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雅鈞
LI, Ya-Jiun
論文名稱: 應用雨量和地文因子建置以頻率比為基礎於淹水災害之研究
The Study of Flooding Disaster Based on Level of Precipitation and Topographic Factors as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指導教授: 張國楨
Chang, Kuo-Chen
口試委員: 李萬凱 陳俊愷 張國楨
口試日期: 2021/08/28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Geography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3
中文關鍵詞: 地文因子雨量頻率比淹水風險圖
英文關鍵詞: Topographic factor, Level of precipitation (rainfall), Frequency ratio, Flood risk map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29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面臨多樣的災害,包含洪水、地震、坡地災害等災害類別,其中以洪水災害為發生頻率較高的災害類別。根據統計臺灣每年平均會受到3~5個颱風的侵襲,伴隨鋒面、梅雨等不同的降雨型態,導致臺灣多處受到淹水災害的威脅。因此掌握淹水可能發生的區域,降低淹水的損失是現今重要的課題。
    本研究以高雄市美濃區為研究區域,主要透過不同的地文因子與雨量和淹水面積之間的關係進行淹水災害分析。首先,選用坡度、土壤、土地利用、距河川距離、高程、植生指數等6種地文因子,藉由不同地文因子的分級,進行雨量和淹水面積的關係式建立。最後透過建立的關係式推估淹水面積,再藉由頻率比的計算,繪製出高、中、低的淹水風險圖。
    由結果顯示,運用建構出的雨量和地文因子與淹水面積之間的關係式,所繪製出的淹水風險圖,其中高風險與極高風險的分布區域,對照歷史災害事件中實際的淹水範圍,都有良好的結果。後續若能透過雨量與地文因子配合頻率比所產製出各區域的淹水風險圖,將有利於防救災整備工作的參考。

    Taiwan faces various disasters, including floods, earthquakes, slope disasters and other categorical events, among which floods are the most frequently occurring incident.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Taiwan is often visited by 3 to 5 typhoons on average every year, accompanied by different rainfall patterns such as frontal rain and the rainy season in May, which threatens the livelihood of many places with floods in Taiwan.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all areas of possible flooding to reduce any losses to the events.
    In this study, the Meinong District of Kaohsiung City was the area of interest. The flooding disaster was analyzed mainly through different topographic factors and level of precipitation in relation to the area affected. Fir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infall and flooded area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six topographic factors, such as slope, soil composition, land use, distance from river, elevation and vegetation index. Finally, through the established relationship, the flooding area could be estimated, and then a map of high, medium and low risk of flooding could be drawn by calculating the frequency rati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lood risk map drawn by u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vel of precipitation, topographic factors and flooded area,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areas of high risk and extremely high risk were compared with the actual flooding range in history of disasters, had good outcomes. If the flood risk map of each region could be drawn from calculated frequency ratio of rainfall and topographic factors, such document could prove beneficial as a referenc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preparation work.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 第二章、文獻回顧 5 第一節 淹水成因 5 第二節 頻率比法 6 第三節 資料分級方法 8 第四節 雨量與淹水面積關係 9 第三章、研究方法 10 第一節 研究區域介紹 10 一、地理環境概述 11 二、地文介紹 12 三、水文介紹 15 四、歷史淹水事件 16 第二節 地文因子資料處理 20 第三節 地文因子選擇 21 一、坡度 21 二、土壤 23 三、土地利用 24 四、距河川距離 26 五、高程 27 六、植生指數 28 第四節 淹水頻率比計算 30 第五節 雨量和地文因子與淹水面積關係 32 第四章、研究成果 34 第一節 雨量和地文因子與淹水面積關係式 34 一、坡度 35 二、土壤 36 三、土地利用 38 四、距河川距離 40 五、高程 42 六、植生指數 43 七、小結 44 第二節 對照組成果比較 46 一、凡那比颱風之淹水面積對照結果 46 二、凡那比颱風之淹水風險圖比較 51 三、康芮颱風之淹水面積對照結果 54 四、康芮颱風之淹水風險圖比較 58 第三節 颱風事件應用 61 一、主要影響時間24小時累積降雨量 61 二、影響區間時序之淹水風險圖 62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65 第一節 結論 65 第二節 建議 67 參考文獻 68 附錄一 歷史淹水災害之雨量歷線圖 70

    一、中文文獻
    1. 鄭伊婷(2008):《以複合型模式分析區域淹水潛勢》。淡江大學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2. 蕭芥欽(2008):《豆子埔溪集水區淹水潛勢之研究》。逢甲大學水利工程與資源保育學系碩士論文
    3. 許家銘(2009):《淹水預警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碩士論文
    4. 黃博炫(2010):《淹水災害風險因子分析方法之研究-以蘭陽溪為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碩士論文
    5. 吳貽婷(2010):《水災風險度分析暨防災地圖研究─以新北市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 吳郁辰(2010):《流域災害規模分析》。中國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設計研究所
    7. 李岳霖(2011):《氣候變遷下極端事件之淹水災害風險分析》。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碩士論文
    8. 潘宏祥(2011):《屏東縣颱洪災害綜合脆弱性指標建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所碩士論文
    9. 陳世帆(2013):《因應氣候變遷之淹水災害容忍門檻值評估與調適策略》。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莊子逸(2014):《整合模糊德爾菲法與模糊層級分析法評估淹水災害風險-以宜蘭縣為例》。國立宜蘭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王筠(2015):《數值高程模型對洪災風險評估之不確定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
    12. 謝竺君(2015):《颱洪災害之整合水患風險評估-以北港溪流域範圍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
    13. 許哲維(2015):《台中市烏日區、太平區、西屯區、南屯區及北屯區淹水危險度分析》。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所碩士論文
    14. 田仲傑(2016):《應用多準則決策分析法於易淹水區域危險等級評估》。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所碩士論文
    15. 劉宜君(2017):《結合土壤雨量指數與頻率比建構坡地災害潛勢模式》。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碩士論文
    16. 陳姿君(2017):《應用地景指數探討都市綠地與淹水之相關性研究-以台北市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市政暨環境規劃學系碩士論文
    17. 洪宣微(2019):《主成份分析法於基隆市淹水災害風險評估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
    18. 郭婻妲(2020):《類神經網路於基隆市淹水災害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 詹士梁(2003):《台北地區洪水災害風險分區劃設之研究》。〈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期刊〉,30(4),263-280
    20. 楊昌儒(2011):《應用GIS於社區淹水潛勢區分析及潛勢危險區劃分研究》。〈弘光學報〉,63,210-227
    21. 許耿銘(2017):《都市水患風險脆弱性之初探-臺南市空間與菲空間因素的分析》。〈政治科學論叢〉,74,149-192
    22. 經濟水利署(2004):《應用衛星雷達於水災監測及淹水範圍與損失評估》。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
    23. 高雄市政府(2017):《106年高雄市美濃區地方災害防救計畫》
    24. 高雄市政府(2019):《108年高雄市美濃區地方災害防救計畫》
    25. 高雄市政府(2020):《110年高雄市美濃區地方災害防救計畫》

    二、外文文獻
    1. Moung-Jin Lee(2012):Application Of Frequency Ratio Model And Validation For Predictive Flooded Area Susceptibility Mapping Using Gis
    2. Omid Rahmati(2015):Flood Susceptibility Mapping Using Frequency Ratioand Weights-Of-Evidence Models In The Golastan Province
    3. Ratan Kumar Samanta(2018):Flood Susceptibility Mapping Using Geospatial Frequency Ratio Technique: A Case Study Of Subarnarekha River Basin
    4. Sailesh Samanta1(2018):Flood Susceptibility Analysis Through Remote Sensing, GIS And Frequency Ratio Model
    5. Kamonchat Seejata(2019):Assessment Of Flood Hazard Using Geospatial Data And Frequency Ratio Model In Sukhothai Province, Thailand
    6. Debabrata Sarkar(2019):Flood Vulnerability Mapping Using Frequency Ratio (FR) Model: A Case Study On Kulik River Basin, Indo‑Bangladesh Barind Region
    7. Kashif Ullah(2020):GIS-Based Flood Hazard Mapping Using Relative Frequency Ratio Method: A Case Study Of Panjkora River Basin, Eastern Hindu Kush, Pakistan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4/12/3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