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140.5
  • 期刊

台北市國中生經濟認知與態度之研究

A Surve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Literacy and Attitude of High School Juniors in Taipei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中學生經濟認知與態度的現況,及其決定因素。論文包括文獻回顧、台灣國中經濟教育之檢討、調查設計與調查結果統計分析,最後為結論與建議。我們首先從過去文獻綜合經濟教育的意義、目標及課程內涵,其次分析我囡囡中公民與道德教科書中的經濟教材,再檢討經濟認知、態度之相關實證研究及其影響因素,做為本研究問卷設計的參考。在實證上,本文參酌國外有關經濟認知與態度的問卷,自編「國民中學學生經濟認知與態度」調查問卷。經兩次預試後,選取台北市十二所國中438名學生做為研究樣本,以測量國中學生的經濟認知與態度。調查資料以電腦處理,採百分比、x^2考驗、t檢定、肯德爾和諧係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逐步多元迴歸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統計分析的結果,發現國中學生的經濟認知不大理想(平均答對率為64.58%)至於國中學生對經濟問題的態度,則偏向於積極、正向(平均每題得分為3.59/5)。在經濟認知方面,市郊學生優於市區學生;高社經地位學生,優於中社經地位學生,更高於低社經地位的國中生;至於就性別、閱報次數及看電視新聞的頻率三變項而言,各組之間並無顯著差異存在。在經濟態度方面,則不同性別、社經地位、學校所在地、閱報次數和看電視新聞頻率的學生,彼此間差異的情形並未達顯著水準。國中學生的經濟認知、態度二者間有顯著相關。影響國中學生的經濟認知的有力預測變項,依序是班段、「認同我國的經濟制度」態度、家庭社經地位及「自由理念的政府經濟角色」態度;而對國中生經濟態度有決定性的解釋變項,則依次為班段、看電視新聞的頻率、「總體經濟學」知識、家庭社經地位及「環境經濟學」知識等五項因素。國中學生的經濟消息來源,最主要為電視、次為報紙,而後依序是家人(父母)、老師、同學和企業領袖;這與國中生所知覺的經濟消息靈通順序大致相符。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鄭育惠(2012)。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經濟教育專業素養之探討〔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22/CTUST.2012.00011
楊育明(2012)。兩岸大學生對市場經濟之態度調查-台灣大學與廈門大學學生之比較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00886
黃如慧(2009)。商職經濟學課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01422
黃春智(2008)。國中階段學生理財教育與理財知識之研究─以臺北縣市兩國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8.10060
蕭碧惠(1999)。國中公民與道德科教師基本經濟認知之研究--以台北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60320071909547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