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2.41.25
  • 期刊

死亡與生命的意義:荀子的觀點

摘要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孟云:「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生死雖然事大,然其本身,就儒家而言,並無自存本具的意義,更是作為表現倫理價值的載體,其意義來自於倫理價值之取捨安立,以成就個體道德人格生命的圓滿。荀子雖非儒家正統之重仁系統,然其對生死之基本立場亦不離此,生死大事是被視為社會倫理秩序中的一環而有其重要意義。 死亡與生命的意義:荀子的觀點 人之所欲生甚矣, 人之所惡死甚矣, 然而有從生成死者, 非不欲生而欲死也, 不可以生而可以死也。 《荀子•正名篇》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蔡慧沁(2010)。《列子》書中的人物類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0.10395
陳婉菡(2009)。《列子》聖人論與其相關問題探微〔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01784
洪永祥(2010)。南投縣幼兒園生命教育實施現況之研究〔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78-060120111211272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