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7.8.82

摘要


進入二十世紀之後,西方文明的影響已遍及全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其中,硬筆書寫工具的便利化,對中國千百年來以「毛筆」作為主要書寫工具的衝擊最大。在毛筆的實用性大幅降低之後,中圖書法的社會普及性也自然大幅縮減,對中國書法「線性藝術」的美感體悟,以及中國書法學習過程中的文化含量與心靈陶養,也就日益淡薄。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眾多的藝術表現形式中,「書法」的藝術面貌與創作思路也趨向豐富多元,然而,中國書法的「精神」卻有被「形式」取代後內涵淺化的憂心,諸多以「書法」為媒介的當代藝術創作者,截取了書法藝術的表相,而忽略了中國書法之所以會成為世界文明中唯一以「文字」作為獨立藝術科目的深層文化積澱。或許,隨著時代的更迭和文明的快速進展,「一筆十年功」的書法鐘鍊已不合時宜了? 多年前,曾有西方留學歸國的藝術系教授,倡議在大學聯招藝術系的術科考試中,取消「書法」考項;前年,在某美術館一項標榜「經典」的展覽中,策展人認為「書法」屬「非主流藝術項目」,而以展示空間不足為由,未予列入展品規畫;曾幾何時,「中國書法」這項被世界藝壇公認為最具線性美感的藝術表現形式,卻在台灣這個中國書畫傳承的主要區域被如此漠視?自1970年代「革毛筆的命」論點引起藝壇極大討論之後,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書法藝術在台灣的承續與發展,再一次面臨了考驗。 不可諱言,書法藝術一途,由於硬筆書寫工具的全面取代,今天一般大眾對毛筆的使用早視為舉筆如椽的千斤重擔,而部分學者章書家在推動書法教育的方式與評論上又多偏於嚴肅,以致大眾興致索然,這種文明急遠變化的時代背景,確實使書法藝術的「社會性」產生了退化,而如何傳承中國書法藝術的精神,也成為當下藝壇最應關心的議題。

關鍵字

書法 藝術 社會性

延伸閱讀


  • 林俊臣(2017)。「書法公共道場」的理論與實踐中華書道(94),54-67。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a0000459-201703-201704120007-201704120007-54-67
  • 郭伯佾(2013)。書法藝術中的文字學實踐博雅學報(19),29-47。https://doi.org/10.7041/SCJLA.201301_(19).0002
  • 虞曉勇(2017)。中國書法的人文品位中華書道(93),75-83。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a0000459-201703-201704120006-201704120006-75-83
  • 謝政達(2018)。書法批評的詩性語言與譬喻興大人文學報(60),157-190。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17278562-201803-201808100005-201808100005-157-190
  • 楊鎖強(2018)。論國學與當代書法創作的關係中華書道(100),27-35。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a0000459-201809-201810220007-201810220007-27-35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