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3.124.244
  • 學位論文

台北城市意象之建構及其終身學習社會的意涵-政府相關出版品之內容分析

指導教授 : 李瑛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以Kevin Lynch的城市意象理論、都市符號學及地方感相關理論為基礎,針對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與觀光傳播局之出版品做內容分析,了解其所建構的台北城市意象內涵與依附感;以John Holford與Peter Jarvis所提出的學習社會之四種取向為理論基礎,評析台北市政府出版品之終身學習社會意涵。 本研究發現:台北市政府出版之圖書建構的台北城市意象可歸納為四大面向,分別為台北的地標與地貌、台北的時代變遷、台北的族群文化與台北的生活風貌。而城市依附的來源可歸納為六個層面:(1)台北為親和及具有安全感的城市(2)城市中的自然景觀(3)台北城市的獨特性格(4)對老台北的依戀與懷舊(5)地方芭蕾之慣性時空路徑所形成之歸屬與依附(6)個人與地方認同完全融合所產生之強烈依附感。而政府出版之圖書的終身學習社會之意涵包含:(1)城市治理者所打造終身學習社會之願景:形塑台北之全球在地性、凝聚台北的記憶與認同,以及鼓勵全民書寫以打造台北為華人城市的文學領航者(2)文本之作者在為台北書寫的過程中,亦表徵了從自身的城市經驗去反思城市生活的各層面,如對制度的批判、對自然環境的珍惜、及對歷史文化及人情關懷的渴望(3)台北市政府出版品內容建構過程中未能展現對社會與文化地位不利者之觀照;圖書取得方面,使得低消費能力的讀者對政府出版品接觸程度的降低,消費型態造成了社會排除性,而社會排除的效應有可能複製其社會位置的不利性。 本研究依研究目的所達成之研究結論,對成人及終身學習、台北市政府相關單位及後續研究分別提出建議。

參考文獻


王志弘(1993)。城市、文學與歷史-評<看不見的城市>。台灣社會研究,14期,165-180。
王志弘(2005)。地方意象、地域意義與再現體制:1990年代以降的文山地區。台灣社會研究,58期,135-188。
夏鑄九、成露茜、陳幸鈞、戴伯芬(2002)。朝向市民城市-台北大理街社區運動。台灣社會研究,46期,141-172。
顏亮一(2006)。市民認同、地區發展與都市保存:迪化街個案分析。都市計劃,33(2),93-109。
蘇揚期、王柏山(2005)。”地方感”研究觀點的探討-從人本主義地理學、行為地理學到都市意象學派。社會科教育研究,10期,109-136。

被引用紀錄


盧怡如(2013)。台北與上海:文化資本觀點的城市觀光意象〔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2463
彭嘉玲(2013)。公共藝術對城市意象塑造之探討──以台北市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80120141803426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