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139.188
  • 期刊

檔案定義與檔案之本質屬性(上)

摘要


檔案定義是檔案學研究的基礎課題,亦為制約檔案實務作業的重要因素。揭示檔案的本質屬性,則是檔案定義探討的延伸,因為無論由何種角度闡釋檔案的內涵,其結果終將反映檔案之本質屬性。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檔案是個人或機關組織在社會職能活動中直接形成,並經鑒定具保存意義,足供查考憑證的文字、圖表、影音、聲像等歷史記錄。由於所載述的內容能更客觀地反映社會職能活動中多方面的具體事實,檔案因而具有原始記錄性或歷史的原始記錄性本質。再者,檔案的產生既導源於歷史的記錄過程,其中涵的資訊內容自然具備原生性,足以體現初始資訊的權威性與憑證性。因此,檔案亦具備歷史原生資訊的本質。

關鍵字

檔案學 檔案

參考文獻


Frank G. Burke(1981).The Future Course of Archival Theory in the United States.American Archivist.44(Winter),42.
Lester J. Cappon(1982).What, Then, Is There to Theorize About?.American Archivist.45(Winter),19-25.
Laura K. O''Keefe(1991).Forum.American Archivist.54(Winter),4.
吳寶康、丁永臺(1993)。中國大百科全書: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台北:錦繡出版事業。
董儉(1993)。中國大百科全書: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台北:錦繡出版事業。

延伸閱讀


  • 宋兆霖(2003)。檔案定義與檔案之本質屬性(下)書目季刊36(4),1-20。https://doi.org/10.6203/BQ.2003.3.36.4.01
  • 陳忠誠(2004)。檔案的社會功能(下)檔案與微縮(72),23-29。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a0000489-200403-x-72-23-29-a
  • 陳忠誠(2003)。檔案的社會功能(上)檔案與微縮(70),1-33。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a0000489-200309-x-70-1-33-a
  • 宋兆霖(2000)。檔案全宗理論與檔案來源範圍界定故宮學術季刊18(2),159-178。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NPMS10119094-200012-202001010490-05
  • 陳忠誠(2005)。檔案的特質析論。載於中華檔案暨資訊微縮管理學會(主編),海峽兩岸檔案暨微縮學術交流會論文集(頁23-37)。中華檔案暨資訊微縮管理學會。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c0000061-200510-x-2005-23-3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