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潔亭
Chen, Jie-Ting
論文名稱: 彈性分組應用於國中彈性學習課程之行動研究
Action Research on Flexible Grouping applied to the Alternative Curriculum of Junior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 湯仁燕
Tang, Ren Y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教育管理與課程教學領導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Education_In-service Teacher Master's Program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for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7
中文關鍵詞: 彈性分組彈性學習課程差異化教學媒體識讀能力
英文關鍵詞: flexible grouping, alternative curriculum,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media literacy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17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4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彈性分組應用於國中彈性學習課程的課程設計與實施歷程,採用行動研究法,除研究者之外,研究對象為32位七年級導師班的學生,實施期程為期三個月,實施約15堂課的時間。

    本研究透過結合差異化教學的彈性分組方式進行彈性學習課程的規劃與實施,並透過學生的學習單、心得省思、札記、教學錄影、問卷、研究者的教學省思與訪談紀錄等文件,進行三級編碼的歸納與統整,分析所蒐集到的資料,本研究的研究結果如下:

    壹、教師在設計與實施彈性分組教學課程時,應於擬定學習目標前評估學生的學習經驗、考慮學生的特質挑選學習材料、安排師生共同參與的學習活動、營造正向支持的學習環境,及實施多元化學習評量,並依循彈性分組及差異化教學的原則。
    貳、實施彈性分組可以提升學生的動機與態度。藉由不斷變換的分組方式,可以讓學生學習和不同的組員溝通合作,並促進想法的交流,從中也能培養其媒體識讀能力,和同理他人、溝通、人際互動與合作的能力。
    參、實施彈性分組教學的困境與因應之道,可以從課程設計與實施過程中加以檢視,尤其是事先評估學生的學習背景與經驗,審慎規畫課程方案,更可以透過共備增進課程的完整性。

    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對教師及未來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flexible grouping to junior high school alternative curriculu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using the Action Research Method. The research subjects include the homeroom teacher, who is the researcher, and her 32 seventh-grade students. The research lasted 3 months and 15 class-periods.
    This research uses flexible grouping combined with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in planning and implementing alternative curriculum. The data was collected through students’ handouts, feedback, reflections, journals, video lectures, questionnaires, the researcher’s teaching evaluations, and interview records or documents, etc. Utilizing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 the assembled data was integrated with inductive reasoning and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When designing and executing flexible grouping and alternative curriculum, teachers should first evaluate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before setting learning goals and selecting study materials. The course plan should include activities for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together, have a positive and suppor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administer a diversified learning assessment, an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flexible grouping and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2. The application of flexible grouping can improve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attitude. By periodically regrouping, students learn to communicate and work with different group members, which cultivates media literacy skills, empathic abilities,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and cooperation readiness.
    3. The difficulties of and the solution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flexible grouping can be examined from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execution. Lastly, the researcher has reflected upon the study and gained personal growth, including a view towards the enhanced empowerment of teachers as well as the changing and practicing of teaching beliefs.

    Recommendations to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are derived according to the above-mentioned research resul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名詞解釋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9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19 第六節 研究信實度與研究倫理 27 第七節 研究限制 2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9 第一節 差異化教學的理念與實施 29 第二節 彈性分組的意涵與實施 42 第三節 彈性分組之相關研究 52 第三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5 第一節 彈性分組的規劃與實施歷程 55 第二節 彈性分組的實施成效 125 第三節 彈性分組的困境與專業成長 144 第四章 結論與建議 149 第一節 結論 149 第二節 建議 157 參考文獻 160 附錄 164 附錄一 彈性分組應用於國中彈性學習課程之課程實施方案 164 附錄二 家長同意書 173 附錄三 打擊假新聞(眼見為憑?這是真的嗎?)學習單 174 附錄四 記者甘苦談學習單 175 附錄五 分組經驗問卷方案實施前後比較表 176

    方玉婷(2019)。實施差異化教學對於國小六年級學童英語表達能力之改變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
    王建雅、陳學志(2009)。國民小學應用多元智能理論的歷程分析與評估之研究。教育實踐與研究,22(1),139-167。
    王為國(1999)。國民小學應用多元智能理論的歷程分析與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
    王為國(2005)。多元智能教育理論與實務。心理。
    王慧明(2016)。合作學習對國中生學習理化學習動機與學習表現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
    教育基本法(2013年12月11日修正)。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45。
    何宜璇(2017)。差異化教學融入國中英語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何琦瑜、賓靜蓀、張瀞文(2013)。國中學習力大調查 搶救「無動力時代」。親子天下,33,126-129。
    吳清山(2012)。差異化教學與學生學習。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 38。https://epaper.naer.edu.tw/edm.php?grp_no=1&edm_no=38&content_no=1011。
    呂翠華(2011)。彈性分組:從學習障礙學生需求的觀點 探討區分性教學在普通班的實施策略。特殊教育季刊,119,7-14。
    李坤崇(1999)。多元化教學評量。心理。
    李美璇(2015)。差異化教學策略對於國中生英語學習成效及動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林秀玉(2006)。小組合作學習達真正成功的必備要點。科學教育月刊,295,23-32。
    林佩璇 (2020)。教學原理理論、實踐與專業。師大書苑。
    林佩璇(2017)。矛盾驅動擴展學習:差異化教學的實踐轉化。課程與教學,20(4),117-150。
    林佩璇、李俊湖、詹惠雪(2018)。差異化教學。心理。
    林家萬(2005)。機械製造之數位學習成效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學位論文。
    林健豐(2015)。林健豐的區分姓ABC分組教學法(國中英語)。載於任懷鳴、田麗娟(主編),感動‧敢動-分組教學實戰手冊,90-107。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
    林紹瑋(2018)。合作學習運用於國一歷史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課程教學與科技研究所。
    林靜萍(2005)。小組合作解題對國小學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
    邱麗娟(2010)。合作學習影響國中學生學業成就、學習動機及社會技巧之行動研究~以英語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洪慈蔚(2013)。走在增權賦能的道路上-高中團隊教師增權賦能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
    唐淑華(2016)。差異化教學的迷思與再探。中等教育,67(4),1-6。
    馬行誼(1997)。國小學童說明文寫作現象分析-班級小組討論法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研究所。
    張子超(2000)。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引自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大辭書。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5304/。
    張春興(2013)。教育心理學。東華。
    Carol Ann Tomlinson(2016)。能力混合班級的差異化教學(張碧珠、呂潔樺、賴筱嵐、蔡宛臻、黃晶莉譯)。五南。(原著出版於1995年)
    Carol Ann Tomlinson(2018)。差異化班級:回應所有學習者的需求(張碧珠、呂潔樺譯)。五南。(原著出版於1999年)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取自網路: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87/pta_18543_581357_62438.pdf。
    陳雅慧(2019年,11月)。眼見為真的時代不再,常問「真的假的」。天下雜誌,106,12。
    黃秀惠(2017)。差異化教學對學生數學學習成就及學習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
    葉佳盈(2018)。合作學習教學法對提升學習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劉沂芳(2008)。透過彈性分組進行英語為外語的差異教學。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39(1),97-122。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
    蕭惠芳(2020)。運用差異化教學於國中生英語學習之實踐探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
    簡梅瑩(2011)。國小高年級媒體素養課程規劃與教學實施之行動研究。教育實踐研究,24(2),33-64。
    Dale, E. (1946). Audiovisual methods in teaching. Dryden Press.
    Gregory, G. H., & Chapman, C. (2012).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One size doesn't fit all. Corwin press.
    Heacox, D. (2002). Differentiating instruction in the regular classrom: How to reach and teach all learners. Minneapolis.
    Levy, H. (2008). Meeting the needs of all students through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Helping Every Child Reach and Exceed Standards. The Clearing House, 81(4), 161-164. Retrieved January 1, 2021, from http://www.jstor.org/stable/30189983
    Radencich, M. C., & McKay, L. J. (1995). Flexible grouping for literacy in the elementary grades. Allyn & Bacon.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6/02/08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