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翁書邵
Weng, Shu-Shao
論文名稱: 以物聯網打造智慧運動中心之研究
Research on Building Smart Sports Center with Internet of Things
指導教授: 賴香菊
Lai, Hsiang-Ch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高階經理人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9
中文關鍵詞: 大數據智慧運動中心物聯網運動中心管理顧客關係管理
英文關鍵詞: Big Data,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Internet of Things, Smart Sports Center, Sports Center Management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52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6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索如何利用物聯網技術收集必要的資訊,透過大數據分析,以期能夠改善運動中心的經營管理及顧客關係管理,藉以讓更多民眾願意持續運動,提升國民健康水準,並讓政府的投資獲得最大效益。本研究透過文獻蒐集、實際走訪運動中心、訪談運動中心經營管理者及簡單調查部分顧客意見,有幾個主要的研究發現。首先運動中心必須先確認其價值主張和目標客群,針對目標客群,要兌現其所提出的價值主張,運動中心必需面臨的三個環環相扣的管理議題,包含器材與場地管理、課程管理及顧客關係管理,為做好這些重要管理議題,必須透過物聯網技術收集相關數據,並及時進行相關數據分析,給予顧客客製化服務,方能打造一個能夠讓顧客滿意度高、造訪率高進而提升忠誠度的智慧型運動中心。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how to use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to collect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 through big data analysi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and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of the sports center. It will let more people be willing to keep exercise habit so as to improve the health and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government's investment. There are some major findings through literature collection, actual visits to sports centers, interviews with sports center managers and simple surveys of customer opinions in this study. First of all, the sports center must confirm its value proposition and target customers. To fulfill its value proposition for the target customers, the sports center must face three interlocking management issues, including equipment and venue management, courses management and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In order to solve all these important management issues, it must collect relevant data through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perform relevant data analysis in a timely manner, and provide customers with customized services so as to improve customer satisfaction, retention rate, and hence the customer loyalt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價值主張與目標客群的定位 8 第二節 運動中心設施概況 9 第三節 運動中心課程概況 11 第四節 運動中心經營管理 13 第五節 顧客關係管理 15 第六節 物聯網的技術與功能探討 19 第七節 運動APP介紹 22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 28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8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0 第四章 研究分析 33 第一節 價值主張及目標客群的定位 33 第二節 器材與場地管理 35 第三節 課程管理 42 第四節 顧客關係管理 45 第五節 物聯網應用 5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1 第一節 結論 61 第二節 建議 62 第三節 本研究限制 64 參考文獻 65 一、 網頁部份 65 二、 中文部份 66 三、 英文部份 68

    一、 網站部分
    必艾奇亞洲公司(2019)「https://www.i-bh.com.tw/products/products_detail.php?cID=2&uID=1&Key=465&M=0」,最後搜尋日期:2019年11月20日
    全國各運動中心網頁2019年11月
    江蘇康力源健身器材(2020)「http://www.junxia.net/new_hbb/529」,最後搜尋日期:2020年2月18日
    吾控健康科技(2020)「http://www.wukongjk.com/nshow-1036.html」,最後搜尋日期:2020年2月18日
    宜蘭大學體育室(2020)「http://sport2.nhu.edu.tw/files/archive/67_a75eef04.pdf」,最後搜尋日期:2020年3月5日
    張志勇(2014)「http://scimonth.blogspot.com/2014/05/blog-post_3117.html」,最後搜尋日期:2020年6月11日
    教育部體育署(2014),國民運動中心規劃參考準則「https://www.sa.gov.tw/Resource/Other/f1426493527848.pdf」,最後搜尋日期:2019年11月19日
    教育部體育署(2015),「運動i臺灣」105至110年全民運動推展中程計畫「https://www.sa.gov.tw/Resource/1/1/1/452/f1495071341353.odt」,最後搜尋日期:2019年11月19日
    教育部體育署(2018),「體育運動政策白皮書」2017修訂版「https://www.sa.gov.tw/Resource/Other/f1519884489390.pdf」,最後搜尋日期:2019年11月19日
    喬山健康科技(2019)「https://www.viewfit.com/zh-cht/」,最後搜尋日期:2019年11月20日
    新北市A國民運動中心(2020)「http://www.scsports.com.tw/」,最後搜尋日期:2020年2月15日
    新北市政府體育處(2020)「https://www.t-sports.ntpc.gov.tw/content/?parent_id=10200」,最後搜尋日期:2020年2月14日
    臺大經濟學系教授張清溪(2020)「http://www.econ.ntu.edu.tw/uploads/archive_file_multiple/file/58f4ca2848b8a101de002505/lodas.html」,最後搜尋日期:2020年3月11日
    Nike Run Club應用程式(2019/11)「https://www.nike.com/tw/zh_tw/c/nike-plus/running-app-gps」,最後搜尋日期:2019年11月19日
    TRANSBIZ (2020)「https://transbiz.com.tw/%E5%93%81%E7%89%8C%E8%A1%8C%E9%8A%B7%E7%AD%96%E7%95%A5%E8%A6%8F%E5%8A%83-value-proposition/」,最後搜尋日期:2020年6月11日

    二、 中文部份
    吳岱螢(2017)。健身俱樂部會員對團體課程之參與動機及休閒運動效益研究:以高雄某健身俱樂部會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祉亮(2010)。企業社會責任、服務管理與消費者購買行為影響之關聯性研究-以健康運動休閒產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呂政憲(2017)。以物聯網為基礎之體適能訓練管理裝置。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金門大學,金門縣。
    李士怡(2018)。健身運動產業會員的參加動機、知覺價值與滿意度之研究-以運動健身俱樂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李弘敏(2016)。等候時間之產能規劃探討-以P公司擴散生產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周文賢(2003)。俱樂部經營管理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新北市。
    周怡伶(2019)。24小時運動健身俱樂部消費者印象與購買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嘉妤(2019)。以社會比較觀點來探討遊戲化資訊系統之持續使用意圖。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季晶晶(譯)(2015)。價值主張年代(Alex Osterwalder, Yves Pigneur, Greg Bernarda, Alan Smith, Trish Papadakos (2014), Value?Proposition?Design: How to Creat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ustomers Want, Wiley Publishers)。臺北 : 天下雜誌。
    林世寅(1993)。消費價值與品牌選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林承鋒(2008)。健身俱樂部會員參與個人教練課程對俱樂部收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市。
    林恩德(2018)。基於三軸加速度計與陀螺儀之長時間健身房動作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邱愛倫(2003)。應用資料探勘分析顧客行為改變。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洪馨蓮(2016)。消費動機、體驗行銷、顧客關係管理對關係品質與顧客終身價值之影響-以芳療館的消費者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正修科技大學,高雄市。
    徐定旺(2014)。顧客關係管理對房客滿意度與忠誠度影響之 研究─以臺南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崑山科技大學,臺南市。
    翁志雄(2005)。國民小學教育人員推動顧客關係管理現況與期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張家豪(2015)。健身俱樂部會員體驗行銷、關係品質及顧客保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嘉惠(2015)。健身中心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再購意願之研究-以極限健身中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許哲華(2018)。新北市樹林體育園區運動課程服務品質、學員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真理大學,新北市。
    連惟謙(2004)。應用資料分析技術進行顧客流失與顧客價值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陳建宏(2014)。臺北市中山運動中心顧客使用期望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暉宗(2016)。健身中心學員持續參與團體課程動機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馮偉國(2018)。協助手臂健身運動的物聯網整合系統之研製。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黃盈智(2013)。巨量資料分析應用於顧客關係管理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健原(2017)。應物聯網在智慧住宅節能與安全之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黃暉銘(2015)。應用於穿戴式醫療裝置與物聯網的雲端串流處理系統。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楊棠堯(2002)。顧客關係管理系統互動之實驗分析。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楊登鈞(2009)。體驗行銷、體驗價值、顧客滿意、品牌形象與忠誠度之關係研究-以Nike運動行銷RunningClub活動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葉清沂(2016)。建構物聯網產業競爭優勢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劉勇豪(1999)。產能成本及產能管理之探討-以某通信電纜公司為個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潘家玉(2011)。健身房會員持續參與團體運動課程之因素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
    潘叡昱(2019)。嘉義市國民運動中心顧客參與行為、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蔡志龍(2018)。運動中心空間設計與經營管理之問題研究-以三重運動中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科技大學,臺北市。
    蔡維哲(2011)。物聯網發展趨勢與政府政策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鄭獻政(2017)。活化閒置產能之創新模式-以漁歌廣告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鄭鶯淑(2003)。俱樂部經營管理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蕭延錄(2009)。女性消費者對運動品牌事件行銷效果認知之研究—以NIKEWOMEN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賴振昌(2018)。物聯網智慧監控系統。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大學,臺中市。
    謝文雄(2002)。以資料探勘探討顧客消費之行為。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謝光中(2018)。整合性運動介入對銀髮族功能性體適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雄市。
    羅應嘉(2010)。運動中心消費者休閒動機、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以北投運動中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蘇翊(2016)。運動APP的使用動機與滿意度調查研究-以臺灣Nike+ Running 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三、 英文部份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Freeman, 79-115.
    Ennew, C. T. (1996). Good and bad customers:the benefits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banking relationshi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 14(2), 5-13.
    Fornell, C. (1992). A National Customer Satisfaction Barometer: The Swedish Experience,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55 No.4, p.1-22.
    Kalakota, R. & Robinson, M. (1999). “E-business: Roadmap for Success, Reading, Addison-Wesley, MA.
    N. Gregory Mankiw (2008).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Cengage Learning, MA. p.68.
    Oliver, R. L. (1999). Whence consumer loyalty Journal of Marketing, 63(Special Issue), 33-44.
    Swift, R. S. (2000). Accelerating Customer Relationships: Using CRM and Relationship Technologies,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Zeithaml, V. A., & Berry, L. L. (1996). Service marketing, New York: McGraw Hil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