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雅紋
Chen, Ya-Wen
論文名稱: 《紅樓夢》女性服裝書寫研究
指導教授: 胡衍南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9
中文關鍵詞: 《紅樓夢》女性服裝書寫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10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8下載:6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紅樓夢》是一部文化內涵非常豐富的小說,囊括中國文化中的禮儀、飲食、服飾、園林建築等諸多面向,故成為近年跨領域的研究熱點。本文聚焦探討「女性服裝」,乃因整理資料過程中,有兩點發現:一是全書對於男性服裝之書寫甚少,且集中在賈寶玉一人;二是曹雪芹彰明「為閨閣昭傳」之寫作意圖,而「服裝心理學」無疑是探究女性角色潛意識活動的最佳新途徑。茲先就《紅樓夢》女性服裝之形制、質料、紋樣、色彩四個層面進行考察,再據以分析曹雪芹如何運用服裝書寫來塑造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從而歸納曹氏服裝書寫的藝術特色包含:身份的象徵、性格的表露、思維的外化、交遊的情形、命運的暗示。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 文獻回顧 7 一、 脂批 8 二、 專書 8 三、 期刊論文 10 四、 學位論文 1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義界 13 一、 研究範圍 14 二、 服裝義界 1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6 一、 研究方法 17 二、 研究步驟 18 第二章 《紅樓夢》女性服裝形制考察 20 第一節 首服類 20 一、 雪帽 20 二、 包頭 21 三、 兜 22 四、 昭君套 23 五、 臥兔兒 24 六、 勒子 25 第二節 上衣類 26 一、 兜類 26 二、 襖類 27 三、 背心 30 四、 褂類 32 五、 帔類 34 六、 戎服 37 第三節 下裳類 38 一、 裙類 39 二、 褲類 40 第四節 足服類 42 一、 鞋類 42 二、 靴類 44 三、 襪類 45 小結 46 第三章 《紅樓夢》女性服裝質料辨析 49 第一節 棉麻類 49 第二節 絲織類 50 一、 紗 51 二、 綾 52 三、 縐 53 四、 綢 54 五、 緞 55 六、 刻絲 58 七、 錦 59 第三節 毛皮類 60 一、 裘皮 61 二、 皮革 64 三、 毛織 65 第四節 混合類 66 小結 68 第四章 《紅樓夢》女性服裝紋樣探賾 71 第一節 紋樣裝飾工藝之考察 72 一、 織花 72 二、 刺繡 74 三、 印染 78 四、 繪花 79 第二節 紋樣文化意涵之探究 79 一、 幾何紋 79 二、 自然紋 81 三、 植物紋 82 四、 動物紋 84 五、 吉祥紋 87 小結 91 第五章 《紅樓夢》女性服裝色彩研討 93 第一節 色彩心理學概說 94 第二節 《紅樓夢》女性服色寓意 97 一、 青色系 99 二、 紅色系 100 三、 黃色系 102 四、 白色系 103 五、 黑色系 104 六、 紫色系 105 七、 綠色系 107 小結 107 第六章 《紅樓夢》女性服裝與人物塑造 109 第一節 貴族妻妾 110 一、 賈母 110 二、 李紈 111 三、 王熙鳳 112 四、 尤二姐 115 五、 香菱 116 第二節 貴族小姐 117 一、 林黛玉 117 二、 薛寶釵 119 三、 史湘雲 120 四、 薛寶琴 122 五、 探春 125 六、 妙玉 125 第三節 貴族侍婢 126 一、 鴛鴦 126 二、 平兒 127 三、 襲人 128 四、 晴雯 129 五、 紫鵑 131 六、 芳官 132 七、 其他 133 第四節 庶民女性 135 一、 邢岫煙 135 二、 尤三姐 136 小結 137 第七章 《紅樓夢》女性服裝書寫之藝術特色 139 第一節 身份的象徵 139 第二節 性格的表露 143 第三節 思維的外化 146 第四節 交遊的情形 148 第五節 命運的暗示 150 第八章 結論 153 附錄:《紅樓夢》女性服裝書寫整理 156 參考書目 162

    一、 古典文獻(依作者年代先後排序)
    漢・司馬遷撰:《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唐・龔抗雲整理:《禮記正義・王制、月令》,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漢・鄭玄注、清・賈公彥疏、趙伯雄整理:《周禮注疏・天官塚宰》,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唐・龔抗雲整理:《禮記正義・曾子問-禮器》,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彭林整理:《儀禮注疏・嘉禮》,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趙伯雄整理:《周禮注疏・春官宗伯》,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漢・劉熙:《釋名》,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李傳書整理:《爾雅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南朝宋・範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唐・姚思廉撰:《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唐・魏徵等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莊季裕:《雞肋編(附校勘記續校)》,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明・徐一夔、梁寅等纂修:《大明集禮》,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2009年。
    明・李時珍撰,劉衡如、劉山永校注:《本草綱目(新校注本第三版)》,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年。
    明・王世貞:《觚不觚錄》,收錄於《叢書集成初編・鳳洲雜編及其他二種》,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明・王圻、王思義編集:《三才圖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明・張萱:《疑耀》,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明・劉若愚:《明宮史》,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
    明・宋應星著、潘吉星譯注:《天工開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4年。
    清・李漁著、沈勇譯注:《閑情偶記》,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5年。
    清・葉夢珠撰、來新夏點校:《閱世編》,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清・趙起士輯:《寄園寄所寄》,上海:大達圖書供應社,1935年。
    清・王士禎撰:《皇華紀聞》,收錄於《叢書集成三編》第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
    清・王士禛撰、湛之點校:《香祖筆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清・王士禛撰、靳斯仁點校:《池北偶談》,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清・陳夢雷原編:《禮儀典・冠服部彙考一》,收錄於《古今圖書集成》第728冊,上海:中華書局,1934年。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清・曹雪芹、高鶚著,馮其庸等校注:《革新版彩畫本紅樓夢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清・紀曉嵐著、吳波、尹海江、曾紹皇、張偉麗輯校:《閱微草堂筆記會校會注會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12年。
    清・印光任、張汝霖撰:《澳門紀略》,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
    清・段玉裁注、清・徐灝箋、檢字、清・徐樾編:《說文解字注箋》,收錄於《廣州大典》第155-156冊,廣州:廣州出版社,2015年。
    清・李斗著、周光培點校:《揚州畫舫錄》,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版社,1984年。
    清・昭槤:《嘯亭續錄》,收錄於《筆記小說大觀》第36編第6冊,臺北:新興書局,1984年。
    清・穆彰阿、潘錫恩等纂修:《大清統一志・奉天府五》,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第613-62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朱駿聲撰:《說文通訓定聲》,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第22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丁佩著、戚嘉富編著:《繡譜》,新北:黃山國際出版社有限公司,2015年。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清・崑岡等修、清・劉啟端等纂《欽定大清會典事例》,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第798-81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徐珂編撰:《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沈壽口述、張謇整理、王逸君譯注:《雪宦繡譜圖說》,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
    清・衛傑:《蠶桑萃編》,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二、 現代專著(依姓名筆劃排序)
    一粟編:《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彙編・紅樓夢卷》,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丁維忠:《紅樓夢:歷史與美學的啟思》,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太愚(王昆侖):《紅樓夢人物論》,收錄於《紅樓夢藝術論》,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方曉:《「色」裁紅樓:《紅樓夢》人物性格色彩解讀》,北京: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出版社,2009年。
    王金華、周佳編著:《圖說清代女子服飾》,合肥:黃山書社,2013年。
    王衛民輯:《《紅樓夢》劉履芬批語輯錄》,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7年。
    古月編著:《國粹圖典・紋樣》,北京:中國畫報出版社,2016年。
    白先勇:《驀然回首》,臺北:爾雅出版社,1978年。
    白先勇:《白先勇細說紅樓夢》,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回顧:《中國絲綢紋樣史》,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1990年。
    成耆仁:《中國紋飾及其象徵意義》,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2003年。
    余城:《刺繡之巧與藝》,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9年。
    余昭:《紅樓人物的人格論解》,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
    吳山主編:《中國歷代服裝、染織、刺繡辭典》,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11年。
    吳淑生、田自秉:《中國染織史》,臺北:南天書局,1987年。
    呂啟祥、林東海主編:《紅樓夢研究稀見資料彙編》上、下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
    李一之:《紅樓夢藝術與珍奇》,北京:文津出版社,1991年。
    李軍均:《紅樓服飾》,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李康編:《中外服裝知識詞典》,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
    李潤海:《中國紡織史話》,臺北:明文書局,1982年。
    李應強:《中國服裝色彩史論》,臺北:南天書局,1993年。
    李鴻淵:《《紅樓夢》人物對比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
    杜鈺洲、繆良雲編:《中國衣經》,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
    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
    周汛、高春明:《中國歷代婦女妝飾》,上海:學林出版社,1988年。
    周汛、高春明編,《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年。
    周汝昌:《紅樓夢新證(增訂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6年。
    周汝昌、嚴中:《江寧織造與曹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6年。
    季學源:《紅樓夢服飾鑑賞》,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
    林書堯:《色彩學概論》,臺北:作者出版,三民書局總經銷,1978年。
    林繼庸:《皮革》,上海:商務印書館,1951年
    俞曉紅:《《紅樓夢》意象的文化闡釋》,蕪湖: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
    胡文彬:《紅樓夢與中國文化論稿》,北京:中國書店,2005年。
    胡衍南:《金瓶梅到紅樓夢:明清長篇世情小說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苗莉、王文革編著:《服裝心理學》,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1997年。
    夏志清著,劉紹銘等譯:《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
    孫遜主編:《紅樓夢鑑賞辭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5年。
    徐仲傑:《南京雲錦史》,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年。
    馬瑞芳、左振坤主編:《《紅樓夢》人物形象解析》,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
    高春明:《中國古代的平民服裝》,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啟功:《啟功給你講紅樓》,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清代服飾》,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88年。
    張金蘭:《《金瓶梅》女性服飾文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
    張愛玲:《紅樓夢魘》,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張愛玲:《華麗緣》,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
    張愛玲:《傳奇》,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
    梅苑:《紅樓夢的重要女性》,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梅新林:《紅樓夢哲學精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莫艷:《清代中後期小說中的服飾》,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年。
    許平:《饋贈禮俗》,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90年。
    郭一峰:《紅樓人物的神經症傾向》,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2年
    郭玉雯:《紅樓夢人物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
    郭有遹:《創造心理學》,臺北:正中書局,2001年。
    郭廉夫、丁濤、諸葛鎧主編:《中國紋樣辭典》,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年。
    陳永昊、余連祥、張傳峰編著:《中國絲綢文化》,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1995年。
    陳志華、朱華編著:《中國服飾史》,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8年。
    陳茂同:《中國歷代衣冠服飾制》,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
    陳詔:《紅樓夢小考》,上海:新華書局,1985年。
    陳維昭:《紅學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陳慶浩編:《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校》,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
    喻守真編著:《唐詩三百首詳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2003年。
    華梅:《人類服飾文化學》,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
    華梅:《服飾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文出版社,2001年。
    馮其庸、李希凡主編:《紅樓夢大辭典(增訂本)》,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
    黃仁達編撰、攝影:《中國顏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黃元慶等編著:《服裝色彩學》,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0年。
    黃能福、陳娟娟、黃鋼編著:《服飾中華——中華服飾七千年》,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
    黃能馥、陳娟娟:《中國服飾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滿懿編:《「旗」裝「奕」服:滿族服飾藝術》,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年。
    趙志忠:《《紅樓夢》與滿族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16年。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趙翰生:《中國古代紡織與印染》,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趙豐:《中國絲綢藝術史》,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劉遠洋:《中國古代織繡紋樣》,上海:學林出版社,2016年。
    歐麗娟:《大觀紅樓(母神卷)》,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蔡子諤:《中國服飾美學史》,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1年。
    鄧雲鄉:《紅樓風俗譚》,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濮微:《服裝面料與輔料》,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年。
    顏湘君:《中國古代小說服飾描寫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年。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臺北:臺灣東華書局,1997年
    譚立剛:《紅樓夢社經面面觀》,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1年。
    嚴明:《《紅樓夢》與清代女性文化》,臺北:洪葉文化,2003年。
    〔美〕艾麗森.洛理(Alison Lurie)著、李長青譯:《解讀服裝》,臺北:商鼎文化,1994年。
    〔美〕蘇珊・凱瑟(Susan B. Kaiser)原著、李宏偉譯:《服裝社會心理學(1)象徵性外觀》,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

    三、 期刊論文(依姓名筆劃排序)
    於波:〈《紅樓夢》中織物考辨〉,《紅樓夢學刊》2005年第2輯,頁325-333。
    王允麗:〈清代紡織面料——「羽毛紗」的織物結構研究〉,《中國文物科學研究雜誌》2014年第1期,頁80-82。
    王倩:〈三十年來《紅樓夢》服飾研究文獻綜述及前景展望〉,《文教資料》2013年第32期,頁32-34。
    甘應進、陳東生、覃蕊、周麗艷:〈淺析《紅樓夢》中的足服〉,《太原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頁46-50。
    任繼昉:〈『不經染』—不耐髒〉,《紅樓夢學刊》2006年第6輯,頁330-332。
    朱淡文:〈香菱愛薛蟠〉,《紅樓夢學刊》1998年第4輯,頁62-64。
    李玉紅:〈《紅樓夢》中服飾描寫的文學性研究〉,《青年文學家》2014年第20期,頁31-32。
    李希凡:〈梨香院的「離魂」——十二小優伶的悲劇命運與齡官、芳官、藕官的悲劇性格〉,《紅樓夢學刊》2003年第2輯,頁42-60。
    李澤靜:〈從《紅樓夢》中看清乾隆時期上層社會的服飾文化〉,《名作欣賞》2010年第11期,頁48-50。
    沈奕君、梁惠娥、王開玲:〈《紅樓夢》中薛寶釵服飾與傳統審美哲學〉,《武漢科技學院學報》第19卷第8期,2006年8月,頁12-13。
    周思源:〈論《紅樓夢》的象徵主義〉,《紅樓夢學刊》1997年第1輯,頁72-85。
    孫寧寧:〈《紅樓夢》人物服飾擷英〉,《文學評論》2011年12期,頁70-72。
    袁宣萍、趙豐:〈16-19世紀中國紡織品上所見之歐洲影響〉,收錄於張西平主編:《國際漢學》第26輯(鄭州:大象出版社,2014年),頁289-300。
    高萬年、黃寧:〈《紅樓夢》中丫鬟形象和思想內涵〉,《天中學刊》第20卷第4期,2005年8月,頁86-90。
    張宏源:〈談妝花織物與掛經織物〉,《故宮博物院院刊》,1988年第4期,頁21、85-89。
    張哲俊:〈《紅樓夢》與清代小說中的倭緞〉,《紅樓夢學刊》2003年第4輯,頁171-178。
    章方松:〈《紅樓夢》服飾色彩與藝術意味〉,《紅樓夢學刊》1994年第1輯,頁83-96。
    郭玉雯:〈白先勇小說與紅樓夢〉,《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007年第3期,頁109-140。
    郭若愚:〈《紅樓夢》人物的服飾研究(上)〉,《紅樓夢研究集刊》1983年第10輯,頁413-433。
    郭若愚:〈《紅樓夢》人物的服飾研究(下)〉,《紅樓夢研究集刊》1983年第11輯,頁311-344。
    陳東生、甘應進、王強:〈《紅樓夢》服飾的衣料探析〉,《服飾導刊》2013年第4期,頁41-45。
    陳東生、甘應進、周麗艷、覃蕊:〈解讀《紅樓夢》服飾的社會制約因素〉,《武漢科技學院學報》第19卷第10期,2006年10月,頁51-54。
    陳東生、甘應進、周麗艷、覃蕊:〈《紅樓夢》人物上裝分析〉,《武漢科技學院學報》第19卷第11期,2006年11月,頁1-4。
    陳東生、甘應進、周麗豔、覃蕊:〈《紅樓夢》服飾紋樣探究〉,《紡織科技進展2007年第2期,頁89-91。
    陳東生、甘應進、周麗艷、覃蕊:〈清代滿族服飾制度對《紅樓夢》服飾的影響〉,《太原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頁6-9。
    陳東生、甘應進、覃蕊、王強:〈《紅樓夢》服飾色彩探析〉,《紅樓夢學刊》2007年第1輯,頁218-230。
    陳建平:〈論《紅樓夢》中的薛氏姊妹〉,《天津成人高等學校聯合學報》,第7卷第3期,2005年5月,頁106-109。
    陳毓羆:〈論《紅樓夢》的物的描寫〉,《紅樓夢研究集刊》1980年第2輯,頁165-178。
    傅憎享:〈《紅樓夢》色彩初論〉,《紅樓夢學刊》1982年第1輯,頁24-43。
    斯邁:〈《紅樓夢》中的風雨衣〉,《寧波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頁1-6。
    曾慧:〈小說《紅樓夢》服飾研究(上)〉,《滿族研究》2011年第2期,頁110-114。
    曾慧:〈小說《紅樓夢》服飾研究(中)〉,《滿族研究》2011年第3期,頁13-16。
    曾慧:〈小說《紅樓夢》服飾研究(下)〉,《滿族研究》2011年第4期,頁117-120。
    游美惠:〈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1990年第8期,頁5-42。
    童慶炳:〈論高鶚續《紅樓夢》的功過〉,《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63年第3期,頁43-57。
    解曉紅:〈解讀《紅樓夢》中的絲綢文化〉,《絲綢》2003年第1期,頁44-47。
    韓梅:〈淺析《紅樓夢》中人物的服飾及其時代特徵〉,《明清小說研究》1999年第1期,頁59-64。
    魏繼昭:〈《紅樓夢》的色彩意味初探〉,《紅樓夢學刊》1987年第3輯,頁165-170。
    嚴勇:〈明清緙絲藝術〉,《榮寶齋》2004年第2期,頁30-49。
    蘇磊鑫:〈淺析《紅樓夢》服飾詞匯中「撒花」與「灑花」〉,《文教資料》2010年第10期,頁47-48。

    四、 學位論文(依畢業年份排序)
    蘇惠玲:《《紅樓夢》中婦女服飾與藉以刻劃角色的效應:以王熙鳳、薛寶釵、林黛玉爲中心的比較研究》,新北: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碩士論文,1995年。
    陸景琳:《詩經服飾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詹雅雯:《《紅樓夢》四需書寫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6年。
    葛英穎:《清代孫溫繪全本《紅樓夢》中人物服飾繪畫研究》,長春:吉林大學美術學碩士論文,2007年。
    蔡佳純:《《兒女英雄傳》之服飾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0年。
    王曉旭:《從曹雪芹的情教思想看香菱形象的文化命義——兼談香菱形象的結構功能》,西寧:青海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李育綺:《《紅樓夢》人物性格色彩意象與配色關係之研究》,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論文,2011年。
    林淑萍:《《紅樓夢》饋贈行為文化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所碩士論文,2011年。
    魏勁:《《紅樓夢》佩飾文化在現代佩飾設計中的傳承與應用》,上海:東華大學設計藝術學碩士論文,2011年。
    張宇珊:《霓裳釵影探紅樓》,成都:四川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2013年。
    劉萌萌:《《紅樓夢》金陵十二釵服飾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設計藝術學碩士論文,2013年。
    陳怡君:《《水滸傳》之服飾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15年。
    羅秋香:《白先勇小說的服飾描寫研究》,重慶:西南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15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