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65.88
  • 學位論文

滄浪之水─宜蘭縣壯圍鄉東港村漁家生活的描繪研究

指導教授 : 羅芳 教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藝術家們對生活周遭點點滴滴的關心,因有感而發之下而從事藝術的創作。筆者所關心的是被遺忘在邊緣之一群無名英雄,企圖將這樣的感動藉著自己的畫筆詮釋,同時從他們因著特有的地理環境、歷史背景而對這個地方所產生的「視覺方言」去揣摩他們對生活的態度、對人生的看法、對人情事理的體會。在比對古往今來對漁家生活及勞動階層描繪的作品中,藝術家關心的角度、著眼的地方為何?漁家的題材又何以成為藝術家鍾情的對象?成為筆者探討研究的課題,也企圖從這個專題的研究裡整理出漁家生活與中國人美學思考上的關係,亦期盼觀者由這個研究創作中能夠對漁家生活之美有一個新的思考角度與方向。 本文的架構上共分為五章以及結論: 第一章 緒論,說明「滄浪之水」此主題研究的動機與目的及研究之內容與範圍,確定研究方法及對主題「滄浪之水」及藝術社會學作名詞上的解釋。 第二章 文獻上所呈現的「東港村」──蒐集「宜蘭縣東港村」相關的文史資料,探討因特殊的地理及歷史文化背景及社會結構、經濟條件之變遷對這個地區所產生的影響。 第三章 描寫漁家生活繪畫的內涵意義──筆者從藝術社會學的角度探討美術史上對漁家工作及生活上的描繪上所關心著眼的方向與表現方式。 第四章 創作理念──尋求漁家表現樂天知命,延續頑強的生命力的意象表現;在漁家生活上尋找令人感動的符號,並從符號美學來探討造型上的可能;在筆、墨、線條上探討材質上如何造就出蒼茫的感受。 第五章 作品分析──「滄浪之水」創作理念的分析實踐結果呈現,闡述個人對創作題材上意境的描寫及創作理念上呈現方式,並在表現技法上對表現效果的實驗作一陳述。 結論──對「滄浪之水」這一漁家描繪的主題在題材上、內涵表現上、技法實踐上作成心得與結果之總合檢討。

參考文獻


17. 洪鎌德《人文思想與現代社會》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3月二版
26. 黃金麟〈文化〉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9月增訂版
37. 邱仲麟《冰鮮船與鮮漁船:明代以降江南的冰鮮漁業與海鮮消費》台北,「過眼繁華:明清江南的生活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3年12月初版
38. 胡慧如《繪畫題材中的階層意識》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86年6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