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雅淳
Hsu, Ya-Chun
論文名稱: 體驗教育方案對大學運動社團領導者溝通能力之影響
The Influences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Programs for University Sports Clubs Leaders in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指導教授: 吳崇旗
Wu, Chung-Ch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活動領導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Scouting Education and Outdoor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0
中文關鍵詞: 探索教育人際溝通能力社團輔導
英文關鍵詞: adventure educati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club counseling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05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9下載:1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體驗教育方案對於大學運動社團領導者溝通能力之影響,採質 量混合之研究設計,以溝通能力為主題進行前導研究及正式研究。兩階段研究分別 安排 8 小時及 16 小時之體驗教育方案:於前導研究後,透過半結構式訪談瞭解參 與者之感受與回饋,進而調整正式研究之課程規劃;於正式研究後,依據 6 位參與 者之訪談紀錄及 14 位參與者之回饋資料,及課程前測、後測、延宕測驗之量化結 果,進行歸納與分析。最後根據綜合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未 來社團經營及輔導之參考。
    研究結果發現:1.領導者參與動機包含想學習新事物與社交需求,期許包含學 習溝通與促進社團發展;活動前期處於對未知的觀察與信任感不足階段,從課程環 境、人際互動及自我突破三個層面探討,發現課程任務設計、引導員鼓勵表達、失 衡狀態、自我揭露、包容接納、正向鼓勵、團隊意識形成、害怕被孤立、好勝心、 安全感及反覆練習乃行為改變之機轉因素,並影響後期形成共好團隊。2.領導者參 與活動後感受包含:成就感、歸屬感、驚訝感、無助感及責任感,收穫包含:自我 察覺、換位思考、尊重少數、觀察力、溝通能力及社交關係,產生之漣漪包含:領 導者態度、溝通表現及社團經營,實際應用包含建立良好的社團溝通平台及改善個 人的溝通模式。3.對於溝通能力之影響,表達能力包含:主動表達、明確表達、確 認對方想法及統整團隊意見,其影響契機為產生誤解、溝通無效、認知不同;傾聽 能力包含:耐心傾聽和多聽不同意見,其影響契機為問題解決、保持中立及認識對 方;同理反應能力包含:換位思考、給予正面回饋及理解對方感受,其影響契機為 重視感受、立場不同及正向循環;社交互動能力包含:主動建立關係、不要放棄溝 通、找到共同語言及記住對方名字,其影響契機為社交能力不足、溝通無礙及接納 彼此。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programs on the communication skills of university sports club leaders. Adopting a mixed research design that combines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 pilot study and a formal study were conducted with emphasis on communication skill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wo phases, with 8-hour and 16-hou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programs arranged for each stage respectively. After the pilot study,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to achie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rticipants' feelings and feedback. Further, adjustments were made to curriculum planning in the formal study. Following the formal study, summary and analysis were made based on the interview records of six participants, the feedback data of 14 participants, and the quantitative results of the pre- test, post-test, and delayed post-test for the programs. Finally, based on the overall research results, this study makes relevant discussions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suggestions as a reference for future practice of club management and counsel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Leaders’ motivations for participation include the desire to learn new things and the need for social interaction; their expectations include learning communication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lub.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activity, they are in the phase of observing the unknown and having insufficient trust. An exploration o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curriculum environment,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personal breakthrough reveals that the design of curriculum tasks, the encouragement and expression of instructors, the state of imbalance, self-disclosure, inclusion and acceptance, positive encouragement, development of team awareness, fear of being isolated, competitiveness, sense of security, and repeated practice are the mechanisms and factors for behavior change. These also affect the formation of a team that seeks the common good in later stages.
    2. The feelings leaders experience after participating in activities include sense of achievement, belonging, surprise, helplessness, and responsibility; their gains include self-awareness, empathy, respect for the minority, observation,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 the ripple effects generated include leaders' attitude,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and club management;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clude establishing a good community communication platform and improving personal communication mode.
    3. In terms of the influence on communication skills, the expression ability includes active expression, clear expression, confirming the other party's ideas and integrating the team's opinions; the opportunities of its influence are the occurrence of misunderstandings, in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different perceptions. The listening ability includes listening patiently and listening to different opinions; the opportunities of its influence are problem solving, maintaining neutrality, and understanding the other party. The ability of empathetic responses includes empathy, giving positive feedback, and understanding the other party’s feelings; the opportunities of its influence are valuing feelings, different positions, and positive cycles. The ability of social interaction includes actively establishing a relationship, not giving up communication, finding a common language, and remembering the other party's name; the opportunities of its influence are inadequate social skills, unhindered communication, and accepting each other.

    謝辭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目次 VI 表次 IX 圖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9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0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體驗教育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14 第二節 溝通能力之理論及相關研究 28 第三節 體驗教育對溝通能力之影響因素 44 第四節 體驗教育與溝通能力之相關研究 5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8 第一節 研究設計 58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6 第四節 研究方案 69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蒐集 75 第六節 研究信效度 77 第七節 研究倫理 7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0 第一節 領導者參與體驗教育方案之歷程分析 80 第二節 領導者參與體驗教育方案之學習效益分析 100 第三節 體驗教育方案對領導者溝通能力之影響分析 115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3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3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42 第三節 研究者反思 144 參考文獻 146 壹、中文部分 146 貳、外文部分 156 附錄 158 附錄一 溝通與其他變項關係之相關研究 158 附錄二 大學社團與溝通能力之相關研究 160 附錄三 活動參加同意書 162 附錄四 訪談同意書 164 附錄五 第一次訪談綱要 165 附錄六 反思回饋單 167 附錄七 第二次訪談綱要 168 附錄八 效度檢核表 169 附錄九 量表使用同意書 170 附錄十 人際溝通能力量表 171 附錄十一 課程教案 174

    壹、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人類研究倫理守則。(2012 年11 月13 日第19 屆第9 次理監事聯席會議訂定施行)
    王淑俐(2000)。人際關係與溝通。臺北市:三民。
    王伯宇(2015)。冒險教育課程對小型企業員工教育訓練之長期成效研究。臺灣運動教育學報, 10(1),31-50。
    王政彥(1992)。台灣地區大學生溝通能力、自我檢校與溝通恐懼之關係研究。測驗與輔導,113,2292-2298。
    王泳貴(2002)。國小教師人際依附風格、人際溝通能力與人際溝通滿意度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王姮又(2010)。組織成員玩興、溝通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王彥程(2000)。臺灣企業員工人際溝通能力之衡量及其量表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管理學院,臺南縣。
    左宗亭(2008)。半導體產業員工人際溝通能力、衝突管理與教育訓練需求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史捷(2000)。大學生人格特質、人際溝通能力與愛情態度的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北市。
    田瑞良(2004)。雲林科技大學學生社團活動參與態度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江淑瑩(2008)。大學生服務性社團參與、人際關係及人生目標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因應司法院釋字第六八四號解釋,專科以上學校處理學生事務參考原則。(2011 年 06 月 13 日訂定)
    何華國(2003)。人際溝通。臺北市:五南。
    巫雅菁(2001)。大學生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兆田(2010)。體驗學習企業培訓:職能發展冒險培訓方案。體驗教育學報 ,4,37-74。
    吳思誼(2011)。溝通恐懼與大學生學習面及職業選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元智大學,桃園市。
    吳貞儀(2018)。自「體驗」中成長—探討體驗教育對智能障礙學生職場社會適應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桃園市。
    吳崇旗(2005)。建構戶外冒險教育效益機轉之模式—以繩索挑戰課程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
    吳崇旗、許自懋、王俊杰(2015)。國小學童探索教育課程實施歷程及其對班級凝聚力影響之行動研究。臺灣運動教育學報,10(2),37-55。
    吳崇旗、呂曉如、郭癸賓(2017)。冒險教育課程對國中曲棍球選手生活效能及團隊凝聚力之影響。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 ,17(2),273-297。
    吳崇旗、林思妤、王偉琴(2019)。冒險教育方案對網路成癮青少年之成效研究。體育學報, 52(2),241-261。
    吳清山(2003)。體驗學習的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7,14-22。
    呂采徽(2012)。體驗教育團體方案對安置機構青少年人際互動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李美枝(1992)。社會心理學。臺北市:大洋。
    李義男(2000)。探索教育之超越心理功能。公民訓育學報,9,63-79。
    李維德(2015)。如何運用語言學習策略來提升語言知覺與改進溝通能力。明新學報, 41(2),63-78。
    李文懿(1997)。台北市大學生親子溝通、同僚互動與性知識、性態度及性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化大學,臺北市。
    李燕、李浦群譯(1995)。人際溝通。臺北市:揚智。
    尚憶薇(2009)。探索體驗教育融入體育課程之效益。大專體育,103,30-33。
    林清山(2014)。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市:東華。
    林我崇(2003)。問題導向教學策略對技職校院學生行銷研究學習成效及人際溝通能力提昇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坤男(2015)。慈暉班學生體驗教育課程之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晁緯(2020)。體驗教育方案對輔導員培養人際溝通之成效研究-以新北市某旅行社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易潔、楊宗文、陳偉振(2014)。以體驗教育方案為學校本位課程之研究-以新北市萬里國民中學為例。中原體育學報,4,31-37。
    林東原(2006)國民小學教師人際溝通能力與教學效能之研究-以中部四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原宏、李清韻(2004)。國小學生數學解題溝通能力評量之實證研究。測驗統計年刊 ,12(下),233-268。
    林桂如 、李雅蓉、 蔡立群 、 鍾雅婷 (2017)。聽覺障礙學童溝通能力之評估面向。聽障教育期刊, 16,8-12。
    林永森、葉錦樹、黃品齊、謝志松(2013)。學校運動性社團經營與管理。運動與遊憩研究,8(2),93-109。
    邱金松(1998)。現在體育運動思潮(上)。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邱偉誠 、鍾佳容、 吳明賢(2019)。臺灣醫療職場Joy in Work具體作為「推動工作自主與成就」It's our LIFE!嘉基體驗教育引導主動思考。醫療品質雜誌, 13(3),35-39。
    金瑄桓(譯)(2020)。人生給的答案I:你的掙扎,他們都經歷過,世界最強當你最堅強的後盾。(原作者:Ferriss, T.)。臺北市:天下雜誌。(原著出版年2017)
    洪嘉文(2001)。溝通管理在學校體育之策略應用。中華體育季刊,15(3),128-136。
    徐佩瑜(2009)。社團活動參與經驗對科技大學畢業生生涯發展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
    高嘉吟(2002)。主管性別、知覺主管溝通能力與員工溝通滿意度之關係研究—以臺灣區電子產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同大學,臺中市。
    張翠珠(2001)高屏地區大學生休閒參與.休閒教育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張育綾(2010)。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人際溝通能力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哲遠(2013)。 大學生社團經驗對其創業能力與創業潛能影響之研究-以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張同廟(2019)。那一型最像你?Kolb經驗學習與反思之探究-以大學生參與社團服務學習活動為例。華醫學報,50,37-61。
    張同廟、陳昭雄(2008)。組織溝通、工作滿意、組織承諾與工作績效之關係模式研究-以我國大學校院學生社團幹部為例。弘光學報,52,145-173。
    張同廟、劉維群、林株啟(2018)。探討社團幹部領導才能與成效展現之關係。休閒運動保健學報, 15,17-46。
    張艾玲、許秀櫻、顏妃伶、張淑真(2015)。專科護理師人際溝通能力、組織溝通滿意程度與自我效能關係之探討。台灣專科護理師學刊,1(1),17–29。
    張良漢、蘇士博(2000)大專院校學生社團經營管理之探討-以運動性社團為例。大專體育,51,140。
    梁朝雲 、陳新霖 (2011)。環境促發了我的領導力-以社會改變模式探討大學校園環境對社團幹部領導力發展的影響。學生事務─理論與實務, 50(4),25-61。
    莊妙芬(2001)。替代性溝通訓練對低功能自閉症兒童溝通能力與異常行為之影響。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 ,9,181-212。
    莫懷恩、陳乃瑜(2017)。技專校院學生依附型態與人際溝通能力之相關研究-以Facebook使用行為為例。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7(3),1-19。
    許庭榮(2012)。體驗教育課程對聽障籃球運動員團隊建立訓練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許慧如(2000)。人際溝通自我調整訓練課程對增進國小資優生人際溝通能力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龍君(2003)。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許于仁 、 楊美娟、 張育瑄、 嚴敏慈(2018)。跨部門城市體驗式學習對團隊溝通信任影響之研究-以某高科技公司為例。體驗教育學報,11,1-24。
    郭託有、陳伃柔、鄭伊庭、游廷煒(2015)。體驗教育理論與實務(2版)。臺北市:華都文化。
    郭金龍(2002)。探索教育課程對企業員工人際溝通效果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郭芳秀 、黃惠滿 、孫凡軻、林婉如(2019)。加護病房護理人員人際溝通能力與衝突處理風格。護理雜誌,66(2),67-76。
    陳皎眉(1997)。人際關係。臺北市:空大。
    陳皎眉、鄭美芳(2002)。人際關係與溝通。臺北市:大中國。
    陳杏枝(1999)。社會化,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臺北市:巨流。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文化。 
    陳乃瑜(2016)。以結構方程式驗證依附型態與人際溝通能力相關之研究-以Facebook為例。運動健康休閒學報,7,65-77。
    陳志銘(2006)。大學生參與社團活動之自我導向學習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陳修蕙(2010)。繩索挑戰課程對高關懷青少年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陳曉萍(2013)。體驗教育在企業教育訓練的現況與未來發展方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
    陳文香、羅惠敏(2019)。溝通課程對提升護生人際溝通能力與學習滿意度之探討。健康科技期刊, 6(1),16-26。
    陳昭雄、林合懋(2005)。大專校院社團幹部參與校園社團活動自我成長認知態度之探討。弘光學報, 46,59-78。
    陳昭雄、 林合懋 (2006)。大專校院學生社團幹部優質領導能力認知態度之初探。弘光學報, 48,109-119。
    陳昭雄、林合懋、鄧蘭(2005)大專校院學生社團幹部建構本位能力之續探─以全國七所公私立大專校院社團學生幹部為例。弘光學報,46,49-57。
    陳金英、余宣憓、陳慧真、林怡臻(2001)。大學生參與服務性社團對個人生活經驗之影響。生活應用科技學刊,2(4),353-379
    教育部(2010)。教育施政理念與政策。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EDU01/990310當前教育政策方向 (網頁版)_1.pdf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永政(2004)。足球教練與隊員間良好的溝通與競賽績效之研究。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3年度,429-429。
    黃柳逢 (2014)。大學生參與服務性社團對於自我管理、人際關係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黃宏嶈(2019)。體驗教育課程對大學社團幹部人際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采瑛(2020)。警專學生自我角色認知、形象建構及其與民眾的溝通技巧:體驗式教學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黃禎平(2019)。黑暗水手的海洋冒險—視障者參與獨木舟冒險遊憩活動歷程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端真、曾玲珉(譯)(1996)。人際關係與溝通(R. F. Verderber, & K. S. Verderber著)。臺北市:揚智。
    彭芸(2003)。我國大學生的媒介使用、社會資本與政治信任對象之關聯性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1-2412-H-004-018-)。
    辜偉立、吳崇旗(2019)。體驗式教育訓練對義工之工作投入、團隊凝聚力與持續服務意願影響。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類,13(1),1-20。
    楊慕慈(2002)。人際關係與溝通。臺北市:禾楓。
    楊淳斐(2016)。臺灣大學生網路成癮盛行率與心理性危險因子之調查研究,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報,3,113-136。
    楊永森(2001)。社團經驗對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劉麗容(1991)。如何克服溝通障礙。臺北市:遠流。
    劉依玫(2007)。海洋雙人獨木舟划行者之溝通行爲與人際關係發展研究。體驗教育學報,1,48-71。
    劉孟珊(2004)。人際溝通能力量表之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潘冠美(2000)。審計人員溝通能力、溝通恐懼與工作成就關係之研究。會計評論 ,32,1-26。
    蔡志輝(2013)。體驗教育活動方案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系統思考技能影響之研究—以新北市五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蔡居澤(1995)。探索教育與心療活動之探討。公民訓育學報,4,409-432。
    蔡居澤、廖炳煌(2005)。探索教育與活動學校。桃園縣龍潭鄉:中華探索教育發展協會。
    廖芳碧(2002)。圖形溝通訓練對低功能自閉症者溝通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鄭佩芬(2000)。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臺北市:揚智。
    鄭賀珍(2011)。大學生參與運動性社團之探討,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0(1),167-174。
    鄭志富、張川鈴(2002)。體育行政人員組織內部溝通之研究─以台北市立體育場為例。體育學報,33,177-189。
    鄭智明 、陳美燕(2014)。體驗教育課程對澳門中學生領導才能之行動研究。體驗教育學報 ,8,89-107。
    賴建億(2018)。體驗教育方案對社會退縮青少年人際關係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錡寶香(2009)。兒童語言與溝通發展。臺北市:心理。
    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2019)。天下雜誌。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8041&from=search
    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2019)。天下雜誌。取自https://www.cw.com.tw/index.php/article/5096361
    戴宏杰(2012)。大學生參與體育性社團參與動機及身體意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謝智謀(2003)。另類學習方式-體驗學習。教師天地,127,6-13。
    謝智謀(2004)。另類體育教學─冒險教育課程。學校體育,81,22- 37。
    謝智謀(2015)。登峰。臺北市:格子外面。
    謝智謀(2018)。海外遠征登山課程對受災原住民青少年復原力之影響。體育學報, 51(1),107-125。
    謝智謀、吳崇旗、謝宜蓉(2007)。體驗學習融入休閒教育課程之實施成效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2(4),39-50。
    藍三印、黃玲媚、江中信、葉蓉慧(譯)(2011)。人際關係與溝通(原作者:Kathleen S. Verderber、Rudolph F. Verderber、Cynthia Berryman-Fink)。新北市:前程文化。
    鍾慧蘋、陳殷哲(2016)。組織導入探索教育對於形塑企業文化與提升教育訓練層級之研究。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報, 24,141-182。
    顏秀如(2001)。從危機管理的角度論學校溝通。學校行政,12,43–51。
    羅秀英(2005)。國民小學會計人員玩興特質與人際溝通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羅鳳恩、沈揚恩、羅家昌、申震雄、賴子敬(2008)。體驗教育專業化程度對參與者健康自評關係之研究。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8,98-107。
    體驗教育協會(2004)。什麼是體驗式教育? 取自www.aee.org

    貳、外文部分
    Argyle, M. (1972).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human social interaction. In R. A. Hind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Cambridge U. Press. Abstract.
    Cooper, D. L., Healy, M. A., & Simpon, T. (1994). Student development through involvement: Specific change over tim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5, 99-102.
    Dewey, J. (191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Y: MacMillam Co.
    Dewey, J.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Y: Simon & Schuster
    Daniel J. C., & Michael J. C. (1998).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 goals-based approach. Boston: Bedford/St. Martin's.
    Ellmo, W., & Graser, J. (1995). Adapted adventure activities: A rehabilitation model for adventure programming and group initiatives. Dubuque, IA: Kendall/Hunt.
    Gerstein, J. S. (1990).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corporate adventure handbook. DeKalb, IL: North Illinois University College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Hood, A. B., Raihine, A. R., & White, D. B. (1986). Changers in ego identity during the college year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al, 40, 28-40.
    Jorgensen, D. L. (1989).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 methodology for human studies. Newbury Park. CA: Sage.
    Knapp, C. E. (1992). Lasting lessons: A teacher’s guide to reflecting on experience. Eric Clearing-house/Rural Education and Small Schools.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Kolb, D. A. (1985).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NY: The Macmillan company.
    Kolb, D. A., & Fry, R. E. (1975). Toward an applied theory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In C. 
    Kraft, R. J., & Sakofs, M. (1985). The Theory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Boulder, CO: Association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
    Luckner, J. L., & Nadler, R. S. (1997). Processing the Experience: Enhancing and Generalizing Learning (2nd). Dubuque, IA: Kendall Hunt Publishing.
    McKenzie, M. D. (2003). Beyond “the Outward Bound process:” Rethinking student learning.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26(1), 8-23. 
    Pylyshyn, Z. W. (1973). The role of competence theories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2, pp.21-50.
    Pfeiffer. J.W & Jones. J.E (1980). The 1980 annual handbook for group facilitators. San Diego: University Associates.
    Rubin, R. B. (1982). Assessing speaking and listening competence at the college level: The communication competency assessment instrument.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31, pp.19-32.
    Rudolph, F. V., & Kathleen, S. V. (1995). Interact: Us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Belmont, CA: Wadsworth.
    Schoel, J., Prouty, D., & Radcliffe, P. (1988). Islands of healing: A guide to adventure based counseling. Hamilton, MA: Project Adventure.
    Spitzberg, B. H., & Cupach, W. R. (1984).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Beverly Hills, CA: Sage.
    Verderber, R. F., & Verderber. K. S. (1995). Inter-act: us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7th ed.). International Thomson Publishing.
    Wiemann, J. M. (1977). Explication and test of a model of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 pp.195-213.
    Wilmot, W. W. (1987). Dyadic communication (3rd ed.). Dubuque, IA: Brow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