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35.125
  • 學位論文

傳統剪紙表現形式之數位化創作研究

The Research on Digital Crea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Paper-cut

指導教授 : 張柏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傳統剪紙是流傳於民間的風俗與精緻藝術,製作簡易、題材廣、功用多。也是雕繪並重的造形藝術,造形優美,具精緻中國古典藝術風味,又備西洋單純強烈的繪畫風貌,簡括有趣平易中見深奧。傳統剪紙特殊的視覺效果,至今於設計與創作上仍被廣泛的運用。有鑑於此,本研究將以傳統剪紙之視覺元素與圖像特色為重點,歸納出其視覺特色。並藉由文獻探討、案例分析,充實研究創作內涵。試將傳統剪紙表現形式融入創作中,並以數位化方式呈現剪紙形式創作之作品。 從剪紙種類、技法發現其實用價值與藝術的貢獻,剪紙藝術除實用性質外,尚有其藝術性質。剪紙的歷史、題材反應出具體的文化傳統與風土特徵,從豐富史料中找尋創作元素,激發創作靈感,並提供設計創作之參考。 針對剪紙形式之視覺分析,分別從視覺造形、空間、色彩、構圖方向著手。綜合分析歸納後,發現透過數位化製作流程,為傳統剪紙製作時所產生的侷限性提供解決之道。數位化之各種功能可靈活運用能豐富剪紙創作,發揮剪紙視覺特點並能豐富畫面,增加作品的趣味性與製作時的便利性。

關鍵字

傳統剪紙 數位化

並列摘要


The traditional paper-cut is the fine art that is easy to make, the theme and the function are widespread popular in the folk. Making a Paper-cut needs a lot of cutting and drawing techniques. The shapes of paper-cut comprise the Chinese classical artistic style and the Western drawing succinct style. Nowadays these visual effects are still widespread in many ways.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will introduce the the visual characteristic of traditional paper-cut, and will try to make some paper-cut in digital way,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way and digital way.

並列關鍵字

無資料

參考文獻


1. 高思聖 《剪紙物件在視覺設計上的實驗與研究─ 以台灣原住民之美為例》,92年6月。
2. 劉明鈞《木刻版畫質感形式於視覺傳達設計之運用》,91年6月。
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書目
1. 述鼎編著,《民間藝術-剪紙》,藝術圖書公司,1994年11月。

被引用紀錄


葉美鳳(2011)。由空間分割圖像控制來探討平面圖像之多層次表現〔碩士論文,崑山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28/KSU.2011.00082
李政達(2009)。數位化剪紙形式之圖像應用在海報設計之研究與創作〔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55005
范寧達(2011)。數位化角色插畫之創作與研究以台灣流行角色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20747
謝佳茹(2017)。數位剪紙造型之海報創作研究〔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78-110820171403306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