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5.215.228
  • 期刊

民眾與政府的距離-資訊科技對於政治疏離感的影響

摘要


ICTs的出現,改變了民眾跟政府之間的溝通模式,數位治理的服務模式也因運而生,而究竟在ICTs日益普及的同時,是否有助於拉近民眾跟政府之間的距離,乃為本研究所欲探討的問題,而過去研究多聚焦於傳統媒體的影響,對於新興的網路傳播媒體則較少探討,了解數位治理使用以及網路社群的公共事務討論,對於我國民眾政治疏離感的影響,有助於加強政府與民眾溝通效能。本研究以敘述性統計分析以及多元邏輯迴歸的方式,針對全台灣1,205位民眾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我國民眾多屬於高信任且高效能的公民,而數位治理的使用有助於降低民眾對於政治的疏離感,但政黨偏好仍是主要影響民眾評價的重要依據,反觀,民眾在網路社群的公共事務討論,無助於改善民眾的政治疏離感,反而是與政府有直接的接觸行為,才能最直接改善對於政治的負面態度。

參考文獻


王泰俐(2003)。網路政治傳播的互動效果。選舉研究,10,93-134。
王泰俐(2013)。「臉書選舉」?2012 年台灣總統大選社群媒體對政治參與行為的影響。東吳政治學報,31,1-52。
王嵩音(2017)。是「異議」?還是「疏離」? 網路使用者的政治態度與政治參與。傳播文化,16(2),104-131。
朱斌妤、李洛維(2009)。電子治理的發展與挑戰。研習論壇月刊,107,341-361。
呂傑華(2011)。聽誰在說話?─我國報紙投書版之南臺灣社群投書現象之研究。長榮大學學報,15(1),1-29。

被引用紀錄


簡子文(2023)。民眾為何不願意使用數位政府?一個 Q 方法論的探討管理資訊計算12(),64-73。https://doi.org/10.6285/MIC.202308/SP_02_12.000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