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184.122

摘要


本文以「人己關係」作為研究進路探討莊子的感通倫理,主要分為三大部份,分別是「感通倫理的基礎」、「感通倫理的實踐」及「感通倫理的特點」論述。   「感通倫理的基礎」先從莊子對於語言和認知的反省,歸結背後問題的根源其實在於成心,進而提出「感受」對於倫理的重要與必要性,本文突出「感受」在倫理中的意義,更重視的是鬆動既有的價值觀,試圖進入他者的脈絡,成為「通」的基礎;「感通倫理的實踐」具體提出《莊子》中的人己關係,包含親緣、君臣及朋友,在這些關係之中莊子看見了問題,並透過工夫修養,試圖化解異化的倫理關係;最後在「感通倫理的特點」,以《莊子》文本中對於「孔子」形象的運用著手,對比出莊子與儒家倫理的不同之處,莊子更重視的是減弱主體的執著,進一步討論身體與道德時,更可以顯現莊子的道德是跳脫出規範框架,強調感知自己、感知他人,進而通於天道的狀態。   莊子的感通倫理,是在人己關係之中看見「成心」的干擾,因此強調感受,以及不斷消解的工夫,這些提醒與修養,旨在讓人以「化」的思維去面對關係,在感受的基礎上,能夠使整全的身體暢通、與他者及天皆能通達,這便是莊子感通倫理最重要的核心。

關鍵字

莊子 感通 倫理 成心 感受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none

參考文獻


(一) 古籍文獻
〔魏〕王弼注,李學勤主編:《周易正義・下經》,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1月。
〔魏〕王弼等著:《老子四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8月。
〔宋〕呂惠卿:《莊子義集校》,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宋〕朱熹注:《四書集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年5月。

延伸閱讀


  • 林明照(2018)。《莊子》他者倫理中的情感性哲學論集(49),61-79。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19959176-201802-201903040009-201903040009-61-79
  • 廖昱瑋(2022)。《莊子》情感論中的價值體系〔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2203437
  • 鄭鈞瑋(2012)。《莊子》知識論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02321
  • 梁芳瑜(2017)。none〔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039
  • Jallow, B. J. (2011). none [master's thesis,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Airiti Library.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1-2306201114495400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