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游添燈
YU, Tien-Deng
論文名稱: 太極拳與整–體運動
Taijiquan and the Whole-Body Movement
指導教授: 劉一民
Liu, I-Mi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0
中文關鍵詞: 太極拳運動哲學身體中和配置部署整體陰陽相濟有無相生
英文關鍵詞: taijiquan, philosophy of sport, body, qi, moderation, assemblage, deployment, whole-body, the flux of Yin and Yang, the mutual creation of presence and absence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27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0下載:3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的目的在於探討太極拳的「整–體」運動,此議題包含三個子題:其一,如何描繪出太極拳的整體面貌;其二,作為太極拳「整–體」運動者的「身體」內涵為何;其三,涉及太極拳與「整–體」運動中「整」的部署和配置。根據這三個子題的背景分析,採用現象學的詮釋方法來描述太極拳與「整–體」運動的身體部署。研究路徑和論述架構,分成三大部份進行。第一部分先回到太極拳經典文獻中,探討太極拳的整體樣貌,同時建構一種認識「氣」的操作方法,並說明太極拳與「整–體」運動中的整體觀。第二部分回顧中西論述「身體」的議題,從「中國氣論」、「經絡」、「塊莖」、「筋膜」、「氣能美學」、「達爾文式身體」等六個面向探討太極拳與「整–體」運動中學者的「身體」配置。第三部分由老子「有無相生」的理論,經「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提出「相」的修煉工夫,作為統合窺探太極拳的「整」。研究結果發現,太極拳的「勁」,是指內氣連通產生的作用,而太極拳的「整」,乃是一種身體張力的整合、部署和連通,同時「整」也是一種與身體關係的交往、融洽和凝聚。整體而言,太極拳工夫的修煉,應該朝神、意、氣的中和工夫著手,煉養「整勁」,將內氣和內勁確實接通全身,形成完整一氣的作用,透過太極拳與「整–體」運動的操作,學者修煉成動態開放整體的「氣–身體」,形成內氣連通的太極拳「整–體」配置。

    The aim of the dissertation is an attempt to explore the “whole-body” movement of taijiquan. This topic involves three aspects: how to delineate the holistic features of taijiquan; how to understand the intrinsic quality of the practitioner’s body; how to map out the deployment and assembly of taijiquan’s “wholeness.”Based upon these three background analysis, the dissertation takes phenomenology as methodology to describe the bodily deployment of taijiquan’s “whole-body” movement. 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 terms of research routes and discursive frameworks. Part I reviews first the classic taijiquan literature to study the formation of “wholeness”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build up an operation method to understand what “qi” (氣) is.Part II reviews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discourses on the issue of the body deployment and taijiquan’s “wholeness” to highlight six major aspects: “Chinese qi philosophy,” “the meridian,” “the rhizome,” “the fascia,” “the aesthetics of atmosphere,” and “the Darwinian body.”Part III takes Laozi’s theory on “the mutual creation of presence and absence” to propose “xiang (相) (mutuality, relativity, interaction)” as a way to explore taijiquan’s “wholeness” via the saying that “only through the flux of yin (陰) and yang (陽) can jing (勁) be used.” As the research result demonstrates, the jing of taijiquan refers to the function created by the circulation of the inner qi, while the “wholeness” appears to be the integration, deployment and connectivity of body tension, also as the contact, compatibility and cohesion of body relations. To sum up, the practice of taijiquan should start with the moderation of shen (神)、yi (意) and qi, cultivate “zheng-jing (整勁)” as the connectivity of inner qi and inner jing in the whole-body movement, and reach ultimately the dynamic Open Whole of “the qi-body.”

    目 次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主題與價值 4 第三節 研究回顧與評論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13 第五節 重要名詞解釋 21 第貳章 太極拳與「整–體」運動中的整體觀 27 第一節 細說「整體」與「動態性開放整體」 27 第二節 何謂太極拳的「整–體」運動 31 第三節 活化太極拳運動與認識「氣」的一種方式 33 第四節 太極拳的「整–體」面貌 38 第參章 太極拳與「整–體」運動中相關的「體」論 47 第一節 中國氣論哲學與太極拳「整–體」運動相關的連結 48 第二節 中國醫學經絡理論與太極拳「整–體」運動相關的連結 52 第三節 德勒茲塊莖理論與太極拳「整–體」運動相關的連結 59 第四節 西方筋膜學理論與太極拳「整–體」運動相關的連結 62 第五節 氣能美學與太極拳「整–體」運動相關的連結 66 第六節 達爾文式身體與太極拳「整–體」運動相關的連結 68 第肆章 太極拳與「整–體」運動中「整」的內涵和運作 75 第一節 太極拳與「整–體」運動中身體轉向的配置和統合 76 第二節 勁、整勁、聽勁與懂勁的意義 82 第三節 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92 第四節 以中和相遇下的太極拳「整–體」運動 101 第伍章 結論 107 引用文獻 119

    Allen, B. (2015).Striking Beauty: A Philosophical Look at the Asian Martial Art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Allen, B. (2015).Vanishing into Things: Knowledge in Chinese Tradition. New York: ColumbiaUniversity.
    Böhme, G. (1993). Atmosphere as the Fundamental Concept of a New Aesthetics.Thesis Eleven, 36, 113-126.
    Deleuze, G. (2006).Nietzsche and Philosophy.Tomlinson,H. (Trans.), New York: The Athlone.
    Deleuze, G. (2007).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Patton, P. (Trans.), New York: The Athlone.
    Deleuze, G.,&Guattari, F. (1987). A Thousand Plateaus.Massumi, B. (Trans.),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Deleuze, Gilles.(1986) Cinema 1.Trans. Hugh Tomlinson and Barbara Habberja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Deleuze,G. (1983).Anti-Oedipus. Hurley, R., Seem M., & Lane, H. R. (Tran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Jullien, F. (1995).The Propensity of Things Toward A History of Efficacy in China. New York: Zone Books.
    Reiterative Reflexology Foot Chart. Retrieved January 2, 2020, from Modern Institute of Reflexology: http://reflexologyinstitute.com/reflex_chart.php.
    Marcel, Gabriel. (1952). “If I am My Body.” Philosophic Inquiry in Sport, edited by William J. Morgan and Klaus V. Meier, 2nd ed., Human Kinetics Publ., 1995, pp. 87–88.
    Merleau-Ponty,M.(1962).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SmithC. (Trans.), London: Routledge.
    Mesle, C. Robert, (2008). Process-Relational Philosophy: An Introduction to Alfred North Whitehead. WestConshohocken, PA: Templeton Foundation Press.
    Mills, C. W.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Myers, Thomas W. (2014). Anatomy Trains :MyofascialMeridians for Manual and Movement Therapists(3e).Edinburgh; New York: Churchill Livingstone/Elsevier.
    Philosophic inquiry in sport, (1995).Edited by Morgan, W. J., & Meier, K. V., 2nd ed.,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Sartre, Jean-Paul.(1956). “The Body.” Philosophic Inquiry in Sport, edited by William J. Morgan and Klaus V. Meier, 2nd ed., Human Kinetics Publ., 1995, pp. 85–86.
    Sheets-Johnstone, Maxine.(1996). “Darwinian Bodies: Against Institutionalized Metaphysical Dualism.” The Incorporated Self: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Embodiment, by Michael O'Donovan-Anderson, Rowman & Littlefield, pp. 14–17.
    Sokolowski, Robert. (2000).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The Deleuze Dictionary, (2005).ed. by Adrian Par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hitehead, A. N. (1919). An Enquiry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Natural Knowledge.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 (1929). Process and Reality: An Essay in Cosmology. New York: Macmillan Company.
    -----. (1929). The Aims of Education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Macmillan Company.
    Yu,T.,&Ilundáin-Agurruza, J. (2016).Taijiquan and the Body without Organs: a holistic framework for sport philosophy. Journal of the Philosophy of Sport.43(3), 424-439.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全書》,第22冊,上海:上海古籍,2002。
    人民體育出版社(編)(1995)。太極拳全書。河北:人民體育。
    于志鈞(2013)。吳圖南太極拳精粹。北京:當代中國。
    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湧編,李慶譯(2007)。气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
    戈國龍(注譯)(2007)。新譯樂育堂語錄。臺北:三民。
    牛兵占、陳志強、徐樹楠、曹鳳(1994)。中國經典通釋‧黃帝內經。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1994。
    王子和 (審定),歐業超 (主編)(1998)。太極拳縮影。臺北:養正堂。
    王子和 (輯錄)(2002)。太極拳涵化文集。臺北:養正堂。
    王心運 (2006)。身體與處境——赫曼.許密茲(Hermann Schmitz)的新現象學簡介。哲學與文化,32(2),83-99。
    王心運 (2014)。赫曼‧許密茲論原始當前。東吳哲學學報,(29),1-23。
    王軍(2009)。人體四肢經穴筋膜基礎的醫學影像學研究。廣州:南方醫科大學,2009。
    王軍、王春雷、沈寶林、楊林林、原林(2007)。用筋膜學說解讀經絡實質和物質基礎。中國針灸,27(8),583-585。
    王軍、原林、王春雷、戴景興、吳金鵬(2010)。人體四肢經穴筋膜基礎的醫學影像學研究,中國醫學物理學雜誌,27(3),1866-1870。
    王朝慶、蔡忠憲、邱熙亭、王偉全(2016)。解剖列車:專為徒手及動作治療師準備的肌筋膜經線。臺北:臺灣愛思唯爾。
    王曉波 (1986)。氣與古代自然哲學。國立臺灣大學創校四十周年國際中國哲學研討會論文集。557-570。
    司馬遷(1984)。史記。臺北:鼎文。
    朱永嘉、蕭木(注譯)黃志民(校閱)(2009)。新譯呂氏春秋。臺北:三民。
    何乏筆(2000)。修身、個人、身體──對楊儒賓《儒家身體觀》之反省。中國文哲所研究通訊。10(3),293-308。
    何乏筆 (2003)。氣氛美學的新視野—評介伯梅〈氣氛美學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當代,(188),34-43。
    佘碧平 (譯)(2005)。主體詮釋學:法藍西學院演講系列1981-1982。上海:上海人民。(Foucault, M. 1981-1982).
    余德慧(2014)。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經驗,臺北:心靈工坊。
    吳兆基 (2010)。太極拳與古琴。收錄於楊國良主編,古典與現代(第一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吳怡 (1996)。中國哲學發展史。臺北:三民。
    吳圖南 (講授),馬有清 (編)(2005)。太極拳之研究。香港:商務。
    宋剛(譯)(2002)。道德奠基:孟子與啟蒙哲人的對話。北京:北京大學。(Jullien, F., 2002)
    杜正勝(1991)。生死之間是聯繫還是斷裂?─中國人的生死觀。當代。第58期,頁24-41。
    杜正勝(1993)。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黃應貴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27-88。
    杜正勝(1995)。從眉壽到長生─中國古代生命觀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6本,第2分,383-487。
    李建民 (2000)。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臺北:中研院史語所。
    李建民 (2001)。周秦脈學的王官源流。科技、醫療與社會,1,137-189。
    李時珍(2003)。奇經八脈考。參考柳長華主編《李時珍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
    李嗣涔(1991)。氣功的科學觀。科學發展月刊。19(8),1055-1059。
    李鼎(2007)。針灸學釋難(重修本)。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
    李壽籛 (1998)。武當嫡派太極拳術。臺北:逸文。
    李維倫譯(2004)。現象學十四講。臺北:心靈工坊。(Robert Sokolowski,2000)
    汪永泉 (講授),魏樹人、齊一 (整理)(1995)。楊式太極拳述真。北京:人民體育。
    沈清松(1991)。物理學之後–形上學的發展。台北:牛頓。
    沈清松(1998)。解除世界的魔咒。台北:臺灣商務。
    沈清松(主編)(1990)。時代心靈之鑰:當代哲學思想家。台北:正中。
    沈濤(1992)。導引養生圖說。北京:人民體育。
    卓立(譯)(2009)。勢:中國的效力觀。北京:北京大學。(Jullien, F., 1992)
    周穎、劉玉寧 (譯)(2001)。尼采與哲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Deleuze, G., 1962)
    孟乃昌 (1994)。太極拳譜與祕譜校註。臺北:臺灣珠海。
    林志明、張婉真(譯)(2004)。本質或裸體。臺北:桂冠。(Jullien, F., & Gibson, R., 2000)
    林彥邦(2013)。太和鼓鬯:《谿山琴況》之美學觀。臺北:文津。
    俞懿嫻(2012)。懷特海自然哲學—機體哲學初探。北京:北京大學。
    施密茨(龐學銓、李張林,1997)。新現象學。上海:上海譯文。
    施密茨(龐學銓、馮芳,2012)。身體與情感。杭州:浙江大學。
    唐豪、顧留馨 (1996)。太極拳研究。北京:人民體育。
    徐復觀 (1969)。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
    栗山茂久(Shigehisa Kuriyama)著,陳信宏譯(2001)。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 and the Divergence of Greek and Chinese Medicine)。臺北:究竟,2001。
    茹凱、劉天君 (2010)。「經筋」實質的系統科學研究。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33(4)。
    馬超 (譯)(1990)。靈肉探微——神秘的東方身心觀。北京:友誼。(湯淺泰雄,1977)
    張君玫、劉鈐佑譯(2003)。社會學的想像。臺北:國立編譯館。(Charles W. Mills,1959)
    崔玖,〈氣的科學性定義–由人體科學研究探討〉,「氣的文化研究:文化、氣與傳統醫學學術研討會」(2000年10月13-15日)。
    張長琳(2010)。人體的彩虹:見證科學底下的經絡奧秘。臺北:橡實。
    張德麟。(1986)。程明道思想研究。台北:學生。
    符友豐 (1986)。關於經絡起源的商榷。醫學與哲學,(2),36-39。
    莊萬壽(2002。新譯列子讀本。台北:三民。
    郭建勳 (譯)(2002)。新譯易經讀本。臺北:三民。
    陳鼓應 (2003)。管子四篇詮釋:稷下道家代表作。臺北:三民。
    陳鼓應 (註譯)(1999)。莊子今註今譯。臺北:商務。
    陳鼓應 (註譯)(1997)。老子今註今譯。臺北:商務。(二次修訂版)
    陳曉可、陸靜玨、孫克興、丁曉丹(2013)。肌筋膜螺旋線與足陽明和足太陽經筋、腧穴的比較研究。上海中醫藥雜誌。(5)。
    陳龍驤、李敏弟 (2003)。李雅軒楊氏太極拳精解。臺北:逸文。
    勞思光 (2001)。大學中庸譯註新編。香港:中文大學。
    勞思光 (2002,2002,2001)。新編中國哲學史 (三卷四冊)。臺北:三民。
    湯淺泰雄著、馬超等編譯(1990)。靈肉探微–神秘的東方身心觀。北京:友誼。
    游添燈 (2004)。學大庸中太極拳之道也。身體文化論文集(1-24),臺北:臺灣身體文化學會。
    游添燈 (2006)。太極拳的修煉理體與方向。臺北:師大書苑。
    游添燈 (2007)。弓正:太極拳拳架規法修煉參契。臺大體育學報,(10),47-74。
    游添燈 (2007)。美玉潤身:與太極拳纏(蟬)綿。收錄於胡天玫編,運動技藝:運動英雄與運動哲學(239-260),臺北︰師大書苑。
    游添燈 (2009)。太極拳〈十三勢行功心解〉的精神辭義詮釋。大專體育學刊,11(3), 1-13。
    游添燈 (2010)。從運動與身體的立場探討哲學中的多樣性。運動文化研究,(15),33-52。
    游添燈 (2011)。太極拳與全人健康:動態開放全體的生命交會。臺大體育學報,(21),47-62。
    游添燈 (2011)。肚臍到命門的轉向:太極拳中點系統與線系統之差異比較。臺大體育學報,(20),17-30。
    游添燈 (2011)。勢與式:論述太極拳形氣勢化的轉變。大專體育學刊,13(1),1-9。
    游添燈 (2012)。勢與式:智慧與哲學的對話。臺大體育學報,(23), 1-12。
    游添燈 (2015)。施密茨身體現象學與太極拳的氣能美學。運動文化研究,(27),47-69。
    游添燈、邱怡凱 (2012)。造訪太極拳「內外相合」之道。臺大體育學報,(23),45-54。
    程黨根 (2009)。游牧思想與游牧政治試驗:德勒茲後現代哲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黃火塗 (1998)。針灸入門。臺北:金手指。
    黃建宏(譯)(2003)。電影1:運動-影像。臺北:遠流。(Deleuze, G.,1986)
    雅斯培( Karl Jaspers)著,《時代的精神狀況(Man in Modern Age)》(王德峰譯),上海:上海譯文,2013.4,2019.7重印。
    黃錦宏 (2003)。新譯莊子讀本。臺北:三民。
    楊宗宏 (譯)(2009)。我們的身體裡有一條魚。臺北:天下遠見。(Shubin, N., 2008)
    楊凱麟 (2006)。二(特異)點與一(抽象)線——德勒茲思想的一般拓撲學。臺大文史哲學報,(64),73-189。
    楊澄甫 (1996)。太極拳用法圖解。臺北:五洲。
    楊儒賓 (1996)。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文哲所。
    楊儒賓 (編)(1993)。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臺北:巨流。
    楊儒賓、何乏筆 (編)(2005)。身體與社會。臺北:唐山。
    解守德 (2006)。太極內功心法。北京:人民體育。
    熊養和 (1975)。太極拳釋義。臺北:巨流。
    趙雲長,〈經絡學說的起源和形成芻議〉,《江西中醫藥》(26)5:41-42,1995。
    趙麗雲、張銘、趙福建、邊璇、孫潔、鄭志忠、李元、吳宇澤、郭順根 (2011)。筋膜與經絡研究進展。中華中醫藥雜誌,(8)。
    劉一民 (2005)。運動哲學新論:實現知識的想像痕跡。臺北:師大書苑。
    劉一民 (2015)。書評: Barry Allen,Striking Beauty: A Philosophical Look at the Asian Martial Arts。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7,225-240。
    劉金印 (2010)。汪永泉授楊式太極拳語錄及拳照。北京:北京體育大學。
    劉長林 (1991)。「氣」概念的形成及哲學價值。哲學研究,10,56-64。
    劉勝利(2010)。從對象身體到現象身體—知覺現象學的身體概念初探。哲學研究,5,1-17。
    劉農虞,〈「筋針」的作用機制探析〉,《中國針灸》,第12期,2015。
    劉漢全(譯)(2005)。哲學與權力的談判。北京:商務。(Deleuze, G.,1990)
    劉見成(2007)。貴身?無身?——《老子》十三章「貴大患若身」之闡析。弘光人文社會學報。6 ,283-299。
    樂為良譯(2011)。正義:一場思辨之旅。臺北市:雅言文化。(Michael J. Sandel,2009)
    蔡振豐,〈「離形」與「去知」:「聽之以耳,聽之以心,聽之以氣」的詮釋〉。臺大中文學報。1996年4月,頁219-236。
    蔡瑜 (2010)。王昌齡的「身境」論——《詩格》析義。漢學研究,28(2),297-325。
    蔡瑜 (2011)。陶淵明的吾廬意識與園田世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8,1-41。
    蔡瑜 (2012)。陶淵明的人境詩學。臺北:聯經。
    蔡璧名 (1997)。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臺北:臺大文學院。
    鄧時海 (1990)。太極拳根源研究。臺北:楊太極拳武藝總會。
    鄭毓瑜 (2006)。抒情、身體與空間——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一個反思。淡江中文學報,15,257-272。
    謝冰瑩等 (編)(2003)。新譯四書讀本。臺北:三民。
    韓王書(譯)(2018)。荷馬的競賽:尼采古典與文學研究文稿選編。上海:上海人民。(尼采,1872)
    藍江、吳冠軍(譯)(2017)。當下的哲學。北京:中央編譯。(阿蘭・巴迪歐、斯拉沃勒・齊澤克著,2005)
    魏樹人(2009)。太極拳術理論與剖析。香港:太極文化。
    龐學銓、李張林 (譯)(1997)。新現象學。上海 : 上海譯文。(Schmitz, H., 1980)
    龐學銓、馮芳 (譯)(2012)。身體與情感。杭州:浙江大學。(Schmitz, H., 2008)
    嚴平譯(1992)。詮釋學:Hermeneutics。台北:桂冠(帕瑪(R.E. Palmer),1969)。
    龔卓軍 (2006)。身體部署。臺北:心靈工坊。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