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提要內容: 近幾年來國內外的經濟環境已有巨大的改變,美國從2001年開始,發生了安隆案及其他一連串的會計舞弊案件,使社會大眾對企業編製的財務報告及會計師的查核簽證失去了信心,迫使美國國會迅速地制定沙賓法案(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加強會計師事務所及會計師業務之管制,以期能挽回社會大眾對資本市場的信心。國內在2004年也發生了博達公司的會計舞弊案件,此案件的爆發也促使主管機關參酌美國的沙賓法案並加速會計師法的修訂,也因為會計師法的修訂及近年來博達及力霸案所引發會計師法律責任之爭議,邇來遂引發台灣會計師界主張廢除雙簽制度之聲浪,並於去年於立法院舉行公聽會。三大會計師公會和全聯會整合會計師意見,認為會計師雙簽制度已經過時,從「品質管制」以及「投資人保障」角度來看已經沒有實質意義。 本研究主要探討我國會計師雙簽制度設計的背景,並就近年來會計師執業環境的變遷分析該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同時援引實務上已判決的見解,並參酌比較各國會計師查核報告簽證實務及各界之意見,研擬強化我國會計師查核簽證制度及解決現行爭議事項之建議,以提供主管機關作為未來政策規劃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