面採取整理國故及傳續漢學以保持漢族自我認同,另方面將關注焦點拉回眼前這塊生活的土地,透過對臺灣歷史風土文化的了解與歌頌,找到一個可凝聚認同的寄託。透過對中國、臺灣兩地歷史記憶的召喚或重組,既能降低「身分認同追尋無法滿足」焦慮,也重新打造能符合現狀的族群邊界及群體意識。 第九章「結論」總結本文研究成果及未來可發展的研究論題。

被引用紀錄


沈信宏(2013)。東亞流動中臺灣文化人的文化身分與位置──以洪炎秋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13.00407
許薰文(2008)。日治時期櫟社四家詞析論--林癡仙、陳貫、陳懷澄、蔡惠如〔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804200910325810
黃郁升(2011)。林獻堂《環球遊記》及其現代性論述〔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30555
陳彩鳳(2013)。日治時期漢文人的「美人觀」-以《三六九小報》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3-2110201613533080
吳惠齡(2015)。嵇康與魏晉莊學風潮的興起〔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41220151204068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