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93.73
  • 學位論文

災難新聞攝影於社群媒體上的觀看、分享與實踐

指導教授 : 王維菁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透過攝影,將他人災難苦痛影像上傳於社群媒體,經由其連結、即時互動之特性,影像的分享與傳散,愈加快速且氾濫。然而,當人人皆可藉由社群媒體,大量「觀看」、「按讚」、甚至「分享」災難新聞影像時,是能使人們更加完善理解世界、建立更豐富的關係,抑或僅是深陷於一個更為龐大,卻也更加無力、毫無作為的「影像的媒介景觀」之中? 據此,本研究目的為探究「災難新聞攝影於當代社群媒體上所呈現的分享文化為何?」將問題聚焦於「所形塑的觀看文化」、「分享的媒介景觀」與「社會實踐與社會樣貌」等三大面向;並以「半結構式訪談法」為研究方法,依據「社群媒體」、「受訪者性質」與「具代表性之災難新聞攝影」等面向作為篩選,共計訪談13位「災難新聞攝影分享者」,藉以更進一步具體地詮釋、理解災難新聞攝影於當代社會中,所扮演的意義、角色,以及其所呈現的媒介文化。 研究結果發現: (一)於社群媒體上的集體觀看文化,是一種經挑選後的「真實」與「抽離」,面對他人災難苦痛,觀看者的經驗既真實、放大且感同身受,然而經挑選後的「優越感」與「區別感」,也易使得情感快速抽離。 (二)兼具「個體性選擇」與「集體性規範」分享的媒介景觀,分享者對於影像的共鳴與理解、覺察社群媒體上的意見氣候,以及隱性卻帶有自我檢視與評判的集體規範,都是影響是否分享的原因。 (三)線上媒介景觀與線下社會樣貌的相互交錯,個人於線上的任何行動,不僅代表個人消費行為,也影響整體社群網絡的資訊消費圖像,進而形塑整體媒介景觀;且唯有透過主體的實踐與推進,藉由網絡串連真實人際關係,方能引起更為積極的行動。

參考文獻


毛榮富(2017)。〈社交媒體時代社會性的未來:按Sherry Turkle的自我概念進行的考察〉,《資訊社會研究》,32:51-82。
王仕圖、吳慧敏(2005)。〈深度訪談與案例訓練〉。《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王昭風譯(2006)。《景觀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原書Guy Debord [1992]. La societe du spectacle:French,Gallimard )
王泰俐(2006)。〈書評:媒體景觀與民主危機:恐怖主義、美伊戰事與總統選戰〉,《台灣民主季刊》。3(4):197-204。
王萌(2015.05.06)。〈淺議災難新聞攝影中的人文關懷〉,《人民網》。取自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2015/0506/c395947-26958466.html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