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8.215.209
  • 期刊

臺北火車站周邊印尼移工的消費空間與文化地景研究

摘要


近年來,在臺灣各地出現了許多外籍移工的消費空間與文化地景。消費活動本身具有文化意義,以消費文化的觀點來看,空間其實也是商品的一部分;而文化地景的形成與變遷,象徵了人與空間互動的轉變與結果,同時也包含了社會結構、權力關係、意識形態等抽象概念。因此,本研究以臺北火車站周邊的北平西路印尼街為例,以田野觀察法與深度訪談法進行研究資料的蒐集及分析,企圖對印尼移工消費空間與文化地景形成的始末及意義做通盤整體的了解。此外,在全球化的過程中,跨界、流動與聯繫已是必然的現象,我們可以看到城市人口結構改變了,生活型態改變了,文化地景也改變了。社會越來越多元,人種越來越多樣。因此,本研究也將從跨國主義、多元文化主義的角度,來分析印尼移工的跨國行為及其文化建構與調適過程,並探討臺灣本地人民與臺灣政府應該如何面對愈來愈多元化的臺灣社會。

被引用紀錄


許玲睿(2013)。藝文空間意象之研究:初探臺北市中山堂之場所性〔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8/YZU.2013.00229
張婉柔(2017)。台北小印尼文化與經濟場域及其多元消費者消費特性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1935
曾培軒(2011)。台北車站東側地區環境改造效益評估〔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1.00369
葉秋紅(2009)。在台外籍移工的匯款、消費行為以及對台灣品牌產品接受度之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02026
葉司治(2011)。新移民女性消費行為之研究 ─以桃園縣外籍配偶輔導班為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09-280120141459133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