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管潔明
Guan, Jie-Ming
論文名稱: 親子同校下教師子女的學校適應
Adaptation Strategy of Teacher’s Children with Their Parents Teaching in the Same School
指導教授: 許殷宏
Hsu, Yin-H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9
中文關鍵詞: 親子同校教師子女因應策略
英文關鍵詞: parent-child co-education, teachers' children, coping strategie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32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9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親子同校下教師子女對所處情境的初始觀點,並以此瞭解教師子女學校適應的問題,分析親子同校下教師子女的因應策略,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後續研究建議以利作為參考。本研究以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輔以觀察教師子女就學情形,呈現六位教師子女在校所經歷的事件,並試著分享教師子女的因應策略,藉此呈現出教師子女學校適應歷程的真實樣貌,本研究更包含了六位教師子女的心境轉變以及對於現況的建議與反饋。
    本研究將六位教師子女的資料針對所處環境的初始觀點、學校適應上的問題以及教師子女的因應策略,經過整理與分析資料,歸納五點研究結論,羅列如下:(一)教師子女與前台常保持低調,並透過行為管理提升自我形象。(二)家庭教養是教師子女學校適應的助力,亦是阻力。(三)親子同校下教師子女的因應策略以順從為主。(四)教師子女在教師父母的協助下通常適應良好,但也造成教師子女的心理矛盾與壓力。(五)教師子女的雙重身分與學校編班制度增加學校適應的負擔。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initial perspectives of the teachers’ children, finding out the dilemma of school adaptation, and analyzing the coping strategies of teachers’ children. The study collects data from six sixth teachers’ children in the same school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in order to present the events experienced by six children at school, including the teachers' children’s changing of facing school life and the recommendation to the mechanism of parent-child co-education. The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Teachers' children often keep a low profile with the front stage and enhance their self-image through behavior management.
    2.Parent’s education can be an assistance for teachers’ children to adapt school environment earlier. Otherwise, parent’s education also can be a barrier for teachers’ children to comply with school system.
    3.When teachers’ children and teachers in the same school, children’s coping strategies are conformity.
    4.With the parents’ assistance, teachers' children usually adapt well in school, but it also causes psychological conflicts and pressures for teachers' children.
    5.Teachers’ children carry more responsibility to adapting the school environment because of their identity and replacement systemiza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8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四節 研究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學生文化的理論與研究 11 第二節 學生的因應策略 21 第三節 教師子女的家庭教養因素 30 第四節 教師子女的相關研究 37 第三章 研究設計 4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1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 45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實施步驟 52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處理 56 第五節 研究倫理 57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61 第一節 教師子女對所處情境的初始觀點 61 第二節 親子同校下教師子女面臨的適應問題 72 第三節 親子同校下教師子女的因應策略 90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0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7 第一節 結論 117 第二節 建議 121 第三節 研究省思 126 參考文獻 129 中文部分 129 英文部分 134 附錄 137 附錄一 知情同意書 137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38 附錄三 焦點團體訪談大綱 139

    R. M. Kessing(1980)。《當代文化人類學》(于嘉雲、張恭啟譯)。巨流。(原著出版年:1980)。
    Krueger, R. A. & Casey, M, A. (2003)。《焦點團體訪談》(洪志成、廖梅花譯)。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
    王心怡(2007)。女孩們的課業生活~高中女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王庭軒(2014)。國中體育班學生文化之研究─以橄欖球隊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王雅玄、陳幸仁(1998)。符號互動論—社會學方法論之應用。菁莪,10(2),49-58。
    王麗雲、游錦雲(2005)。學童社經背景與暑期經驗對暑期學習成就進展影響之研究。教育研究期刊,51(4),1-41。
    方美玲(2004)。分析台灣雙薪家庭的家務分工—以教養子女的分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朱俐嬛(2013)。不同社會階級學童家庭教養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巫有鎰(1999)。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績的因果機制—以臺北市和臺東縣作比較。教育研究集刊,43,213-242。
    李玉珍(2006)。國小高年級學生子職角色知覺與親子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李威伸(2003)。文化資本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國中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
    吳怡慧(2008)。中年女性教師子女教養行為研究-母職與教職之經驗滲透與反思(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吳承珊(2000)。母親與教師的管教方式對幼兒社會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
    吳孟錞(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效能、知覺父母期望、教師期望與行為困擾、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吳珍梅(2003)。國小女教師工作與家庭研究:女性主義觀點與沙圖象徵意涵之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
    吳秋鋒(2002)。父母教育程度、職業與教養信念及參與子女學習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吳新華(1991)。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編制報告。台南師院,24,125-160。
    吳麗娟(1998)。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態度、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策略及適應影響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1),91-132。
    邱子華(2016)。以符號互動論觀點探討國小普通班高年級自閉症學生之學校適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邱天助(1998)。布爾迪厄的文化再製理論。桂冠。
    武佳瀅(2009)師生互動之微觀政治研究—以一所私立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林天佑(1996)。認識研究倫理。教育資料與研究,12,57-63。
    林惠雅(2000)。母親與幼兒互動中之教養行為分析。應用心理研究,6,75-96。
    周金木(2005)。「老師的小孩真倒楣」淺談教師子女的親職管教。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9。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9/49-46.htm
    房志榮、郭雅夏、張隆順(1992)。宗教與人生(上)。空中大學。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巨流。
    俞孟吟(2010)。教師子女和非教師子女知覺家長期望和父母參與對學習動機和學業成就之研究-以臺北市國小六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學位班。
    姜逸群、黃雅文、連海生(2002)。父母教養型態、家庭支持、教師教學行為、學生自尊與健康行為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3,149-176。
    姜添輝(2002b)。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批判教育社會學的分析。高等教育。
    姜添輝(2006)。社會領域教材內容階級取向與合理化的轉化策略之分析。當代教育研究,14(4),29-62。
    姚素蘭(2016)。國小親子同校下親師互動與教師子女的學校生活適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健行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經營系碩士在職專班。
    連惠君(2000)。不同家庭發展階段父母對長子教養方式之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高宣揚(1998)。當代社會理論。五南。
    唐佩鈺(2010)。高雄市國中生子職角色知覺、子職實踐與親子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陳小娥、蘇建文(1977)。父母教養行為與少年生活適應。教育心理學報,10,91-106。
    陳怡靖、鄭燿南(2000)。台灣地區教育階層化之變遷—檢驗社會資本論、文化資本論及財務資本論在台灣的適用性。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0(3),416-434。
    陳奎憙(1999)。教育社會學研究。師大書苑。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師大書苑。
    陳奎憙(2004)。現代教育社會學。師大書苑。
    陳貞宇(2011)。從符號互動論觀點探討讀經教學對幼兒情緒智力的影響。幼兒教育研究,3,115-146。
    陳德鴻(2011)。臺南市國民小學教師子女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碩士班。
    陳德鴻、李朝基、劉正雄(2010)。「親子同校」~談教師子女的學校適應。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90。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90/31.htm
    陳德鴻、李麗日(2011)。親子同校之國小教師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2,91-127。http://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627/2/04.pdf
    孫清山、黃毅志(1996)。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臺灣社會學刊,19,95-139。
    張文斌(2006)。學生知覺教師期望、教學信念與其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縣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張吟薇(2012)。屏東縣教師子女父母教養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張雨子(2006)。國中學生知覺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期望與內在動機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學富文化。
    黃金鈴(2012)。親子同校下教師子女的角色知覺與學校壓力(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班。
    黃瑞琴(2003)。質的教育研究法。心理。
    黃稚淇(2007)。基督教徒信仰宗教之生命敘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黃毅志(1997)。職業、教育階層化與子女管教:論Kohn的理論在台灣的適用性。臺東師院學報,8,1-26。
    黃鴻文(2000)。中學生次文化:反智主義乎?。社會教育學刊,29,171-195。
    黃鴻文(2003)。國民中學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學富文化。
    黃鴻文(2005)。如何從事學生文化的詮釋性研究:幾個方法問題的討論。中等教育雙月刊,56(5),4-23。
    黃鴻文(2011)。抗拒乎?拒絕乎?偏差乎?學生文化研究中抗拒概念之誤用與釐清。教育研究集刊,57(3),123-154。
    黃鴻文、武曉梅(2007)。我們要識字:一群國小補校中高齡婦女學生的課程觀。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1),69-110。
    黃麗樺(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子職角色知覺與實踐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傅曉恩(2010)。特殊需求幼兒照顧者之母職形象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早期療育碩士班。
    楊松田(2006)。雲林縣國民小學親子同校教師同儕壓力、父母期望動機與學生學業成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
    楊瑩(1999)。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師大書苑。
    蔡文輝(1990)。社會學理論。三民。
    蔡百詮(2000)。比較宗教。編譯館。
    蔡榮貴、林士乾(2006)。國小五年級課堂內師生權力關係之研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6(1),109-147。
    劉修全(1996)。青少年的父母教養方式、依附—個體化、與自我統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學系。
    劉國兆(2009)。國中生的學校生活適應策略與同儕文化之研究。台中教育學報,23(2),167-185。
    劉淑利(2006)。國民小學教師子女家庭氣氛與幸福感之研究─以高雄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劉慈惠(2000)。社經地位與教養相關文獻之評析與再思。新竹師院學報,13,359-374。
    劉慧華(2013)。屏東縣國小教師子女教育期望與才藝學習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研究所。
    賴冠瑋(2002)。協同式培養對國中生學習成就影響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戴國維(2008)。國民小學教師子女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親子同校之高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
    鍾蔚起(1989)。簡介符號互動論即其在教育上之應用。教育文粹,18,18-29。
    謝孟穎(2002)。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Arendell, T. (Ed.) (1997). Contemporary parenting: Challenges and issues. Thousand Sage.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McGraw-Hill.
    Becker, H. S., Geer, B., & Hughes, E. C. (1995). Making the grade: The academic side of college life. Transaction.
    Becker, H. S., Geer, B., Hughes, E. C., & Strauss, A. L. (1961). Boys in white: Student culture in medical school. Transaction.
    Blumer, H.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 Perspective and metho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ourdieu, P. (1977).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In J. Karabel & A. H. Halsey (Eds.), Power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 (pp. 487-51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rotman, M. L., Gouley, K. K., Chesir-Teran, D., Dennis, T., Klein, G. R., & Shout, P. (2005). Prevent for preschoolers at high risk for conduct problems: Immediate outcomes on parenting practices and social competence.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 34(4), 724-734.
    Charon, J. M. (1985). Symbolic interaction : An introduction, an interpretation, an integration. Prentice-Hall.
    Clark, B. R., & Trow, M. (1966). The organizational context. In T. M. Newcomb & E. K. Wilson (Eds.), College peer group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for research (pp. 17-70). Aldine.
    Coleman, J. S. (1961). The adolescent society: The social life of the teenager and its impact on education. The Free Press.
    Coleman, J. S. (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elamont, S., & Hamilton, D. (1986) Revisiting classroom research: A continuing cautionary tale. In M. Hammersley (Ed.), Controversies in classroom research : A reader (pp.25-43). Open University Press.
    DiMaggio, P. (1982). Cultural capital and school success: The impact of status culture participation on the grades of U.S. high school student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7, 189-201.
    DiMaggio, P., & Mohr, J. (1985). Cultural capital,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marital sele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0(6), 1231-1261.
    Hargreaves, D. H. (1967). Social relations in secondary school. Routledge & Kegan Paul.
    Kaplan, P. S., & Stein, J. (1984).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McGraw-Hill.
    Kohn, M. L. (1959). Social class and the exercise of parental authorit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4, 352-366.
    Kohn, M. L. (1963). Social class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n interpret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8, 471-480.
    Kohn, M. L. (1969). Class and conformity: A study in values. Dorsey Press.
    Kohn, M. L., & Schooler, C. (1983). Work and personality: An Inquiry into the Impact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Ablex.
    Lacey, C. (1984). Differentiation and sub-cultural polarisation. In M. Hammersley & P. Woods (Eds.), Life in school (pp. 6-22). Open University Press.
    Lareau, A. (2003). Unequal childhoods: Class, race, and family lif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cGillicuddy-De Lisi, A. V. (1982). Parents’ beliefs about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Human Development, 25, 192-200.
    Pollard, A. (1982). A model of coping strategie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3(1), 19-37.
    Sigel, I. E. (1985). A conceptual analysis of beliefs. In I. E. Sigel (Eds.), Parental belief system: 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for children (pp.345-371).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Spradley, J. P. (1980).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Holt, Rinehart & Winston.
    Tom, L., Kelly R., & Bruce, H. (1989). The relation between parental values and parenting behavior: A test of the Kohn hypothesi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51, 139-147.
    Weininger, E. B., & Lareau, A. (2009). Paradoxical pathways: An ethnographic extension of Kohn’s findings on class and childrearing.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71, 681-695.
    Woods, P. (1979). The divided school. Routledge & Kegan Pau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