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200.226
  • 學位論文

台灣文化產業的憂鬱:社會變遷、發展願景、與認知動搖

Culture Industries's Melancholy in Taiwan: Social Change, Develop Prospect, and Shaken Cognition.

指導教授 : 黃樹仁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已經略有小成的台灣的經濟產業發展,此時面對著新一波市場環境氛圍的改變,開始推動了升級轉型運動。另一方面,隨著政治逐漸趨向民主開放,加上中高等教育體制的擴張,使得本土化以及市民運動風潮持續不斷,人們也逐漸開始重視精神與休閒層面的生活。承襲了這樣的發展趨勢與社會需求,政府在2002年提出了由文建會、經濟部、與新聞局共同主導,一個兼具文化與經濟發展的「文化創意產業政策」。   然而就文化創意產業政策對於國民經濟生活的影響來看,比起先前台灣高度依賴的科技製造業與商業金融服務業等經濟中樞產業,文化產業中低階從業者的工作待遇即使經過了近期的密集發展,卻仍然與前者有一段差距。即使官方的統計數據顯示文化產業的總體經濟產值與指標在近幾年的發展下有顯著的成長與提升,但是在薪資收入少有提升,工時仍然相對較長,加上與過去「經濟奇蹟」時期的生活經驗相比較之下,「文化產業在經濟層面有所相當的發展」這個論點,往往很難讓文化產業從業者與部分關心文化產業發展者所接受。   另一方面,即使文建會再三的強調文化產業的發展既著重於經濟產值的增加,同時也能帶來於社會與在地文化的提升。然而話雖如此,但是文建會在實際上並沒有訂立出具體的目標、相關辦法、與措施。這樣的結果導致了部份關心文化產業發展的專家學者、從業人員們的不滿。但是這些對於現狀的不滿之情,並沒有因此促使眾人對於未來台灣文化產業發展方向的達成共識,反而更因此引發了大眾傳播媒體上對於不同發展價值與路線選擇的無止境論戰。更讓人遺憾的是,這場沒有最終答案的論戰,不但沒能讓經濟產值社會與在地文化的獲得顯著具體的進步,更讓社會中對於此議題關心的人們對文化產業的認識產生了一定程度上失望、迷惘、與不知所措的混亂觀感。   綜合地來看,不管是對於「經濟生活」增進的需求也好,或是「文化生活」上提升的需求也罷,看起來都沒有因為文化產業的發展而被滿足。這樣的結果徹底地違反了文化產業政策當初所承諾的願景。因此,有相當一部份的人民與言論,開始對於台灣文化產業的發展不抱持著任何希望,甚至是看衰它的未來。而這種由期待轉為落空的心情,正是今日有部分社會輿論對於未來台灣文化產業發展懷抱著不看好的憂鬱情緒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參考文獻


莊萬壽、林淑慧,200,〈本土化的教育改革〉。國家政策季刊,2(3):35-38。
黃毅志,1999,《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台灣地區不公平的社會階層體系之延續》。台北:巨流
裔式蓮,2008,《兩岸員工工作價值觀、工作特性與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認知對工作滿足影響之研究》。元智大學碩士論文。
Alexander, Victoria D.著、張正霖、陳巨擘譯,2006,《藝術社會學》。台北:巨流。
Hesmondhalgh, David著、廖佩君譯,2006,《文化產業》。台北:韋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