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凱琦
Hsu, Kai-Chi
論文名稱: 生活實踐成家—烹飪/類紀錄節目《誰來晚餐》非典型家庭形構與餐食分工
Life Practice-Based Family—The Representation of Taiwan Families and Meal Preparation in the Cooking/Reality Program, Guess Who
指導教授: 蔡如音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3
中文關鍵詞: 真人秀烹飪節目《誰來晚餐》非典型家庭形構餐食家務分工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MC.007.2019.F0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1下載: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公共電視《誰來晚餐》節目以真人實境秀的方式,帶領觀眾深入各種家庭,節目也添加了食物作為節目的重要元素。本研究欲探究此節目藉由日常生活親屬實踐與共食再現出何種台灣現代家庭樣貌?又再現出何種現代家庭的飲食文化?與過去烹飪節目對於吃的描寫、餐食分工有何不同?

    本研究發現公共電視《誰來晚餐》節目產製有其特殊的社會性與生成脈絡,結合卻也顛覆以往烹飪節目與真人秀的建構。從量化內容分析,察覺現代家庭型態的組成多元,也發現節目不追求還原真實世界的家庭型態比例,而是著重於各類家庭的再現。揀選了兩類非典型家庭再現作深入文本分析,分別是男主內、女主外家庭,與跨性別/同志家庭,以性別來瓦解傳統家庭建構與餐食分工。發現在男主內、女主外的家庭,節目以三種角色來再現主內的男性,即為樂在其中的主夫、矛盾伺機而動的奶爸,及心不在焉的男主人。而在跨性別/同性家庭再現,從以愛成家、家庭角色的實踐與轉化、家中經濟等角度做切入。

    節目中的餐食再現以家庭日常情況為主,不包裝也不營造「生活風格」的想像,反而呈現瑣碎的備餐狀況及日常的用餐場面,以此來貼近真實。在男主內、女主外的家務餐食分工中,男性雖待在家卻不一定要背負著餐食任務。男性與女性的備餐呈現也有著很大的差異,男性備餐多以快速、便利為首要考量,烹煮出的菜色原創性低,更不享受廚房賦予煮菜者的權利空間。於跨性別/同志家庭的餐食分工著墨不多,仍可以見幾種樣貌,分別是共同協作、專人負責、外食,外食型態的出現,讓餐食的探討出現不同的面向,更可視為餐食跟家庭間的脫離與解放。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意識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2   一、電視烹飪節目在台灣的發展 2   二、烹飪節目類型 4   三、真人實境秀X《誰來晚餐》X日常生活的真實與再現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公共電視的責任與挑戰 9   一、公眾媒體近用權 9   二、轉向娛樂化的公共電視 10  第二節 台灣社會家庭變異 11   一、核心家庭的崩解 11   二、後現代多元台灣家庭 13  第三節 餐食家務分工 14   一、家務分工理論 15   二、親密關係家務分工 17   三、台灣餐食家務分工型態轉變 19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1  第一節 研究文本《誰來晚餐》節目介紹 2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3   一、媒體再現的內容分析 23   二、內容分析抽樣與建構類目編碼 24   三、文本分析法 2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27 第肆章 研究分析 28  第一節《誰來晚餐》節目類型的混雜 28  第二節《誰來晚餐》家庭面貌與餐食家務分工總覽 29  第三節 《誰來晚餐》非典型家庭形構與餐食家務分工 32   一、男主內、女主外家庭 32    (一)男主內、女主外家庭樣貌 33    (二)男主內、女主外家庭的餐食分工與備餐描寫 43   二、跨性別/同志家庭 49    (一)跨性別/同志家庭樣貌 51    (二)跨性別/同志家庭的餐食分工與備餐描寫 60 第伍章 研究發現與限制 65 參考文獻 68  中文文獻 68  英文文獻 71

    中文文獻
    內政部統計處(2017)。〈土地面積、戶數與人口數〉取自http://statis.moi.gov.tw/micst/stmain.jsp?sys=100
    公共電視法(2009)。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P0050025
    方云萱(2016)。《一間廚房、兩代女人:電視食品廣告再現的家庭女性代間關係》。中山大學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方念萱(2002)。〈與誰相共?台灣公共媒體公共性的紮根法研究─以公共電視公眾近用節目為主〉,收錄自馮建三編,《自反縮不縮?新聞系七十年》,頁:293-313,台北:政大新聞系。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
    王振寰、瞿海源編(2014)。《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王雯君(2005)。《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增勇(2012)。〈福利造家?:國家對家庭照顧實踐的規訓〉,收錄自黃應貴編,《21世紀的家:臺灣的家何去何從?》,頁33-65。台北;群學。
    伊慶春(1987)〈已婚職業婦女職業取向、工作狀況、工作滿意度和子女照顧方式之研究〉。《中國社會學刊》,11,93-120
    伊慶春、章英華編(2012)。《台灣的社會變遷,1985-2005:家庭與婚姻,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系列三之1》。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行政院性別平等會(2016)。(家庭組織型態百分比)取自https://www.gender.ey.gov.tw/gecdb/Stat_Statistics_DetailData.aspx?sn=iGJRpsNX45yniGDj%2bw1ueQ%3d%3d&d=194q2o4%2botzoYO%2b8OAMYew%3d%3d
    利翠珊、陳富美(2004)。配偶親職角色的支持與分工對華人夫妻恩情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
    吳杰(2013)。〈美食類電視節目構成元素分析〉。《東南傳播》2013-4,80-82
    吳詠梅譯 (2004) 。《近代家庭的形成和終結 》。北京:商務 (原書 上野千鶴子〔1998〕近代家族の成立と終焉)
    吳鄭重(2010) 。《廚房之舞:身體和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台北:聯經
    呂玉瑕、伊慶春(2005)。〈社會變遷中的夫妻資源與家務分工:台灣70 年代與90 年代社會文化脈絡的比較〉。《台灣社會學》10, 41-94。
    宋世祥(2016)。《百工裡的人類學家》。果力文化。
    李青芬、 唐先梅 (2008)。〈家務工作研究近 30 年之回顧〉。《生活科學學報》,12,77-109。
    李美玲、楊亞潔、伊慶春(2000)。〈家務分工:就業現實還是平等理念?〉。《台灣社會學刊》,24,59-88。
    李筠平(2015)。《沒有血緣的家人:家庭藍圖新面貌》。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學位論文
    沈秀貞(2007)。《雙薪家庭社會支持、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之相關研究》。嘉義大學師範學院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津如(2007)。〈父系家庭與女性差異同:中產階級職業婦女家務分工經驗的跨世代比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8,1-73。
    胡幼慧、周雅容(1996)。〈代際的交換與意義:台灣老年婦女的家庭變遷研究〉。 《台灣社會學刊》20,1-48。
    唐先梅 (1997b)。〈工作、家庭、及休閒三構面關係之探討:從三構面的本 質出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SC86-2412-H-180-001 )。台北:國立空中大學生活科學系。
    唐先梅(1999)。〈從家務工作的本質來雙薪家庭夫妻家事分工〉。《應用心理研究》,4,131-173。
    唐先梅(2003)。雙薪家庭夫妻家務分工及家務公平觀之研究—都會區與非都會區之比較。《台灣鄉村研究》,1,109-139。
    唐先梅(2005)。〈家務分工:責任與壓力?愛與關懷?〉。《應用心理研究》,25,8-10。
    夏春祥(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54,141-166
    徐曼寧(2013)。《同居關係中家務分工的性別差異》。臺北大學社會學系學位論文 。
    徐福德、胡元輝(2016)。〈我國公視節目規劃策略之探討〉。《傳播、文化與政治》,4,143-197。
    張耐(1997)。〈加強家庭教育、增進家庭功能〉。《師友月刊》,363,30-33。
    張娟芬譯(1997)。同女出走(原作者:Cheshire Calhoun)。臺北:女書文化。
    曹永強譯(2014) 。《內容分析:方法學入門》。台北;五南(原書 Klaus Krippendorff[2004〕.content analysis:an introduction)
    許夢芸譯(2008)。《文化研究:民族誌方法與生活文化》。台北;韋伯(原著Ann Gray[2002〕.Research Practice for Cultural Studies Ethnographic Methods and Lived Cultures)
    陳玉箴(2016)。〈從「家務」到「勞動商品」:臺灣家庭晚餐型態變遷的考察(1980-2013)〉,《台灣學誌》13,71-103。
    陳玉箴譯(2005)。《媒介與傳播研究法指南;質性與量化方法論》。臺北;韋伯(原書 Klaus Bruhn Jensen[2002]A Handbook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Qual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ologies)
    曾亞雯、王志弘譯(2012)。《食物:認同、便利與責任》。台北:群學。(原書 Warren Belasco [2008].Food: The Key Concepts)
    曾楹茹(2011)。〈淺談婚姻關係中家務分工〉。《家庭教育雙月刊》,33: 6-15。
    黃應貴 (2012c) 《「文明」之路第三卷:新自由主義秩序下的地方社會(1999 迄今)》。臺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應貴編(2014)。《21世紀的家:臺灣的家何去何從?》。台北;群學。
    楊淨利、陳寬政、李大正(2012)。〈近二十年來的家庭結構變遷〉,收錄自伊慶春與章英華主編《台灣的社會變遷,1985-2005:家庭與婚姻,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系列三之1》,頁1-28。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廖惠瑛譯(2014)。《我們都是食人族 》。行人出版社(原著 Claude Levi-Strauss[2013]Nous Sommes tous des Cannibales)
    蔡宜珊(2006)。《同「樣」的家庭生活:初探台灣女同志伴侶的家務分工》。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蔡明璋(2004)。〈臺灣夫妻的家務工作時間:親密關係的影響〉。《台灣社會學》,8:99-131.
    蔡明璋譯(2002)。《親密關係:現代社會的私人關係》。群學(原著 Lynn Jamieson)
    蔡玫姿(2009)。〈幸福空間、區隔女人、才女禁區-初論 1960 年後廚房空間的性別議題〉。《東海中文學報》21, 337-370
    蔡珠兒(2006)。《饕餮書》。台北:聯合文學
    鄧蔭萍、宋大峯、孫淑文(2014)。〈誰在做家事?-性別角色態度、父母家務分工與學童家務參與之關係〉。《市北教育學刊》 46,1-30。
    鄭文鋒(2012)。〈從家庭生涯觀點初探現代雙薪家庭夫妻的性別分工-以四對雙薪家庭夫妻為例〉。《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2,111-144。
    鄭瑋寧(2013)。〈「家」的所在、不在與無所不在(上〉。取自「芭樂人類學」http://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5597
    蕭英玲(2005)。〈台灣的家務分工:經濟依賴及性別的影響〉。《臺灣社會學刊》,34,115-145.
    蕭肅科(2010)。《一樣的婚姻多樣的家庭》。台北:學富
    賴守誠(2011)。〈臺灣電視飲食節目中客家食品的品質建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100年度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論文』,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賴爾柔、黃馨慧(1996)。〈已婚男性參與家事分工之研究〉。《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1,10-18
    謝文宜、曾秀雲(2015)。〈臺灣同志伴侶的家庭圖像〉。《臺大社會工作學刊》,31,1-54。
    謝耘耕、陳虹(2007)《真人秀節目:理論、形態和創新》,頁1-6,中國:復旦大學出版社
    簡文吟、尹慶春(2012)。〈夫妻權力模式的持續與變遷:家庭決策與家務分工的分析〉,收錄自伊慶春與章英華主編《台灣的社會變遷,1985-2005:家庭與婚姻,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系列三之1》,頁125-179。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簡妙如(2008)。〈觀看與被觀看:台灣真人秀的慾望 監控、螢幕機體與偽裝後現代〉。《廣播與電視》28,95-124
    魏章玲譯(1988)。《家庭社會學》。台北:桂冠。(原書 William J. Goode [1964].The Family)
    譚明譯(1989)。《符號學與文學》。台北;結構群(原著 Scholes,R.E.)
    英文文獻
    Anthony Giddens(1991).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Polity Press,Cambridge.
    Anthony Giddens(1992).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 Sexuality, Love and Eroticism in Modern Societies. Polity Press,Cambridge.
    Appadurai, Ajrun (1981),"GastroPolitics in Hindu South Asia," American Ethnologist 8(3): 494-511
    Backett, K. (1987). The negotiation of fatherhood. In C. Lewis & M. O'Brien (Eds.), Reassessing fatherhood: New observations on fathers and the modern family. CA: Sage.
    Becker, G. S.(1991).A Treatise on the Family.Big Apple Tuttle-Mori Agency, Inc..
    Berelson, B.(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ichigan: Free Press.
    Blood, Robert O., Jr. and Donald M. Wolfe(1960). Husbands & Wives: The Dynamics of Married Living. Glencoe, IL: The Free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ines, Julie(1994). Economic Dependence, Gender,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 at Hom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0(3): 652-688.
    Giddens Anthony(1984).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Cambridge:polity press
    Greenstein, T N. (1996). Husbands' participation in domestic labor: Interactive effects of wives' and husbands' gender ideologi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8, 585-596.
    Greenstein, Theodore N.(2000). Economic Dependence, Gender,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the Home: 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2: 322-335.
    Highmore,Ben(2002a).Everyday Life and Culture Theory :An introduction.London &New York:Routledge.
    Hiller, Dana V.(1984). Power Dependence and Division of Family Work. Sex Roles 10(11/12): 1003-1019.
    Huang, N. Y., Chou, L. T., Tang, S. M., & Ko, S. H.(2001). Gender study on family values, division of domestic labor, parental role attitude,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of married coupl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sian Regional Association for Home Economics, Taipei, Taiwan.
    Lefebvre,Henri(1991a).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Volume I:Introduction , translated by John Moore ,with a preface by Michel Trebitsch.London Verso.
    McGrath, J. E. (2004). Loving Big Brother: Performance, Privacy and Surveillance Space. London: Routledge.
    Meijer, I. C.(2005).Impact or content?Ratings vs quality in public broadcasting.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1), 27-53.
    Neale, Steve(2003a). ̳Studying Genre‘. Pp. 1-3. In The Television Genre Book. Edited by Glen Creeber.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Priest, P. J. (1996). ‘Gilt by association’: Talk show participants’ televisually enhanced status and self-esteem. In D. Grodin & T. R. Lindlof (Eds.), Constructing the self in a mediated world (pp. 68-83). London: Sage.
    Robinson, J. P. & Milkie, M. A. (1998). “Back to the basics: Trends in and role determinants of women''s attitudes toward housework. ”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0:205-218.
    Strange, Niki(1998). Perform, Educate, Entertain: Ingredients of the Cookery Programme Genre‘.
    In The Television Studies Book. Pp. 301-312. Edited by Christine Geraghty and David Lusted.
    London: Arnold.
    Thompson,L.,&Walker,A.J.(1989).Gender in families:Women and men in marriage,work,and parenthood.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1:845-871
    Ti Wei & Fran Martin (2015).Pedagogies of food and ethical personhood: TV cooking shows in postwar Taiwan,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25, No.6, 636-651
    Tsourvakas, G.(2004).Public television programming strategy before and after competition: The Greek case. 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 17(3), 193-205.
    van Zoonen, L.(2001). Desire and resistance: Big Brother and the recognition of everyday life.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23(1), 669-677.
    Wimmer,R.D.and Dominick,J.R.(1994).Mass Media Research:An Introduction (4th edn),Belmont,CA:Wadworth.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