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3.218.160
  • 期刊

十九世紀以降德意志民族意識發展的助力與阻力-以《告德意志民族書》為例

摘要


德意志人建構自身民族意識(Nationale Bewusstsein)的過程可謂是一條漫漫長路。德境自中古以降就處於分裂的狀態,此種政治背景使其遲遲未有發展出民族意識的跡象,更是發展民族主義(Nationalismus)的重大阻礙。不過自18世紀中葉始,這樣的情況出現了轉變,德意志浪漫主義(Deutsche Romantik)開始發芽、茁壯,逐漸影響了德意志民族主義的發展。其中,約翰.哥特利勃.費希特(Johann G. Fichte)及其於19世紀初在柏林大講堂十四次慷慨激昂的演說扮演著一定程度的重要角色。費希特受到赫德(Johann G. Herder)與盧梭(Jean J. Rousseau)的影響,進而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民族思想概念,其對於語言、教育、自由與民族優越性的論述影響德意志民族深遠,無論是建立德意志人對於自身民族的自豪感,或是使19世紀末期開始的德意志民族運動走向更加極端化的路線,都可見費希特思想在其中的作用。因此,本文試圖探討費希特與其著作《告德意志民族書》(Reden an die deutsche Nation, 1808)在從無到有,又走向極端之路的德意志民族主義之中扮演何種角色,並進一步分析費希特思想在德意志人發展民族意識的過程中帶來了哪些助力與阻力,希冀以此反省民族主義對於從古至今的德國有何正、反作用,並思考深陷歷史與記憶掙扎中的當今德國所面臨的考驗。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