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詹佩瑜
Jan, Pei-Yu
論文名稱: 長崎唐人屋敷的土神堂─自長崎土地公廟看在日本中國民間信仰建築的發展
Architecture of Chinese folk religion in Japan: Transformation of the Hall of Village Deity(Dojin dou)
指導教授: 福田美穗
Fukuda Miho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藝術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t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8
中文關鍵詞: 土神堂土地公唐人屋敷長崎日本建築福建
英文關鍵詞: The Hall of the Village Deity, the village deity, the Chinese Quarter, Nagasaki, Chinese Fukien, Japanese architecture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85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0下載:4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土神堂」是位於日本長崎的土地公廟;華人聚落中土地信仰與土地開墾、發展的關係相當密切,土地公被認為是保護村落與居民的神祇,其廟宇多座落在村落之中為居民生活的一部份,富有濃厚地域性的土地公廟也出現於日本。由於江戶幕府採取鎖國政策,長崎成為日本唯一的對中國、荷蘭的港口,並限制來航華人與荷蘭人僅能在規範的區域內活動,這些規範的區域為出島蘭館與唐人屋敷。
    居住於唐人屋敷中福建人於1691年向長崎政府請求建造土地公廟,土地公廟成為唐人屋敷中最初的信仰建築,並且持續保存至今。不同於觀音堂、天后堂,土地公、土地公廟與聚落之間具有緊密的關聯性,因此依據長崎土地公廟的持續存在,得知即便明治以後唐人屋敷的限制被取消,長崎的華人仍需要土地公廟。
    為此本研究著眼日本長崎唐人屋敷的土地公廟的發展意義;從江戶時期的繪卷與屏風可以看到雖然土地公廟屬於中國民間信仰建築,外觀上似乎組合日本建築的要素;依據史料,得知於330年間歷經多次重修;此外根據江戶時期的史料也可發現日本人對土地公廟不只有一種稱呼方式。本研究中以文字史料為基礎、從繪畫資料得知的建築外觀分析;接著分析代表土地公廟的各種名稱,從中看土地公廟如何在日本長崎發展。
    現今在長崎被稱作土神堂的土地公廟,幾乎已經認不出來是華人民間信仰的土地公廟。本研究認為土地公最初由中國人帶來長崎;由唐通事創造出日本人也能理解的「土神」一詞;而後長崎政府從日本文化理解土地公廟並進行多次重建。這樣的過程中展現長崎的土地公廟一方面作為華人在日本根基的信仰建築,有效的維持華人的信仰;一方面其外觀與名稱更是如實表現出此為日本特有的土地公廟。

    The Hall of the Village Deity called Dojin dou (土神堂), in Nagasaki Japan is a Chinese temple. This kind of temple is commonly seen everywhere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The Village Deity has been considered to protect village and inhabitants. For Taiwanese and Chinese people, it is part of life. However, Japan also has temple of the village deity. In Japan, it is called the Hall of the Village Deity, Dojin dou (土神堂). Chinese people at the Nagasaki Chinese Quarter constructed the Hall of the Village Deity in 1689. It had been reconstructed many times in 330years. It still preserved to the present.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ideals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he Japanese people lived in Nagasaki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Hall, we have to consider different buildings stemming from different periods.
    The variety versions show a development of the Hall of the Village Deity in Nagasaki. According to images of scrolls in the Edo period (1603-1867), the appearance of the Hall of Village Deity was characterized traditional Chinese form. However, the Hall today can be found Japanese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get clea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ariety versions of the Hall of the Village Deity, it must be considered against background of Chinese people in the Nagasaki Chinese Quarter. In addi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all and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should also be considered. The Hall of Village De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ural exchange and new synthesis of architecture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in Nagasaki.
    The aim of this master’s thesis is examining the Hall of Village Deity’s line of transformation with historical background. It will retrace different stages from the original hall of Edo period up to the existing hall to analyze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To Japanese Government, finally they rebuild a religious building is Japanese hall of the Village Deity not Chinese temple of Village Deity in Japan.

    目錄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日本語摘要 iii 1.前言 1 2.研究回顧 5 2.1唐人屋敷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 5 2.2唐館圖卷研究 7 2.3長崎唐人研究 9 3.長崎唐人屋敷概述 13 3.1唐人屋敷的成立與消失 13 3.2唐人屋敷的構成 17 3.3唐人屋敷中的生活 20 4.唐人屋敷土地公廟的觀念與名稱的變遷 24 4.1從中國土地公到長崎土神 24 4.2從土地公廟到土神堂 26 4.2.1 十八世紀中以前:土神、土神之社、土神宮、福德宮 28 4.2.2 十八世紀中到十九世紀中:土神社、土神祠、土地祠與土神堂 33 4.2.3 十九世紀中以後:土地祠與土神堂 37 5. 唐人屋敷土地公廟建築的變遷 41 5.1 十八世紀中以前:兩棟並存的土地公廟—土神與福德宮 41 5.2 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中:外觀迥異的土地公廟 47 5.2.1重簷歇山頂的土地公廟:1780-1788年間 48 5.2.2四角攢尖頂的土地公廟:1792-1820年間 50 5.3 十九世紀中以後的土地公廟 54 5.3.1華商重建的土地公廟:1893-1939年間 54 5.3.2 現存的土地公廟:1978年以後 61 6.結論 65 7.參考書目 68 8.圖版 73 圖版出處 117

    日文資料
    文字史料
    《唐通事会所日録 一》(1663-1693),東京: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1984。
    《唐通事会所日録 二》(1694-1699),東京: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1984。
    《唐通事会所日録 三》(1699-1703),東京: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1984。
    《唐通事会所日録 四》(1704-1708),東京: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1984。
    《唐通事会所日録 五》(1708-1710),東京: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1984。
    《唐通事会所日録 六》(1712-1713),東京: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1984。
    《唐通事会所日録 七》(1714-1715),東京: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1984。
    大岡清相編,《崎陽群談》(1716),東京:近藤出版社,1974。
    《長崎閑話》(1720),收入谷川健一等編,《日本庶民生活史料集成 第八卷 見聞記》,東京:三一書房,1969。
    田邊茂啟,《長崎實録大成 正編》(1760),長崎:長崎文獻社,1973。
    《唐人番日記 卷一》(1760-1781),收入松浦唯一郎編,《海色 第二輯》,長崎:海色社,1934。
    《唐人番日記 卷二》(1781-1801),收入松浦唯一郎編,《海色 第三輯》,長崎:海色社,1934。
    《唐人番日記 卷三》(1802-1812),收入松浦唯一郎編,《海色 第四輯》,長崎:海色社,1934。
    熊野正紹,《長崎港草》(1792),長崎:長崎文獻社,1973。
    中川忠英,《清俗紀聞》(1799),東京:平凡社,1966。
    大田南畝,《瓊浦雜綴》(1804-05),收入《蜀山人全集 卷三》,東京:吉川弘文館,1907-08。
    松浦東溪,《長崎古今集覽》(1811),長崎:長崎文獻社,1976。
    崇福寺,《唐館土神堂修復諸願書留》,1815。
    饒田喻義 編,《長崎名勝圖繪》(1820),長崎:長崎史談會,1931。
    饒田喻義 編,《長崎名勝圖繪》(1820),長崎:長崎文獻社,1974。
    中川忠英,《長崎記》(1820),收入《近世長崎.対外関係史料》,京都:思文閣,2007。
    福濟寺,《館內土神社修復入用勘定帳》,1834。
    林復斎,《通航一覽》(1853),收入木村得玄編《黃檗宗資料集成》第四卷,東京,2017。
    宮崎成身等編,《通航一覧続輯》(1856),大阪:清文堂,1968。
    金井俊行,《増補長崎略史(原名長崎年表)》(1888),收入《長崎叢書》,長崎:長崎市役所,1926。
    長崎市役所,《幕府時代の長崎》,東京:名著出版,1914初版,1960再版。
    《郷土先賢列伝》,長崎:長崎市小学校職員会,1916。
    《長崎市史 地誌篇 佛寺部 下》,長崎:清文堂出版,1923。
    《長崎県史蹟天然名勝紀念物》,長崎:長崎縣史蹟名勝天然記念物調査委員會,1932。
    林春勝、林信篤編,《華夷変態 中冊》,東京:東洋文庫,1958-1959。
    谷川健一等 編,《日本庶民生活史料集成 第二卷 探検、紀行、地誌(西国篇)》,東京:三一書房,1969。
    小原克紹,《続長崎實録大成》,長崎:長崎文獻社,1974。
    滿井録郎、土井進一郎執筆,《新長崎年表 上》,長崎:長崎文獻社,1974。
    《新長崎市史 近世篇》,長崎:長崎市史編さん委員会,2012。
    《幕末、明治期における 長崎居留地外国人名簿 I》,長崎:長崎縣立長崎圖書館,2002。
    《幕末、明治期における 長崎居留地外国人名簿 II》,長崎:長崎縣立長崎圖書館,2003。
    《幕末、明治期における 長崎居留地外国人名簿 III》,長崎:長崎縣立長崎圖書館,2004。

    調查報告書
    丸井圭治郎,《台灣宗教調查報告書》,台北:台灣總督府,1919。
    《唐人屋敷範囲推定及び遺構調査に関する報告書》,長崎市,2002。
    《唐人屋敷跡 : 天后堂前広場整備に伴う埋藏文化財発掘調査報告書》,長崎市教育委文化財建造物保存技術協会編著,2003。
    《重要文化財旧唐人屋敷門保存修理工事報告書》,長崎:文化財建造物保存技術協会,2010。
    《唐人屋敷跡 : 長崎市館内町5-3における埋藏文化財発掘調査報告書》,長崎市教育委員會,2012。
    《唐人屋敷跡 : 長崎市館内町5-2における埋藏文化財発掘調査報告書》,長崎市教育委員會,2013。

    專書合集
    山本紀綱,《長崎唐人屋敷》,東京:謙光社,1983。
    菱谷武平,《長崎外国人居留地研究》,福岡:九州大學出版會,1988。
    平松勘治等編,《中国文化と長崎県》,長崎:長崎県教育委員会編,1989。
    李獻璋,《長崎唐人研究》,東京:親和銀行,1991。
    山脇悌二郎,《長崎の唐人貿易》,東京:吉川弘文館,1995。
    朱德蘭,《長崎華商貿易の史的研究》,東京:芙蓉書房,1997。
    永井規男,〈唐人屋敷─町の構成─〉,收入大庭修編,《長崎唐館図集成》,吹田:關西大學出版社,2003。
    成澤勝嗣,〈唐人屋敷逍遙―唐館図の変遷と展開〉,收入大庭修編,《長崎唐館図集成》,吹田:關西大學出版社,2003。
    大庭脩,〈長崎唐館の建設と江戸時代の日中関係〉,收入大庭修編,《長崎唐館図集成》,吹田:關西大學出版社,2003。
    原田博二,《石崎融思筆唐館蘭館図絵巻》,長崎:長崎文獻社,2005。
    布袋厚,《復元!江戶時代の長崎》,長崎:長崎文獻社,2009。
    橫山宏章,《長崎唐人屋敷の謎》,東京都:集英社新書,,2011。
    岡本訓明、高橋誠一,《長崎の唐人屋敷景觀と構造(長崎日中文化交流)》
    若木太一編,《長崎東西文化交涉史の舞台-明清時代の長崎支配の構圖與文化の諸相》,東京:勉誠,2013。
    姬野順一,《古写真に見る幕末明治の長崎》,東京:明石書店,2014。

    期刊論文
    增田福太郎,《台湾の農業神土地公の研究》,《台北農林學會報》,第二卷第一號,台北:台北農林學會,1937,頁1-50。
    山本輝雄,〈興福寺媽祖堂(まそどう)の建築について : 付,沖縄県の媽祖堂建築について : 長崎市黄檗宗寺院建築の研究(建築史・建築意匠)〉,《日本建築学会研究報告九州支部》,1975,頁353-356。
    山口光臣,〈長崎の唐人屋敷における中国系寺廟建築について〉,《長崎談叢》,70,長崎:長崎史談會,1985,頁19-29。
    安野眞幸,〈長崎の唐人屋敷〉,《中近東文化センター研究会報告》,第11期,1994,頁169-192。
    李陽浩、永井規男,〈新地藏の構成とその変容について—長崎唐人屋敷の建築的研究その2〉,《日本建築学会近畿支部研究報告集》,1995,頁997-1000。
    李陽浩、永井規男,〈長崎唐人屋敷において唐人部屋について〉,《日本建築学会大会学術講演梗概集》,日本建築学会,1995,頁279-280。
    李陽浩,永井規男,〈元祿年間における長崎唐人屋敷の構成について長崎唐人屋敷に関する建築的研究その1〉,《日本建築学会計画系論文集》,v□l.482,東京:日本建築学会, 1996,頁175-184。
    夫學柱、青山正吾,〈近世長崎における唐人屋敷の復元的研究 その4唐人屋敷の空間分析と景觀イメージの復元〉,《日本建築学会大会学術講演梗概集》,2003,頁137-138。
    夫學柱、青山正吾,〈近世長崎における唐人屋敷の復元的研究 その3古写真にみられる唐人屋敷の建築とその配置〉,《日本建築学会大会学術講演梗概集》,2003,頁135-136。
    岡林隆敏、関暁麗、前川裕之、後藤恵之輔,〈長崎唐人屋敷範囲推定及び敷地の形状復元に関する研究〉,《土木学会論文集D》,卷64,東京:土木学会,2008 ,頁134-147。
    松尾恆一,〈日本華僑の共同墓地と后土・土地神の考察〉,《国立歴史民俗博物館研究報告》,199集,東京:国立歴史民俗博物館,2015/12,頁213-232。
    大塚淳亮等,〈調查報告 土神碑の文字と形体について〉,《長崎談叢》(長崎:長崎史談會,2015,頁107-126。
    楊柳〈18世紀長崎貿易における唐通事と唐商の相互認識―唐人屋敷成立後を中心に〉,《名古屋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教育研究推進室年報》,(10),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教育研究推進室,2016/03,頁41-45。

    學位論文
    李陽浩,〈長崎唐人屋敷に関する建築的研究〉,關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6。
    中文資料
    史料
    汪鵬,《袖海編》(1764),收入《昭代叢書》,世楷堂,1833。
    調查報告
    江柏煒等,《海外金門僑社調查實錄:日本篇》,金門:國立金門大學,2012。

    專書合集
    黃瓊徵編,《庄頭庄尾土地公—土地伯公信仰到社區文化》,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9。
    王建旺,《台灣的土地公》,台北:遠足文化出版,2003。
    林美容編,《台灣民間社會「場所精神」 土地公(廟宇)與聚落空間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台灣土地公研究會籌備處,2006。
    林美容,《祭祀圈與地方社會》,台北:博揚文化,2008。
    黃蘭翔,《越南傳統聚落、宗教建築與宮殿》,台北: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中心,2008。
    廖肇亨,〈瓊浦曼陀羅—中國詩人在長崎〉,收入《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9,頁293-318。
    劉阿榮,〈族群遷移與宗教轉化—以福德正神信仰為例〉,收入徐雨村編,《族群遷移與宗教轉化 福德正神與大伯公的跨國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2012。
    徐雨村,〈南洋華人民間宗教的傳承與展望—以大伯公信仰為例〉,收入徐雨村編,《族群遷移與宗教轉化 福德正神與大伯公的跨國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2012。
    陳乙光,莊尚花譯,〈博公信仰是孔教的一份子—印尼西加里曼丹坤甸的例子〉,收入徐雨村編,《族群遷移與宗教轉化 福德正神與大伯公的跨國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2012。
    期刊論文
    王愛平,〈印度尼西亞孔教的形成與發展〉,《暨南學報》(第146期),廣東:暨南大學編輯部,2010,頁213-221。
    林麗江,〈圖繪長崎_唐蘭館圖研究〉,《미술사연구(美術史研究)》,首爾:美術史研究會,第31號,2016,頁113-15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