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5.31.159
  • 學位論文

談「共同」的想像建構:從政論節目到諧仿節目「全民大悶鍋」

Constructing the Image of Community : from Political Talk Show to Celebrity Imitated Show "People Pot".

指導教授 : 劉紀蕙

摘要


解嚴後的公共領域,在2000年後逐漸被大眾電視政論節目的媒介影響所佔據。產生分配社會利益共識的公共對話與公共參與的社會機制,被大量媒體建構和預設的公共參與者身分、人民身分名義所影響。各種由論述機制建立的限制性身分認同與虛假的審議式民主,召喚民眾對其投注自身的認同情感,卻同時排除其他尚不可見、仍未被計算的多元身分出現在公共參與對話的空間。在媒體資源分配不平等的社會情境中,民眾的再現與發聲策略,除了貼近、複製與挪用媒體權威論述的話語以求現身,也受到媒體再現的扭曲與遮蔽,甚或影響到其他人對於其現身的身分形象的誤解。 《全民大悶鍋》節目作為一綜藝諧仿節目,以諷刺幽默的模仿,對政論節目及其所建構的各種建制性身分論述的幽默諷刺與再描述,試圖以誇張扭曲的模仿,進行對論述之理性規範性的抵抗、顛覆與再描述,抒解被論述媒介力量所壓制的各種認同情感對多元身分投注與呈現的可能,以求讓多元的公共參與者身分得以出現,並進入公共辯論、表達不同觀點與需求,追求更為平等的社會利益分配原則與民主政治理想。雖然在此重複、加強誇張、拆解破壞、諷刺嘲弄的再描述過程中,仍然面臨了語言雙重向度的生成與發聲,激發另一種可能的抵抗改變、建立另種歧視標準的權力秩序或固守關係。但是,非規範性的對話語言以及語言再描述的力量所發揮的開放認同過程,似乎也是一種民主政治多元向度的展現。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石武耕,2003〈Kuso:對象徵秩序的裝瘋賣傻〉,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
林茂賢,2000《台灣歌仔戲》,念鄉出版。
林思平,2003〈媒體八卦與社會真實:從淫穢、魅惑、到意識型態的鬼影〉,
張嘉倪,2004〈跨越真實與擬仿的藩籬─解讀2100 全民亂講之後現代模仿
陳嘉彰,2004〈地下電台管理政策研析〉,財團法人國家研究基金會,國改

被引用紀錄


舒奎翰(2014)。以情感的角度剖析在敵人陰影底下的民主〔博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2/NCTU.2014.00674
馮昭(2013)。臺灣政論談話性節目之政經分析,1993-2013〔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192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