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7.28.202
  • 學位論文

助詞「也」的功能與副詞「也」的產生

none

指導教授 : 郭維茹

摘要


本文以助詞「也」的功能與副詞「也」的產生為研究主題,以焦點標記的觀點詮釋助詞「也」的兩種位置,並從焦點標記與類同副詞之共性、以及「也」對「亦」之取代來說明副詞「也」的產生與發展。 由於焦點理論為貫通本文的重要概念,因此先於第二章概述焦點的定義、徵性與類型。本文第三章以探討助詞「也」的功能為主,先指出助詞「也」在使用數與句中句末兩種位置的特徵,而後針對前人對助詞「也」的各種說法作概述與評述,指出各種說法統一詮釋助詞「也」兩種位置之缺失,故於眾說之中採用焦點標記的觀點,以焦點的不同徵性與類型看待助詞「也」的不同位置,並將焦點「強調」的本質視作不同位置的助詞「也」之共性,而後實際分析上古漢語中話題焦點、自然焦點與對比焦點的用例,印證助詞「也」焦點標記的功能。 本文第四章探討副詞「也」的產生,從話題焦點標記「也」與副詞「也」在位置、條件上的相近,以及類同關係下句中助詞「也」的橋接語境,確認副詞「也」來自句中助詞「也」,並以兩者的共性為演變的內緣因素;而後透過考察「也」與「亦」在中古之後的語音演變,發現「亦」語音變化甚大而「也」相對維持原音之現象,遂以「也」對「亦」的取代為演變的外緣因素,推論「也」在「亦」的語音變化越發顯著之時,憑藉語音相對接近以及與類同副詞之共性,取代「亦」而成為副詞「也」。而後本文考察「也」與「亦」在近代文獻的使用現象,發現兩者各自大量使用於白話與文言文獻,與讓步連詞的構句也有語體之別,應各為白話的口語性質以及文言乃仿古創作所致,造成「也」與「亦」一白一文的使用現象。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none

參考文獻


古典文獻
[南梁]劉勰 著,王更生 注譯:《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重印。
[南梁]顧野王 著,陸費逵 總勘:《玉篇》,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北齊]顏之推 著,陸費逵 總勘:《顏氏家訓》,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元]盧以緯 著、王克仲 集注:《助語辭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重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