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蘇文妤
Su, Wen-Yu
論文名稱: 編導式攝影手法應用於澎湖社會議題影像創作研究
A Study of Staged Photography on the Social Issues of Penghu Image Creation
指導教授: 劉建成
Liu, Chien-Cheng
口試委員: 朱素貞 林俊良 劉建成
口試日期: 2021/07/19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7
中文關鍵詞: 社會議題圖像敘事影像創作編導式攝影
英文關鍵詞: Social Issue, Graphic Narrative, Image Creation, Staged Photography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15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5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影像科技的進步,使我們正身處攝影最蓬勃發展的時代,比起其他平面表現形式而
    言,攝影更具強而有力的真實說服感。攝影的進化已從技術導向的肖像攝影,到時
    間佐證的紀實攝影,再成為藝術的表現媒材,至今攝影已做為語言來傳達訊息與概
    念。攝影師透過主觀意識的介入與編導,將生活文化議題、社會議題、抽象概念或
    個人心境等作為表現概念文本,經過拍攝前的符號安排與編導,透過畫面的呈現來
    刺激觀者達到引起關注的作用。本研究以編導式攝影為探討主題,梳理攝影藝術歷
    史脈絡與發展,透過文獻分析綜合過去學者研究,釐清編導式攝影的表現手法,再
    以圖像敘事理論與鏡頭語彙手法作為影像構成的依據。案例研究以國際攝影比賽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wards, IPA)專業組2015~2020年得獎作品為取樣範
    圍,內容篩選以人文、藝術及廣告等三類為取樣基準,共30 件作品,從中解析畫
    面符號的應用及鏡頭語彙與主題的相互表現關係,作為後續創作之參考。本研究創
    作以澎湖現存社會議題為內容,分別從海洋垃圾、島嶼人口老化、觀光季半年、廢
    棄蚊子館等四個主題進行創作,每主題各5 件作品,共計20 件作品。經過創作驗
    證後,獲得結論有四點:一、編導式攝影中真人、假人或木偶等有「人」意象的運
    用,對於議題傳達更直接且具說服力,其中以真人表演為最。二、編導式攝影的主
    題文本,可透故事的符號安置,傳達影像創作的意義與內涵。三、編導式攝影師多
    以個人生活經驗為創作文本,其手法以「戲劇編導式」表現「生活文化議題」為最
    常見的創作組合。四、拍攝以水平視角最接近常人的立足點,用以詮釋中景、遠景、
    全景等三種構圖佈局為最適合表現編導式攝影的鏡頭語彙。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maging technology, we are now in the most flourishing era of photography. Compared with other forms of graphic expression, photography is more powerful and persuasive. Photography has evolved from technically oriented portrait photography, to the witness of time as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to an artistic medium of expression, and now into a language that conveys messages and concepts. Through the intervention of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the photographer uses cultural and social issues, abstract concepts or their personal state of mind as the conceptual text of expression and arranges and stages the symbols before shooting, stimulating the viewer's attention through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picture. This study takes staged photography as its research subject to demonstrate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photographic art. Through document analysis to summarize scholarly sources, the expressions of staged photography are clarified, and the theory of image narrative and lens vocabulary of expression as the basis for image composition are explained. The case studies focus on the 2015 to 2020 winning work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wards (IPA) professional category, covering the three categories of humanities, art and advertising, with a total of 30 pieces The application of symbols in the imag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ns vocabulary and shooting themes are analyzed as a reference for subsequent creation. The research-creation is based on existing social issues in Penghu. The four themes are marine garbage, an aging population, half-year tourism, and neglected property. Five pieces of artwork are created for each theme, totaling 20 pieces. After verifying theories through creative works, four conclusions are obtained. (1) Real people, dummies or puppets with human imagery in staged photography are more direct and persuasive in conveying issues, among which real people are the most effective. (2) The imagery’s subject text can be placed through the story’s symbols to convey the image’s meaning. (3) Most of the staged photographers use personal life experiences as their creative text, and the most common creative combination is to express life and cultural issues through the use of a dramatic stage. (4) The three compositional layouts, medium, far, and panorama, are the lens vocabulary most suited to staged photography.

    摘要 i Abstract ii 謝誌 iii 目次 iv 表目次 vi 圖目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2 研究方法與流程 2 1-3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 攝影發展概述 5 2-1-1 攝影的藝術發展 5 2-1-2 觀念藝術下的觀念攝影 11 2-1-3 編導式攝影的發展 15 2-2 編導式攝影的影像構成 24 2-2-1 圖像敘事 25 2-2-2 敘事分析 32 2-2-3 符號分析 36 2-2-4 鏡頭語彙 41 2-3 社會議題 46 2-3-1 社會議題定義 46 2-3-2 與澎湖相關的社會議題 46 2-4 小結 54 第三章 案例研究 56 3-1 國際攝影比賽IPA 57 3-2 IPA得獎案例分析 59 3-3案例創作類型分析 89 3-3-1 創作內容分類 89 3-3-2 編導手法與鏡頭語彙的相互關係 93 3-3-3 小結 95 第四章 影像創作 97 4-1 創作架構與流程 97 4-2 創作試驗修正 98 4-3 創作作品呈現 100 4-3-1海洋垃圾系列〈誕生地〉 102 4-3-2 島嶼人口老化系列〈凋零島〉 113 4-3-3 半年觀光季系列〈空虛體質〉 124 4-3-4 廢棄蚊子館系列〈失落樂園〉 135 4-4 創作成果展出 146 4-5 創作作品檢視 14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0 5-1 研究結論 150 5-2 後續研究與建議 152 參考文獻 153

    專書
    John Berger(2002)。影像的閱讀(劉惠媛譯)。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於1992)
    John Berger(2010)。觀看的方式(吳莉君譯)。臺北市:麥田。(原著出版於1990)
    John Berger、Jean Mohr(2016)。另一種影像敘事:一個可能的攝影理論(張世倫譯)。臺北市:麥田。(原著出版於2016)
    John Fiske(2002)。傳播符號學理論(張錦華譯)。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於1982)
    Liz Wells(2005)。攝影學批判導讀(鄭玉菁譯)。臺北市:韋伯。
    Marita Sturken、Lisa Cartwright(2013)。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陳品秀、吳莉君譯)。臺北市:臉譜。
    Roland Barthes(1997)。明室・攝影札記(許綺玲譯)。臺北市:台灣攝影。
    Steve Johnson(2015)。攝影的思辨:加與減的關鍵思維與自我練習(林怡君譯)。臺北市:PCuSER電腦人文化。(原著出版於2013)
    Susan Sontag(2010)。論攝影(黃燦然譯)。臺北市:麥田。(原著出版於1977)
    Vilem Flusser(1994)。攝影的哲學思考(李文吉譯)。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於1983)
    Walter Benjamin Essais(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許綺玲譯)。臺北市:台灣攝影。
    李昱宏(2009)。灰色的隱喻:時間、機會、攝影與決定性瞬間。臺北市:田園城市。
    胡昭安、陳宜君(2021)。海洋公民基金會2020 年度報告。澎湖縣:海洋公民基金會。
    郭力昕(2013)。再寫攝影。臺北市:田園城市。
    姜麗華(2020)。臺灣近代攝影藝術史概論:1850 年代至2018 年。臺北市:五南。
    高辛勇(1984)。形名學與敘事理論。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姚瑞中、LSD(2016)。海市蜃樓V: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臺北市:田園城市。
    章光和(2000)。複製真實──後現代攝影創作構思系統之論述與實踐。臺北市:田園城市。
    游本寬(2017)。「編導式攝影」中的記錄思維。臺北市:游本寬。
    游本寬(1996)。論超現實攝影--歷史形構與影像應用。臺北市:遠流。
    游本寬(2002)。美術攝影論思。臺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
    賴玉釵(2013)。圖像敘事與美感傳播:從虛構繪本到紀實照片。臺北市:五南。學位論文
    林依婷(2015)。編導式攝影應用於平面公益廣告之設計創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碩士班,台北市。
    宋裕泰(2007)。初探漫畫中的圖像敘事:社會符號學的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台北市
    曾陸閔(2013)。插畫的鏡頭語言-〈廚房〉插畫創作(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工業設計所。台中市。
    潘欣苡(2016)。圖像敘事理論運用於無字繪本創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台北市。
    陳芝殷(2018)。編導式攝影應用於超現實影像之創作研究-以「青春流不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班在職專班,高雄市。
    陳志成(2013)。虛實意象手法之影像創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台北市。
    廖佳韋(2016)。動態圖像設計應用於影像敘事之創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台北市。
    劉豐榮(2001)。後現代主義對當前藝術批評教學之啟示。(國際藝術教育學會亞洲地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彰化師範學美術系。彰化市
    羅貞惠(2017)。《人與人》心像攝影創作論述(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雲林縣。
    期刊
    Morteza Teimuri.(2017).The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of Staged Photos. The TurkishOnline Journal of Design,Art and Communication,55-67.
    王文誠、許嘉恩(2015)。發展澎湖南方四島為海洋國家公園之社會與經濟認知。國家公園學報,25,48-61。
    王明輝(2018)。建構離島社會發展新典範。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9,18-31。
    白適銘(2014)。記憶、被記憶與再記憶化的視覺形構—臺灣近現代攝影的歷史物質性與影像敘事。雕塑研究,12,54-84。
    李幼蒸(1998)。符號學和人文科學――關於符號學方法的認識論思考。哲學雜誌,23,208-222。
    姜力華(2018)。靈光消逝的攝影是藝術嗎?解析華特‧班雅明的〈攝影小史〉。雕塑研究,1-42。
    陳明珠(2008)。符號學研究的反身自省:返回符號體系的思考。圖書資訊學研究,17-38。
    葉欣誠(2017)。澎湖環境保育與永續發展之實踐。國土與公共治理季刊,5,50-61。
    劉豐榮(2001)。視覺藝術創作研究方法之理論基礎探析:以質化研究觀點爲基礎。藝術教育研究,73-94。
    網路資料
    「死魚滿嘴的塑膠顆粒...斯里蘭卡海洋汙染的駭人後續」(2021)。轉角國際。上網日期2021 年5月29 日。檢自:https://reurl.cc/0j4Z5A
    「視覺敘事」(2021)。維基百科。上網日期2021 年6 月10 日。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視覺敘事
    台灣民眾都在關心什麼?國研院調查:「環境」第一名(2019)。天下雜誌。上網日期2021 年6月30日。檢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7677
    吳嘉寶。攝影的進化:攝影4.0 版時代的攝影1(2016)。影像手裡本。上網日期2021 年4月10 日。檢自:https://reurl.cc/vq4GLj
    國家教育研究院(2000)。觀念藝術。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上網日期2021 年2 月3日。檢自: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15775/
    國家教育研究院(2000)。議題。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上網日期2021 年6 月30日。檢自:http://dict.concised.moe.edu.tw/cgi-bin/jbdic/gsweb.cgi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