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怡瑛
Chang, Yi-Ying
論文名稱: 2017 men’s uno 白領拳擊臺北爭雄之運動公關策略研究
2017 Men’s Uno White-Collar Boxing Taipei Competition for the Sport Public Relations Strategy Study
指導教授: 黃妍榛
Huang, Yen-Ch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7
中文關鍵詞: 公共關係運動賽會規劃策略內容分析
英文關鍵詞: public relations, sports competitions, planning strategies, content analysi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44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0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旨在瞭解「2017 men’s uno 白領拳擊臺北爭雄」賽會之公關目的、策略執行與效益。為達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分別使用深度訪談該賽會公關執行與規劃人員,以及分析成果報告書、網路資料及宣傳報導等資料,並兼採內容分析法進行討論。研究結果發現,該賽會公關目的可分為企業、社會與環境三個面向。對象可分為首要企業 (即為本賽會贊助商) 及媒體;次要對象為拳館教練及學生、喜愛拳擊的民眾及喜歡時尚活動人士;特殊對象為時尚界人士 (含藝人);執行上可分為四步驟:一、事前調查,界定公關問題;二、擬定公關計畫並決定策略;三、付諸行動展開溝通,並整合多方訊息管道與媒體資源,搭配強化宣傳策略;四、評估計畫成效。效益方面,採多面向評估方式,包括媒體露出效益、報導則數、媒體價值、滿座率、公益義賣商品收入、贊助商金額、宣傳量與觸及人數、自我專業肯定及客戶主觀判斷等。本賽會在整體公關策略規劃與評估足稱完備,唯在邀約對象、企業合作、社群操作、活動回饋上仍稍嫌薄弱,建議未來相關賽會進行公關策略規劃與評估時,可針對這些面向進行多方考量。後續研究部分,建議可持續針對本賽會進行縱貫性比較分析,同時可將研究對象擴及其他運動賽會,並應加強對新媒體公關議題的關注。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public relations objectives,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2017 men’s uno white-collar boxing Taipei competition」. For the purpose of research, the research methods use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the public relations executives and planners, as well as using documentary research and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sis results reports, network materials and publicity report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purpose of public relation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 business,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Subjects can be divided into primary enterprises (sponsors of the competition) and the media; secondary objects are boxing coaches and students, people who love boxing and those who like fashion activities; special objects were fashion people (including artists); Imple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eps: first, pre-investigation, defining PR issues; second, drafting public relations plans and deciding strategies; third, putting into action to communicate, and integrating multi-party information channels and media resources, with enhanced publicity strategies; four, evaluation. The benefit evaluation methods were including media exposure, reporting, media value, attendance rate, income from charity merchandise, sponsorship amount, amount of publicity and reach, self-professional affirmation and customer judgment. The overall PR strategy planning and evaluation were well-founded, but it was still weak in terms of invitations, corporate cooperation, social media, and feedback. It is recommended that when planning and evaluating PR strategies in the future related games, multiple considerations can be made for these aspects. In the follow-up study, it is recommended to conduct a longitudinal research of the competition, and to expand the research to other kind sports events, and to focus on new media PR issue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誌 iii 目次 iv 表次 vii 圖次 x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 4 第五節 研究限制 5 第六節 名詞釋義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拳擊運動相關研究 8 第二節 公關原理與實務 14 第三節 運動公關、策略與效益評估 36 第四節 臺灣體育與運動公關之實證研究 58 第五節 本章總節 64 第參章 研究方法 7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1 第二節 研究流程與步驟 7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實施 76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 79 第五節 研究工具 80 第六節 研究信實度與信效度分析 87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90 第八節 研究倫理議題 95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98 第一節 白領拳擊賽 98 第二節 2017 men’s uno 白領拳擊臺北爭雄賽會公關策略之運作 103 第三節 2017 men’s uno 白領拳擊臺北爭雄賽會之公關理論檢驗 127 第四節 2017 men’s uno 白領拳擊臺北爭雄賽會之內容分析 130 第五節 2017 men’s uno 白領拳擊臺北爭雄賽會之公關策略廣告效益分析 158 第六節 2017 men’s uno 白領拳擊臺北爭雄賽會之公關策略步驟與流程 164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70 第一節 結論 170 第二節 建議 174 引用文獻 177 附件一 197 附件二 204 附件三 210 附件四 212 附件五 213 附件六 215

    一、中文文獻
    于德順、高誼 (1998)。跟專家練拳擊。北京市:北京體育大學。

    中華民國拳擊協會 (2002)。中華民國91年全國總統盃拳擊錦標賽秩序冊。臺北市:作者。

    中國時報 (2013)。中國時報營業廣告價目表。全國報紙廣告刊登服務中心。取自http://www.in-lead.com.tw/in/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108385

    中華民國拳擊協會 (譯) (2015)。國際拳擊總會技術規則。臺北市:作者。(AIBA, 2015)。取自:https://www.boxing.org.tw/wp-content/uploads/2016/06/AIBA%E6%8A%80%E8%A1%93%E8%A6%8F%E5%89%87-%E4%B8%AD%E8%AD%AF%E7%89%88.pdf

    中華民國拳擊協會 (2018)。2018國際拳擊總會會員大會會議報告。臺北市:作者。取自https://www.boxing.org.tw/wp-content/uploads/2018/12/107-288-%E9%99%84%E4%BB%B6%E4%BA%8C%E5%9C%8B%E9%9A%9B%E6%8B%B3%E6%93%8A%E7%B8%BD%E6%9C%83%E6%9C%83%E5%93%A1%E5%A4%A7%E6%9C%83%E6%9C%83%E8%AD%B0%E5%A0%B1%E5%91%8A-2.pdf

    中華民國拳擊協會 (譯) (2017)。公開拳擊賽 (AOB) 競賽規則。臺北市:作者。(AIBA, 2015)。取自http://www.ncyu.edu.tw/files/list/sport/108%E5%B9%B4%E5%85%A8%E5%9C%8B%E5%A4%A7%E5%B0%88%E9%99%A2%E6%A0%A1%E9%81%8B%E5%8B%95%E6%9C%83%E6%8B%B3%E6%93%8A%E9%A0%85%E7%9B%AE%E5%A2%9E%E5%8A%A0%E8%B3%BD%E7%A8%8B%E6%97%A5%E6%9C%9F.pdf

    孔誠志、臧國仁 (1988)。公關手冊。臺北市:商周文化。

    牛隆光 (2005)。電視新聞「小報化」及其守門過程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佳煌、潘中道、蘇文賢、江吟梓 (譯) (2014)。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 (二版)。臺北市:學富。(Neuman,W. L., 2002)

    王文科、王智弘 (2014)。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睿祥、姚惠忠 (2010)。公關策略:定義與範疇。廣告學研究,34,93-114。

    王鳳璋、方宏進 (1990)。公共關係實務。臺北市:書泉。

    王德馨、余成業 (1990)。公共關係。臺北市:三民。

    王月汝 (2002)。國民小學校長溝通行為與學校公共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王洪鈞 (1989)。公眾關係。臺北市:華視教學部。

    王石番 (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臺北市:幼獅。

    王詩慧 (2001)。非營利組織公共關係運作之研究—以醫療類基金會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白崇亮 (1996)。公共關係與企業形象。臺北市:財團法人公共關係基金會。

    江長遠、張家昌 (2007)。運動組織之公共關係初探。彰化師大體育學報,7,89-97。

    自由時報 (2014)。自由時報營業廣告價目表。全國報紙廣告刊登服務中心。取自http://www.in-lead.com.tw/in/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108395

    余弦妙 (2018,11月27日)。全球臉書使用者超過22億臺灣已逾1900萬人。蘋果日報。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1127/1474251/

    吳宜蓁、林志青、郭菁菁 (2003)。兩岸公共關係業之發展比較-一個初探性的研究。中華傳播學會論文研討會,2003,1-37。

    吳玉芬、楊季清、王子慶 (2017)。減重計畫介入對拳擊運動員身體組成及血液生化值之影響。美和學報,36(1),47-58。

    吳秀倫 (2019)。行銷4.0時代的數位公關與PRTECH公關科技發展新趨勢。SWEM智策會。取自https://www.swem.com.tw/news/%E8%A1%8C%E9%8A%B74-0%E6%99%82%E4%BB%A3%E7%9A%84%E6%95%B8%E4%BD%8D%E5%85%AC%E9%97%9C%E8%88%87prtech%E5%85%AC%E9%97%9C%E7%A7%91%E6%8A%80%E7%99%BC%E5%B1%95%E6%96%B0%E8%B6%A8%E5%8B%A2/
    吳宜蓁 (1998)。從大眾媒體角色看政府對公共安全之媒體策略。理論與策略,12(3),130-144。

    吳欣怡 (2006)。誠泰COBRAS公共關係運作及球迷認知效益評估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呂銀益、涂揚、許宏哲 (1999)。臺灣橄欖球運動的傳承與發揚—談清忠杯橄欖球錦標賽之公共關系計劃。中華體育季刊,13(3),21-28。

    呂佳霙、古佳幼 (2006)。媒體導覽手冊 (Media Guide) 之介紹與運用。中華體育季刊,20(3),76-84。

    呂宛蓁 (2005)。體育運動期刊中運動管理學文章之內容分析。中華體育季刊,19(1),101-109。

    宋瑜翎 (2004)。醫藥產業公關策略之研究-以公關公司的觀點檢視之 (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岑雅慧 (2003a)。大學校院體育學系網路公關現況調查之研究。運動管理,5,108-117。

    岑雅慧 (2003b)。大學校院體育學系網路公關運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明穎等 (2010)。運動傳播學。臺中市:華格那。

    李嘉宜、倪瑛蓮、施致平 (2015)。以混合方法研究探析中華職棒行銷與公關媒體策略。休閒與社會研究,12,15-36。

    李國維、楊燕萍 (2003)。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公共關係運作之探討。大專體育,65,109-115。

    李惠真 (2003)。運動健身俱樂部公共關係運作模式分析-以佳姿氧身工程館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湘君 (2004)。當代公共關係-策略、管理與挑戰。臺北市:五南。

    李牧軒 (2015)。以不同學習風格分析拳擊選手在批判性思考之相關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李佳芬 (2017)。拳擊佯攻與視覺注意力的分配 (未出版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李俊宏 (2018)。八週拳擊有氧運動介入對於青少年體能商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李政諭 (2018,7月20日) 給社群新手的經營心法:如何創造目標受眾喜歡、會分享的內容?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0166

    阮光勛 (2014)。促進質性研究的品質與可信性。國教新知,61(1),92-102。

    周靈山、朱素鑾、卓世鏞、溫麗香 (2003)。公關傳播策略CIS在運動賽會上的實際運用:以90年全國運動會及2002年第34屆世界盃棒球錦標賽為例。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2,129-138。

    周錦宏、張正霖 (2007)。公共關係休閒事業的觀點。新北市:華立。

    周靈山 (2000)。UBA大專籃球運動聯賽視覺識別形象標誌之探討。大專體育,47,116-123。

    周靈山、孫美蓮 (2001a)。公共關係與體育團體。大專體育,54,82-89。

    周靈山、孫美蓮 (2001b)。中國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之公關策略。大專體育,55,59-71。

    林明佳、張韋仁、薛名淳、王文宜 (2015)。拳擊選手訓練週期對判斷力和視覺追蹤能力之研究。運動與健康研究,4(1),26-38。

    林明佳、蕭璜議、薛名淳、王文宜 (2015)。教練戰術指令及回饋行為對大專拳擊選手戰術執行能力之影響。運動教練科學,39,63-75。

    林靜伶、吳宜蓁、黃懿慧 (1996)。公共關係。臺北市:空中大學。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 (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

    林明佳、邱柏偉、王文宜 (2015)。2013世界盃男子拳擊錦標賽攻擊拳路分析。運動知識學報,12,31-39。

    林質安、劉蕙苓 (2016)。宣傳為先?互動為主?現代劇團經營Facebook粉絲專頁之公關溝通策略分析。藝術評論,30,103-148。

    林傑斌、鄧冠珠 (1992)。公關實務技巧與應用。臺北市:超越企管。

    林千源、黃彥翔 (2001)。體育運動組織的公共關係之應用。大專體育,55,97-102。

    林怡秀、陳成業 (2008a)。超級籃球聯賽公共關係策略之探討。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6,63-80。

    林怡秀、陳成業 (2008b)。運動組織公共關係及其從業人員之專業能力與工作職責。大專體育,99,120-127。

    林怡秀 (2009a) 。職業運動組織網路公共關係之研究-以中華職棒聯盟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6(2),1-19。

    林怡秀 (2009b)。超級籃球聯賽公共關係之角色與模式。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8,345-354。

    林嘉齡 (2009)。我國體育團體公共關係認知、推動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芳伶 (2010)。舞蹈團體網站內容分析之研究。海峽兩岸圖書資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B,2010,101-112。

    林怡秀 (2010)。運動組織網路公關操作之探討。運動知識學報,7,287-292。

    林怡秀 (2011)。亞奧運單項協會之公共關係角色與模式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8(1),18-31。

    林明佳 (2014)。以仁川亞運女子拳擊攻擊技術分析探討未來可行之訓練策略。運動表現期刊,1(2),38-45。

    林明佳 (2017)。亞洲優秀女子拳手致勝關鍵:以2014年仁川亞運及2016年里約奧運資格賽為例。運動教練科學,45,87-96。

    肯將拳擊訓練中心 (2011,2 月 14 日)。【拳擊小教室】拳擊的由來。痞客邦。取自http://kenjon.pixnet.net/blog/post/228145837%E3%80%90%E6%8B%B3%E6%93%8A%E5%B0%8F%E6%95%99%E5%AE%A4%E3%80%91%E6%8B%B3%E6%93%8A%E7%9A%84%E7%94%B1%E4%BE%86

    侯文治 (2007)。公共關係實務。取自http://scholar.fju.edu.tw/%E8%AA%B2%E7%A8%8B%E5%A4%A7%E7%B6%B1/upload/064974/content/952/D-1103-10272-.ppt

    姚惠忠 (2006)。公共關係學:原理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姚舜 (2014,10 月 7 日)。全臺首場白領拳賽 10/24臺北君悅開打。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1007002033-260405

    施致平、張琪、倪瑛蓮 (2012)。運動管理學:臺灣之研究現況與趨勢分析。體育學報,45(3),167-178。

    施致平 (1992)。記者專業意理與新聞製作流程對體育新聞報導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施致平 (2000)。媒體與運動商業化互動關係之研究。體育學報,28,87-100。

    洪世才、陳桂煌、蔡耕農、魏金絨 (2008)。二林拳擊發展史。彰化縣:洪欽茂拳擊協會。

    洪嘉文 (1997)。公共關系在學校體育之應用。大專體育,30,62-67。

    洪嘉文 (2001)。學校體育經營管理策略。臺北市:師大書苑。

    洪啟昌 (2001)。臺北縣國民小學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洪儷容 (2004)。公關公司百家爭鳴。動腦雜誌,330,26-29。

    洪瑋澧 (2010)。行銷公關效果與運動賽會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 2009 臺北聽奧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洪郁真 (2013,10 月 21 日)。動腦雜誌/公關新境界助品牌永續經營。ETtoday旅遊雲。https://travel.ettoday.net/article/284405.htm

    洪賢修 (2014)。微電腦控制之拳擊機設計與製作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勤益科技大學,臺中市。

    胡逸斌、危懷安、劉峯銘 (2015)。品牌形象和媒體行銷影響電信業通訊品質滿意度之研究-以東台灣地區為例。育達科大學報,41,205-220。

    范智明 (2002)。運動公關及個案介紹。大專體育,60,111-118。

    唐淑珍 (2015年,5月13日)。IMC整合行銷傳播。取自http://science.nchc.org.tw/EPoSC/1032/MSC/Curriculum/20150513.pdf

    唐子晴 (2018,09 月 14 日)。不輸年輕人,現在連長輩也離不開YouTube了。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0602/youtube-2018-ecosystem-fanfefst

    孫美蓮、康正男、周靈山 (2006)。大專校院運動社團活動公共關係模式之探討。臺大體育學報,8,95-109。

    孫秀蕙 (1997)。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研究實例。臺北市:正中。

    孫美蓮 (2001)。大專校院體育活動公共關係模式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

    徐偉庭、葉公鼎、吳國銑 (2011)。運動組織公共關係成效評估:質化取向之檢驗。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1(4),281-295。

    涂瑞華 (譯) (1996)。傳播媒介與資訊社會。臺北市:亞太。(Straubhaar, J., & LaRose R.,1996)

    紐文英 (2015)。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

    袁自玉 (1992):公共關係。臺北市:前程企業管理公司。

    袁鴻佑 (2014)。十二週拳擊有氧運動對國小學童健康體適能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基隆市。

    高麗娟、黃光獻 (2014)。體育運動質性資料分析方法。體育學報,47(2),159-177。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 (2019)。拳擊。取自https://www.olympic.org/boxing

    張在山、崔寶瑛、鍾榮凱 (1993)。實用公共關係學。臺北市:世界。

    張怡瑛、黃妍榛、李俞麟 (2018)。運動代表隊風險管理與危機處理之探討。休閒與社會研究,18,75-90。

    張怡瑛、黃妍榛 (2018)。培育運動公關專業人員:以臺灣大專院校體育運動相關科系課程為例。大專體育,147,21-30。

    崔寶瑛 (1996)。公共關係概論。臺北市:臺北記者公會。

    張宏源 (1999)。媒體規劃策略與實務。臺北市:亞太。

    張凱鈞 (2000)。企業公關與行銷公關運作模式之研究-以高科技產業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張在山 (2004)。公共關係學。臺北市:五南。

    張依依 (2007)。公共關係理論的發展與變遷。臺北市:五南。

    張韋仁 (2014)。拳擊選手訓練週期判斷力與視覺追蹤表現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張修維 (2018)。利用虛擬實境進行拳擊有氧的運動遊戲式教學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臺中市。

    張瑞清 (2018)。拳擊one-two-one攻擊模式的剌拳運動學差異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

    張采蘋 (2018)。品牌如何經營自媒體?4個標準抉擇媒體內容。SmartM新網路科技。取自https://www.smartm.com.tw/article/34383831cea3

    教育部體育署 (2015)。運動贊助成為企業投入 CSR 之捷徑。天下雜誌。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3335

    莊宜達、何采容 (2003)。大學院校體育室公共關係運作方式之初探。大專體育,64,97-102。

    莊勝雄 (1993)。公共關係。臺北市:授學。

    許明彰 (2010)。公共關係和市場行銷在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屏東教大體育,13,212-219。

    許秩維 (2006)。球隊網路公關運作初探-以兄弟象棒球隊爲例。輔仁大學體育學刊,5,311-323。

    連竣勛 (2009)。臺灣公關服務業發展歷程與產業分析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郭士君 (1997)。運動經記公關所司何事。公關雜誌,22,20-24。

    郭妍汝 (2003)。單項運動協會公共關係運作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岷莘、徐翠敏、歐宗明 (2017)。大專拳擊有氧舞蹈基礎課程之設計。淡江體育學刊,20,15-30。

    陳岷莘、歐宗明 (2018)。宋江有氧與拳擊有氧之比較。屏東科大體育學刊,8,45-58。

    陳雅文 (1995)。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國家教育研究院。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83205/

    陳慧玲 (1991)。國民小學推廣學校公共關係之模式與策略。現代教育,6(30),89-102。

    陳美玲 (1997)。我運動,而且我賺錢。公關雜誌,22,25-27。

    陳虹吟 (2005)。休閒事業公共關係效益評估之研究-以水美溫泉會館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志佳 (2006)。公共關係在學校體育活動之應用。國教新知,53(1),66-71。

    陳宥任 (2007)。淺談公共關係對臺北市市民運動中心運作之重要性與具體策略:以中山市民運動中心為例。國北教大體育,2,188-195。

    陳宥任 (2008)。臺北市運動中心使用者公共關係知覺之研究~以南港與中正運動中心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品先 (2011,5 月 6 日)。社群媒體如何改變行銷公關活動?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18430/BN-ARTICLE-18430

    陳皇達 (2015)。高中職拳擊校隊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陳彥彣 (2016)。八週拳擊有氧運動介入對大學生心肺耐力和肌力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陳嘉玲 (2016)。臺灣拳擊國手生命歷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陳仕恆 (2018)。拳擊選手與非選手運動視覺之差異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陸子鈞 (2018)。新媒體公關的三大重點與挑戰。INSIDE,取自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15022-new-media-Public-Relations

    麥智翔 (2015)。臺灣女子拳擊運動發展之探討。兩岸體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5,79-96。

    傅志群 (2010)。臺灣拳擊運動現況與發展。臺中學院體育,6,57-66。

    程紹同、江澤群、黃煜、陳美燕、呂佳霙 (譯) (2009)。運動行銷學。新北市:藝軒。 (Mullin, B. J., Hardy, S. & Sutton, W. A., 2000)。

    程紹同 (2007)。運動管理學術發展之探討。臺北市:華泰。

    程世嘉 (2017,11 月 20 日)。到底甚麼是新媒體?經新聞。取自http://www.economic-news.tw/2017/02/LIVEhouse-New-Media.html

    馮景青 (2015,10 月 23 日)。白領拳擊慈善晚宴鄧子霆、吳芮甄為愛出拳。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1023005391-260405

    黃乃熒等 (2015)。教育行政學:理論與案例。臺北市:五南。

    黃深勳、鄭自隆、孫秀蕙、王方平 (1997)。企業公共關係。臺北市:空中大學。

    黃煜、林房儹 (2001)。我國職業運動聯盟營運架構與策略之探討。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8,29-51。

    黃于玲 (2001)。新聞網站網路廣告訊息之內容分析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榮隆 (1981)。拳擊訓練法。臺北市:臺北市體育會拳擊委員會。

    黃金柱 (1992)。體育運動政策性行銷。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美娟 (1996)。企業公共關係整體規劃模式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懿慧 (1999),西方公共關係理論學派之探討-90 年代理論典範的競爭與辯論。廣告學研究,12,1-38。

    黃懿慧 (2001)。90 年代臺灣公共關係研究之探討-版圖發展、變化與趨勢。新聞學研究,67,51-86。

    黃蕙娟 (2003)。運動賽會公關策略之研究-以 2002 年中華汽車盃國際體操邀請賽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淑貞 (2004)。推廣風浪板運動公關策略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搜狐 (2018,11月4日)。這次是你完全意想不到的:白領拳擊。搜狐。取自http://www.sohu.com/a/273205515_492641

    楊運秀、郭芳伃 (2017)。網紅業配文的說服效果:懷疑人格、熟悉度及專業性的影響。行銷評論,14(2),163-189。

    楊孝 (1991)。傳播研究與統計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楊斯任 (2014)。高中拳擊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對訓練滿意度及成績表現之關係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萬文隆 (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37(4),17-23。

    葉憲清 (1990)。學校運動會的經營管理。國民體育季刊,19(1),22–35。

    葉公鼎(1997)。談公關在體育與運動組織之應用 (1)。公關雜誌,22,4-8。

    葉啟文 (2008)。中華職棒大聯盟各球團公共關係運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裘素鳳 (2009)。單項體育運動公關人員培養之我見。動態藝術學刊,2,74-75。

    廖清海、邱翼松 (2005)。提昇運動賽會可觀賞性的傳播策略。中華體育季刊,19(2),54-63。

    廖珮妏 (2015)。從量化與質化研究信效度探討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品質。中華科技大學學報,62,69-88。

    熊源偉、劉俊麟 (2002)。公共關係學。新北市:揚智。

    臧國仁 (1998)。公關手冊:公關原理與本土經驗。臺北市:商周文化。

    賓夢婕 (2014)。一位女性拳擊選手的經驗與反思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趙嬰 (1996)。公共關係。臺北市:五南。

    劉碧華 (1993)。公共關係在體育與運動團體組織中的功能。中華體育季刊,7(3), 23-27。

    潘建國 (1998)。職業運動組織媒體公共關係之研究-以中華、臺灣兩職棒聯盟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新北市。

    蔡秀華、湯添進 (2000)。體育運動公共關係個案企劃研究-以臺大新體育館營運基金“紮根計畫”活動爲例。臺大體育,36,27-39。

    蔡雅欣、程紹同 (2017)。 運動員運用社群媒體提升品牌價值之初探。臺南大學體育學報,12,29-41。

    蔡松齡。(1992)。公關趨勢。臺北市:遠流。

    蔡美瑛 (1999)。公共關係: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亞太。

    蔡佩芬 (2010)。公關公司與企業對公關效益評估指標選擇及其認知差異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蔡金順 (2015)。從評分規則演進探討拳擊運動發展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鄭志富、蕭嘉慧、張川玲 (1998)。我國運動管理學研究趨勢及重點規劃。載於徐義雄運動管理學 (1998),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改進計畫-體育學們趨勢與課題重點研究規劃成果報告書。臺北市:教育部。

    鄭振洋、薛堯舜 (2014)。臺灣中學拳擊校隊運動參與動機及社會支持之關係研究。屏東教大體育,17,53-66。

    鄭志富 (1995)。運動教練領導行為研究取向。國民體育季刊,26(2),88-90。

    鄭志富 (1996)。體育運動管理人員專業能力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0(3),8-17。

    鄭志富 (1997)。談公關在體育與運動組織之應用 (2)。公關雜誌,22,9-13。

    鄭貞銘 (2003)。公共關係總論。臺北市:五南。

    鄭承嘉 (2003)。臺灣職棒運動公關策略類型及實務問題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鄭宜倫 (2010)。臺灣地區大學校院運動管理相關系所課程內容分析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黎模斌 (1973)。公共關係與傳播。臺北市:莘莘。

    盧淑姿 (2000)。我國職業運動聯盟公共關係運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

    蕭璜議、林明佳、薛名淳、王文宜 (2015)。同儕教學對國中拳擊選手運動動機和技能表現之影響。休閒觀光與運動健康學報,5(4),79-92。

    蕭璜議、李牧軒、林明佳 (2016)。批判思考對拳擊選手之重要性。運動健康休閒學報,7,6-12。

    賴金波 (2003)。公關策略:理論與實務運用。臺北市:五南。

    薛堯舜 (2017)。高中拳擊運動校隊情緒層面用心、心理資本之關係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6(2),1-12。

    薛春秋 (2016)。拳擊比賽攻擊之技術分析-以 103 學年度全中運高中女子組各量級冠亞軍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

    薛堯舜 (2018)。國中拳擊運動代表隊教練與選手關係對運動表現之影響:以心理堅韌性為中介變項。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5(3),32-45。

    謝旻凱 (2010)。運動賽會行銷與公共關係策略之初探-以國立體育大學全國大專校院系所花季盃籃球邀請賽為例。兩岸體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0,439-456。

    謝靜瑜 (2011)。大專籃球聯賽 (UBA) 公共關係策略分析。休閒與社會研究,3,191-201。

    謝孟君 (2018)。2014年南京青年奧運女子拳擊比賽攻擊拳路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韓國瑾 (1998)。公共關係策略在體育與運動組織中之應用。中華體育季刊,11(4),1-8。

    韓國瑾 (1999)。大學院校體育室行政人員公共關係實施態度及現況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簡惠貞 (2001)。觀光型廟宇公關策略之研究—以臺北市保安宮節慶活動為例。屏東師院學報,14,537-562。

    藤野敏彥 (1996)。拳擊入門。臺北市:益群。

    嚴奇 (2016)。六自由度感測器用於拳擊之紀錄及實作 (未出版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市。

    蘇思云 (2018,10 月)。臺灣IG月活躍用戶數已近三分之一人口!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執行長黃逸旻:用這5招提高粉絲數。Cheers。取自https://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2097

    蘇懋坤 (2012)。學校體育行政組織之公共關係。大專體育,120,8-13。

    蘋果日報 (2014)。蘋果日報廣告價目表。全國報紙廣告刊登服務中心。取自http://www.in-lead.com.tw/in/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108761

    Daily View (2018)。臺灣人最愛的10大健身房排名!這一間成功「全國制霸」!取自https://dailyview.tw/Daily/2018/07/03?page=2

    Ethel L., & Doris L. (2017)。提高FB互動率,6個不能錯過的Facebook貼文秘密。TransBiz跨境電商智庫。取自https://transbiz.com.tw/%E4%B8%8D%E8%83%BD%E9%8C%AF%E9%81%8E%E7%9A%846%E5%80%8Bfb-%E8%B2%BC%E6%96%87%E7%A7%98%E5%AF%86/

    Men’s uno (2017,3 月 13 日a)。men’s uno 2017 白領拳擊。取自http://tw.mensuno.asia/content/mens-uno-2017%E7%99%BD%E9%A0%98%E6%8B%B3%E6%93%8A

    Men’s uno (2017,3 月 31 日b)。【白領拳擊】風靡歐美已久的高端拳擊賽事。取自http://tw.mensuno.asia/content/%E3%80%90%E7%99%BD%E9%A0%98%E6%8B%B3%E6%93%8A%E3%80%91%E9%A2%A8%E9%9D%A1%E6%AD%90%E7%BE%8E%E5%B7%B2%E4%B9%85%E7%9A%84%E9%AB%98%E7%AB%AF%E6%8B%B3%E6%93%8A%E8%B3%BD%E4%BA%8B

    TTR臺灣趨勢研究 (2018)。產業分析:運動服務業發展趨勢。臺北市:作者。取自http://www.twtrend.com/upload/shares/a_15299856880.pdf

    White Collar Boxing International 國際白領拳擊 (2019)。關於WHITE COLLAR BOXING INTERNATIONAL。取自https://wcbi.info/#about_1

    二、英文文獻
    Back, T., Blatter, P., & Bughin, J. (2004, July). Playing to win in the business of sports. McKinsey Quarterly on the business of sports, 1-7. Retrieved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Jacques_Bughin/publication/266583874_Playing_to_win_in_the_business_of_sports/links/5544e7fc0cf23ff7168696f7.pdf

    Broom, G. M., & Smith, G. D. (1978).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public relations roles: An empirical test of five role models’impact on clients. Paper presented to the public relations division at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Seattle, WA.

    Bogdan, R. C., & Biklen, S. K. (2007).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and method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erelson, B. (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ew York, NY, US: Free Press.

    Bissland, J. H. (1990). Accountability Gap: Evaluation Practices Show Improvement.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10, 3-12.

    Bernays, E. L. (1978). Kingsley Menorial Lectur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162 440)

    Broom, G. M. (1986). Public relations roles and systems theory: Functional and historicist causal model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5, 15-22.

    Burson-marsteller (2010, March 9). Burson-marsteller fortune global 100 social media stud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lideshare.net/IN2marcom/bursonmarsteller-fortune-global-100-social-media-study

    Cutlip, S. M., Center, A. H., & Broom, G. M. (1994). Effect Public Relation (7th ed.). Englewood Cliff, NJ: Prentice Hall.
    Cutlip, S. M., Broom, G. M., & Center, A. H. (2000). Effective public relations (8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Canfield, R. B., & Moore, H. F. (1973). Public Relations: Principles, cases and problems. Homewood Ill. Irwin.

    Center, A. H., & Walsh, F. E. (1981). Public relations practices: Case Studies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T.: Prentice-Hall.

    Daniel, S., & Mihaela, C. (2016). Using public relationsin sports. Romanian Journal of Marketing, 11(2), 30-35.

    Fong, C. P., & Wyer, R. S. (2012). Consumers‟ reactions to a celebrity endorser scandal. Psychology & Marketing, 29(11), 885-896.

    Grunig, L. A., Grunig, J. E., & Dozier, D. M. (2002). Excellent public relations and effective organizations: A study of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in three countries.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Gruing, J. E., & Grunig, L. A., (1991). Conceptual differences in public relations and marketing: The case of health-care orginazation.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17(3), 257-278.

    Grunig, J. E., & Hunt, T. (1984). Origins and contemporary structure of public relations. Managing Public Relations, N.Y.: CBS College Publishing.

    Grunig, J. E. (Ed). (1992). Excellence in public relations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Grunig, J. E. (2006). Furnishing the edifice: Ongoing research on public relations a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function.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18, 151-176.

    Hopwood, M., Skinner, J., & Kitchin, P. (2012). Sport Public Relations and Communication. London: Routledge.

    Hardin, R., & McClung, S. (2002). Collegiate sports information: A profile of the profession. Public Relations Quarterly, 47(2), 35-39.

    Howard, D. R., & Crompton, J. L. (2004). Financing sport. Morgantown. WV: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esse-Biber, S. N., & Leavy, P. (2011). The Practic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Thousand Oaks: SAGE.

    Hwang, Y., & Jeong, S. H. (2016). “This is a sponsored blog post, but all opinions are my own”: The effects of sponsorship disclosure on responses to sponsored blog pos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62, 528-535.

    Holsti, O. R. (1969). Content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

    Harlow, R. (1976). Building a public relations definition.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4), 34-42.

    Hon, L. C. (1997). What have you done for me lately? Exploring effectiveness in public relations.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9(1), 1-30.

    Helitzer, M. (1999). The dream job: Sport publicity, promotions and marketing (2nd ed.). Athens, OH: University Sport Press.

    Huang, Y. H. (2002). Performance Measures of Public Relations: An Integrated Model.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Miami Beach.

    Ilan, T., Yehiel, L., & Yair, G. (2015). Sports: Faster, Higher, Stronger, and Public Relations. Human Affairs, 25(1), 93-109.

    International Boxing Association. (2009, October 8). AIBA Women’s World Boxing Championship. from http://www.aiba.org/documents/site1/Olympics/C95.pdf

    Jenkins, F. (1983). Public relation for marketing management. Macmillian Press Ltd.

    Kotler, P., & Mindak, C. J. (1978). Marketing and Public rel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42, 14.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L’Etang, J., & Hopwood, M. (2008). Sports public relation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34(2), 87-89.

    Leisinger, S. (1991). Public relations models and roles of collegiate sports information director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Northern Colorado.

    Lin, Y. H. (2007). Public relations roles and models: A case study of Super Basketball League (Unpublished doctoral thesis). University of Northern Colorado, Greeley, Colorado.

    Lindenmann, W. K. (1997). An effectiveness yardstick to measure public relations success. Public Relations Quarterly, 38(1), 7-10.

    L’Etang, J. (2013). Sports public relation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Macnamara, J. (2010). Public relations and the social: How practitioners are using, or abusing, social media. Asia Pacific Public Relations Journal, 11(1), 21-39.

    Magda Pieczka (2000). Objectives and Evaluation in Public Relations Work: What Do They Tell Us About Expertise and Professionalism.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12(3), 211-233.

    Marston, J. E. (1979). Modern public relation. NY: Prentice-Hall, Inc.

    Mullin, B. J., Hardy, S., & Sutton, W. A. (1993). Sport marketing. 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Minichiello V., Aroni R., Timewell E., & Alexander, L. (1995). In-depth Interviewing, Second Edition. South Melbourne: Longman.

    Miller, G. R., & Berger, C. R (1978). On keeping the faith in matters scientific. Wester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2, 44-57.

    McCracken G. (1989). Who Is the Celebrity Endorser? Cultural Foundations of the Endorsement Proces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6(3), 310-321.

    McCleneghan, J. S. (1995). The sports information director- No attention, no respect and a PR practitioner in trouble. Public Relations Quarterly, 40(2), 28-32.

    Merriam, S. B.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qpproach.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Inc.

    Mechikoff, R. A., & Estes, S. G. (2002). A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port and physicaleducation: From ancient civilzations to the modern world. (3r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Newsom, D., Scott, A., & Turk, J.V. (1993). This is PR: The Realities of Public Relation. (3th ed.).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Belmont, California.

    Nichols, W., Moynahan, P., Hall, A., & Taylor, J. (2002). Media relations in sport. Morgantown, WV: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olte, W. L. (1974). Fundamentals of public relation. New York: Pergamen Press Inc.

    Neupauer, N. C. (1997). Sports information: The most coveted, ignored profession. The Public Relations Strategist, 3(3), 35-37.

    Robinson, E. J. (1966).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Relations. Columbus. Ohio: Merrill Books Inc.

    Stoldt, G. C., Dittmore, S. W., & Branvold, S. E. (2006). Sport public relations: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Stoldt G. C., Miller L. K., & Vermillion, M. (2009). Public relations evaluation in sport: Views from the fiel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Communication, 2, 223-239.

    Stoldt, G. C., Dittmore, S. W., & Branvold, S. E. (2012), Sport public relations: Managing Stakeholder communication (2nd ed.). 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Springston, J. K., & Weaver Lariscy, R. A. (2005). Public relations effectiveness in public health institutions. Journal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28(2), 218-245.

    Simon, R. (1980). Public relation, concept and practice (2nd ed.). Columbus, OH: Grid Publishing.

    Shank, M. D. (1999). Sports marketing: A strategic perspective. New Jersey, Prentice-Hail, Inc.

    Wilcox, D. L., Cameron, G. T., Ault, P. H., & Agee, W. K. (2003). Public relations: Strategies and tactics. MA:Pearson Education, Inc.

    Wilcox, D. L., Philip, H. A., & Warren, K. A. (1995). Public relation: strategy and tactic. USA: Ha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Wimmer, R. D., & Dominick, J. R. (1983).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Publications Co.

    Wright, D. K., & Michelle, D. H. (2010). An analysis of new communications media use in public relations: Results of a five-year trend study. Public Relations Journal, 4(2), 1-27.

    Williams, M. (Ed.). (1997). Social Surveys: Design to Analysis. In: T. May, Social Research Issues, Methods and Process,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s, J. (Ed.). (2000). Public relations. In H. Appenzeller & G. Lewis, Successful sport management (2nd ed., p. 211-222). Durham, NC: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Wu, K. (2016). YouTube marketing: Legality of sponsorship and endorsement in advertising. Journal of Law, Business, and Ethics, 22, 59-91.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4/07/3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