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8.121.131
  • 學位論文

基隆市地方權力結構與教育治理關係之研究

指導教授 : 王麗雲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地方制度法》之後,基隆市地方權力結構與地方教育治理之間的關係。臺灣自1997年以來,隨著幾項重大法令修正與實施,興起了分權化及去中心化的運動,不論是對地方政治生態、權力結構及地方教育治理均造成影響。故為瞭解地方權力結構與地方教育治理之關係,本研究從四方面予以探討,首先,分別瞭解基隆市地方權力結構與地方教育治理的情形;其次,探討基隆市地方權力結構對地方教育治理之影響;最後,歸納基隆市地方教育治理在該地方權力結構下的教育發展特徵。為回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以基隆市為研究對象,並透過文件分析、問卷調查及訪談結果進行分析,獲致下列結論: 一、基隆市屬於「寡權支配」的地方權力結構 二、基隆市地方教育治理具備「政治模式」與「專業科層模式」的特徵 三、基隆市地方權力結構對地方教育治理的影響 (一)基隆市長期以來由教育菁英掌理地方治理的實權,民意代表出身的市長,在尊師重道濃厚觀念下,較能尊重教育的專業 (二)基隆市副市長兼具教育菁英與政治菁英的角色,熟悉地方教育生態,因而能支持教育局及學校行政立場,並協助教育事務之推動 (三)基隆市派系及政黨競爭並不激烈,但民選首長為突顯對教育的重視,在缺乏監督及制衡的情況下,仍將教育資源當成選舉的工具 (四)基隆市學校數少,教育及政治菁英中的關係網絡緊密,市長對於教育局長之任用,除考量政策穩定性外,主要是聘請熟識的人來擔任 (五)基隆市在寡權支配的權力結構下,地方行政機關掌有教育治理的優勢,具教育專業背景的教育局長,偏重扮演功能性執行者的角色 (六)基隆市人口素質屬中上程度,但受到磁吸效應的影響,人口流動頻繁,在缺乏教育參與動機及管道的情況下,公民的教育民主參與度不足 (七)基隆市教育壓力團體組織運作未臻成熟,以致教育參與的能力及動機受到質疑,無法發揮實質影響力 (八)基隆市地方政治人物在選舉的壓力下,對於地方教育事務的參與,以個別選區學校利益及家長選民服務事項為主 (九)基隆市教育治理在教育行政機關主導優勢下,教育審議委員會的運作流於形式,未能達成教育多元參與的理想 四、在該權力結構的影響下,基隆市地方教育發展具備五大特徵,包括尊重教育倫理與傳統、教育發展穩定而停滯、教育菁英領導地方教育及政治的發展、配合並執行中央教育政策,以及偏重教育福利政策的推動。 最後,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對地方行政機關及後續研究之建議。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史美強、蔡武軒(2000)。網絡社會與治理概念初探。中國行政評論,10(1),33-74。
吳文星(1992)。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市:正中。
呂育誠(2005)。地方治理意涵及其制度建立策略之研究-兼論我國縣市推動地方治理的問題與前景。公共行政學報,14,1-38。
林水波、李長晏(2003)。標竿學習與地方治理能力。中國地方自治,56(5),4-32。
林佳龍(1989)。威權侍從政體下的臺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1),117-143。

被引用紀錄


陳無邪(2010)。地方治理的課責研究-以北北基一綱一本政策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0.0285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