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25.74
  • 期刊

南勢原住民族之傳統宗教信仰-傳統巫師與祭師團之知識與運用

摘要


科技突飛猛進、日新月異的今天,科學家們正以驚人的速度破解人類基因的祕碼,但少人意識到,大量且寶貴的傳統知識和技術也正悄無聲息地消失當中。這些迄今沒有被紀錄的知識系統是人類生活的重要線索,以往被儲存在地球上將近15,000個不同文化與族群中的老人、巫師、及獵人的記憶裡。它是人類社會長期以來經過實驗、觀察以及從錯誤中反省所得到的經驗與智慧結晶。然而,這些族群及他們的文化卻無法抵禦資本主義及現代文明無情的侵襲,正以飛快地速度步向死亡。一旦這些族群滅絕,則伴隨著它們的珍貴知識系統及豐富的文化多樣性也將跟著石沈大海。南勢原住民族巫師與祭師團的醫療與政治組織團體,舉凡大至全部落之經濟性、政治性、歲時祭儀(祈雨祭、祈晴祭、驅病害祭、Talatuas祭…)等活動,例行性的氏族、親族、家族、家庭之祭祖、醫病、對付邪惡之鬼魂,小至一般老百姓請託醫病、找回失物、交異性朋友、誘導或引起異性青睞……等情事,諸如此類異能,已漸失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1年11月2日在巴黎通過「關於文化之多樣性UNESCO宣言」,又於2006年1月17日簽署「關於文化表現之多樣性的保護與促進之條約」,旨在詮釋文化多樣性,是指群體及社區的文化表現,可以運用多樣的方式表現,文化的多樣是因各種不同的表現方式而呈現人類的文化遺產。又於2007年9月通過國際原住民族權利宣言,亦在11、12、13、31條納入文化資產保障之相關條文,並且要各國特別關注少數群體和原住民的特別狀況和需要,使他們能夠自己表現其獨特的文化。謹此特以原住民族非物質文化南勢原住民族之傳統宗教信仰-傳統巫師與祭師團之知識與運用為主題,呈現巫師、祭師組織文化。

被引用紀錄


范振德、陳麗萍、李淑儀(2013)。以詮釋結構模式探討臺灣原住民族祭儀特質創新與經營管理學刊4(2),1-17。https://doi.org/10.6270/JIBM.2013.4(2)1
Kui Kasirisir(2016)。我的部落你好嗎?談部落/族群與我的健康關係護理雜誌63(3),18-24。https://doi.org/10.6224/JN.63.3.1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