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6.152.99
  • 期刊

Taiwanese Re-understanding of Japan in 1990s: Taking Liberty Times as an Example

並列摘要


1972年,日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意味著台灣與日本官方交流的終結。不過斷交並不代表台日關係完全的走向冰點,藉由亞東關係協會與財團法人交流協會等非官方組織居中協調,台灣與日本依然能透過經濟往來與民間交流來維持非正式的外交關係。然而受到戰後反日教育的影響、政府自斷交後對日本的不信任,再加上逐年增加的貿易逆差,台灣的反日意識越發強烈。儘管台灣社會大眾早已熟悉來自於日本的大眾娛樂,但政府諸多的法令限制卻使得日本的大眾娛樂始終無法成為改變台灣反日意識的動力。進入1990年代,伴隨著世界局勢的轉變及台灣的民主化,台日關係也發生了重大改變,台灣社會的仇日心態因此逐漸改變。冷戰的結束雖然暫時讓美國與日本失去共同的敵人,但隨之而來關於中國崛起的議題,卻也重新讓兩國緊密得結合。而在海峽另一頭的台灣所面臨的難題完全絲毫不下於美日兩國。無論是廣島亞運的事件還是台海危機,雖然使台灣的處境更為艱難,但日本對於這些事件的反應反而讓台灣人扭轉了原先對於日本的想法。另一方面1990年代中後期台灣對日逆差的減緩再加上台灣政府對於日本娛樂產業的解禁,同樣的也可以視為改善反日意識的原因。1990年代可說是台日關係的轉捩點,不僅是經濟、外交上的連結,也包含整體台灣社會對於日本的看法,若要理解現今台灣社會親日行為的緣由,則需回顧1990年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