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潘才學
Pan, Tsai-Hsueh
論文名稱: 大學生性平意識與性平教育實施知覺研究—以某國立大學為例
Research on University Students’ Gender Equity Consciousness and Awareness for the Practice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 A Case Study of a National University
指導教授: 張雪梅
Chang, Hsueh-Mei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87
中文關鍵詞: 性平教育參與經驗性平教育實施性平意識IPA分析法
英文關鍵詞: gender equity consciousness and awareness,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IPA),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i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practice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DIS.NTNU.DCEL.032.2018.F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0下載:1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某國立大學學生性平意識與性平教育實施知覺的關係,以個人背景變項、性平教育參與經驗、性平意識對性平教育實施知覺進行探究。本研究採用混合研究設計,首先採取量化研究問卷調查法,蒐集有效樣本1,006份,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階層迴歸分析的統計方法進行分析,並運用IPA「重要―成功」模式,將性平教育實施知覺分為四個象限。質性研究再以量化研究結果,做為焦點團體訪談的訪談大綱,探究學生對該校性平教育實施四個象限的認知。茲將本研究發現分述如下:
    一、學生性平意識高;女生對性平意識各因素高於男生;一年級學生對公平性別權力實踐意識高於二、三年級學生;教育學院、文學院學生對性平意識各因素高於理學院、社科學院學生;性平教育參與經驗得分高的學生對性平意識各因素分別高於得分中與得分低的學生。
    二、學生對於性平教育實施重要程度認知偏高;女生對性平教育實施各因素重要程度的認知高於男生;教育學院、文學院學生對性平教育實施各因素重要程度的認知高於理學院、社科學院學生;性平教育參與經驗得分高的學生對性平教育實施各因素重要程度的認知分別高於得分中與得分低的學生;性平意識高的學生對性平教育實施各因素重要程度的認知高於意識中與意識低的學生。
    三、學生對該校性平教育實施成功程度認知偏中;女生對校園氛圍營造成功程度的認知高於男生;一年級學生對整體性平教育實施、空間規劃成功程度的認知高於四年級學生;性平教育參與經驗得分高與得分中的學生對活動推廣成功程度的認知高於得分低的學生;部份性平意識高的學生對部份性平教育實施成功程度的認知高於意識中與意識低的學生。
    四、個人背景變項、性平教育參與經驗、性平意識等三區組階層迴歸模式,對性平教育實施重要程度認知的解釋力分別為4.9%、9.4%、43.9%;對性平教育實施成功程度認知的解釋力分別為.04%、.03%、1.7%。
    五、運用IPA分析學生對該校性平教育實施重要、成功程度認知的大小差距,排序為行政運作、空間規劃、課程設計、校園氣氛營造、活動推廣。
    六、運用IPA分析學生對該校性平教育實施重要、成功程度的認知分為四個象限,分別為重要但不成功共5項亟需改善,重要且成功共8項成功因應,不重要且不成功共8項無需要求,不重要但成功共4項過於投入,並運用焦點團訪談,探討學生對該校校性平教育實施重要、成功程度的認知。
    最後本研究針對研究學校相關單位、教師、學生,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具體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students’ gender equity consciousness and awareness for the practice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of a national university, and 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perceptions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by individual background variables,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i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nd gender equity consciousness and awareness. In this study, a mixed research design was adopted. Firstly, a quantitative research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collect 1,006 valid samples.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ANOVA and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and IPA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IPA)” model was also used. The practice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quadrants. Qualitative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results as an interview outline for Focus Group Discussion, and to explor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four quadrants of the school's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described as follows:
    First, the gender equity consciousness of the students' is high; girl students' gender equity consciousnes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boys’; freshmen have higher awareness of gender fair practices than sophomores and juniors; College of Education’s and College of Arts’ students have higher awareness than College of Science’s and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tudents with higher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scores i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have higher gender equity consciousness and awareness than those with lower scores.
    Second, students have a high degree of cognition about the importance for the practice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girl students have higher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various factor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than boy students’; College of Education’s and College of Arts’ students have higher degrees of cognition than College of Science’s and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tudents with higher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scores on cognition of various factors i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have higher practice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than those with lower scores; students with higher gender equity consciousness and awareness on cognition of various factor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re higher than those with lower scores.
    Third, the students have a moderate degree of cognition abou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chool's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girl students’ awareness of performance of the campus atmospher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oy students’; freshmen have higher awareness of the overall implementation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nd campus spatial planning than seniors’; students with higher cognition of activities performanc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re higher than those with low cognition. Partial students with higher gender equity consciousness and awareness on the degree of cognition abou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re higher than those with lower scores.
    Fourth, individual background variables,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gender equity consciousness and awareness, and other three-group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model,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is 4.9%, 9.4%, and 43.9%; the explanatory power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is .04%, .03%, and 1.7%, respectively.
    Fifth, IPA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gaps in the importance and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cognition of the school's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ranking into administrative operations, campus spatial planning, curriculum design, campus atmosphere creation, and activities performance.
    Sixth, IPA was used to analyze students' 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and performance of the school's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divided into four quadrants. On the quadrant of importance but non-performance, a total of 5 items need to be improved, and on the quadrant of importance and performance, 8 items respond successfully. On the quadrant of non-importance and non-performance, a total of 8 items do not need to be required and on the quadrant of not being importance but performance, a total of 4 items input too much, and Focus Group Discussion was used to explore students' 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and performance of the school's school-level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Finally, this study proposes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for research-related units, teachers, students, and future researches.

    Keyword: gender equity consciousness and awareness,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IPA), participation experience i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practice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14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20 第四節 名詞釋義22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27 第六節 研究貢獻與重要性29 第二章 文獻探討33 第一節 性平意識相關理論33 第二節 美國與各國高教性平教育實施概況57 第三節 我國大專校院對性平教育奠基與催生69 第四節 我國高教性平教育實施概況77 第五節 影響性平教育實施相關實證研究11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121 第一節 方法論與研究架構121 第二節 研究假設126 第三節 研究對象128 第四節 研究工具131 第五節 研究步驟146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14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151 第一節 研究對象分析151 第二節 學生性平意識現況及其個人背景、性平教育參與經驗對於性平意識的差異分析156 第三節 學生性平教育實施知覺現況以及個人背景、性平教育參與經驗、性平意識對於性平教育實施知覺差異分析172 第四節 個人背景、性平教育參與經驗、性平意識對於性平教育實施知覺階層迴歸分析217 第五節 性平教育實施知覺現況以及IPA分析性平教育實施重要程度與成功程度認知225 第六節 質性焦點團體訪談分析234 第七節 性別教育實施影響因素綜合討論26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285 第一節 結論285 第二節 建議297 參考文獻309 中文部分309 英文部分333 附錄341 附錄一 內容(專家)效度名單341 附錄二 專家(內容)效度問卷修正意見彙整342 附錄三 性平意識與性平教育實施調查問卷(預試)366 附錄四 性平意識與性平教育實施調查問卷(正式)376 附錄五 項目分析結果382 附錄六 「成人性別平等態度問卷」使用同意書384 附錄七 焦點團體訪談大綱385 附錄八 訪談邀請函與說明386 附錄九 訪談同意書387

    中文部分
    丁麗珠(2012)。國小教師性別平等意識、性別平等教學與性別平等教育進修需求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公共政策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尤昱晴(2016)。中部地區國中學生性別平等意識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方美玲(2017)。臺中市國中小學教師性別意識、性別平等教育實踐與性別平等教育推展之相關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未出版。臺中市。
    王大維(2012)。提升職前教師性別意識之研究:以「性別教育」課程實踐為例。教育科學期刊,11(1),1-24。
    王大維、佘柏龍(2014)。成人性別平等意識量表編製與調查-以屏東縣為例。論文發表於「回顧與前瞻─性別平等教育法立法十週年學術研討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王君琳(2002)。流動的家:大陸臺商婦女配偶的家生活與認同。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秀紅(2011)。性別主流化與護理。護理雜誌,58(6),5-10。
    王長鼎(2017年7月8日)。景文科大迎新惹議 校方緊急聲明:已加強性別輔導。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7321/2572028
    王彥方(2014)。國中導師性別平等意識與性別平等教學實踐關係之研究—以中部三縣市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王思萍(2003)。從「107號房」到同志文化研究社─女同志認同、現身與同志學生社團的關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敏如(2013)。國小教師性別平等教育知識信念、正向心理資本、組織公民行為與性別平等教育教學效能關聯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淑麗(2004)。臺北縣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方案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惠蓉(2011)。性別教育課程多元化教學之實踐。樹德通識教育專刊,5,43-62。
    王惠蓉、羅文星(2014)。跨領域教學在性別教育課程之實踐。通識教育學刊,14,59-86。
    王雅各(1998)。大學學生社團中男性社員的性別意識及其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9,245-277。
    王雅各(1999a)。大學通識教育“性別與兩性關係”相關課程師資與教學教法適切性的研究。通識教育,6(1),99-127。
    王雅各(1999b)。婦女解放運動和二十世紀的世別現象。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下):性別與社會、建構(頁1-26)。臺北市:心理。
    王雅各(2003)。男性研究。應用心理研究,17,45-50。
    王儷靜(2005)。修習性別教育課程對師 院生性別意識影響之探究:以札記寫作為媒介。教育學刊,25,155-176。
    王儷靜(2013)。重探性別融入教學之「融入」意涵。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32,1-40。
    台灣女性學學會(2018)。台灣婦女學學會宗旨,取自http://twfeminist.org/
    外交部(2016)。各國性別平等資訊。取自http://www.mofa.gov.tw/NewsNoHeadOnlyTitle.aspx?n=7F53A33FFB371EB1&sms=4F3E0C5D98BE0E8B
    甘濟維(2014)。「臺大婦女研究室成立三十週年國際論壇:東亞高等教育中的性別研究」活動紀實。婦研縱橫,104,88-98。
    白亦方、盧曉萍(2005)。性別課程的回顧與前瞻。課程與教學季刊,8(4),117-130。
    成令方(2012)。性別研究建置十年:回顧與前瞻。臺灣文學研究,1(2),31-43。
    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譯)(2008)。A. G. Johnson著。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The Gender Knot: Unraveling Our Patriarchal Legacy)。臺北市:群學。
    江文玉(2017)。大學生性騷擾與性侵害之盛行率、風險因子與通報概況。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行政院主計處(2004)。臺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取自
    http:// www.law.dgbas.gov.tw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5a)。2015性別圖像。取自https://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53417549PNHRMIOU.pdf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5b)。人力資源調查性別專題分析。取自https://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533185341FDXHD8F3.pdf
    行政院主計處(2016)。性別圖像。取自http://ebook.dgbas.gov.tw/public/Data/638162022CA7EAUC2.pdf
    行政院性別平等處(2017)。CEDAW專區(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專區)。取自http://www.gec.ey.gov.tw/Content_List.aspx?n=AFBAFABE2BDA9035
    何春蕤、丁乃非、甯應斌(2005)。近年臺灣重大性/別事件。載於何春蕤、丁乃非、甯應斌(主編),性政治入門:臺灣性運演講集(頁41-98)。桃園市: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何慧卿(2007)。性別平等教育法下的校園性騷擾暨性侵害調查之程序正義:受害人保護及行為人權益之兼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文靜(2012)。臺灣地區民眾的性別意識及家庭權力探討:階級地位和城鄉位置比較分析。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吳志光(2014)。法入校園─《性別平等教育法》處理校園性別事件之回顧與展望。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7,41-46。
    吳孟潔(2006)。漂洋過海的生活:台商婦女配偶的遷移與轉變。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明隆(2007)。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啟安(2004)。家庭暴力防治官性別平權意識與工作滿意度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吳慧卿(2017)。性別教育課程選課行為與學習成效影響因素探討:以中部某醫學大學為例。教育科學期刊,16(1),19-55。
    呂玉瑕(2001)。性別、家庭與經濟:分析小型家庭企業老闆娘的地位。臺灣社會學,2,163-217。
    呂玉瑕(2011)。臺灣民眾性別角色態度的變遷:1991-2001。臺灣社會學刊,48,51-94。
    呂佩恩(2014)。職場性別平權之研究─以軍事職場與普通職場性騷擾問題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呂寶靜(1999)。性別與社會建構。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性別與社會、建構(上)、(下)(頁101-134)。臺北市:心理。
    宋曜廷、潘佩瑜(2010)。混合研究在教育研究的應用。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4),97-130。
    李元貞(2014)。眾女成城臺灣婦運回憶錄(上)、(下)。臺北市:女書文化。
    李秀鳳(2014)。婦女高中校長領導之性別權力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育齊(2014)。大學生校園經驗與批判思考能力關係之研究—以北部某國立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卓夫(2000)。大學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權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李幸娟(2013)。我國女警遭受職場性騷擾現況及防治措施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李怡君(2009)。性別平等教育法校園實施之現況-以宜蘭縣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承樺(2010)。台南市國中小特教班教師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現況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臺東市。
    李政潔(2009)。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性別平等意識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李美枝(1990)。婦女心理學。臺北市:大洋。
    李美枝(1996)。兩性關係的社會生物學原型在傳統中國社會與今日臺灣社會的表現型態。本土心理學研究,5,114-213 。
    李倩玉(2010)。高中職輔導教師實踐性別意識之經驗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雪菱(2011)。教師性別意識與教學困境:反思中小學教師的性別教育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8,133-174。
    李淑菁(2011)。性別教育的論述角力:教師的詮釋與想像。教育與社會研究,22,39-92。
    李淑菁(2015)。性別教育:政策與實踐。臺北市:學富。
    李琪明(2004)。品德教育之課程設計理念及其教學模式。學生輔導,92,8-23。
    李銀河(2007)。性別問題。中國:青島出版社。
    李慧芬(2007)。大學學生事務人員性別刻板印象與校園性別平等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昀修(2017)。重讀性平教育法〉與蘇芊玲老師的訪談(上)。人本教育札記,336,22-24。
    李昀修(2017)。道阻且長〉與蘇芊玲老師的訪談(下)。人本教育札記,336,25-27。
    李儀筠、素君兒、張雅筑、陳湘婷、曾偉傑(2018)。各大專院校開設性別相關課程,106學年度第二學期。婦研縱橫,108,96-107。
    汪淑娟、陳心怡、許韵婕、謝明鴻、李淑杏、陳家玉(2009)。大學生性騷擾認知與性別刻版印象之性別差異。臺灣性學學刊,15(1),67 – 80。
    沈慈聿(2011)。婦女社工員的性別意識探討:以家庭暴力服務社工員為例。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卓耕宇、瑪達拉‧達努巴克(2012)。多元性別與同志教育。載於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頁131-162)。臺北市:巨流。
    周淑儀(2000)。國小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等教育進修需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周華山(2000)。性別跨越在中國。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
    金華真(2017)。運用問題導向合作式學習法實施大學生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招承維(2009)。大學生網路性騷擾知覺、經驗與回應方式─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正誼(2006)。國小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同性戀態度相關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林佑貞(2014)。高中教師性別平等意識與性別平等教學實踐關係之研究-以中部三縣市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林明傑、方韻、陳慧女(2013)。大學生性別平等與健康性知識課程設計與教學之研究。性學研究,4(2),29-54。
    林佩萱(2003)。教師平權意識影響其執行兩性平等教育之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怡君、林安邦(2017)。高中學生對同志及實施同志教育態度之研究。性別平等教育季刊,79,118-125。
    林芳玫、張晉芬(1999)。性別。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頁191-213)。臺北市:巨流。
    林彥伶、曾郁嫻(2016)。大專學生運動員對同志從事運動訓練之態度。大專體育學刊,18,(4),249- 261。
    林煜騰(2010)。國民中學教師性別意識其及管教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琇雯、柯澍馨、李怡萱(2008)。大學生性別平等認知與戀愛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地區爲例。華岡農科學報,22,71-83。
    林維紅、陳秀曼(2012)。台灣高等教育中的婦女與性別研究課程。載於譚少薇、葉漢明、黃慧貞、盧家詠(主編),性別覺醒-兩岸三地社會性別研究(頁41-68)。臺北市:商務。
    林曉菁(2011)。新北市國小教師性別意識與校園性騷擾防治態度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麗珊(2014)。女性主義與性別關係。臺北市:五南。
    邱秀香(2013)。如何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大學通識課程之探討。實踐博雅學報,20,4-18。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柯今尉(2009)。性別平等教育法在大專校院實施現況之研究—以校園性騷擾事件之處理為範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學生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久賢(2000)。國中教師兩性平等教育專業發展個案分析研究。師大學報,45(2),37-53。
    洪欣慈(2017年3月21日)。海報文宣影射「輪姦」台大雄友會刪文道歉。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6885/2357313
    范力仁(2010)。男性社工員的性別意識、職業經驗與父職實踐之研究。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貢曉立(2016年4月21日)。打破性別迷思 中山大學推跨性別廁所。蕃薯藤新聞,取自http://www.cm.nsysu.edu.tw/files/14-1022-150165,r16-1.php?Lang=zh-tw
    孫訢益(2013)。國中生知覺教師性別平等意識與其性別平等實踐之影響研究。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徐蕾(2008)。性別平權團體諮商對大學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性別平權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徐薏如(2010)。臺灣地區民眾性別意識對家務分工、子女教養態度之研究。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翁楊絲茜、葉怡宣、陳姿佑、洪婉甄、陳映瑄、王翌任(2013)。大專生性別平等意識與父母教養之相關研究―以臺灣科技大學為例。性學研究,4(1),71-91。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評鑑中心(2015)。104年度大專校院統合視導實施計畫。取自http://www.heeact.edu.tw/ct.asp?xItem=15391&ctNode=2047&mp=2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7)。106年度教育部大專校院特殊教育、學輔經費及性別平等教育業務辦理情形書面審查實施計畫」學校說明會手冊。取自 http://www.heeact.edu.tw/public/Attachment/74191451833.pdf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2018)。106年度教育部大專校院特殊教育、學輔經費及性別平等教育業務辦理情形書面審查計畫」各校審查結果。取自http://www.heeact.edu.tw/ct.asp?xItem=16369&ctNode=2177&mp=2
    高迪理(譯)(2013)。服務方案之設計與管理(原作者;Kettner, P. M., Moroney, R. M., & Martin, L. L.)。新北市:揚智。
    國立中央大學(2018)。性/別研究室。取自 http://sex.ncu.edu.tw/
    國立中興大學學生事務處(2017)。中區大專校院學生事務工作協調聯絡中心。取自http://www.osa.nchu.edu.tw/osa/center/center_organization.html
    國立成功大學學生事務處(2017)。南區大專校院學生事務工作協調聯絡中心。取自http://osa.ncku.edu.tw/files/11-1013-10803.php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事務處(2017)。北一區大專校院學生事務工作協調聯絡中心。取自http://www.sa.ntnu.edu.tw/files/13-1000-607.php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會(2013)。校園多元性別態度調查結果報告。取自 https://docs.google.com/file/d/0B0SK5xoHZjTCNTA2U1lfMVJNeG8/edit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00社(2016)。社史。取自
    http://heyevent.com/venue/e3dmyjpvww5uga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00社(2016)。社史。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ntnubdsm/posts/60648958953823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8)。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取自http://genderequity.ntnu.edu.tw/about_01.php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8)。關於師大。取自https://www.ntnu.edu.tw/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7)。中華民國教育年報電子書(103年版、104年版、105年版)。取自
    http://www.naer.edu.tw/files/15-1000-10710,c1310-1.php?Lang=zh-tw
    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2018)。性別平等推動之現況與策略-以歐美等國為例。取自http://epaper.naer.edu.tw/index.php?edm_no=162&content_no=2883
    婦女新知基金會(2018)。婦女新知基金會簡介。取自
    https://www.awakening.org.tw/
    崔玉芬(2007)。高雄縣國小教師之性別角色對其性別意識之影響研究。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張文賢(2012)。校園執行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政策困境之研究-以中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玨(2008)。性別平等與社會發展:談婦女健康。研考雙月刊,32(4),67-78。
    張玨、吳燕秋(2002)。臺灣各大學婦女研究與兩性平等教育。應用心理研究,13,73-107。
    張春興(1995)。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寶。
    張盈堃(2010)。霸權陽剛氣質:以工作與學校場域為例。性別平等教育季刊,41,97-105。
    張晉芬、林芳玫(2003)。性別社會學。載於瞿海源、王振寰(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修正版),(頁191-213)。臺北市:巨流。
    張晉芬(2012)。性別與勞動。載於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頁233-255)。臺北市:巨流。
    張偉雄、林子堯(2016)。應用IPA模式探討健身俱樂部之服務品質-以高雄市Y健身俱樂部為例。運動與健康研究,5(2),17- 44。
    張淑貞(2005)。學生家長對兩性平等態度與實踐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張清源、賴恒生、王照欽(2014)。以IPA模式探討鹿港地區古蹟旅遊滿意度之研究。休閒觀光與運動健康學報,5(1),70-92。
    張峻臺(2017)。「婚姻平權面對面:同志配偶收養權」論壇紀實。婦研縱橫,107,136-141。
    張雪梅(2005)。大學學生事務的行政與實務。載於陳伯璋、蓋浙生(主編),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頁471-494)。臺北市:高等教育。
    張雪梅、李育齊、陳新霖、葉昌智、盧欣怡(2011)。學生成功宣言。載於張雪梅、劉若蘭主編2011「高等教育與學生事務」。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張惠華(2015)。大學生遭受網路性騷擾經驗及因應方式調查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雯婷、楊幸真(2016)。校園性別主流化的推動──記「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實務運作與經驗座談會」。性別平等教育季刊,74,70-76。
    張瑋容(2008)。成為自我意識的女同志運動者:從台大浪達社看同志社團參與的認同轉變軌跡。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樹倫(2006)。從性別平等教育法論校園性騷擾的防治與處理。教育研究月刊,147,5-18。
    張簡亮源(2007)。男女平權與家務分工。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寶丹(2007)。台北縣國民中小學對性別平等教育法內涵認知與執行現況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教育部(2010)。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取自 https://www.gender.edu.tw/web/upload/news/%E6%95%99%E8%82%B2%E9%83%A8%E6%80%A7%E5%88%A5%E5%B9%B3%E7%AD%89%E6%95%99%E8%82%B2%E7%99%BD%E7%9A%AE%E6%9B%B8%EF%BC%8899%E5%B9%B43%E6%9C%888%E6%97%A5%EF%BC%89.pdf。
    教育部(2011)。 教育部設置大專校院學生事務工作協調聯絡中心及輔導工作協調諮詢中心實施要點。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35226&KeyWordHL=
    教育部(2012a)。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80069
    教育部(2012b)。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80068
    教育部(2013)。性別平等教育法。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80067
    教育部(2015a)。105年度教育部大專校院統合視導實施計畫。取自http://www.ncyu.edu.tw/files/list/rdo/105%E5%B9%B4%E5%BA%A6%E6%95%99%E8%82%B2%E9%83%A8%E5%A4%A7%E5%B0%88%E6%A0%A1%E9%99%A2%E7%B5%B1%E5%90%88%E8%A6%96%E5%B0%8E%E5%AF%A6%E6%96%BD%E8%A8%88%E7%95%AB.pdf.
    教育部電子報(2015)。英國大學性別平等教育簡介。取自
    http://epaper.edu.tw/windows.aspx?windows_sn=14079
    教育部(2016a)。教育部性平教育全球資訊網推動性別平等教育成果專區。取自https://www.gender.edu.tw/web/index.php/m9
    教育部(2016b)。性別統計指標彙總性資料。取自 http://depart.moe.edu.tw/ed4500/cp.aspx?n=0A95D1021CCA80AE
    教育部(2016c)。教育部性平教育全球資訊網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組織。取自https://www.gender.edu.tw/web/index.php/m2/m2_02_01_index
    教育部(2017)。大學院校課程資源網。取自
    http://ucourse-tvc.yuntech.edu.tw/WebU/index.aspx
    曹戊杰(2004)。國小教師性別平等意識與性別平等教學實踐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畢恆達等(1999)。建立安全與無性別偏見之校園空間指標。教育部。
    畢恆達(2000)。男同性戀與父母:現身的考量、策略、時機與後果。女學學誌,15,37-78。
    畢恆達(2003)。男性性別意識之形成。應用心理研究,17,51-84。
    畢恆達(2004)。空間就是性別。臺北市:心靈工坊。
    畢恆達(2004)。婦女性別意識形成歷程。通識教育季刊,11(1、2),117-146。
    畢恆達、彭渰雯(2008)。保護?矯正?排除?婦女專用車廂的性別意涵。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5,89-125。
    莊明貞(1997)。兩性平等教育如何落實—多元文化教育觀。教師天地,90, 13-21。
    莊明貞(1999)。性別議題與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改革(上)。兩性平等教育季刊,7,87-96。
    莊明貞、何宜君(2005)。重大議題能力指標重點意涵與教學示例─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臺北市: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莊惠凱、廖啟順、蔡銘哲(2016)。探討大專生性別平等議題融入學科教學活動設計之研究。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5,301-316。
    莫藜藜、王行(2006)。已婚男性家庭價值觀及其家庭的需求之探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57-114。
    許月馨(2008)。國小教師性別意識與校園性騷擾防治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純昌(2014)。我是大學性平會專人:《性別平等教育法》的踏實與逐夢。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7,47-51。
    許瑞宋(譯)(2016)。大鴻溝:從貿易協定到伊波拉病毒,撕裂的階級擴大衝擊全球社會公平(原作者:Stiglitz, J. E.)。臺北市:天下。
    郭家銘(2014)。基隆市國中教師對同性戀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市。
    郭淑娟(2013)。宜蘭縣民眾性別意識、婚姻品質與家庭照顧對生活幸福之影響。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郭麗安、王大維、劉安真、陳宇平、張歆佑、楊詠儒(2016)。國民中學學生性別平等教育素養檢核量表編製研究(修正版0911b)。教育部學務司提供委託編製。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5-49)。高雄市:麗文。
    陳宏銘(2016年10月18日)。國立屏科大迎新隊呼充斥淫穢語。蘋果日報,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1018/970544/
    陳佳琪(2011)。高雄市國小特教教師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現況調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宜琴(2009)。性別意識、女權意識與台灣社會婦女政黨支持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陳芬苓(2003)。兩性平等教育在大學通識教育課程規劃之研究。實踐通識論叢,1,184-204。
    陳芬苓(2004)。科技的空間?性別的空間?教育的空間?-以一所理工大學為例談兩性平等教育的方向。通識研究集刊,6,175-203。
    陳芬苓、張盈堃(2005)。宰制與抗拒:一所科技主導之大學校園所做的性別觀察。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9,1-46。
    陳金燕(2008)。性別與教育:從《性別平等教育怯》談起。研考雙月刊,32(4),79-92。
    陳金燕(2012)。校園性別主流化:從政策到試辦。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8,13-24。
    陳金燕(2014)。《性別平等教育法》十年:立法後的前兩年。婦女縱橫,101,6-17。
    陳金燕、王曉丹(2011)。性別影響評估機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陳金燕(2017)。釋字第748號解釋與校園性別平等教育。婦研縱橫,107,74-81。
    陳昱名、連家萱(2012)。球場上的性別藩籬¬-從女性專用球場說起。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8,88-91。
    陳秋蜜(2013)。新竹市立國民中學推動性別平等教育政策現況之研究。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陳家華(2008)。臺灣地區職業的性別區隔與變遷。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素秋(2014)。公民身分觀點下的性別議題教學。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1,12-18。
    陳素秋(2016)。性戀認同形成理論之反思:以網路年輕世代為例。臺灣性學學刊,22(1),81-111。
    陳婉琪、許雅琳(2011)。重探高等教育科系性別隔離的影響因素:技職與學術取向教育之對比。臺灣社會學刊,48,151-199。
    陳淑美(2007)。國民中學性別平等教育實施現況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凱筑(2003)。國小婦女教師性別意識構成與實踐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惠馨(2005a)。性別平等教育法—臺灣性別教育之繼往與開來。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0,115-129。
    陳惠馨(2005b)。認真對待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立法與展望。國家政策季刊,4(1),21-32。
    陳惠馨(2014)。臺灣性別平等教育的下一哩路。論文發表於教育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平等教育所舉辦之「性別平等教育法立法十週年研討會」會議手冊(頁17-21),高雄市。
    陳進春、鄭百成、曾瑞譙(2008)。重視度表現值分析法在發展教師教學效能上的應用。測驗統計年刊,16(下),85-92。
    陳逸駿(2014)。從男同志學生的霸凌生命經驗省思多元性別友善校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未出版,臺北市。
    陳雅玲(2011)。澎湖縣國小教師性別平等意識與教學實踐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澎湖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陳慧芳(2009)。跨界流動、主體性與性別權力關係探究-以大陸女臺商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潔華、蔡寶瓊編著(2012)。教育的性別視角:課堂與教學實證研究。香港城市大學,香港。
    陳瞻吾(2011)。性別工作平等法、性別平等教育法、性騷擾防治法之研究-以大學校園之適用為中心。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勞動部(2016)。性別工作平等法。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N0030014
    陸偉明(2009)。「性別與社會」、「性別與教育」—我的大學性別課程發展與教學設計。載於劉開鈴、陸偉明(主編),認同、差異與發聲-性別教學演練(頁2-21)。臺北市:五南。
    陸偉明(2011)。性別教育與生活。臺北市:雙葉。
    彭思萍(2014)。臺灣社會婚姻制度與性別權力關係之解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彭渰雯、李秉叡(2011)。推動性別主流化之過程評估:架構建立與先導研究。公共行政學報,38,115-150。
    彭渰雯、林書伃、畢恆達(2013)。男女廁之外的「其他」世新大學「無性別廁所」之經驗評估與省思。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32,43-96。
    曾雅玲、施欣欣、楊雅玲(2011)。融入性別平等意識於護理教育。護理雜誌,58(6),27-32。
    曾孆瑾(2012)。政策的概念、機制與執行間的掙扎與平衡:以性騷擾防治法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游美惠(2005)。性別教育最前線:多元文化的觀點。臺北市 :女書文化。
    游美惠(2010)。性別教育與臺灣社會。載於游美惠、楊幸真、楊巧玲(主編),性別教育(頁3-22)。臺北市:華都文化。
    游美惠(2011)。推動同志教育,營造友善校園:一些初步構想。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4,38-47。
    游美惠(2012)。親密關係。載於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頁57-86)。臺北市:巨流。
    游美惠(2014a)。性別教育向前行?陳瑤華(主編),臺灣婦女處境白皮書:2014(頁209-239)。臺北市:女書文化。
    游美惠(2014b)。性別教育小詞彙。臺北市:巨流。
    游美惠、易言嬡(2004a)。親職教育與性別平等教育-檢視親職教育通俗書籍的性別平等意識。高雄師大學報,16,1-18。
    游美惠、黃馨慧、潘慧玲、謝小芩(2004b)。從性別盲到性別敏感的教育究:以婦女成人教育與性教育研究的文獻回顧為例。通識教育季刊,11(1、2),1- 38。
    黃文三(2006)。性別角色與教育。新北市:群英。
    黃玉(2005)。高等教育「學生事務工作實施準則與自我評量指引」之研究--新生定向輔導方案、學生宿舍方案與輔導、校園活動、學生司法事務、成果評估與方案評鑑。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黃名璽(2018年7月10日)。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罕見將收跨性別生。中央通訊社,取自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807100158-1.aspx
    黃秀仍(2011)。性別平等議題融入學科教學-以袁瓊瓊<自己的天空>為例。應用倫理教學與研究學刊,6(1),63-67。
    黃秀仍(2012)。性別平等議題融入學科教學-以廖輝英<油蔴菜籽>為例。應用倫理教學與研究學刊,7(1),51-57。
    黃淑玲(2012)。男子性與男子氣概。載於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頁345-371)。臺北市:巨流。
    黃淑玲(2014)。全球典範!?瑞典性別主流化實施模式。公共治理季刊,2(2),69-82。
    黃筠媗(2015)。高中職體育教師甄試性別平權之女聲。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義書(2018年7月18日)。跨性別小雯:當一個普通的女生正常的求學。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259338
    黃囇莉(2012)。性別歧視的多重樣貌。載於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頁4-26)。臺北市:巨流。
    黃囇莉(2014)。十年樹人:性騷擾防治與調查人才的培育及展望。婦研縱橫,101,54-60。
    黃囇莉、畢恆達(2002)。當西方菁英碰上本土原生:校園中性騷擾的定義與申訴案件處理之社會文化脈絡。女學學誌,1(13),91-139。
    楊巧玲(2005)。性別化的興趣與能力:高中學生類組選擇之探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2),113-153。
    楊巧玲(2006)。性別化的課程與教學─一所高中學生的課堂經驗。課程與教學,9(4)。19 -34。
    楊巧玲(2016a)。把教學當運動-從教育性別到性別教育。載於楊巧玲、張盈堃(主編),發聲與行動:大學教師的學術勞動與性別運動(頁127-143)。臺北市:女書文化。
    楊巧玲(2016b)。教學中的分配正義:從批判教育學觀點探討教學倫理。教育研究月刊,272,74-86。
    楊佩娟(2015)。國軍職場性騷擾防治機制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楊幸真(2010a)。性別教育的推動與發展。載於游美惠、楊幸真、楊巧玲(主編),性別教育(頁23-48)。臺北市:華都文化。
    楊幸真(2010b)。成為男孩:陽剛特質的學習路。載於游美惠、楊幸真、楊巧玲(主編),性別教育(頁51-76)。臺北市:華都文化。
    楊雪燕、李樹茁(2008)。中國農村社會性別意識量表的發展與驗證。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2),57-63。
    葉致芬(2017)。以性別權力觀點探討性諮商實踐與訓練課程建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葉宴禎(2013)。台南市國中生性別刻板印象、同性戀態度與霸凌行為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未出版,高雄市。
    葉肅科(2011)。性別教育-超越兩性關係。臺北市:洪葉文化。
    詹鴻敏(2007)。國立大學學生事務工作自我評鑑之現況與問題-後設評鑑觀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未出版,臺北市。
    廖美蓮(2012)。性別與社會建構:初探社會工作系學生性別意識形塑。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5,1-50。
    瑪達拉‧達努巴克(2004)。是原住民,也是同志:排灣族男同志Dakanow的生命之歌。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趙蔚蘭(2011)。科技粉領難出頭,扼殺美競爭力。中央通訊社,取自
    https://tw.news.yahoo.com/%E7%A7%91%E6%8A%80%E7%B2%89%E9%A0%98%E9%9B%A3%E5%87%BA%E9%A0%AD-%E6%89%BC%E6%AE%BA%E7%BE%8E%E7%AB%B6%E7%88%AD%E5%8A%9B-070019790.html
    劉仁傑(2014)。社會工作者的性別意識對不同性別單親家長需求預估態度之影響。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正、陳建州(2007)。臺灣高等教育學習領域之性別區隔與變遷:1972~2003。教育與心理研究,30(4),1-25。
    劉玉鈴(2015)。台灣女性自我分化與婚姻關係。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劉仲冬(1999a)。性別教育之我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7,24-27。
    劉仲冬(1999b)。陰陽殊性、男女異行:性別差異的生物論述。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下):性別與社會、建構(頁27-55)。臺北市:心理。
    劉安真、趙淑珠(2006)。看見!?校園同志輔導工作推展之現況與輔導教師對對同志諮商之訓練需求調查。中華輔導學報,20,201- 228。
    劉杏元(2005)。跨越性取向的校園對話:技專女同志學生性取向認同發展與校園同異互動經驗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秀娟(2003)。兩性教育。臺北市:揚智。
    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S. Basow著。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臺北市:揚智。
    劉泗翰(譯)(2004)。性/別:多元時代的性別角力(原作者:Connell, R. W.)。臺北市:書林。
    劉泗翰(譯)(2011)。性別的世界觀(原作者:Connell, R. W.)。臺北市:書林。
    劉若蘭(2008)。大學生個人因素、校園經驗與多元能力之關係研究-以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大三學生為例。長庚科技學刊,9,119-134。
    劉俊杰(2006)。男人的新天堂路:已婚男性與性別平等意識互動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諮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劉郁婷(2011)。大專性別社團女同志性/別教育方案之發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郁婷、游美惠(2012)。在大專性別社團進行女同志性/別教育-從女同志主體經驗出發。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8,52-61。
    劉倍君(2008)。小學教師的性別意識與校園人際互動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素芬(2005a)。由「性別角色態度量表」看性別教育通識課程之教學成效。通識教育,12(1),1-26。
    劉素芬(2005b)。通識課程的教學與評量-以“性別教育專題”為例。高雄海洋科大學報,20,119-143。
    劉素芬(2007)。教育學程性別教育課程教學成效之探討。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報。36,65-90。
    劉素芬(2011)。臺灣技職校院通識教育之教學與挑戰-以性別課程為例。通識 教育學刊。8,105-133。
    劉淑雯(2010)。臺北市推動性別教育之經驗與省思。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1,97-102。
    劉淑雯、蔡易儒、歐蓓縈、黃雅玲(2012)。大學通識教育中之性別課程教學實踐經驗。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8,33-39。
    劉淑雯、蘇芊玲(2009)。Title IX at 35美國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條實施35年檢視報告。性別平等教育季刊,47,92-98。
    劉惠琴(1999)。女性主義觀點看夫妻衝突與影響歷程。婦女與兩性學刊,10,41-77。
    劉毓秀(2016)。女學會的發聲與行動。載於楊巧玲、張盈堃(主編),發聲與行動:大學教師的學術勞動與性別運動(頁1-4)。臺北市:女書文化。
    劉榮輝(2018年7月23日)。教授課堂上放反同影片成大學生怒:極度不舒服。蘋果日報,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723/1394083/
    劉鶴群、林秀雲、陳麗欣、胡正申、黃韻如譯(2010)。E. Babbie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12th ed.)。臺北市:雙葉。
    潘才學(2015)。大學生參與性別教育經驗與性別意識關係之研究-以逢甲大學修習性別教育相關課程為例。學生事務與輔導,54(3),18-34。
    潘才學(2017)。逢甲大學大學生性平意識與性平教育實施之研究。未發表。
    潘愷、陳佩瑩、方文熙(2017)。科技大學學生性別平等教育量表編制與初探。教育科學期刊,15(2),93-119。
    潘慧玲(2003)。性別與教育:追求性別平等的教育。載於潘慧玲(主編),性別議題導論(頁75-101)。臺北市:高等教育。
    潘慧玲(2005)。 研訂後期中等學校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能力指標。教育部中教司委託專案報告。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潘慧玲、黃馨慧、周麗玉、楊心蕙(2010)。高級中等學校性別評等教育能力指標之建構。課程與教學,13(2),23-45。
    潘慧玲、黃馨慧(2003)。婦女與教育。載於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主編),婦女權益報告書(頁78-115)。臺北市: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潘慧玲、黃馨慧、周麗玉、楊心蕙(2010a)。高級中等學校性別平等教育能力指標之建構。課程與教學季刊,13(2),23-46。
    潘慧玲(2010b)。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6。
    蔡宛樺(2015)。高雄市國中學生在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性別平等行為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明璋(2004)。臺灣夫妻的家務工作時間:親密關係的影響。臺灣社會學,8,99-131。
    蔡淑鈴(2004)。高等教育擴展對教育機會分配的影響。臺灣社會學,7,47-88。
    蔡彰盛(2016年9月25日)。清大迎新計財系簡稱「計女」學姊要學弟妹道歉。自由時報電子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035623
    蔡端(2003)。國民小學教師對學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等教育實施態度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蔣琬斯(2008)。女同志大學生的自我探索與親密關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蔣琬斯、游美惠(2011)。年輕女同志的親密關係、情慾探索與性實踐。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159-182。
    蔣駿(2013)。透視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事件處理之團體盲思。中華行政學報,12,103-121。
    鄭郁筠(2006)。男性準教師的性別意識形成與分析。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蕭佳華(2002)。中部地區國小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化態度與性別平等意識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蕭昭君(2012)。性別權力與校園性騷擾。載於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頁163-186)。臺北市:巨流。
    賴友梅(1998)。影響國中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化態度與兩性平等教育意識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怡如(2016)。屏東縣高職特教班教師性別平等教育實施現況及需求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系所進修部暑期特教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賴靜慧(2011)。臺中市大專生的校園性騷擾知覺、態度與因應行為之調查。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龍華科技大學學生事務處(2017)。北二區大專校院學生事務工作協調聯絡中心。取自http://www.lhu.edu.tw/osa/n2_member.htm
    戴伯芬、陳政亮(2012)。評鑑、反評鑑-「高教評鑑制度」結果比較。跨界:大學與社會參與,2,77-115。
    謝小芩(1995)。教育:從父權的複製到婦女的解放。載於劉毓秀(主編),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頁182-218)。臺北市:時報。
    謝小芩(1998)。性別與教育期望。婦女與兩性學刊,9,205-31。
    謝小芩(2000)。臺灣的性別教育:回顧與前瞻。載於張建成(主編),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頁103-122)。臺北市:師大書苑。
    謝小芩(2005a)。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評鑑大三學生對學校滿意度的探討。通識教育,12(4),113-141。
    謝小芩(2005b)。為何規範教評會成員的性別比例?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2,97-103。
    謝小芩(2014)。回歸教育-《性別平等教育法》十週年的期待。婦研縱橫,101,18-23。
    謝小芩、王雅各(2000)。經驗、發聲與性別政治—通識教育中的女性主義教學。通識教育,7(2、3),47-76。
    謝小芩、林大森、陳佩英(2011)。性別科系跨界?大學生的性別與科系選擇。臺灣社會學刊,48,95-149。
    謝小芩、陳佩英(2006)。從蟄伏到躍動—校園女權運動專題導言。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4,10-27。
    謝小芩、楊佳羚(2012)。「分組」的性別意涵:制度因素與其效果。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8,40-51。
    謝芳怡(2004)。教師性別意識與性別平等教育實踐之研究-以兩位國小教師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謝淑敏(2016)。科技領域女大學生堅持科學課程的動機及其生涯價值觀之探究。輔導與諮商學報,38(1),1-27。
    簡安茹(2007)。桃園縣國民小學性別平等教育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未出版,新竹市。
    簡皓瑜(譯)(2004)。性與性別。(原作者:Archer, J., & Lloyd, B.)。臺北市:巨流。
    魏美娟(2010)。性別已經主流化嗎?從參與式民主觀點初探我國性別主流化的發展。建國科大學報,29(4),17-35。
    魏美娟、方文慧(2012)。我國大專校院性別教育課程之發展:2001-2010年。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8,25-32。
    魏君穎(2017)。性別平權里程碑紀念-劇場同溫經典作品。PAR表演藝術雜誌,290,16-16。
    羅燦煐(2002)。他的性騷擾?她的性騷擾?-性騷擾的性別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6,11-67。
    羅燦煐(2003)。大專院校校園性騷擾事件調查處置之反思與前瞻。婦研縱橫,66,6-15。
    羅燦煐(2005)。政策面vs.執行面: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之政策分析、現況檢視及實務芻議。國家政策季刊,4(1),101-140。
    羅燦煐(2014)。校園性別事件調查處理之近憂與遠慮。婦研縱橫,101,45-53。
    譚少薇、葉漢明(2012)。性別研究課程—在香港高等院校的發展問題。載於譚少薇、葉漢明、黃慧貞、盧家詠(主編),性別覺醒:兩岸三地社會性別研究(頁24-40)。臺北市:商務。
    蘇芊玲(2001)。教什麼?怎麼教?-通識課程「性別文化研究」的內涵與教學。通識教育季刊,8(2),1-31。
    蘇芊玲(2002)。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臺北市:女書文化。
    蘇芊玲(2012)。高等教育與性別主流化:檢視與反思。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8,9-12。
    蘇芊玲(2013)。知所前往,下一個十年。性別平等教育季刊,67,10-15。
    蘇芊玲(2014)。《性別平等教育法》:我的認識、思考與想像。婦研縱橫,101,24-30。
    蘇芊玲(2014)。台灣婦運,非常元貞。載於李元貞著,眾女成城-台灣婦運回憶錄(頁19-22)。臺北市:女書文化。
    蘇芊玲(2017)。大專校院通識性別課程的教學實踐。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類,11(3),1-16。

    英文部分
    Allan, F., Scheier, M. F., & Buss, A. A. (1975). Public and 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 assessment and theory. Joum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3 (August), 522-527.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Women. (2017). What we do.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auw.org/what-we-do/public-policy/aauw-issues/
    Barr, M., Keating, L. A., & Associates. (1985). Developing effective student services. programs.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Bem, S. L. (1974). 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m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2 (April), 155-162.
    Bem, S. L. (1981a). Gender schema theory: A cognitive account of sex typing. Psychological review, 88(3), 354-364.
    Bem, S. I. (1981b). The BSRI and gender schema theory: A reply to Spence and elmreich. Psychological Review, 88(4), 369-371.
    Biklen, S. K., & Pollard, D. (Eds.). (1993). Gender and education. Ninety-second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lackmore, J., Kenway, J., willis, S., & Rennie, L. (1996). Feminist dilemmas: An Australian case study of a whole-school policy approach to gender reform.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28(3), 253-279.
    Blackmore, J. (1999).Troubling women feminism, leadership and educational change. Buckingham and Philade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Bristol University. (2018). Gender Research Centr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ristol.ac.uk/cgi-bin/search?words=Gender+Research+Centre&submitwords=search
    Bryant, A. N. (2003). Changes in attitudes toward women’s roles: Predicting gender-role traditionalism among college students. Sex Roles, 48(314), 131-142.
    Bruyere, B. L., Rodriguez, D. A., & Vaske, J. J. (2002). Enhancing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through segmentation. Journal of Travel & Ttourism, 12(1), 81-95.
    Charles, M., & Bradley, K. (2002). Equal but Separate? A cross-national study of sex segreg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7(4), 573-599.
    Connell, R. W. (2002). Studying men and masculinity. Resources for feminist research, 29(1/2), 43-55.
    Counci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tandards in Higher Education. (2009). CAS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 (7th ed.). Washington, DC: Author.
    Counci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tandards in Higher Education (CAS). (2014). Campus Activities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Self-assessment guide. Washington, DC:Author.
    Counci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tandards in Higher Education. (2015). CAS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 (9th ed.). Washington, DC: Author. Revtrieved from http://www.cas.edu/standards
    Counci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tandards in Higher Education. (2016). Glossary of CAS Terms. Retrieved from http://www.cas.edu/glossary
    Counci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tandards in Higher Education. (2017). CAS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 (9th ed.). Washington, DC: Author. Retrieved from http://www.cas.edu/standards
    Creswell, J., & Plano, C. V. (2007). Designing and conducting mixed methods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Davie, S. I. (Eds.) (2002). University and college women’ s centers: A journey toward equity.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Davies, S., & Guppy, N. (1997). Fields of study, college selectivity, and student inequalities in higher education. Social Forces, 75(4), 1417-1438.
    Dean, L. A. (2009). CAS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Council of the Advancement of Standards in High School Education. (7th ed.). Washington, DC: Author.
    Duke University. (2017). Women's Center. Retrieved from https://studentaffairs.duke.edu/wc
    England, P., & Li, S. (2006). Desegregation stalled: The changing gender composition of college majors, 1971–2002. Gender & Society, 20(5), 657–677.
    Evans, N. J., & Forney, D. S., Guido -DiBrito, F. M., Patton, L. D., & Renn, K. A. (2010). Student development in college: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Fenigstein, A., Scheier, M. F., & Buss, A. H. (1975). Public and 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 Assessment and theor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3(4), 522-527.
    Gaskell, J. (2004). Educational change and the women’s movement: Lessons from British Columbia schools in the 1970s’. Educational Policy, 18(2), 291-310.
    Gero, J. (1985). Social-politics and the woman-at-home ideology. American antiquity, 50, 342-350.
    Glick, P., & Fiske, S. T. (2001). An ambivalent alliance: Hostile and benevolent sexism as complementary justifications for gender inequal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2), 109-118.
    Glaser, B. G., & Straus, A. L. (1967).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Gluckman, N. (2017). Higher education takes on the tech industry’s diversity problem.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hronicle.com/article/Higher-Education-Takes-On-the/241663
    Goffman, E. (1976). Gender display. Studies in the anthropology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3, 69-77.
    Gould, S. J., & Stern, B. B. (1989). Gender schema and fashion consciousness. Psychology & Marketing, 6(2), 129-145.
    Gould, S. J., & Stern, B. B. (1993). GCB-gender and consumer behavior. in J. A. Costa(Eds.), Gender-consciousnesas: a procedural aspect of gender- based schematic processing (Vol. 2, pp. 206-215. Salt Lake City, UT: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Grossman, H., & Grossman, S. H. (1994). Gender issue in education. Boston, MA: Alley and Bacon.
    Gurin, P. (1985). Women's gender consciousnes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49(2), 143-163.
    Gurin, P., & Townsend, A. (1986). Properties of gender identity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gender consciousnes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5, 139-149.
    Hakim, C. (1993). Segregated and integrated occupations: A new approach to analysing social change. 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 9(3), 289–314.
    Hanson, W. E., Crewell, J. W., Plano Clark, V. L., Petska, K. S., & Crewell, J. D. (2005). Mixed methods research design in counseling psycholog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2(2), 224-235.
    Hartman, H. (1981). The family as the locus of gender, class and political struggle: the example of housework.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6 (3), 366-394.
    Harvard University. (2017). The Harvard college office of BGLTQ student life. Retrieved from https://bgltq.fas.harvard.edu/people/taxonomy/term/17476
    Humm, M. (1992). Modern feminisms: Political, literary, cultural.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Jacobs, J. A. (1995). Gender and academic specialties: Trends among recipients of college degrees in the 1980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8(2), 81-98.
    Johnson, K. A., Warr, D. J., Hegarty, K., & Guillemin, M. (2015). Small wins: an initiative to promote gender equity in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 37(6), 689-701.
    Kendall, J. C. (1991). Combining service and learning: An introduc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fessionals. Journal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27(2), 9-26.
    Kerr, S. P., & Holden, R. R. (1996). Development of the gender role beliefs scale (GRB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ity, 11 (5), 3-16.
    Klein, S. (1985). Handbook for achieving gender equity through education . New York: Routledge.
    Kling, K. C., Hyde, J. S., Showers, C. J., & Buswell, B. N. (1999). Gender differences in self-esteem: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5(4), 470-500.
    Kogan, T. S. (2007). Sex-separation in public restrooms: Law, architecture, and gender. Michigan Journal of Gender and Law, 14(1), 1-57.
    Konrad, A. M., & Harris, C. (2002). Desirability of the Bem sex-role inventory items for women and men: A comparison between African Americans and European Americans. Sex Roles, 47(516), 259-271.
    Kunkel, C. A. (2002). Women’ s needs on campus: How universities meet them. Initiatives, 56(2), 15-28。
    Martilla, J.A., & James, J.C. (1977).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Journal of Marketing, 41(1),77-79.
    Matzler, K., Sauerwein, E., & Heischmidt K. (2003).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revisited: the role of the factor structure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23(2), 112-129.
    Maume, D. J. (2006). Gender differences in restricting work efforts because of family responsibiliti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8(4), 859-869.
    Mayberry, M. (1999) . Reproductive and resistant pedagogies: The comparative roles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feminist pedagogy in science education. In M.
    Mayberry and E. C. Rose (Eds.), Meeting the challenge: Innovative feminist pedagogies in action (pp. 1-22). New York: Routledge.
    McIlwee, J. S., & Robinson, J. G. (1992). Women in engineering: Gender, power, and workplace cultur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Miller, T. H. (2003). The role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 housing CAS Standards Contextual Statement. In T. H. Miller(Eds.), CAS The book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Morrill, R. L. (1979). Teaching values in college.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O’Sullivan, E. L. (1991). Marketing for parks, recreation, and leisure. Pennsylvania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erry-Jenkins, M., Repetti, R. L., & Crouter, A. C. (2000). Work and family in the 1990s. Journal of Marriage, 62(4), 981-998.
    Presley, J. A. (2009). Faculty equity revisited (just dropped in to see what condition my condition was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gender differences across time. (Doctoral dissertation, New York University). Retrieved from http://search.proquest.com/pqdt/results/9B82E81126ED4F87PQ/1?accountid=10820
    Sanlo, R. L. (Ed.) (1998). Working with 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college Students: A handbook for faculty and administrators. Westport, CT: Greenwood.
    Stanford University. (2017). Women's Community Center. Retrieved from https://wcc.stanford.edu/
    Stern B. B., Barak, B., & Gould, S. J. (1987). Sexual identity scale: a new self-assessment measure. Sex Roles, 17(9-10), 503-519.
    Straus, A. L., & Cobin, J. M. (1990).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Newbury Park, CA: Sage.
    The 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2018) . Equality and Diversity Unit. Retrieved from http://google.imperial.ac.uk/search?q=Equality+and+Diversity+Unit&site=default_collection&sr=0&secure=1&client=default_frontend&output=xml_no_dtd&proxystylesheet=t4_frontend_live&oe=UTF-8&ie=UTF-8&sort=date%3AD%3AL%d1&entsp=a&wc=200&wc_mc=1&ud=1&exclude_apps=1&getfields=*
    Title IX at 35. (2008).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STEM). Retrieved from http://www.feminist.org/education/TitleIXat35.pdf
    Tonso, K. L. (2001). Plotting something dastardly: Hiding a gender curriculum in engineering. In E. Margolis (Ed.), The hidden curriculum in higher education (pp. 155-174). New York: Routle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14). Equality Champion. Retrieved from https://search.cam.ac.uk/web?query=Equality%20Champion
    United Nations. (1997). Report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Retrieved from http://www.un.org/documents/ga/docs/52/plenary/a52-3.htm
    Wajcman, J. (1991). Feminism confronts technology. Cambridge: Polity.
    Walby, S. (2005). Gender mainstreaming: Productive tension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Soci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Gender, State & Society, 12(3), 321-343.
    West, C., & Zimmerman, D. H. (1987). Doing gender. Gender & Society, 1(2), 125-151.
    Wilcox, C. (1996). Racial and gender consciousness among African- American women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Journal Women & Politics, 17, 73-94.
    Wirtz, P. G., & Magrath, D. S. (1979). Creating quality programs. New Directions for Student Services, 7, 29-40.
    Yale University. (2017). The Yale Women’s Center. Retrieved from https://www.yale.edu/search/google/women%20center?query=women%2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