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170.55
  • 期刊

2014年金門地方選舉組織動員及選舉因素分析:以第六屆縣長選舉為例

摘要


臺灣實行民主化後,以往的地方勢力雖逐漸受到民主意識衝擊,但在中南部和離島等地區,地方勢力之間的人際關係網絡角力仍是影響地方選舉的重要關鍵。而金門縣於1992 年11 月7 日正式解除戰地政務,回歸憲政,並開始進入地方自治的階段。但由於金門地區長期以農業、漁業為主要產業,更有其單姓自然村之聚落特性,因此居民與宗親會的關係相當密切。在金門地方選舉中,傳統組織之複雜性與強大影響力,形成特殊的金門選舉文化。而金門居民自國共鬥爭以來因地處前線,在戒嚴及戰地政務影響下,政黨認同普遍偏向國民黨,因此政黨亦成為金門選舉影響因素之一,無黨籍候選人勢必需由宗親會或尋求職業團體支持。本文以2014 年11 月金門舉辦「五合一選舉」中之第六屆縣長選舉為主要對象,分析影響金門縣長選舉之因素,如政黨因素、宗親會因素與其他因素等,以藉此瞭解金門選民的投票行為,同時研究金門選舉發展與民主化之走向。

參考文獻


吳乃德,1999,〈家庭社會化與意識形態:臺灣選民政黨認同的世代差異〉,臺灣社會學研究,第三期,頁:53-85。
吳重禮、許文賓,2003,〈誰是政黨認同者與獨立選民?以 2001 年臺灣地區選民政黨認同的決定因素為例〉,《政治科學論叢》,第 18 期,頁 101-140。
呂成發,2004,金門縣選民投票行為之研究-2004 年總統選舉個案分析,台北: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仕德,2009,《金門縣志-96 年續修》,金門:金門縣政府。
徐火炎,2002,〈臺灣政黨版圖的重畫:民進黨、國民黨與親民黨的「民基」比較〉,《東吳政治學報》,第 14 期,頁 83-13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