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簡明捷
Chien, Ming-Chieh
論文名稱: 恆春阿美族的宗教文化變遷
The Transition of Hengchun Amis’s Religious culture
指導教授: 賀安娟
Heylen, An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0
中文關鍵詞: 阿美族宗教變遷文化觀文化認同恆春
英文關鍵詞: Amis, Religious culture Transition, Cultural view, Cultural identity, Hengchun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41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7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從原住民族主體立場來重新看待宗教變遷,重新建構宗教變遷的歷史脈絡,探討民族文化觀念與宗教變遷發展之間的關係;以恆春阿美族的漢文化神明信仰變遷的類型為案例,考察宗教變遷的文化歷史與現狀。臺灣原住民族宗教變遷的研究回顧中,缺乏對於變遷歷史脈絡的掌握,因此難以從民族文化觀點理解當代的宗教現象;本文採取從民族文化與歷史脈絡觀點,從變遷動力、過程發展到當代文化,進行符合文化觀念的歷史脈絡分析,這是過去所沒有採取過的研究角度,也是本文重要的貢獻。
    本文的研究可以分為三個子題:宗教變遷前的神靈觀念是什麼?宗教變遷動力與發展過程的理解與建構?當代宗教宗教祭儀的意義為何?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採取人類學的研究方法,阿美族文化觀念的主題,從神話傳說的記錄進行整理,變遷歷史過程的主題,從歷史文獻與信徒口述歷史的方法來解讀與建構;當代的宗教祭儀認同主題,則以實地調查的參與觀察法,理解宗教活動中的原漢關係與文化認同。本文在章節安排上,以巫師、土地石、星星神與太陽女神幾個信仰案例,各作為一個章節進行說明,內容包含傳統文化觀、變遷時代與歷史發展,最後呈現當代巫術祭儀、土地公、七興娘媽與珠三娘媽信仰。結論部分,從各宗教變遷案例的探討,分析漢文化形式表現與文化觀念運作之間的關係。
    恆春阿美族民族宗教在清代仍然盛行,日治時期受到漢移民宗教興盛發展影響,阿美族人與漢族有共同祭祀的需求,帶動了阿美族宗教文化的變遷;阿美族的神靈觀念對應漢族神明信仰,開始出現神聖象徵物,也確立採用漢文化形式的發展方向。當代宗教信仰,隨漢文化形式發展,也出現漢族神明雕像的表現,作為跟區域香火廟交流、參香的宗教社會形式;漢文化形式發展的同時,阿美族人仍然由神靈觀念、起源敘事,或是進香活動,從不同方式實踐民族/文化/部落的起源認同。宗教變遷中的文化觀念運作中,以天地人、日月星與祖靈觀念為主,相互連結為文化觀念結構,作為宗教文化變遷運作的機制。

    In recent years the religious culture of the aboriginal peoples of Taiwan has greatly flourished. However, as a means of interpreting this phenomena, most research makes use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sinification”–which completely lacks the aboriginal people’s subjectivity. This thesis therefore attempts to analyz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religious life of the Ami people from Hengchu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boriginal culture itself, while also highlight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aboriginal culture and other forms of contemporary cultures.

    During the Japanese era, the Hengchun Ami people reclaimed land in the eastern parts of Taiwan–mainly in the Hualian, Taitung and Pingtung counties, and in this process, they also incorporated some of the local beliefs in their religious practices. This thesis analyses the way in which the Hengchun Ami first adopted and then spread amongst other Ami tribes the beliefs in deities such as the God of the Earth (tudi gong 土地公), the Seven-Star-Mother Goddess (qi niang ma 七娘媽) and the Three-Pearl-Mothers Goddesses (zhu san niang ma 珠三娘媽)–all belonging to the han religious practices. In addition,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how the Ami shamanic traditions have changed since the Japanese era. Research methodology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local traditions regarding the aforementioned god(esse)s incorporated field research, interviews and participative observations combined with historical literature and employing comparative methods to analyze how culture changed through time. The re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is cultural history adopts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Ami culture.

    The findings are divided in two sections: those concerning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al forms, and the cultural point of view of the aboriginal people. These highlight that the Hengchun Ami people began adopting han religious elements during the Japanese era. These have developed over the course of fifty years, during which the external forms of the han traditions were employed as a means to re-present aboriginal traditions, thus reviving traditional deities and creational myths regarding the sun and the moon, the stars, heaven and earth. Thus, Chinese religious forms and concepts such as that of Heaven, Earth and People and the ancestral rites are employed to re-present and revive the aboriginal beliefs and rituals.

    第一章、緒論 01 第一節、宗教變遷與歷史人類學 01 第二節、臺灣原住民族宗教變遷研究 02 第三節、阿美族的宗教變遷 09 第四節、研究對象與架構、方法 15 第二章、恆春阿美族的傳統信仰 23 第一節、前言 23 第二節、恆春阿美族的宗教文化 24 第三節、日治時期巫師文化的轉折 28 第四節、當代巫師家族的祖靈祭祀 33 第五節、宗教變遷與祭祀場域 37 第三章、土地石祭祀與土地公信仰 39 第一節、前言 39 第二節、傳統土地石祭祀與文化接觸 42 第三節、原漢共祀與文化觀念對應 44 第四節、文化認同與儀式實踐 51 第五節、宗教變遷與祭儀分立 55 第四章、星星傳說與七娘媽信仰 57 第一節、前言 57 第二節、阿美族的星星神話 57 第三節、七娘媽信仰的香火起源與祭祀 65 第四節、七娘宮的諸神信仰與祭儀 67 第五節、原漢同祀與儀式邊界 75 第五章、太陽女神與珠三娘媽 77 第一節、前言 77 第二節、太陽女神觀念與祭儀 78 第三節、太陽神信仰變遷 82 第四節、有眼睛的大石頭 86 第五節、文化再現與起源認同 93 第六章、文化再現與結構再生 95 第一節、文化再現與起源認同 95 第二節、神靈觀念的結構再生 98 參考書目 101

    (一)專書(中文、英文、日文)
    マーシャル‧サーリンズ,山本真鳥,《歴史の島々》,東京:法政大學出版局,1993。
    小川尚義‧淺井惠倫著,《原語による台灣高砂族傳說集》,臺北市:南天書局,1935。
    尹建中,《臺灣山胞各族傳統神話故事與傳統文獻編纂研究》,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1994。
    巴奈‧母路,《阿美族祭儀中的聲影》,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2010。
    巴奈‧母路,《繫靈:阿美族里漏社四種儀式之關係》,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2013。
    巴奈‧母路,《靈路上的音樂:阿美族里漏社祭師歲時祭儀音樂》,花蓮:原住民音樂文教基金會,2004。
    巴奈‧母路,《靈語:阿美族里漏「Mirecuk」(巫師祭)的luku(說;唱)》,花蓮:國立東華大學,2012。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市:允晨文化,1997。
    王櫻芬,《戰時臺灣的聲音:黑澤隆朝『高砂族音樂』復刻暨漢人音樂》,臺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
    古野清人,《高砂族の祭儀生活》,東京都:三省堂,1945;臺北市:南天書局復刻,1996。
    古野清人原著‧葉婉奇翻譯,《臺灣原住民的祭儀生活》,臺北市:原民文化,2000。
    史都華(Stewart,Pamela J)‧史查盛(Strathern,Andrew)‧葉春榮編著,《宗教與儀式變遷:多重的宇宙觀與歷史》,臺北:聯經出版社,2010。
    田哲益,《阿美族神話與傳說》,臺中:晨星出版社,2003。
    佐山融吉、大西吉壽,《生蕃伝説集》,臺北市:杉田重藏書局,1923;臺北:南天書局,1996。
    佐山融吉、大西吉壽著,陳萬春翻譯,《生蕃傳說集》,臺北:中國口傳文學學會,未刊行電子檔,2003。
    吳光祿,《吳光祿使閩奏稿選錄》,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87。
    李國銘,《族群、歷史與祭儀: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稻香出版社,2004。
    杜德橋 編,謝世忠‧劉瑞超譯,《1880年代南臺灣的原住民族》,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出版,南天出版社印製發行,2010.6。
    卓幸君,《生痕旭海》,屏東:臺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2016。
    林素珍‧陳耀芳‧林春治,《阿美族當代宗教研究》,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8。
    邵式柏原著、林偉盛等人譯,《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胡台麗‧劉壁榛,《台灣原住民巫師與儀式展演》,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5。
    胡家瑜,《賽夏族》,臺北市:三民書局,2015。
    原英子,《台湾アミ族の宗教世界》,日本:九州大学,2000。
    原英子原著、黃宣衛主編,黃淑芬、江惠英、林青妹編譯,《臺灣阿美族的宗教世界》,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5。
    夏黎明總編纂、池上鄉志纂修委員會,《池上鄉志》,臺東:池上鄉公所,2001。
    馬淵東一,《馬淵東一著作集》3,東京都:社會思想社,1974。
    馬歇爾‧薩林斯著(M. Sahlins),藍達居等譯,《歷史之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屠繼善,《恆春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1。
    康培德,《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到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臺北:稻香出版社,1999。
    康培德,《殖民想像與地方流變: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臺灣原住民》,臺北:聯經出版社,2016。
    張隆志,《族群關係與鄉村台灣—一個清代台灣平埔族群史的重建和理解》,臺北市:臺大出版委員會,2001。
    張勤,《重修臺灣省通志:經濟志水利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張萬生等編著,《電光石火:電光部落文史記錄》,臺東:臺東縣關山鎮電光社區發展協會,2008。
    清水純,《クヴァラン族 : 変わりゆく台湾平地の人々》,京都:アカデミア出版会,1991。
    清水純原著‧詹素娟主編,《噶瑪蘭族:變化中的一群人》,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1。
    郭漢臣,《滿州民謠舵手:鍾明崑傳記》,屏東市:屏東縣政府,2015。
    郭漢辰、翁禛霞,《流金歲月—悠閒漫步在老厝邊》,屏東:屏東縣政府文化局,2005。
    陳千武譯,《臺灣原住民的母語傳說》,臺北:臺原出版社,1992。
    陳梅卿總編,《牡丹鄉志》,屏東:牡丹鄉公所,2000。
    黃貴潮,《阿美族口傳文學集》,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2015。
    黃學堂主編,《台東縣池上阿美采風》,臺東:池上鄉公所,2011。
    黃應貴,《人類學的視野》,臺北市:群學出版社,2006。
    黃應貴,《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關照、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三民書局,2012。
    黃瓊慧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編,《臺灣地名辭書:屏東縣》,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1。
    熊金郎主修,《滿州鄉志》,屏東:滿州鄉公所,1999。
    窪徳忠,《沖縄の習俗と信仰(増補新訂)-中国との比較研究》東京:第一書房,1997.05。
    臺北帝國大學言語學研究室,《原語による臺灣高砂族傳說集》,臺北:帝國大學言語學研究室,1935;臺北:南天書局復刻,1996。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二卷阿美‧卑南族)》,臺北:南天書局,2000。
    劉克襄,《後山探險:十九世紀外國人在臺灣東海岸的旅行》,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2。
    劉寧顏總纂,《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9。
    潘秋榮,《小米‧貝珠‧雷女:賽夏族祈天祭》,臺北:臺北縣文化局,2000。
    蔡志展,《明清臺灣水利開發研究》,南投市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
    鄭志明,《臺灣的宗教與秘密教派》,臺北:臺原出版社,1990。
    謝世忠‧劉瑞超譯、杜德橋編,《1880年代南臺灣的原住民族—南岬燈塔駐守員喬治‧泰勒撰述文集》,臺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順益原住民博物館出版;臺北:南天書局發行,2010。
    簡炯仁,《屏東平原平埔族之研究》,臺北縣:稻香出版社,2006。
    簡炯仁,《高雄地區平埔族原住民之研究》,高雄:高雄縣文化局,2010。
    簡鴻模,《矮靈、龍神與基督:賽夏族當代宗教研究》,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7。
    Fredrik Barth(ed),”Ethnicity Groups and Boundaries: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 London George Allen: Waveland press,1969.
    Marshall Sahlins,”Islands of history”,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5.
    Marshell Sahlins,”Historical Metaphors andMythical Realities:Structure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Sandwich Islands Kingdom”,Ann Arbo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81.
    Shepherd,John,Robert,”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1600-1800”,Taipei:SMC Pub,1995.
    Taylor,George,Glen Dudbridge edited,”Aborigines of south Taiwan in the 1880s”,Taipei:Shung Ye Museum of Formosan Aborigines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Academia Sinica.

    (二)期刊
    丁洪學,〈秀姑巒阿美族的農曆與農業祭祀(下)〉,《臺灣人文》4,1978.7,頁72-85。
    丁洪學,〈秀姑巒阿美族的農曆與農業祭祀〉,《臺灣人文》3,1978.4,頁72-87。
    丁洪學,〈秀姑巒阿美族的農曆與農業祭祀〉,《臺灣文獻》29:1,1978.3,頁159-175。
    小林岳二,〈台灣原住民の辮髮〉,《台湾原住民研究》3,東京:日本順益台湾原住民研究会,1998,頁128-157。
    王崧興,〈馬太安阿美族之宗教及神話〉,《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12,1961,頁1-27。
    王順民,〈民間信仰的田野觀察--以臺南市開隆宮「七娘媽」為例〉,《臺灣文獻》,44:2/3,1993.9,頁75-83。。
    石磊,〈在漢文化影響下阿美族的家庭結構〉,《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6,頁379-400。
    石磊,〈馬蘭阿美族宗教信仰的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1,1976,頁97-127。
    吳福蓮,〈花蓮吉安阿美族禮俗與宗教變遷之研究〉,《臺灣省立博物館年刊》29,1986.12,頁29-74。
    呂理哲,黃宣衛,〈近十年臺灣南島民族宗教研究的人類學回顧1999-2010〉,《漢學研究通訊》31(3)=123,2012.8,頁15-24。
    李宜憲,〈大港口事件:晚清國家體制與原住民部落的衝突〉,《東臺灣研究》10,2005.12,頁5-35。
    李宜憲,〈日治時期阿美族之水稻種植下的社會變貌〉,《政大民族學報》29,2009.12,頁25-46。
    李宜憲,〈從烏漏到阿棉納納—論大港口事件下烏漏社的失憶〉,《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3,2008.6,頁99-118。
    李明仁、林世偉,〈太保福濟宮七星娘娘祭祀圈之研究〉,《嘉義研究》2,2010.9,頁99-137。
    林美容,〈族群關係與文化分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季刊》69(1990春),頁93-106。
    林素珍、陳耀芳,〈台東馬蘭阿美族信仰民間宗教之研究〉,《台灣原住民族季刊》2(2),花蓮: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院,2009,頁 33~68。
    林素珍〈大港口事件歷史意識之探討〉,《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3,2008.6,頁207-220。
    林開世,〈2012年屏東滿州八保祭典紀實:歷史與權力面向的探討〉,《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24,2016,頁115-170。
    洪秀桂,〈南投巴宰海人的宗教信仰〉,《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2,1973.6,頁445-509。
    原英子,〈台湾アミ族における宗教の「漢化」〉,收錄於三尾裕子、本田洋編,《東アジアにおける文化の多中心性》,東京:風響社,1999年,頁121-153。
    原英子,〈台灣原住民的民族邊界之意識化:以台灣阿美族之宗教行為為例〉,收錄於葉春榮主編,《歷史、文化與族群:臺灣原住民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順益原住民博物館,2006,頁353-362。
    唐美君,〈阿美族里漏社的巫師制度〉,《臺灣研究》2,1957,頁33-34。
    翁佳音,〈一件單語新港文書的試解〉,《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1,1990.1,頁143-152。
    翁佳音,〈二十三號新港文書與西拉雅族的姓名制考〉,《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3,1989.12,頁45-47。
    翁佳音,〈被遺忘的臺灣原住民史—Quata(大肚番王)初考〉,《臺灣風物》42:4,1992.12,頁188-145。
    翁佳音,〈新港文書的物價資料〉,《臺灣風物》40:1,1990,頁133-137。
    翁佳音,〈歷史記憶與歷史事實—原住民史研究的一個嘗試〉,《臺灣史研究》3:1,1996.06,頁5-30。
    張振岳,〈辛未年池上玉清、保安、福德宮聯合慶成祈安五朝清醮〉,《臺東文獻》復刊6(2001.7),頁60-86。
    張振岳、黃學堂、黃宣衛合著,〈從宗教層面看池上地區的族群互動〉,《民族學研究所資料》22,2012,頁19-78。
    張慧端,〈由儀式到節慶--阿美族豐年祭的變遷〉,《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0,1995.6,頁54-64。
    清水純原著、鄭家瑜翻譯,〈獵人與精靈—保祐能捕獲獵物的一種雙方關係〉,《臺灣文獻》55(2),2004.6,頁86-109。
    郭佑慈,〈阿美族傳統農業知識〉,《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5,2009.6,頁99~124。
    陳文德,〈胆(月曼)阿美族的宗教變遷:以接受天主教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2000.06,頁35-61。
    陳春欽,〈向天湖賽夏族的故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1,1966,頁157-192。
    陳春欽,〈賽夏族的宗教及其社會功能〉,《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6,1968.9,頁83-119。
    喬治‧泰勒,〈臺灣的原住民族〉,收錄於謝世忠‧劉瑞超譯、杜德橋編,《1880年代南臺灣的原住民族—南岬燈塔駐守員喬治‧泰勒撰述文集》,臺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順益原住民博物館出版;臺北市:南天書局發行,2010。
    雅衛依‧撒韻,〈賽夏「巫」之新面貌初探:五福宮的例子〉,收錄於胡台麗‧劉璧榛主編,《台灣原住民巫師與儀式展演》,臺北市:中央研究員民族學研究所,2015,頁431-465。
    黃宣衛,〈奇美村阿美族的宗教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之16》,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集刊,1986,頁401-441。
    黃宣衛,〈東臺灣西拉雅祀壺的隱沒與再興—臺東縣池上鄉的初步觀察〉,《臺東文獻》復刊18,2012.12,頁3-21。
    黃宣衛,〈國家與異族觀:論1930年代宜灣阿美族巫師的錢幣與治病儀式〉,收錄於胡台麗、劉壁榛主編,《臺灣原住民巫師與儀式展演》,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0,頁299-331。
    楊仁煌〈殖民帝國邊疆政策與人權治理之反思—兼論大港口事件之啟示〉,《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3,2008.6,頁65-98。
    葉春榮,〈文化接觸與宗教變遷:左鎮地方祀壺信仰研究〉,收錄於葉春容編《宗教與儀式變遷:多重的宇宙觀與歷史》,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10,頁361-388。
    詹素娟,〈臺灣平埔族的身份認定與變遷(1895-1960):以戶口制度與國勢調查的「種族」分類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2:2,2005.12,頁121-166。
    詹素娟,〈雙重邊緣下的族群角色—以清末至日治初期宜蘭叭哩沙邊區的熟番為例—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臺灣文獻》56:4,2005.12,頁91-119。
    潘英海,〈文化合成與合成文化—頭社太祖年度祭儀的文化意涵〉,見莊英章、潘英海主編,《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4,頁235-256。
    潘繼道〈光緒初年臺灣後山中路阿美族抗清事件之研究〉,《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3,2008.6,頁143-186。
    賴貫一,〈巴宰族群的宗教變遷〉,《水沙連》15,1999.1,頁65-70。
    簡明捷,〈宗教變遷與文化再現:花東縱谷中段珠三娘媽信仰〉,《歷史臺灣》17,2019.6,頁33-64。
    簡明捷,〈恆春阿美族人的土地公〉,《歷史臺灣》2,2011年4月,頁155-175。
    簡明捷,〈恆春阿美族婚姻型態的轉變—以港口、大社、九個厝的三個家族為例〉,《臺灣風物》55(1),2005.3,頁73-102。
    簡明捷,〈星宿信仰與神話隱喻--恆春阿美族人的七娘媽信仰〉,《臺灣文獻》71:2,2020.6,頁141-175。
    Huang Shiun-wey, “Accepting the Best, Revealing the Difference—Borrowing and Identity in an Ami Village,” In Religion in Modern Taiwan: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in a Changing Society. Philip Clart and Charles B. Jones, eds. Pp.257-279,2003.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Myers, W. Wykeham. “Notes on the Aborigines of South Formosa”, China, Imperial Maritime CustomsⅡ—Special Series no 2, Medical Report for the Half-Year Ended 30th September 1884.28th Issue, Shanghai,pp.39-46, 1885.
    Taylor, George. “Aborigines of Formosa,” The China Review 14, (1885-1886), pp. 121-126, pp. 194-198 and pp. 285-290.
    Taylor, George. “Aborigines of Formosa,”The China Review 16, (1887-1888), pp. 137-161.

    (三)研究報告與學位論文
    巴奈‧母路,「阿美族 misatulikung 儀式是祭祀「土地公」嗎?」,『2017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嘉義:2017年10月26日-2017年10月27日。
    石磊主持,『族群接觸與族群關係:大梅、旭海、牡丹三個聚落的比較研究』,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編,1999。
    周玉翎,『臺灣南端尾閭恒春的族群與歷史(1867-1904年)』,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林家君,『模糊的邊界與差異的人群:滿州鄉「里德人」的人群分類與實踐』,臺東: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胡家瑜,『賽夏族的物質文化:傳統與變遷』,臺北:內政部專題委託研究計畫報告,1996。
    張靖委,『恆春地區東片山客無到聚落研究』,臺北: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黃宣衛,「錢幣、治病儀式與宇宙觀—由巫師流派的興衰看鳥鳴村阿美族1930年代的社會變遷」,『東台灣宗教與醫療研討會』,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東臺灣研究會主辦,2003年4月26~27日。

    (四)民間史料
    七娘宮,『七娘宮:第一大類文化歷史』,臺東:大武七娘宮,2013年11月。
    七娘宮,『七娘宮:第二大類學術法門』,臺東:大武七娘宮,2013年11月。
    七娘宮,『七娘宮:第四大類醫道學』,臺東:大武七娘宮,2013年11月。
    七娘宮,『七娘宮巫祖寶宗:第三大類:巫祖祖靈台灣原住民宗教文化』,臺東:大武七娘宮,2013年11月。
    七娘宮,『七娘宮歷代救世週年事蹟(第1~70週年)』,臺東:大武七娘宮,2014年6月。
    斯卡羅牡丹灣文史工作室,《牡丹灣音樂》,臺北市: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2011。
    羅峰寺,《丙戌年滿州鄉羅峰寺五朝齋醮及八保祭典記實》,屏東:滿州鄉羅峰寺,2008。

    (五)、採訪調查
    賴福而、賴鴻慶口述,簡明捷採訪,花蓮新城,2002。
    潘金里,簡明捷採訪,屏東牡丹,2003。
    潘英仙口述,林素珍採訪,2006年6月16日。(《阿美族當代宗教研究》)
    潘阿里、潘國明口述,簡明捷採訪,花蓮富里,2013年11月17日。
    林阿梳口述,簡明捷採訪,臺東關山,2014年2月26日。
    潘阿里口述,簡明捷採訪,花蓮富里,2014年3月1日。
    林結利口述,簡明捷採訪,臺東關山,2014年7月15、16日。
    潘新傳口述,簡明捷採訪,新北新店,2014年8月29日。
    潘阿錢孫女、鄰居潘福隆口述,簡明捷採訪,屏東滿州,2015年8月19日。
    許明章口述,簡明捷採訪,屏東滿州,2015年8月19日-20日。
    潘銀娘口述,簡明捷採訪,臺東大武,2018年7月12日。
    胡榮昌口述,簡明捷採訪,臺東大武,2018年8月14日。
    潘秋南口述,簡明捷採訪,花蓮玉里,2018年9月22日、23日。
    江秀玲口述,簡明捷採訪,臺東池上,2018年9月23日。
    潘春成口述,簡明捷採訪,屏東滿州,2005年8月16日、2018年9月24日。
    七星宮採訪,簡明捷採訪,屏東牡丹,2018年9月25日。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5/09/09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