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奕彤
Chen, Yi-Tong
論文名稱: 戰後臺灣春節風俗變遷之研究:以聯合報、經濟日報報導為探討中心(1951-2019)
Changes of Chinese New Year Customs in Postwar Taiwan: According to the Reports of United Daily News and Economy Daily News(1951-2019)
指導教授: 陳仲彥
Chen, Chung-Y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2
中文關鍵詞: 春節傳統節日風俗變遷
英文關鍵詞: Chinese New Year, traditional festival, changes of custom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24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4下載:2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戰後至今,臺灣春節風俗的發展情形,比較不同年代的風俗有何變化,主要的差異體現在哪些部分,分析各個風俗是否式微或出現新的過節形式,以及因應時代做出了何種調適。

    本研究依據研究主題,運用文獻分析法,蒐集1951至2019年《聯合報》及《經濟日報》相關報導,探討拜年、送禮、圍爐、發紅包、春節旅遊五項風俗變遷過程,並建構其發展簡史,進一步結合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等時代背景,分析此些背景因素對風俗變遷的影響。

    研究發現戰後臺灣並未完全改變過往春節風俗,大多是在原有基礎上增添新的過節方式,且變遷過程受到政府政策倡導、社會結構變化、大眾觀念改變、商業發展、經濟狀況好轉,及科技進步等影響。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New Year customs in Taiwan from the post-war period to the present, and to compare the customs differences between each generation in the past decades. The main focus of this research is whether there were declines or new forms of festivals and whether various customs were adapted to the changing tim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topic, literature analysis was adopted in this study to collect relevant reports from the United Daily News and the Economic Daily News from 1951 to 2019.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changes of five Chinese New Year customs, including New Year's visit, gift-giving, reunion dinner, red envelopes, and spring travel, and then constructs a brief history of their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this research also combines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and technology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se factors on customs.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after the war, the five Chinese New Year customs have not completely changed in Taiwan. Most of them have added new ways to celebrate. The process of change is affected by government policies, social structure, popular perceptions, business development,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2 第四節 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傳統節日與風俗變遷 7 第二節 春節的由來與演變 16 第三節 春節相關研究回顧 22 第三章 戰後臺灣春節風俗的發展與變遷(一):拜年、送禮 35 第一節 拜年風俗的發展與變遷 35 第二節 送禮風俗的發展與變遷 68 第四章 戰後臺灣春節風俗的發展與變遷(二):圍爐、紅包、春遊 103 第一節 圍爐風俗的發展與變遷 103 第二節 紅包風俗的發展與變遷 119 第三節 春遊風俗的發展與變遷 141 第五章 結論 171 參考文獻 177

    一、專書
    于蘭、徐嶺。《春節生活百科》。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1。
    史蒂文.瓦戈著;王曉黎譯。《社會變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仲富蘭。《中國民俗文化學導論》。上海:上海世紀出版,2007。
    仲富蘭。《中國民俗學通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
    仲富蘭。《風俗與信仰》。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李少林。《中華擇吉》。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李秀娥。《圖解臺灣民俗節慶》。臺中:晨星出版社,2015。
    李開周。《過一個歡樂的宋朝新年》。臺北:時報文化,2016。
    李漢秋。《傳統節日的奧妙:我們怎樣過節》。北京:中華書局,2015。
    林素英。《歲時禮俗文化論略》。臺北:臺灣師大出版社,2020。
    林清玄。《傳統節慶》。臺北:行政院文建會,1986。
    邱德宏。《臺灣年俗》。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
    胡申生。《社會風俗三百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秦永洲。《中國社會風俗史》。濟南:山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張勃。《唐代節日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許晉彰。《臺灣常民文化:鄉土節令與民俗活動》。臺南:華淋出版社,2002。
    陳華文。《民俗文化學》。浙江: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4。
    陳勤建。《中國民俗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陳瑞隆。《臺灣民間年節習俗》。臺南:世峰出版社,2007。
    陸家驥。《年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
    黃丁盛。《臺灣節慶》。臺北:木馬文化,2003。
    黃世明。《臺灣全志卷九:社會志.文化與社會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2。
    榆芹。《歲月之24節氣與72物候》。臺北:貓咪予花兒出版社,2014。
    廖冬梅。《節日沉浮問:節日的定義、結構與功能》。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劉元。《一本書讀懂中國傳統文化》。臺北:海鴿文化出版圖書有限公司,2017。
    劉還月。《臺灣人的歲時與節俗》。臺北:常民文化,2000。
    蕭放。《傳統節日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
    韓養民。《中國風俗文化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二、古籍
    東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北宋.孟元老;顏文儒、侯迺慧譯注。《新譯東京夢華錄》。臺北:三民書局,2016。
    先秦.佚名;滕志賢注譯、葉國良校閱。《新譯詩經讀本(上)》。臺北:三民書局,2013。
    西漢.戴聖;錢玄、徐克謙、張采民校注。《禮記(上)》。長沙:嶽麓書社,2001。
    東漢.崔定;石聲漢校注。《四民月令》。北京:中華書局,1965。
    東漢.許慎;線裝經典編委會編。《說文解字》。雲南:雲南教育出版社,2010。
    東漢.應邵。《風俗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
    清.張玉書;陳廷敬等編纂。《御定佩文韻府》。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類書類101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彭定求。《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
    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清.顧祿;王湜華、王文修注釋。《清嘉錄》。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9。

    三、學位論文
    于佩玉。《臺灣客家節令及其食俗文化研究》。淡江大學漢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7。
    余冠龍。《從建構論觀點剖析傳統節日:以中秋節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碩士學位論文,2015。
    吳宜璇。《臺灣歲時節慶的文化與禮俗》。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3。
    呂宏進。《臺灣漢民族傳統節日休閒活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4。
    呂宏進。《臺灣閩南人三大傳統節日休閒活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15。
    李欣樺。《俄羅斯和臺灣傳統節日飲食文化比較研究》。淡江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9。
    李姿儀。《臺灣節日飲食及傳說故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3。
    李翠華。《先秦至唐宋時期春節習俗研究》。中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阮玉清心。《臺灣與越南四季重要節日之比較---以《臺灣生活圖曆》的內容為基礎》。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9。
    周謝宏。《中國「過年」儀式敘事研究---以掃除為中心的考察》。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4。
    張仁馨。《臺灣KTV管理與社會變遷---以《聯合報系》為中心的探討(1988-2000年)》。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7。
    莊欣華。《日據時期臺灣節令之食俗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5。
    莊楚君。《黨-國、新春與聯歡:中國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的政治情懷(1983-2018)》。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8。
    郭晏萍。《日治時期臺灣古典詩中的三大節令書寫研究》。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7。
    陳恕。《從《民報》觀點看戰後初期(1945-1947)臺灣的政治與社會》。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2。
    黃氏碧紅。《臺灣與越南的傳統節日之比較---以春節、端午、中秋為例》。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7。
    劉修圳。《《東臺日報》呈現下的東臺灣地方社會(1946-1964)》。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5。
    鍾采芬。通過儀式觀點下的人、家族與聚落:以美濃十穴下鍾屋夥房的過年與掛紙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2016。

    四、專書論文
    楊國樞。〈臺灣民眾之性格與行為的變遷〉。《臺灣地區之現代化及其問題研討會(第四次社會科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5年。75-100頁。
    蔡淑鈴。〈職業地位結構:臺灣地區的變遷研究〉。《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6年。299-351頁。

    五、期刊論文
    王志宇。〈中秋烤肉----論戰後中秋節俗活動的變遷〉。《興大人文學報》,第52期,2014年3月。93-110頁。
    王蕙萱。〈從民俗文學中表現出來的過年風味〉。《孔學與人生》,第66期,2013年12月。4-9頁。
    何庭毅。〈《金瓶梅》春節敘事析論〉。《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25期,2019年12月。15-30頁。
    吳佳玲。〈臺南市閩南族群年節祭祀用具與供品之現況調查〉。《臺南科大學報》,第26期,2007年9月。223-242頁。
    林玉茹。〈過新年:從傳統到現代臺灣節慶生活的交錯與嫁接(1890-1945)〉。《臺灣史研究》,第21卷第1期,2014年3月。1-43頁。
    林承緯。〈近代臺灣的歲時觀與贈答習俗之研究:從中元歲暮贈答到中秋歲末送禮〉。《臺灣文獻》,第65卷第3期,2014年9月。99-138頁。
    邵宗海。〈從兩岸關係的變遷探討兩岸關係的定位(上)〉。《遠景基金會季刊》,第4卷第4期,2003年10月,1-36頁。
    郭俊偉。〈人際交往中的禮物象徵意義:華人新年春節與西方聖誕節〉。《文化越界》,第1卷第7期,2012年5月。147-173頁。
    陳玉箴。〈政權轉移下的消費空間轉型:戰後初期的公共食堂與酒家(1945-1962)〉。《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9期,2013年5月。183-229頁。
    陳熙遠。〈中國夜未眠-明清時期的元宵、夜禁與狂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5本第2分,2004年6月。283-329頁。
    楊靜利。〈臺灣地區勞動力變遷研究:1979-1990〉。《人口學刊》,第15期,1992年12月。47-59頁。
    劉世珣。〈過年如何吃得健康?---院藏《飲膳正要》中的飲食養生〉。《故宮文物月刊》,第442期,2020年1月。20-29頁。
    黎文明。〈試論農曆春節及其他民俗節日之歷史與現代意義及其活動內容之改進〉。《師友月刊》,第143期,1979年5月。34-43頁。

    六、政府資訊
    司法行政部令,〈轉發副總統倡導「簡化拜年辦法」希切實遵行 〉,《司法專刊》,第82期,1958年1月。3547-3548頁。
    臺灣省戶口普查處編,〈中華民國55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書〉。南投:臺灣省戶口普查處,1969年。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訓令,〈抄發「推行節約運動實施辦法」,希切實推行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第35卷夏字第41期,1946年6月。654-657頁。

    七、電子資料庫和網路資料
    《聯合報全文報紙資料庫》取自:http://0-udndata.com.opac.lib.ntnu.edu.tw/ndapp/Index?cp=udn
    中秋節(中秋vs秋分),2018年9月13日 取自:https://www.tam.museum/astronomy/forecast_detail.php?id=159
    宏將觀點。〈2018春節收視與媒體行為觀察〉。《宏將傳媒》,2018年3月21日。取自:http://www.mediadrive.com.tw/manage/files/10720180321062506.pdf
    唐.杜審言〈守歲侍宴應制〉,2007年11月15日 取自:https://zh.wikisource.org/守歲侍宴應制
    植根法律網《動員月會實施辦法》(已於1992年5月20日廢止)取自:http://www.rootlaw.com.tw/LawArticle.aspx?LawID=A040030000001100-0810520
    綜合報導,〈臺灣人過年都在做什麼?讓臉書大數據說給你聽〉,《自由時報》,2016年2月8日。取自:https://3c.ltn.com.tw/news/1654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