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秉烜
Liou, Bing-Xuan
論文名稱: 鐵人三項新手的參賽歷程研究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Participation for the Triathlon Beginners
指導教授: 吳崇旗
Wu, Chung-Ch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7
中文關鍵詞: 鐵人三項新手參賽歷程戶外休閒運動
英文關鍵詞: triathlon, beginner, competition on participation, outdoor recreational sport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06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2下載:2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國內各項熱門賽事興起,鐵人三項賽事報名人數與場次也逐年攀升。鐵人須具備高度技能與體能,同時發揮過人的毅力,方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連續完成三項運動。新手的體力、技術、經驗、意志力相較老手或許看似不起眼,但望其向友人神采飛揚的描述中可知新手獲得的經驗不比他人淺薄,期望透過本研究瞭解鐵人三項新手從接觸契機、準備、參賽到賽後的精神延伸之歷程。
    本研究透過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於 2019 年 7 月至 12 月間訪談了四位三鐵新手分別參與過兩鐵、短程賽、標準賽、超鐵,並取得參與者參賽前後的文字紀錄,再以 QSR NVivo 11 軟體進行質性資料分析。
    研究發現新手在參賽動機、備賽訓練、克服休閒阻礙、賽中身心感受及持續涉入中可發現來自運動社團或家庭的社會支持。面對不同休閒阻礙時有時採取積極策略,發揮認真休閒特質克服阻礙;有時採取消極策略,其中部分阻礙可能暫時中斷涉入。參與者以賽程中面臨的身心感受作為挑戰,可從描述中發現心流體驗的特徵,並在歷程中發揮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的鐵人精神,賽後的效益也作為參賽者以不同形式持續參與三鐵的動機,可在歷程中發現認真休閒的特徵。
    根據研究結果,分別給予相關單位推廣活動、新手參與鐵人三項之準備上不同的建議。

    In recent years, various domestic sport events have risen, and the number of triathlon participants and competition has also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riathletes must have a high level of skills and physical power, meanwhile exerting strong perseverance to be able to complete three sports in a limited time. The physical power, skill, experience, and perseverance of beginners may seem inconspicuous compared to the adept one, but we know that the beginner's experience is not less than others when listening to their energetic description. Through this study, we can understand the motivation, preparation, and spiritual extension of triathlon beginners. In this study,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is conducted, and four triathlon beginners, who participated in duathlon, novice distance, Olympic distance, or triathlon 140.6, were in-depth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from July to December 2019, and obtain the text records written before or after the participation by them, then constant comparison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by using the software QSR NVivo 11. The result found that beginners can find social support from sports clubs or families in motivation, preparation, leisure constraints, physical and mental feelings, and enduring involvement. When beginners faced with different constraints, sometimes they adopt active strategies using serious leisure to overcome constraints; sometimes they adopt negative strategies and some of which may temporarily interrupt the involvement. Beginners tak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feelings during the game as a challenge, and we can fi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ow experience from their description; they showed the ironman spirit including persistence and never give up in the participation, and the leisure benefits also serve as motivation for beginners to participation triathlon in different ways, and we can fi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rious leisure in this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different suggestions are given to triathlon organizers for promoting activities, and beginners for preparing participation.

    謝辭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次 v 表次 vi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解釋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國內鐵人三項碩士論文研究現況 9 第二節 參賽動機與社會支持 14 第三節 目標設定與休閒阻礙 19 第四節 賽程體驗與持續涉入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方法論 33 第二節 研究步驟 37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 3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0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44 第六節 研究的倫理與品質 47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52 第一節 小偉與兩鐵 52 第二節 小光與澳洲式半鐵 61 第三節 小涵與標鐵 68 第四節 阿毅與超鐵 85 第五節 本章小結 10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5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09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10 第四節 研究者省思 113 參考文獻 115 一、 中文部分 115 二、 外文部分 119 附錄 122 附錄1 訪談大綱 122 附錄2 訪談同意書 126 附錄3 信度檢核函 127

    一、 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鐵人三項協會(2016)。鐵人三項(TRIATHLON)運動簡介。網址:http://www.ctta.org.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265861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50。
    王芷芸(2018)。遇到坡就衝—鐵人女教師的追夢旅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進修部教育行政碩士班:臺東縣。
    古博文、陳俐蓉(2012)。追求成功老化:身體活動與幸福感之研究。中華體育季刊,26(1),65-70。
    曲宏義、張立群(2006)。鐵人三項運動特性與訓練。競技運動,8(2),16-19。
    江怡君、林宗良、盧瑞山(2016)。自行車隊參與者認真休閒、流暢體驗與幸福感之探討。休閒運動保健學報,11,1-14。
    江明宗(2012)。敘說鐵人三項參賽者之參與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余家斌、莊御祥、陳葳如(2015)。認真休閒、流暢體驗與休閒滿意度之研究─以自行車活動為例。運動休閒餐旅研究,10(3),53-73。
    吳家慶(2014)。鐵人三項完全指南。臺北市:麥格羅希爾。
    吳兆田 (2015)。論冒險教育中的「選擇自主」。體驗教育學報,9,33-52。
    沈盛圳 (2009)。神馳:台灣單車環島旅行體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狄懋昌、王百川 (2006)。鐵人三項運動發展與訓練淺論。大專體育,84,6-11。
    周文祥 (1993)。目標設定的理論與應用。中華體育季刊,6(4),18-25。
    周庭竹 (2016)。鐵人三項參與者認真休閒特質、休閒阻礙、涉入程度及休閒參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屏東縣。
    周福全 (2017)。目標設定對鐵人三項選手運動焦慮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體育學院運動健康科學系:臺北市。
    林永森、黃文雄、連啟伶、陳韡方 (2015)。認真休閒研究之回顧與前瞻。休閒事業研究,13(1),1-16。
    林良妙 (2011)。鐵人三項運動參與者運動動機、心流體驗與持續涉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彰化縣。
    林欣慈 (2016)。中老年男性族群參與鐵人三項過程之自我實現、心流體驗與幸福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臺中市。
    柳怡卉 (2017)。鐵人三項選手心理技能對運動表現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臺北市。
    柳書琴(2016)。鐵人三項選手參賽動機與參賽滿意度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體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胡吟雪(2018)。鐵人三項參與者的遊憩專門化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雲林縣。
    夏淑蓉、謝智謀(2002)。這個世界需要認真休閒。大專體育,62,163-167。
    徐國峰(2014)。挑戰自我的鐵人三項訓練書-游泳、自行車、跑步三項全能運動指南。臺北市:臉譜。
    徐祥議(2017)。獨─海洋獨木舟環島者的冒險歷程與生命態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臺東縣。
    徐瑋伶(2003)。工作動機研究之回顧與前瞻。應用心理研究,19,89-113。
    張永進(2004)。高峰表現、高峰經驗與流暢經驗之比較。大專體育,71,153-159。
    張孝銘、林樹旺、余國振(2004)。慢跑消費者活動參與動機、持續涉入與休閒行為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學刊,6(1),83-93。
    張宗昌(1992)。目標設定法在運動訓練之應用。中華體育季刊,5(4),61-70。
    張春興(1990)。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國彬、倪子翔(2015)。初鐵選手比賽困境的意義詮釋。臺北海洋技術學院學報,7(1),102-110。
    張國彬、馬軍榮、吳東昇(2015)。鐵人三項玩賽之技術實踐經驗論述。中華體育季刊,29(4),287-294。
    張瑞泰、蔣昇杰(2013)。鐵人三項運動的特性。高師大體育,11,62-80。
    張詩婕(2012)。職業女子籃球新手球員的生涯轉換與規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教育部(2010)。泳起來專案。行政院99年8月27日院臺教字第0990046563號函原則同意。臺北市:教育部。
    陳皎眉、李睿杰(2013)。永遠幸福美滿-由正向心理學看幸福感。文官培訓季刊,1,109-118。
    陳雪亮(1997)。目標設定及成就動機對大學生壘球擲準之工作表現及內在動機的影響。北體學報,6,261-285。
    陳誌雄(2008)。洄瀾國際鐵人三項精英賽參與者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臺中市。
    鈕文英(2017)。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第二版)。臺北市:雙葉書廊。
    楊濟銘(2007)。鐵人三項運動介紹與經驗分享。國北教大體育,2,255-258。
    楊濟銘、李加耀(2012)。鐵人三項選手身體感之研究。國北教大體育,6,100-110。
    葉國豪(2012)。不老傳奇─六十歲以上鐵人三項運動選手參賽動機與訓練方式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運動保健學系碩士班:桃園市。
    趙怡青、陳龍弘(2004)。身心統合的極致:剖析運動情境中流暢經驗、巔峰表現以及顛峰經驗。大專體育,74,198-202。
    劉一民(1995)。運動哲學研究─遊戲、運動與人生。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一民(2005)。運動哲學新論─實踐之事的想像痕跡。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世閔、曾世豐、鍾明倫(2017)。NVivo11與網路質性研究方法論。臺北市:五南。
    劉秝榛(2012)。當休閒成為工作─水肺潛水教練休閒行為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臺北市。
    鄭國良(2013)。國小教師紹會支持、教師自我效能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蔣昇杰、張瑞泰(2013)。鐵人三項運動的特性。高師大體育,11,62-80。
    顏伽如、林禹良(2003)。將終生學習當作認真休閒。大專體育,65,90-95。
    魏逸軒(2006)。鐵人三項競賽的成功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臺北市。

    二、 外文部分
    Atkinson, J. W. (1957). Motivational Determinants of Risk-Taking Behavior. Psychological Review, 64(6), 359-372.
    Berg, B. L. (2008).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7 ed.). Boston: Pearson.
    Crawford, D. W., Jackson, E. L., & Godbey, G. (1991). A hierarchical model of leisure constraints. Leisure Sciences, 13(4), 309-320.
    Csikszentmihalyi, M. (1975). 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sikszentmihalyi, M. (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Y: Harper & Row.
    Csikszentmihalyi, M. (2004). Flow, The Secret to Happines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ed.com/talks/mihaly_csikszentmihalyi_on_flow
    Csikszentmihalyi, M., & Csikszentmihalyi, I. S. (Eds.). (1988). Optimal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Flow in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sikszentmihalyi, M., & LeFevre, J. (1989). Optimal experience in work and Leis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6(5), 815-822.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3), 542-575.
    Diener, E. (1994). Assessing subjective well-being: Progress and opportunitie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31(2), 103–157.
    Diener, E., Suh, E. M., Lucas, R. E., & Smith, H. L. (1999).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5(2), 276-302.
    Gottschall, J., & Palmer, B. M. (2002). The acute effects of prior cycling cadence on running performance and kinematics.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34(9), 1518-1522.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CA: Sage.
    McCarville, R. (2007). From a Fall in the Mall to a Run in the Sun: One Journey to Ironman Triathlon. Leisure Sciences, 29(2), 159-173.
    Miles, J. C. (1999). Adventure Programming. (J. C. Miles, & S. Priest, Eds.)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
    Robert, K., & Angelo, K. (2012).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0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Ryan, R. M., & Deci, E. L. (2001). On Happiness and human Potentials: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hedonic and eudiamonic well-being.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2(1), 141-166.
    Ryff, C. D., & Keyes, C. M. (1995).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Revisite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4), 719-727.
    Stebbins, R. A. (2001). New Direction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of Serious Leisure. NY: Edwin Mellen Press.
    Stebbins, R. A. (2001). Serious Leisure: A Conceptual Statement. Sociological Review, 25(2), 251-27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