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麗寶
liu, li-bao
論文名稱: 運用即時通訊軟體對組織溝通效能與團隊凝聚力的影響--以新北市立幼兒園為例
The Study of Applying Instant Messenger Software to Effectiveness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am Cohesiveness:An Example of New Taipei Municipal Preschool
指導教授: 戴建耘
Dai, Jiann-Yun
張明文
Chang, Ming-W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5
中文關鍵詞: 即時通訊軟體組織溝通效能團隊凝聚力
英文關鍵詞: Instant Messenger Software, Effective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Group Cohesion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36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5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北市市立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使用即時通訊軟體對於組織溝通效能及團隊凝聚力的影響,採立意抽樣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寄發問卷共 257 份,回收有效問卷樣本 219 份,所得資料以 IBM SPSS Statistics 22統計分析軟體進行資料統計分析與處理。茲將本研究主要研究結果摘要如下:
    一、研究對象年齡年輕化,以未滿40歲居多;服務年資落差大;園內不同職務係以教保員居多。
    二、研究對象以即時通訊軟體進行職場溝通的現況普遍,種類以「LINE」居多,即時通訊軟體係扮演溝通平台的角色之一。
    三、本園與分班彼此有業務溝通需求,即時通訊軟體發揮縮短距離,提升溝通效能之功效。
    四、研究對象使用即時通訊軟體,以進行工作溝通及業務傳達為主,分享資訊和活動、人際互動為輔,顯示即時通訊軟體在團隊中是正式溝通與非正式溝通的重要管道之一。
    五、研究對象對於即時通訊軟體做職場溝通的整體感受,屬中上程度。
    六、研究對象之組織溝通效能及團隊凝聚力,不因年齡、在園年資、服務園地點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團隊凝聚力各構面因「職務」而有所差異。
    七、研究對象之組織溝通效能愈好,團隊凝聚力愈好,呈現正相關。
    八、研究對象之組織溝通效能變項能有效預測其團隊凝聚力。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若干建議,以供教育局相關單位,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未來研究方向之參考。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n applying instant messenger softwares to effectiveness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am cohesiveness toward preschool educators. The research gave out 257 questionnaires in total by purposive sampling method and collected 219 questionnaires in return. Afterwards, IBM SPSS Statistics 22 is used to analyze data and results are below.
    First, most subjects are below 40 years old;Seniority gap is large;Educare givers are the most. Second, subjects tend to use instant messenger softwares commonly, one of which is LINE, playing a role in workplace communication. Third, instant messenger softwares can lessen distances between preschools and their branches.to upgrad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Fourth, subjects mainly use instant messenger softwares on work communication and task pass and secondly on information share, activities an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Fifth, subjects perceived an intermediate-to-high degree of work communication through instant messenger softwares. Sixth, age, seniority and work places don’t differ in effective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group cohesion except roles. Seventh, effective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group cohesion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Eighth, effective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exists predictability in group cohesion.
    Eventu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to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preschool educare give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次 iii 表 次 v 圖 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假設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六節 名詞釋義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符號互動論 13 第二節 即時通訊軟體的發展與組織溝通的運用 15 第三節 組織溝通的定義與類型 23 第四節 組織溝通效能 27 第五節 團隊凝聚力 31 第六節 小結 3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1 第二節 研究工具編製 42 第三節 研究對象及樣本回收情形 60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4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67 第一節 背景變項分析 67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組織溝通效能之差異分析 77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團隊凝聚力之差異分析 82 第四節 使用即時通訊軟體與組織溝通效能之相關性分析 88 第五節 組織溝通效能對於團隊凝聚力之多元迴歸預測分析 91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97 第一節 結論 97 第二節 建議 101 參考文獻 105 附錄一 專家效度評定問卷 113 附錄二 預試問卷 118 附錄三 正式問卷 122

    壹、中文部分
    王家微(1990)。行為科學。臺北市:五南。
    王雅玄、陳幸仁(1993)。符號互動論----社會學方法論知應用。菁莪,10(2),49-58。
    白清文(2014)。現場工程師使用行動即時通訊軟體進行組織溝通之研究-以 LINE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古佳加(2015)。行動通訊軟體特性與組織溝通效能關係之研究-以互動對象與親密感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2017年6月27日)。取自:https://is.gd/EmaYif
    余梅嬌(2017)。教師使用即時通訊軟體對組織溝通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吳曲輝等譯(1992)。社會學理論的結構(原作者:喬納森.唐納)。臺北市:桂冠。
    吳慧卿(2001)。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衝突、團隊凝聚力及滿意度關係之實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益盛(2005)。論排球團隊經營-以排球教練領導行爲、球隊凝聚力與球員滿意度爲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雨潔(2010)。溝通媒介與溝通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學校行政人員與行政教育機關之溝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秉潔(2012)。員工心情對離職傾向、團隊凝聚力、創造力角色認同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吳明隆(2014)。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淑文(2014)。幼兒園教師與家長應用即時通訊軟體溝通經驗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宋鎮照(2005)。團體動力學。臺北市:五南。
    李元墩(1999)。組織溝通研究之回顧與展望。長榮管理學院學報,59,357-383。
    李郁文(2002)。團體動力學。臺北市:桂冠。
    李欣凱(2007)。企業即時通訊軟體對員工溝通效率之影響-以A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李維蔓、詹岱倫(2009)。SPSS統計分析與專題應用。臺北市:學貫。
    林世偉(2012)。以雙北市國中資訊教育課程學習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家瑜(2014)。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溝通效能與問題解決態度對工作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世評(2015)。LINE 與 Facebook 的使用對人際互動之影響-以社會網絡理論為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市。
    林瓊惠(2016)。職場友誼和員工幸福感關連性研究-組織認同之中介作用與 LINE 群組溝通之調節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懿嬅(2018)。幼兒園運用即時通訊軟體之親師溝通現況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幼兒園與其分班設立變更及管理注意事項(2018年1月22日)。取自:https://is.gd/1tdQwg
    洪唯軒(2013)。消費者持續使用行動即時通訊軟體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張潤書譯(1985)。組織行為與管理(原作者:Andrew D.Szilagyi)。臺北市:五南。
    張智峰(2011)。SBL 籃球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張佳蓁(2015)。LINE 與 Facebook 的應用對人際溝通互動之影響-以社會臨場感理論為基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市。
    張詩萱(2016)。社群媒體 LINE 運用於企業與組織認同之研究—以亞洲水泥花蓮廠員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教育部統計處(2018)。各級學校名錄【原始數據】。未出版之統計數據。取自:https://is.gd/N4Zwq1
    章英華、葉至誠、吳來信編著(2007)。社會學。新北市:空大。
    許尹玟(2018)。即時通訊軟體LINE應用於幼兒園親師溝通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
    陳其昌(1993)。排球教練領導行為對團隊凝聚力的影響暨驗證運動情境領導理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
    陳麗蘭(2000)。電子郵件的運用與組織溝通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陳瑞、周桂如(2002)。團隊凝聚力。慈濟護理雜誌,1(1),23-28。
    陳威廷(2014年7月21日)。嘖嘖!7 成 1 台人最常用 LINE 即時通。壹週刊。取自:https://reurl.cc/r8myN
    陳怡潔(2015)。國小教師透過 LINE 進行親師溝通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詩盈(2015)。即時通訊軟體 LINE 的應用偏好度對組織溝通效能及團隊凝聚力之影響-以工作壓力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陳玉芬(2016)。即時通訊軟體的應用偏好度對工作壓力及組織溝通效能之影響-以自我效能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曾如瑩、單小懿(2014年9月3日)。職場溝通大調查:5成企業主管已用LINE聯絡公事。商周雜誌。取自:https://reurl.cc/Z7lOA
    傅議鋒、常棕盛、楊豐兆(2017)。學生與校務行政人員使用即時通訊軟體對組織管理之研究。管理資訊計算6(3),186-195。
    黃心怡(2006)。即時通訊軟體使用對溝通滿足與個人績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黃暉盛(2018)。運用通訊軟體之溝通效能影響工作績效之研究。中華管理發展評論,7(1),27-39。
    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2018)。幼兒園分佈圖【原始地圖】。取自:http://t.cn/EKikD7e
    楊士弘(2014)。探討沉浸經驗對青年使用通訊軟體的使用者行為研究-以通訊軟體 LINE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楊淑蘭(2015)。溝通與溝通障礙: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葉雅青(2010)。探索式學習、利用式學習及團隊創造力:以心理安全及團隊凝聚力為調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廖永凱、楊湘怡(2007)。管理學理論與應用。臺北市:智勝。
    廖國巽(2015)。即時通訊軟體 LINE 之群組在學校運用現況之探討-以台中地區某完全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
    劉淑慧(1995)。實用運動心理問答。臺北市:浩園文化出版。
    劉昱志(2007)。即時通訊軟體使用對於組織溝通滿意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劉時毓(2018)。基隆市國中籃球選手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基隆市。
    蔡燕平(2004)。組織採用即時通訊軟體與組織溝通之研究-以 MSN Messenger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蔡佳惠(2015)。台南市國小教師媒體選擇與組織溝通之研究-應用使用與滿足理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康寧大學,臺南市。
    蔡吉昌、危永中、吳佳純、曾科魁(2017)。團體動力與團體凝聚力對童軍教育學習滿意度影響之研究。管理資訊計算,6(1),1-11。
    鄭心宜(2015)。即時通訊的使用行為對人際關係之影響 -以 LINE APP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盧俊宏(2000)。運動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閻建政、衛萬里(2011)。組織溝通要素對組織溝通效能及設計績效之影響。設計學報,16,61-85。

    鍾雅晴(2015)。國中生人格特質與 LINE 之使用行為對人際網絡影響之研究—以高雄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謝宛婷(2016)。新北市公立學校附設幼兒園兼主任職務教師的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戴君諺(2017)。即時通訊軟體 LINE 對部隊組織溝通效能及團隊凝聚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國防大學,臺北市。
    嚴竹華(1999)。溝通能力與溝通態度對溝通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蘇文彬(2015年7月20日)。資策會調查:國內行動裝置用戶已超過1600萬iT home。取自:https://ithome.com.tw/news/97479


    貳、英文部分
    Bordens, K. S., & Abbott, B. B. (2002).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A process approach. NY:McGraw-Hill.Cartwright,D.,& Zander, A.(1968). Group dynamics: Research and theory (3rd ed.).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Barrick, M.R., Bradley, B.H., & Colbert, A.E.,(2007). The moderating role of top management team interdependence:implications for real teams and working group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50(3), 544-557.
    Cartwright, D., & Zander, A.(1968).Group dynamics:Research and theory(3nd ed.).New York:Harper & Row.
    Carron, A.V.(1982).―Cohesiveness in sport groups: Interpretations and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4, 123-138.
    Cameron, A. F., & Webster, J. (2005).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stant messaging in the workplace. 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 21, 85-103.
    Crystal Ip, Rosanna Leung and Rob Law(2011),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hospita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Vol.23, 533-556.
    Chung, Y. Y. (2015). Delving into absorptive capacity’s antecedents and effects on innovative capabilities:A dynamic capabilitie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anagement,32(2),163-203.DOI: 10.6504/JOM.2015.32.02.03.
    Davis, Keith(1985).Human Relation in Business, N. Y.:McGraw-Hill Inc., 253.
    Dessler, Gray(1977).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Forgotson, J.(1960).Communication in the Library.Wilson Library Bulletin, 24, 425-430.
    Forsyth, D.R(1983).An Introduction to Group , Newsweek,129 ,44-45.
    Goldhaber, G.M.(1979). Information Strategies:New Pathways to Corporate Power,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ill Inc.
    Granovetter, M.(1983).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 network theory revisited. Sociological theory, 201-233.
    Goldhaber, G. M. & Krivonos, P. D. (1997). The ICA Communication Audit: Process, Status, Critique,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15(1): 41-56.
    Grinter, R.E.& Palen, L.(2002).Instant Messaging In Teen Lif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New Orleans, Louisiana.
    Huang, C.,(2009).Knowledge sharing and group cohesiveness on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study of technology R&D teams in Taiwan. Technovation, 29, 786-797.
    Leunes, A. D. & Nation, J.R.(1989): Sport psychology. Chicago, IL:Nelson-Hall.
    Lewis, W., Agarwal, R., and Sambamurthy, V.(2003), "Sources of influence on beliefs abou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 An empirical study of knowledge workers," MIS Quarterly, 27, 657-678.
    Lee, D. K., In, J., & Lee, S.(2015). Standard deviation and standard error of the mean. Korea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68(3), 220-223
    Mu-Chien Chou, Chin-Hua Liu (2016), “Mobile Instant Messengers and Middle-Aged and Elderly Adults in Taiwan: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Vol.32, 835-846.
    McDougall, W.,(1908). Introduction to Social Psychology, John W. Luce and Company, New York.
    Mullen, B.,&C.Copper.(1994).―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up cohesiveness and performance: An integration. Psychology Bulletin, 115,210-227.
    Nardi, B., Whittaker, S., & Bradner, E.(2000).Interaction and outeraction: instant messaging in action. In Proceedings of CSCW '00, 79-88. DOI: 10.1145/358916.358975.
    Pattit, G.& Reilly, C. W. (1997). Reversing discrimination: a perspectiv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6, 25-27.
    Piwek, L., & Joinson, A.(2016). “What do they snapchat about?” Patterns of use in time-limited instant messaging servic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54, 358-367. DOI: 10.1016/j.chb.2015.08.026.
    Shao-jung Wang, “More Than Words? The Effect of Line Character Sticker Use on Intimacy in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Science Review, Vol.34, 456-478.
    Shaw, R. (1981). Strange attractors, chaotic behavior, and information flow. Zeitschrift für Naturforschung A, 36, 80-112.
    Simon, H. A. (1976).Administrtive behavior, N.Y.:The free Press.
    Rudolph F. Verderber, Kathleen S. Verderber. (1995). Inter-act: us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International Thomson publishing.
    Rawlings, J. O., Pantula, S. G., & Dickey, D. A. (1998). Applied Regression Analysis:A Research Tool (2nd Ed.). New York, NY:Springer.
    Rosner B.(2006).Fundamentals of Biostatistics. Belmont:Duxbury Press.Widmeyer, W.N., L.R. Brawley, & A.V. Carron (1985). The Measurement of Cohesion in Sport Teams:The Group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 London, ON: Sports Dynamics.
    Widmeyer, W.N., L.R. Brawley, & A.V. Carron (1985). The Measurement of Cohesion in Sport Teams:The Group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 London, ON:Sports Dynamics.
    Willard Van De Bogart , Saovapa Wichadee(2015), “Exploring Students’ Intention to Use LINE for Academic Purposes Based on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ributed Learning, Vol.16, 65-85.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4/07/3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