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7.172.68
  • 學位論文

林希逸《老子鬳齋口義》研究

none

指導教授 : 蔡宗陽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老子》全書僅五千餘言,然而注釋之作,汗牛充棟,字數難以計數,蓋因其書言簡意賅,且多涉及形上之玄理,其義難明,而歷來注解之作,或就其主觀意識而論,或以之詮證己見,皆成一家之言,各有特色。肅翁注《老》之作《老子鬳齋口義》,為其學術淵源與思想系統的具體呈現,進而析論,則可歸結於兩個重點:一是將「道」之形上意義,落實於現實世界,亦即以「德」為主要論述基礎,且以「心」為其根柢,極言老子之「道」不能僅就形而上之宇宙論觀之,亦須就「心上理會」。換言之,「道」之於天地萬物,猶如「心」之於千條萬端,兩者互相對照參看,方能符合《老子》之深意。其次,肅翁注解《老子》,用意在於糾正前人之繆誤,得老子初意,故用字遣詞力求淺顯,同時也一一指出老子的為文之法與譬喻處,期許「千載而下知其解者,旦暮遇之也」,是以詮解方式亦為《口義》之重點。肅翁所著之《莊子鬳齋口義》,於《莊》學中佔有極重要之地位,意義非凡,研究者眾多;然而《老子鬳齋口義》卻少有相關論述,或因用字淺白,注解偏重現實層面「德」之闡釋,是以乏人問津,但其義理實有獨到之處,且能反映時代思想。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目前涉及此書之研究概況,並提出研究方法與步驟。搜尋兩岸以「林希逸」或其著作為題之學位論文與期刊論文,即可發現大都集中於《莊子口義》,以及對肅翁理學、詩學成就之研究,而以《老子鬳齋口義》為研究對象僅有三篇期刊論文,且因囿於篇幅,僅是通論性的介紹,或以形上之「道」為重點。於是勉力為之,藉由深入了解其書之中心思想、獨特論述以及注解方式,並予以分割、拆解、歸類,然後再以肅翁之思想脈絡及體系為基準,確立論文之綱目,重新建立其詮解《老子》之論述架構,繼而遍及具體論證內容,深掘並擴大肅翁之見解。除了以「文本分析」與「比較」、「歸納」等方法外,亦參考勞思光先生提出之「基源問題研究法」,試圖以「《口義》如何詮解《老子》」與「何以如此詮解」為問題,追尋其答案,冀望以此而掌握肅翁詮解《老子》之脈絡。 第二章為〈林希逸之生平、著作與學術〉,乃析論《老子鬳齋口義》之基礎,蓋肅翁之生平與師承,造就其思想主體,並影響其注書之立場,是以欲明其詮解之精神,必先了解肅翁所處時代之思想背景與學術淵源。總的來說,肅翁身為理學大家,故詮解《老子》偏重於「心」,即「道」落實於現實層面之表現,亦即為「德」。此外,儒、道、釋三教之精神於後宋一朝已揉捻融合,雖然門戶之見仍在,但實際上互相吸收,互相影響,這一點亦可由肅翁之詮解得而證之。肅翁官至中書舍人,且為理學大師,在學術上有其影響力,劉辰翁之《老子道德經評點》以《老子鬳齋口義》為本,於每一章之後,先是抒發己見,然後援引《口義》內容,或稱許,或批駁,甚或僅列肅翁之說法。由此觀之,則《老子鬳齋口義》實是重要之注《老》之作,因此亦於本章之中敘明。 三、四、五章為析論《老子鬳齋口義》重點,不僅是肅翁老學思想之精華,亦為本論文用力處,從外在之詮解特色,至內在詮解之義理向度,深入分析,然後回復以完整之思想系統。 第三章分析《口義》之詮解特色。肅翁以儒者自居,以孔、孟為尊,自是以儒學為本,注解《老子》,當然無違儒家學說。然而究其根本,則儒、道本有差異,更與佛教教義不同,肅翁融合三教學說,仍以儒學為主,於是提出「不畔於吾書」,以及「佛經亦此義」兩種視野以詮解《老子》,而成為其詮解特色。肅翁言老子所言「無為而自化」、「不爭而善勝」,皆不畔儒學典籍,差異只在老子矯世憤俗,用字偏激耳;其次,佛學與《老子》有義理相近處,肅翁亦多有涉獵,於是佛教「豁達空」、「撥因果」、「不垢不淨」等用語,皆成為詮解《老子》之用。《口義》並援引「真空實有」、「齋戒沐浴」等思想,大方呈現其所受佛教之影響。 第二個特色為指明《老子》借喻之語。肅翁以為,老子善用譬喻說理,然而後世注家將其「借諭之語」解讀為「指實之語」,因而失其旨。深入推論,則可從兩面向理解,一是《老子》之譬喻,乃作為「明其道」之用,故需分辨所指稱者為何,如此才能得其欲明之「道」。其次,肅翁以為,老子對於所處時代之習尚崩壞多所不滿,因而感念三代之簡單淳樸,故有感而發並就以喻之,所以解讀《老子》時,必須還原時代背景,方能真正明瞭老子所要表達的義理。 第三個特色是「文法之用」。肅翁師承艾軒學派,除了義理,亦十分重視為文之法,因為該派認為文章與義理相輔相成,兩者皆精,必能使文、義斐然。肅翁直言,歷來部分注《老》之作,因為不能得老子本意,導致後世誤解,《老子》義理不彰,甚或淪為邪說,皆源於注釋不清。故肅翁之注,務求字句,乃至於全章皆能清楚明白。同時亦著重《老子》為文之法,於註解中每每強調「文法」,目的即在於使讀者明白老子為文之法,增進對其文的了解。 第四章〈《老子鬳齋口義》論「道」〉。與其他注本相比,肅翁對於形上「道」之詮解較少,然而並非全然不提,統整其說,蓋可從「道」之本體、「道」之作用與「道」之運行三個方向觀之。「道」之本體,肅翁以為可從《老子》之理論中,歸結出「無」與「有」二者。「無」為天地萬物之根源,「有」則為「道」生成萬物之作用,兩者構成「道」之「體」與「用」。肅翁並以佛教思想「真空實有」詮解。《老子》稱「道」為大亦為小,肅翁以「道」之特性為主軸,言萬物皆賴「道」以生,「道」衣養萬物,豈不為大?然而「道」無主宰之心,甘為萬物之下、之後,由此觀之,則為小矣。 至於「道」的作用,肅翁以為是「自然」,言「道至於自然而極」。具體而論,則是「無為」與「柔弱」。《口義》強調,無為無不為者,至理也,無為而功自成,乃至道之妙用。換言之,也就是「無心而為之」,順應天地萬物自然之理,不強加妄為,則能「天長地久」。再者,「弱者」亦為道之用,肅翁主張,老子之學主於虛,主於弱,「虛」即是前言所謂「道」之體,而「弱」則為道之用。只是此「弱」並非只是消極的逃避,肅翁言老子之意乃在於具備「強」的能力,主觀上選擇以「弱」自處,知雄而守雌,一如老子所謂「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如此方為正道。 其三,則是「道」之運行。老子強調互相對立的概念,然而此「相對性」並非恆久不變,在達到極端後,便往另一個方向運行,此即為「道」之運動性與規律性。是以肅翁就此義推論之,「正言若反」、「與物反矣」,此皆以負面的說法呈現正面的意義,似反一世之常言,但實為正論也。再者,則是「反復而求其初」。前言「弱」為道之用,則「反」者為道之動。肅翁以為,靜者,動之所由生,並以《易》之「艮所以成終成始也」釋之,指「道」為起點,亦為終點,萬物自「道」而生,最終亦歸於「道」,如此運行不輟,宇宙方能生生不息,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第五章為〈《老子鬳齋口義》論「德」〉。綜觀《口義》,即能體認肅翁對「德」之闡釋,所佔比重較「道」為多,且較具體。「道」向下落實於現實世界,即是「德」。肅翁以為,道不可見而德可見,故以德為道之容。本論文闡發肅翁對於「德」之論述重點,由內而外,由己而及於他人。首先為以「心學」為底的虛與靜。肅翁注《老》,重點在於「心學」,認為「道」之於天地萬物,猶如「心」之於吾輩,天地萬物依恃「道」而運行,「道」非惟就天地說,更要就心上理會。肅翁論「道」,已視「無所容心」為重點,其在「德」亦復如是。「無心為之」則取決於「靜」與「虛」,所謂「虛致於極,守靜也篤」。「守靜」的基礎在於「致虛」,心若虛空,不為外物所亂,方能靜篤以觀萬物之變;使心「虛」與「靜」,則能「觀其復焉」,掌握「道」之根本。 其次,由心向外拓展而至於個人修為,則為「修養工夫」。修養工夫可涵括兩部分,一是對於歷來「養生觀念」之撥正。《口義》點出後世養生觀念由來之章節,亦認同可作為養生之用,但也強調老子初意本不為此。肅翁以為,《老子》之文,用意不在於鼓勵追求長生不老,而是透過鍛鍊身體,包括精神與身體的修養,使修道者更容易接近「道」之境界,而且出發點不同,其結果亦不同,後世修養家因此而為邪說者,皆是不能理解老子之真義導致。生理上的修養如此,精神上的修行亦十分重要,而欲達到理想的境界,則需以「微妙玄通」的為「士」之道做為標準。對於「道」,不敢有為,有如臨深履薄,不因外在事物而易其心志。若論具體作為,則是「三寶」,三寶人人有之,不必外求,外可勝物,內可自守。上述二者相加,方是正確的修養工夫。 最後則是群己關係。追求「道」與「德」,肅翁認為目的在於實踐,不論是群己關係之體現,或是應用於政治之上,皆能以《老子》之言作為準繩。首先是「不與物爭」之人我關係。社會的紛擾,皆因「不知足」而起,於是《老子》將「知足」列為重點,肅翁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乃「千古萬古受用不盡者」,亦可看出肅翁推崇備至。此外,肅翁對於老子以水為喻,表達「不爭」之德的說法,亦多所發揮。至於將《老子》義理應用於政治之上,肅翁頗能掌握其重點,以「取天下必以無心」為原則,而欲達到此一目標,在於「以百姓心為心」,取法三代聖人之制,以民為先,不強加妄為,如此才是合於「道」之政治型態。另外,肅翁以「小國寡民」作為完全國家類型的象徵,上述種種作法與原則,皆是為了達到此一目標的手段。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許多注家都以為《老子》呈現諸多對於戰爭與軍事的思想,不過肅翁認為,與戰事有關之章節,均是譬喻,只是老子用以解說「道」而已,並非指實之語。 《老子鬳齋口義》完整呈現林希逸的《老》學思想,同時也忠實反映其「三教合一」的學術淵源,成為眾多注《老》著作中,十分具有特色的注本,即便只就宋代《老子》學的發展狀況評比,《口義》亦不失為一獨特佳作。

並列摘要


none

並列關鍵字

none

參考文獻


一 、專書
(一)古籍(先按朝代排列,相同朝代再依姓氏筆劃排列)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廖名春、陳明整理:《尚書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2001年)
〔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廖名春、劉佑平整理:《孟子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2001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