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45.128
  • 學位論文

政黨政治發展對嘉義縣派系政治的影響(西元2000 年至2009 年)

指導教授 : 謝敏捷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訪談嘉義縣黃林兩派的主要政治參與者,用來分析兩派系在2000年至2009年間的嘉義縣長選戰中,派系會議的運作、派系針對政治環境變遷所採取的回應,以及派系成員個人特質所衍生的選舉策略等。而運用這些資料,本文也進一步驗證幾個主要假設:多席次的選舉制度(SNTV)是否能夠維繫派系的運作,而派系形成後,更迫使派系強化其分配候選人提名席次的功能?高層次的選舉,如總統、縣市長與單一選區的立委選區,牽涉更鉅大的政治資源分配,因此台灣兩黨政治成形後,是否迫使派系選擇與政黨結合?派系選擇不與所屬政黨走向相同的理念時,將促使派系在單一選區的選舉中進退兩難。在政黨政治發展下,模糊理念是否不足以成為擴大支持的方法?基層組織,如縣議員、鄉鎮農會、水利會、漁會等多席次選舉,維繫了派系的力量,但若無法與政黨結合,派系是否將走向式微?在本文的最後,筆者也希望針對黃、林兩派的未來提出建議,為健全嘉義縣民主的良性競爭,為政治環境更加清明盡一分心力。

參考文獻


王振寰,1989, 「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卷第1期春季號。
林水波,1999,《制度設計》。台北:智勝。
趙永茂,1996,〈臺灣地方派系的發展與政治民主化的關係〉,收於陳文俊編,《臺灣的民主化:回顧、檢討、展望》(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主辦學術研討會),頁285-287。
湯京平與陳冠吾,2013,〈民主化、派系政治與公民社會─以嘉義縣的社區營造與「終結派系」為例〉,《台灣民主季刊》,第十卷,第二期,頁105-138。
王業立,1998,「選舉、民主化與地方派系」,選舉研究,第5卷第1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