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8.45.162
  • 學位論文

陸柬之書陸機〈文賦〉研究

Lu Jian Zhi's Wen Fu and manuscript culture

指導教授 : 黃明理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在印刷技術盛行以前,文本的傳播是屬於手抄本文化的時代。文本的生產、流傳和保存都仰賴於手抄。手抄本的世界中,文本總是在輾轉抄寫的過程,充斥著被重構與形塑的軌跡。閱讀與探索手抄本的態度,應與傳統的讀者接受理論不同,亦有別於古典文學「以意逆志」與「知人論世」的訴求,因為,作為既是讀者又是抄手的傳統文人,面對文本,面對因「時間間距」而產生的各版本異文,常主動積極地參與對文本的生產與再創造。讀者接受理論的前提,是文本內容的穩定性;「以意逆志」與「知人論世」的訴求,則是對文學語言和讀者,抱以超越現實的期待,自信讀者必然能夠經由文本,掌握作者所欲表達的一切真意。 本論文以「陸柬之書陸機〈文賦〉研究」為題,著重探討手抄本文化對〈文賦〉所產生的影響與意義,研究進程與成果大致如下: 一、對作品與作者之間的關係,傳統理論與觀點,在手抄本文化的情況中,不僅不再適用,更是一種幻象,一種對「得意」與「真意」的執著。 二、陸柬之〈文賦〉卷清楚地展示出讀者並不只是被動地閱讀與理解作品,更常常在抄寫過程裡,掌握文本異文的選擇權,並以自己參與創造的文本,驗證新的領悟與詮釋之意義。 三、本論文將陸機〈文賦〉與陸柬之〈文賦〉卷放在歷史、文化、文學語境中進行探討,並延伸至書法與文字的辯證,探究〈文賦〉抄本在歷代流傳時的種種異文變化與可能,從而省思陸柬之〈文賦〉卷在抄寫與接受的過程中,所受到的各種影響因素。 四、基於前述之研究企圖,本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第二章「解構〈文賦〉:抄本手稿與書蹟想像」、第三章「陸柬之〈文賦〉卷避諱字與字樣析論」、第四章「〈文賦〉卷:手抄本文化與文本詮釋的辯證」、第五章「結論」。 五、循此思考脈絡,本論文探索手抄本文化的世界是如何變動不居,這種流動的本質在歷來古典文學研究中,鮮少得到關注與重視。而重新著眼於探討手抄本文化多維度、缺少中心、缺少穩定感及權威的特徵,更能有助於思索陸柬之〈文賦〉卷此件文學中間載體得以成立的過程,更能就前人對陸機〈文賦〉的版本校勘,進行對照與省思檢討,予以回應,並於相當大程度揭示出歷史文化、文本與文學中介性研究裡「客觀」與「真實」的意義。

並列摘要


無英文摘要

並列關鍵字

Lu Jian Zhi manuscript culture Lu Chi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舉要
本參考書目所列,凡分四大項:一為「專書」,二為「學位論文」,三為「單篇論文」,四為「報刊雜文與網路資料」。其中「專書」與「單篇論文」兩部份資料龐雜,為凸顯論文主題,「專書」首列「與〈文賦〉版本相關書目」,次為「古籍」,其次為「近人論著」,最後為「書帖與近人編輯」。為使用者查詢便利計,古籍皆按朝代次序,近人論著、書帖與近人編輯則依作(編)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單篇論文」部分首列「與〈文賦〉研究相關論文」,次列「期刊論文」。
一、 專書
(一) 與〈文賦〉版本相關書目
﹝西晉﹞陸機撰:《陸士衡文集》(明正德己卯十四年(1519)吳郡陸元大刊晉二俊文集本)(臺北:國家圖書館典藏善本)。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