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苡閔
Lee, Yi-Min
論文名稱: 果物·異源空間—李苡閔水墨創作論述
Fruit-Heterogeneous Space— The Ink Painting Discussion by Yi-Min Lee
指導教授: 孫翼華
Sun, Yi-Hua
口試委員: 莊連東
Zhuang, Lian-Dong
吳恭瑞
Wu, Gong-Rui
口試日期: 2021/06/15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美術創作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Fine Arts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Artistic Cre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3
中文關鍵詞: 水墨基因改造象徵擬態
英文關鍵詞: ink painting, gene reformation, symbol, mimicry
研究方法: 文獻分析法創作作品解析法行動分析法媒材實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62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6下載: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新的科技及技術有眾多可能性,從近年生命科學的研究日新月異,觀察生命的現象不再侷限於生物個體,人類不斷探析基因的存在以及它的功能性,在現代人的生活上醫療、食品、保健、生育都有新的選擇,基因科技的植入、改造發展至今,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人類未來可以被複製出來,甚至製造出人造環境的空間,這些科技產物引起全球性的熱門討論話題。

    本研究藉由自然界中的果物西瓜,試圖組構成一個異源世界,在情境中加入筆者幻想的特殊生物們可以說是人類科技改造下的產物,探討新生物生存的狀態、自我生命與環境的共生關係,透過系列作品中生物變化、改造的獨特符號,以象徵、擬態的手法,去詮釋環境異態的奇幻世界。本研究共分為五章節進行,第一章是說明以果物西瓜作為創作主題的研究動機、目的、研究範圍限制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學理的依據,以基因的存在、科技生命的生存變化、藝術家對生物擬態在藝術中的詮釋進行探討;第三章則以筆者創作思想的內容與實踐,並舉例影響筆者的畫家、東西的方奇幻題材;第四章是以筆者創作的內容與分析,將作品分為《異地》、《蛻變》系列兩個部份透過此二系列,來呈現果物與生物們的自由意識,探討形式、媒材技法,第五章則紀錄著筆者在此研究創作中的若干心得、對未來在水墨創作上的自我期許。

    There are numerous possibilities on 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techniques. The study in life science in recent years changes rapidly, and the observation of vital phenomenon is not limited to living beings. Human beings continue exploring the presence of gene and its functionality. In modern life, there are new options for medicine, food, healthcare, and birth delivery. The implant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NA technology have been integrated into our current life. Human’s biologic chain is broken up by the reproduced social phenomena, and even space of artificial environment can be created. These technological products have created popular topics for global discussion.

    The study composes a heterogeneous world through watermelon in the natural world. In the scenario, endemic species from the author’s imagination are added, and they are the products of human technology reformation. It is to explore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urviving status of the new living beings, its own life, and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biological variation in the series creation and the reformed unique symbol, a fantasy world with abnormal state of environment is interpreted in an approach of symbol and mimicry. The study is carried out in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an introduction to explain the motivation, purpose, limitation, and method for the creation with a topic of the fruit - watermelon. Chapter two is the theoretical ground to discuss from the presence of gene, the change of technology life,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biomimicry in art from the viewpoint of artists. Chapter three is the content of thoughts for creation, and it provides actual examples of painters who have great impact on the author and fantasy themes from the east and the west. Chapter four is the explan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of the creation, and it divides the work into two parts, “strange land” and “metamorphosis” to present the free will of the fruit creatures, form of exploration, and media & skills. Chapter five records some of the thoughts from the author during the creation and the self-expectation on the creation of ink painting in the future.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01 第二節 創作範圍與限制 0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04 第四節 名詞釋義 06 第二章「果物世界」的學理探析 08 第一節 物種與基因的存在變化 09 第二節 擬態在藝術裡的形塑探討 21 第三節 象徵呈現的運用 28 第三章 果物空間思想內容與實踐 31 第一節 創作理念 31 第二節 創作模式 39 第三節 創作實踐與方法 45 第四章 「果物·異源空間」 創作分析 49 第一節《異地》系列 49 第二節《蛻變》系列 63 第五章 結論 80 參考文獻 82

    專書
    卡爾˙榮格(Carl Gustav Jung),龔卓軍譯,《人及象徵:榮格思想精華》,臺北市:立緒,2013年。
    西恩˙卡洛(Sean B.Carroll),王惟芬譯,《蝴蝶斑馬與胚胎:探索演化發生學之美》,臺北市:商周,2006年。
    吉娜·科拉塔(Gina Kolkata),洪蘭譯,《基因複製:從複製羊桃麗看人類的未來》,臺北市:遠流,1998年。
    吳又茗,《基因世代:基因改造的發展、爭議與規範》,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
    李幼蒸,《哲學符號學—記憶的普遍理論》,臺北市:唐山,1997年。
    李可染,《李可染畫論》,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
    吳瑪悧譯,《藝術的精神性》,臺北:藝術家雜誌社,1985,頁58。
    林曜松、楊冠政主編,《動物生態》,臺北市:教育部,1992年。
    邵亦楊,《後現代之後—後前衛視覺藝術》,上海:上海人民美術,2008年
    柯洛茨克(Arlene Judith Klotzko)著,師明睿譯,《複製人的迷思:生殖複製vs.醫療複製》,臺北市:天下遠見,2004年。
    徐仁修 ,《與大自然捉迷藏》,臺北縣:泛亞國際文化科技有限公司,2004年。
    高雄市自然觀察學會,《動物隱身術》,臺北市:商周出版,2007年。
    郭華仁,《基因世代》,臺北市:臺大,2017年。
    張玉英,《徐悲鴻談藝錄》,河南:河南美術社,2000年。
    馮品佳,趙順良,《洞見:視覺文化與美學》,臺北市:書林,2011年。
    傑佛瑞˙芮夫,廖世德譯,《榮格與煉金術》,臺北縣:人本自然文化,2007年。
    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趙淑妙譯,《自私的基因:我們都是基因的俘虜?》,臺北市:天下文化,1995年。
    趙世民、蘇焉合,《臺灣的海星:生態與多樣性=Sea stars of Taiwan:ecology and diversity》,臺中市:自然科學博物館,2009年。
    蔣詩綺,《模王高手擬態生物圖鑑》,新北市:瑞昇,2019年。
    劉思量,《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臺北市,藝術家:藝術總經銷,1998年。
    劉斌,《圖像時空論》,濟南:山東美術,2006年。
    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l),黃慧慧譯,《反對完美—科技與人性的正義之戰》,臺北市:博雅書屋,2013年。
    蘇珊˙朗格《哲學新解》,北京廣播學院,2002年。
    Murray Stein,朱侃如譯《榮格心靈地圖》,臺北市:立緒,1999年。
    Robert H. Hopcke,蔣韜譯,《導讀榮格》,臺北縣:立緒文化,1997年。

    期刊論文
    康柏楷,《運用符號學觀點分析山海經神怪之創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曾鈺涓,〈從神話到基因工程—談創作中的變形、混種與賽伯格〉,《藝術家》,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五月刊,2011年。

    網路資料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擬態與偽裝http://edresource.nmns.edu.tw/ShowObject.aspx?id=0b81a1f9a70b81da29fa0b81d8a688,2017.10.16。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