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巧庭
Hung, Chiao-Ting
論文名稱: 線上華語發音教學與自我正音個案研究─以越南籍初級學習者為例
An Online Case Study of Teaching Mandarin Chinese Pronunciation and Self-correction Strategies for a Novice Vietnamese Learner
指導教授: 曾金金
Tseng, Chin-Ch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4
中文關鍵詞: 線上平台華語發音華語教學自我正音越籍學習者
英文關鍵詞: Mandarin teaching, Mandarin Pronunciation, self-correction, online pronunciation training, Vietnamese learner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20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6下載:4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筆者身為臺師大華研所之研究生,有許多輔導從其他國家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讀書的外籍生的機會;而本研究的對象即是一位來自北越河內,就讀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的越南籍學生。在一對一輔導的過程中,發現該生在發舌尖前音[ts]/ z、[tsh]/ c、[s]/ s與舌尖後音[tʂ]/ zh、[tʂh]/ ch、[ʂ]/ sh時,舌位皆偏後,聽起來略帶有e[ɤ]之尾音,與之前的研究略有不同。因此,筆者便從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以ChineseVid平台上之「周杰倫成長紀實影片第一集」為教學材料,加上能讓學生進行舌位調整之筆者自編課程共11課,透過MyCT線上平台的即時評分功能,實施為期十週的發音訓練課程。
    本研究運用了以下兩個專業的線上平台。其一為ChineseVid,是Voicetube從2012年著手建構的華語影片輔助學習平台;提供了影片播放、句子範讀、學生錄音、音檔比對與下載等功能;其二為My Chinese Tutor,是由艾爾科技公司研發,使用自動語音分析系統的線上中文口說自動檢測平台;可針對發音、語調、流利度、音量等四面向來比對學生與老師的發音,給予0至100的即時評分與偏誤描述,也提供發音部位的3D動畫供學生參考。
    從研究結果顯示,影響研究對象產生發音偏誤之因素有二,即聲調與頻率。以舌尖前音[ts]/ z/ㄗ為例,受試者在各聲調的發音表現上並不一致;而高頻使用之舌尖後音[ʂ]/ sh/ㄕ,則在各聲調的發音都有不錯的表現。於教學應用上,建議教師們在設計課程前,可先測出學生擅長的聲調字來搭配正音練習,並同時提高目標音的使用率;待其偏誤現象逐漸矯正後,再進而挑戰其不熟悉的聲調字,或許會更有效果。此外,由於本實驗對象之華語程度約為ACTFL之Novice級,太長的句子對其認知負荷過重;因此,在選擇材料時,不能單以學生感興趣的真實材料為出發點,還要秉持「i+1」之二語習得理論精神,就學生程度適時地轉化教學材料,並搭配適切的練習,才能達到更有效的教學。

    Study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i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NTNU), there were many opportunities for me to be a tutor to CSL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students. One of the CSL students from Hanoi (Hà nội), Vietnam, has become the case study subject and will be referred to as VS hereafter.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research, the author noticed that VS’s error was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researchers’ result: VS’s tongue have stretched backward when VS pronounced [ts]/z, [tsh]/c, [s]/s and [tʂ]/zh, [tʂh]/ch, [ʂ]/sh. After that, the author chose VS’s favorite singer, Jay Chou’s interview clip on ChineseVid Website as the research material, selecting vocabulary, phrases and sentences to be used for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and designed pronunciation lessons through MyCT (An online speaking training platform called ”My Chinese Tutor”) for a ten-week long training, which aimed to correct VS’s errors in speaking sounds.
    The two platforms, ChineseVid and MyC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study. ChineseVid is developed by the research team of Voicetube, which offers the features of film playing, sentence demonstration, recording, and sound track downloading. MyCT is established by L Labs, an educational software company, which uses “Automatic Speech Analysis System” (ASAS©) to analyze learners’ Chinese speech and produc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pronunciation, pitch, timing, and emphasis. After performing the task, students receive not only scores, but also specific feedback on how to improve. ASAS© can give pinpoint advice on how to improve the pronunciation of individual sounds.
    Through this ten-week training,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tones and frequency were the mai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d VS’s pronunciation. Teachers should find out students’ pronunciation performance among different tones before designing lessons. In the meantime, to raise the frequency of target sounds might be helpful to improve students’ pronunciation. Furthermore, as a novice learner, VS cannot pronounce well when reading long sentences. This agrees with the input hypotheses “i+1” that Stephen Krashen proposed. In other words, only when the materials meet learner’s cognitive load will they keep trying, instead of feeling frustrated. Therefore, how to transform materials properly would b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before we start teaching.

    目錄 v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中介語理論 9 第二節 越籍華語學習者在聲母上的偏誤 14 第三節 語音教學策略 1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7 第一節 教育行動研究法 17 第二節 研究流程 18 第三節 研究對象 20 第四節 研究材料設計 20 第五節 研究實施 29 第四章 實驗教材與自編訓練課程 35 第一節 平台介紹與課程簡介 35 第二節 教學活動安排 39 第三節 教師指導與學生表現 45 第五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82 第一節 學生前後測偏誤分析 82 第二節 其他偏誤紀錄 85 第三節 綜合討論 97 第六章 教學應用與建議 101 參考文獻 107 一、中文文獻 107 二、英文文獻 110 三、網路資源 110 附 錄 112 附錄一:周杰倫成長紀實影片第一集 112 附錄二:線上課程師生對話逐字稿範例 129

    中文部分
    Le Xuan Thao 、 Pham Minh Tien 、 Vu Thj Ha(2012)。越南語(一)。台灣:Airiti Press。
    Mackey, W. F.(1990)。語言教學分析。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王建勤(1994)。中介語產生的諸因素及相互關係。語言教學與研究,4,105-120。
    王建勤(1997)。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習得研究(第二刷)。北京:背景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王若江(2012)。關於對外漢語語音教學理念的思考。山梨國際研究,山梨縣立大學國際政策學部紀要,15-20。
    方麗娜(2004)。華語詞彙的認知途徑與教學策略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52-155。
    朱其智、周小兵(2007)。語法偏誤類別的考察。語言文字應用,1,111-118。
    李湘平(2006),越南留學生學習漢語的語音調查分析。湖南科技學院學報,6,168-170。
    阮越進(2012)。初級華語口語課程設計─以越南學生為對象。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碩士論文。
    阮氏玲(2015)。越華語聲母對比分析初探。東華中國文學研究,13,155-175。
    阮功松(2016)。漢越詞對越南人學習華語的影響─以語際轉移及第三、四聲習得為研究範圍。新北市: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語言學碩士論文。
    阮氏如靜(2016)。華語聲調訓練課程個案研究─以越南及華語初級學習者的聲調正音為例。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必松。論漢語中介語的研究。語言文字應用,2,23-31。
    吳門吉、胡明光(2004)。越南學生漢語聲調偏誤逆因。世界漢語教學,2,81-87。
    林均芳(2013)。越籍中級漢語學習者漢語聲調偏誤分析及教學建議。臺大華語文教學研究,1,1-38。
    林焘、王理嘉(1995),語音學教程。北京市:北京大學。
    邱瓊誼(2018)。母語為越南語之華語學習者聲調偏誤個案研究。屏東市:國立屏東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論文。
    高春燕、何會仙(2010)。越南留學生漢語中介語聲母發音偏誤探析。紅河學院學報,8:3,95-99。
    徐振峰(2019)。華語聲調特徵在二語教學中之描述與應用。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博士論文。
    馬藹萱(2010)。外籍學生來台留學與台灣高等教育之國際利基:一項微觀社會學的考察(第2年)研究成果報告(完整版)。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孫德坤(1993)。中介語理論與漢語習得研究。語言文字應用,4,82-92。陳氏金鸞(2005)。越南學生漢語聲調偏誤分析。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心怡(2007)。越南籍新住民華語語音偏誤及教學策略研究。台東市:國立臺東大學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瑞祥雲(2016)。針對初學者之華語短期速成課程設計-以來臺留學之越南學生為例。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金金(2008)。華語語音資料庫及數位學習應用。台北市: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馮玄玉(2013)。漢越聲母系統考察與漢語聲母習得的偏誤分析。吉林省: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傅氏梅(2001)。論越南學生對漢語聲母的聽覺與發音偏誤。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彭增安、陳光磊(主編)(2006)。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概論。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馮玄玉(2013)。漢越聲母系統考察與漢語聲母習得的偏誤分析。吉林省:吉林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
    黃雅菁(2017)。越南學生一聲和四聲之偏誤探討和矯正對策:華語聲調線上訓練教材之設計。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論文。
    葉德明(2010)。華語語音學─上篇:語音理論(二版一刷)。台北市:師大書苑。
    楊惠媚、陳浩然、潘依婷(2015)。分析華語口語語料庫高頻詞之特點並對TOCFL詞表提出建議。華語文教學研究,12(1),1-44。
    趙元任(1959)。語言問題。台北:臺灣大學文學院印行。
    趙思達、劉冬冰(2007)。關於越南留學生漢語語音偏誤的調研。現代語文:下旬.語言研究,10,109-110。
    裴氏越河(2013)。邁向「第二語教學模式」之新移民華語網路課程的建構與實施:以華語─越南語版本為例。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碩士論文。
    魯健驥(1984)。中介語理論與外國人學習漢語的語音偏誤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3,44-56。
    魯健驥(1993)。中介語研究中的幾個問題。語言文字應用,1,21-25。
    鄭尊仁(2008)。華語語音課程設計。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碩士論文。
    劉慧娟(2015)。南北越學習者對於華-越語聲調相似度的認知探究。中原華語文學報,31-57。
    鍾榮富(2006)。當代語言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
    謝素娟(2014)。華語教師省思研究─以泰國中華國際學校10年級外語班為例。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Brown, H. Douglas (1980), Principles o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Prentice-Hall, Inc.
    Corder, S. P. (1967).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 Dupoux, & S. Peperkamp, (1999). Fossil markers of development: phonological “deafness” in adult speech processing. Cognitive Phon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ries, Charles Carpenter (1945).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Krashen, S.D. (1985),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New York: Longman.
    Lado, R. (1957).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Ann Arbor,.
    Polivanov, E. (1931). La perception des sons díune langue ÈtrangËre. Travaux du CercleLinguistique de Prague, 4, 79-96.
    Selinker, L. (1972). Interlanguag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0, 209–241.

    網路資源
    1. 臺灣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https://ois.moe.gov.tw/WEB/fs/html/StatisticSearchD.html
    2. LTI(Language Testing International):https://www.languagetesting.com/actfl-proficiency-scale
    3. 臺灣碩博士論文加值系統:https://etds.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4. 華藝線上圖書館(Airiti Library):https://www.airitilibrary.com/
    5. 師範院校聯合博碩士論文系統:http://etds.lib.ntnu.edu.tw/
    6. 中國知網CNKI:http://new.big5.oversea.cnki.net/index/
    7. 林玲英(2005)。越籍配偶漢語語音偏誤現象初探。全國語言學論文研討會,新竹:交通大學。2016年1月19日,取自http://www.sc-top.org.tw/chinese/publication.php
    8. 教育行動研究法:https://wiki.mbalib.com/zh-tw/%E6%95%99%E8%82%B2%E8%A1%8C%E5%8A%A8%E7%A0%94%E7%A9%B6%E6%B3%9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