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佩怡
Chen, Pei-Yi
論文名稱: 心智圖法教學方案對國中美術班學生繪畫表現及創造力之成效研究
The Effects of Painting Performance and Creativity on the Mind Mapping Thinking Strategy on Visual Arts Curriculum for Art Class Studen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 潘裕豐
Pan, Yu-Fo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5
中文關鍵詞: 心智圖法創造力繪畫表現
英文關鍵詞: Mind mapping, Creativity, Painting performance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21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9下載:2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心智圖法融入美術班教學課程」是否能提升國中學生的創造力表現、繪畫表現與學生對於該課程之滿意度。研究對象為新北市某國中美術班七年級學生,共三十人,實驗設計採用「單組受試者設計」,實驗處理前後分別進行三次測量,單組進行前測、中測與後測,前測與中測間進行一般美術教學課程,中測與後測間進行心智圖法融入美術教學課程。觀察實驗處理是否具有教學成效,課程共實施十六週。研究工具包括「威廉斯創造思考活動測驗」、「國中學生創造性量表」、「兒童繪畫表現」等量化工具,並以相依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來驗證假設,並整理學生對課程的滿意度作為輔助資料。 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國中藝術才能美術班實施「心智圖法融入教學」,能提升國中學生創造力表現。
    二、國中藝術才能美術班實施「心智圖法融入教學」,能提升國中學生繪畫表現。
    三、國中藝術才能美術班學生對於「心智圖法融入教學」,多呈現正向之感受。
    根據本研究之發現與省思,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後續教學及研究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Mind Mapping Thinking” into art class teaching curriculum.It aims to see if it improve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reativity and painting performance, as well as their satisfaction and influence on the course.
    The study was conductrd with 30 students,subjects of the study are the seventh grade students of a middle school art class in New Taipei City. The experimental approch was used the "one-group pretest-posttest design". Three measurements are taken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al treatment. A single group will take pre-test, mid-test and post-test, general art teaching courses between pre-test and post-test, and mental mapping into art teaching courses between mid-test and post-test. Course implementation lasted for 16 weeks.Three quantitative instruments,inclu-
    ding Creativity Assessment Packet,The Creativity Aptitude Scale for junioer high school and Children's Drawing Connotation Performance Scale were revised and used in this study.The stastic methods were “One Way Repeated Measurement ANOVA”. The qualitative data such as student's feedback and learning satifaction questionnaire statistics were also collected to aid the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effec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Theimplementation of "Mind Mapping into Teach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art class can improve the creativ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2.The implementation of "Mind Mapping into Teach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art class can improve the painting performanc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3.Students improve their learning movitation and they are also highly satisfied with feedback on learning. Based on the findings and reflections of this research, the researchers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subsequent teaching and research reference.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解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心智圖法理論與相關研究 7 第二節 創造力理論相與相關研究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假設與架構 44 第二節 研究流程 48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設計 51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2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心智圖法美術班教學課程對學生創造思考認知成效的影響 60 第二節 心智圖法美術班教學課程對學生創造性傾向態度的影響 75 第三節 心智圖法美術班教學課程對學生繪畫表現的影響 89 第四節 教學者分析學生回饋與教學省思 9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08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09 第三節 建議 110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113 貳、外文文獻 118 附錄 壹、前導課程實施 120 貳、心智圖法融入美術班教學課程設計 124

    壹、中文部分
    王秀雄(1998)。觀賞、認知、解釋與評價-美術鑑賞教育的學理與實務。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王美宜(2010)。心智圖法教學運用於國中九年級原住民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開府(2008)。心智圖與概念模組在語文閱讀與寫作思考教學之運用。國文學報,43,263-296。
    毛連塭(1994)。創造力的涵義及其概念的闡析。國小特殊教育,17,1-7。
    王開府(2008)。心智圖與概念模組在語文閱讀與寫作思考教學之運用。國文學報,43,263-296。
    江佩俞(2010)。創造思考教學策略應用於拼貼藝術教學對國中生創造力之影響。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李光展(2015)。心智圖法教學方案對生活科技學習成就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何佳純(2015)。心智圖法教學對國中生閱讀理解影響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李宜潔(2002)。國小美術班家長與教師對美術資優教育意見調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碩士論文,臺中市。
    李旻憲、張俊彥(2004)。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問卷之研發與初探。科學教育學刊,12,421-443。
    何秉慧(2013)。國小藝術才能美術班創造思考課程之成效。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祐臣(2008 )。心智圖筆記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創造思考、學習成就之影響-以自然科為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明隆、涂金堂(2009)。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二版)。臺北市:五南。
    吳靜吉(2002)。華人學生創造力的發掘與培育。應用心理研究,15,17-42。
    呂清秀(2014)。心智圖法閱讀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與學習成就之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麗雪(2006)。創造思考教學對國小美術班學生創造力學習結果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林仁傑(1997)。美術人才之培育與文化傳承-我國美術資優教育問題探討與因應策略。美譽月刊,84,1-16。
    林仁傑(2001)。美術資優學生特質檢核、能力鑑定與生涯發展之規劃。九十年
    度台灣區國民中學美術班教學觀摩會研習手冊,14-21。宜蘭縣立東光國民中
    學編印。
    林仁傑(2006)。台灣中小學藝術才能班教育的四道課題。藝術論壇,4,353-379。
    林幼萍(2010)。心智圖法在舞蹈認知課程的實踐。大專體育,107,17-23。
    林秀珊(2007)。視覺藝術創造思考教學活動對國中美術班創造力表現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行政碩士論文。彰化縣。
    林幸台、王木榮修訂(1994)。 Williams, F. E. 原著 (1980)。 威廉斯創造力測驗。 Creativity Assessment Packet。臺北:心理。
    林幸台、王木榮(1999)。威廉斯創造力測驗指導手冊。臺北:心理。
    林佳蓉(2012)。心智圖法在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教學之應用。桃竹區特殊教育,(19),24-29。
    林佩饒(2008)。心智圖法對國小兒童繪畫內涵表現之影響。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貞鳳(2013)。以心智圖法提升八年級學生國語文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宥榕(2010)。圖畫書教學對國小教師創造力教學及學童創造力表現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淑滿(2009)。以心智圖法融入商職會計教學以提升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周欣樺(2007)。CorT創造思考課程對國中生創造力與創意表現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毓嵐(2016)。高低獨創範例對國中生創造力表現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胡翠茵(2012)。心智圖法融入英語閱讀教學方案之成效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范美玲(2014)。心智圖法教學策略對國中學生創造力及公民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侯禎塘(2010)。創意藝術表達活動於國小美術班學生創造力與情意輔導之研究。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學報,1,57-59。
    陳孟妏(2010)。心智圖法結合繪本閱讀教學方案對國小兒童閱讀理解能力及創造力之成效研究。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李綢(1986)。國中學生認知能力與創造力的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教育心理學報,19,85-104。
    孫易新(2007)。心智圖法創造思考訓練方案對激發企業人士創造力成效之研究。實踐大學企業創新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孫易新(2012)。多元知識管理系統,心智圖法基礎篇。臺北:耶魯。
    陳美玲、施和伸(2014)。結合學習共同體與心智圖於學生閱讀教學。台灣教育評論月刊3(6),31-36。
    陳昭智(2014)。運用心智圖法對國中生國語文閱讀理解影響之研究。暨南大學,南投縣。
    陳盈達(2004)。心智繪圖法課程之學習成效研究-以南投縣政府社區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學系,臺北市。
    陳姿菁(2011)。心智圖法教學培養國小學童成就目標與創造力之研究。東海大學,臺中市。
    陳奐宇 (2002)。美術資優兒童創造力之探究。美育雙月刊,126,92-96。
    陳婷儀(2016)。心智圖法在國中英語閱讀教學應用之研究。暨南大學,南投縣。
    陳麗娟(2014)。心智圖法運用在國民中學寫作教學之個案研究。逢甲大學,臺中市。
    陳瓊花(2013)。創造力的載體:從「創意表現」探討創造力具體化的圖像類型、表現策略及其意涵。中華資優教育學會,資優教育論壇,2013,11,42-71。
    陳龍安、朱湘吉(1998)。創造與生活。台北:五南。
    陳龍安(2005)。創造思考的策略與技法。教育資料集刊,30,201-265。
    陳龍安(2006)。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心理。
    高鶴綺(2016)。心智圖法融入閱讀教學之研究-以國中八年級國文學習低成就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本幸(2012)。心智圖法對國中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張玉瑛(2011)。運用心智圖在國小寫作教學的實務探討。台灣教育,667,50-53。
    張玉成(1993)。思考技巧與教學。臺北市:心理。
    張世慧(2007)。創造力-理論、技法與教學。臺北:五南。
    教育部(1984)。特殊教育法。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7)。特殊教育法。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9):高級中等以下藝術學校藝術才能班設立標準。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0):高級中等以下藝術學校藝術才能班設立標準。臺北:教育部。
    張沛語(2011)。心智圖法語文課程方案對提升國中泛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成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桂冠。
    許純純(2007)。創造思考教學模式對國小學生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張家琳(2011)。從當代藝術教育統整課程教學探討國小學童創造力表現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惠媚(2013)。心智圖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對國小三年級低成就學童學習成就之影響。教育研究論壇,4(2),113-132。
    張蓮好(2010)。創造性藝術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表現之影響。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許麗齡、章美英、謝素英(2008)。心智圖-一種促進學生學習策略的新工具。護理雜誌,55(2),76-80。
    涂亞鳳(2006)。心智繪圖寫作教學法對國中生語文創造力及寫作表現影響之研究。慈濟大學,花蓮市。
    黃一泓、王貞雯(2011)。以心智圖作為筆記工具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在數學科的學習成效研究。教育科學期刊,10(2),91-114。
    黃玉琪(2006)。自然科心智圖法創造思考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生創造力與自然科學業成就之影響研究。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婉青(2017)。心智圖法對國中七年級生國語文學習成就及寫作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臺南市。
    游紹謙(2013)。心智圖法在閱讀教學上的應用。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黃富財(2015)。創造思考教學對國中學生創造力與創造性傾向之成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雅卿(2007)。國中地理科心智繪圖教學方案對學生創造力、學業成就表現之成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彭義婷(2013)。行動裝置輔助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美術課程對高中學生創造力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雅評(2015)。心智圖法對國小四年級學童即席演說之影響。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鄭永熏、王嘉慧(2015)。心智圖法運用在國語文領域對題國小五年級閱讀理解能力和創造力成效之研究。人文與社會學報,3(4),89-124。
    鄭佳穎(2017)。心智圖法對自閉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成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潘文忠(2008)。國語文心智圖教學指引。台北:教育部。
    潘裕豐 (2006)。為何及如何做創意教學。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9 (2),38-55。
    潘裕豐 (2019)。高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創造力、學業成就與藝術表現之關係。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4(1)267-285。
    潘朝昱(2007)。國中學生創造性傾向量表編製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沛彤(2015)。未來想像融入視覺藝術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生想像力與繪畫表現能力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冠妏、謝健全(2009)。心智圖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語文創造力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心智繪圖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語文創造力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南台人文社會學報,1,75-106。取自http://dx.doi.org/10.29841/STUTJHSS.200905.0004
    蔡淑君(2010)。創造力競賽活動對國中學生創造力與創造性傾向之成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蘊芳(譯)(1999)。7Brains怎樣擁有達文西的七種天才(原作者: Gelb, M.)。臺北市:文化。
    錢秀梅(2001)。心智圖教學方案對身心障礙資源班學生創造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台北市。
    錢昭君、張世彗(2010)。心智圖法寫作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生創造力及寫作表現之影響。特殊教育學報,32,79-99。
    謝秀慧(2014)。心智圖法教學方案對高齡者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鍾宜蓁(2016)。臨摹教學融入國小高年級視覺藝術課程對國小學童創造力之影響。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羅偉宸(2011)。心智圖法於國文科教學對閱讀理解能力的影響。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蘇怡文、高振耀(2012)。心像的魔法-心智圖與創造寫作,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取自 http://dx.doi.org/10.6379/AJSE.201212.0087
    鐘雅琪(2013)。心智圖法融入英語閱讀教學對國中學生學業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貳、英文部分
    Ausubel, D.P. (1968). Education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Abeel, L, Callahan, C ,& Hunsaker. S. (1994). The use of published instruments in the identification og gifted students.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Gifted Children.
    Clark, G. A ,& Zimmerman , E. (1983). Identifying artistically students. School Arts,83 (3) 26-31.
    Clark, G. A, & Zimmerman , E. (1984). Educating artistically talented students.Syracuse, New York: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Clark,G.A. (2001). Identifying Artistically Talented Students in Four Commun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Gifted Child Quarterly,45(2),105-113.
    Guilford, J. P. (1967). The nature of human intelligence. New York:McGrw-Hill.
    Gardner, H. (1990). Art 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 Los Angeles: Getty
    for Education in the Arts.
    Dewey, J. (1910). How we think. Boston: Heath.
    Hurwitz, A. (1983).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in art a guide to program planning.Davis Publications, Inc.
    Lowenfield, V.& Brittain, W.L. (1987). 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8th ed.). New York:Macmillan.
    Meier, N.C. (1973). Studies in the psychology of art. Princeton, NJ: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Parnes, S. J. (1967). Creative behavior guidebook. New York:Scribner.
    Torrance, E. P. (1972). Can we teach children to think creativity?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er, 6, 114-143.
    Torrance, E. P. (1975). Creativity research in education : Still alive. In I.A. Tayor & J. W. Getzels (Eds.), Perspectives in creativity , 278-296. Chicago, CHI: Aldine.
    Williams, F. E. (1972). Encouraging creative potential. New Jersy,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Wallas, G. (1926). The art of thought.New York:Harcour Brace and World.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