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文輝
WANG, Wen-Huei
論文名稱: 以植物為主要媒材的立體造型手工藝創作之研究
Study on Three-Dimensional Handicraft Creation with Plants as Main Materials
指導教授: 張子超
Chang, Tzu-Chau
口試委員: 徐榮崇 楊智凱 張子超
口試日期: 2021/12/23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9
中文關鍵詞: 植物材料手工藝品立體造形環境教育
英文關鍵詞: plant materials, handicrafts, three-dimensional shap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研究方法: 案例分析法創作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11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0下載: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綠色工藝精神蘊含自然、循環、再生、生命力等元素,是一股清新的當代工藝潮流。每種植物的莖、葉、花、果實、種子都各有其特色,經乾燥後的植物材料是一種非常好的媒材,只要運用這些特色進行創作,就會完成一些令人驚豔的創作,而這些創作也符合綠色工藝之精神。
    本研究是使用經乾燥後植物之枯枝、落葉、落果等自然素材進行動物立體造型手工藝創作,研究中會探討植物材料的取得方式、處理方法、整理方法、分類收藏等,並透過市集擺攤展示這些創作出的手工藝品。
    研究結果發現,以植物為主要媒材,經觀察模仿動物的形象,運用想像力、創造力,可以創作出動物造型的手工藝作品。尤其植物材料轉變為動物造型手工藝品,兩者之間的反差,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驚奇感,促使人們想要參觀這些作品,也是以另一種方式呈現出植物所能展現的魅力,讓更多人體會到大自然的奧妙。
    依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建議可以發展立體動物造型之文創商品,或是將以植物為主要媒材之創作成果,轉化為環境教育課程。
    關鍵詞:植物材料、手工藝品、立體造形、環境教育

    Green craft spirit contains elements such as nature, circulation, regeneration and vitality, and is a fresh contemporary craft trend. The stem, leaf, flower, fruit and seed of each plant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ried plant material is a very good medium. As long as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used for creation, some amazing creations will be completed, and these creations are in line with the spirit of green technology.
    This research is to use dried plant branches, fallen leaves, fruit and other natural materials for animal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handicraft creation. The research will discuss the way of obtaining plant materials, treatment methods, sorting methods, classification and collection, and display these created handicrafts through the market stall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by observing the image of animals and using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handicraft works in animal shape could be created with plants as the main medium. In particular, the contrast between plant materials transformed into animal-shaped handicrafts can have an unexpected sense of wonder that makes people want to see these works. It also presents the charm that plants can show in another way, so that more people can experience the mystery of natur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t is suggested to develop the cultural products of three-dimensional animal modeling, or to transform the creation achievements of plants as the main medium into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ourses.
    Keywords: plant materials, handicrafts, three-dimensional shap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4 第四節 研究問題 4 第五節 研究流程 5 第六節 名詞定義 6 第七節 研究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8 第一節 自然體驗 8 第二節 手工藝相關研究 14 第三節 手工藝創作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研究案例 24 第二節 研究案例分析 26 第三節 手工藝品展示 3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39 第一節 創作材料 40 第二節 創作材料分類 43 第三節 手工藝品創作 50 第四節 問卷調查結果 8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6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6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8 參考文獻 101 中文書目 101 英文書目 104 附錄 106 附錄一 問卷調查表 106

    中文書目
    黃格崇、陳呈容(2012)思考的基礎設計─造形感知養成訓練。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學報,第二卷,第四期,第403-416頁 。
    吳玉鈴(2000)。婦女教育與經驗學習的運用。社教雙月刊,95,29-33。
    李宜靜、朱延平、楊朝成(2005)。探究式網路學習對中學生學習之影響。東海科學,7,1-14。
    李常井(1985)。杜威經驗概念剖析。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專題選刊(六十六)。
    周玉秀(2005)。談體驗活動到體驗教育的理論基礎。國民教育,45(4),2-6。
    張繙、張吉宏、朱琦文(2001)。體驗經濟時代來臨對工業區發展之影響。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
    楊凱成、廖怡雯、沈錳美(2011)。地方博物館與體驗活動――布袋洲南鹽場文化活動之劇場分析。博物館學季刊,25(4):73-103
    劉又碩、朱旭建(2016)。應用比喻法於視聽覺驚奇之設計創作。實踐設計學報,第十期:278
    三采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7)。生活美勞DIY,木玩篇。臺北市:作者。
    文建會(2007)。臺灣製造:文化創意向前走。臺北市:允晨文化出版。
    王無邪(1974)。平面設計原理。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王無邪(1980)。立體造型原理。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片桐啟子、平野隆久(2003)。紅葉與落葉:享受拾葉之樂。新北市:瑞昇文化。
    朱柄樹、洪嘉永、林品章(1994)。藝術設計的立體構成(朝倉直己)。臺北市:龍溪圖書。
    多田多惠子、龜田龍吉(2004)。葉子博物館:觀察葉片之美。新北市:瑞昇文化。
    吳國慶(譯)(2012)。自然界的設計力(原作者:Maggie Macnab)。新北市:博碩
    吳瑪俐(譯)(1985)。點線面(原作者:Wassily Kandinsky)。臺北市:藝術家
    朱柄樹、洪嘉永、林品章(1994)。藝術設計的立體構成(朝倉直己)。臺北市:龍溪圖書
    呂清夫(1984)。造形原理。臺北市:雄獅
    呂雅昕(譯)(2008)。大自然是我的美學老師(原作者:布施英利)。台北市:如果。(原著出版年:2002)
    周儒、呂建政(譯)(2008)。戶外教學Teaching in the Outdoors(原作者:Donald R.Hammerman、William M.Hammerman、Elizabeth L.Hammerman)。臺北市:五南
    周儒、張子超、黃淑芬(譯)(2003)。環境教育課程規劃(原作者:David C.Engleson、Dennis H.Yockers)。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03)
    林永喜(1994)。三大學派教育哲學思想概論。臺北市:文景出版社。
    林崇宏(2005)。基礎設計-立體構成原理。新北市:新文京開發。
    林崇宏(2009)。設計基礎原理:造形與構成的創意思考。台北: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林品章(1985)。基本設計。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林書堯(1997)。基本造型學。台北市:維新書局。
    胡宏述(2009)。基本設計:智性、理性和感性的孕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俞懿嫻(2007)。道德教育與哲學。臺北市:文景出版社。
    翁英惠(1994)。造形原理。臺北市:正文書局。
    張譽馨(2003)。森活巧思-自然素材製作DIY。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陳秋月(譯)(1996)。森林標本箱 2(原作者:矢野 正,1994)。臺北市:臺灣日販。
    陳龍安(1991)。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彭鏡毅(2011)。植物學百科圖典。臺北市:貓頭鷹出版。
    邱紹傑,彭宏源(2008)。臺灣客家民俗植物 應用篇。臺北市:農委會林務局。
    曾光華、陳貞吟、饒怡雲(2008)。 觀光與餐旅行銷:體驗、人文、美感。新北市:前程文化出版。
    黃阿皮(2020)。種子的可能:154種果實種子圖鑑×30款設計創作,從撿拾、處理到手作的創造再生計畫。臺北市:麥浩斯。
    黃郁婷(譯)(2006)。不可思議的葉子(原作者:鷲谷いづみ)。台中市:晨光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5)
    鄭一帆(2011)。動手做自然:果實X種子創作DIY。臺中市:晨星。
    蕭照芳(譯)(1997)。森林標本箱2(原作者:矢野 正,1996)。臺北市:臺灣日販。
    蕭銘芚(2000)。造形發想之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錢麗安(2001)。你不知道的森林:森林環境解說知識問答集。新北市:遠足文化。
    顏水龍(1942)。臺灣「工藝產業」之必要性。臺北市:光華印書館。
    吳木崑(2005)。國小二年級綜合活動實施體驗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林秀珍(1999)。杜威經驗概念之教育涵義(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育禎(2008)。國中生之經驗學習歷程與科技問題解決能力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子超(2001)。學生環境覺知內涵之探討。中華民國九十年度環境教育國際研討會。http://www.giee.ntnu.edu.tw/workshop/paper.htm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2014)。https://www.tfri.gov.tw/main/news_in.aspx?siteid=&ver=&usid=&mnuid=5291&modid=529&mode=&nid=2986&noframe=&noframe2=1&doprint=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2015)。https://www.tfri.gov.tw/main/news_in.aspx?siteid=&ver=&usid=&mode=&mnuid=5291&modid=529&nid=3895&noframe=&noframe2=1&doprint=1
    教育部(2014)。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6%89%8B%E5%B7%A5%E8%97%9D
    國立臺灣工藝中心研究發展中心(1985)。https://www.ntcri.gov.tw/archive2?uid=125
    國立臺灣工藝中心研究發展中心(2021年10月8日)。創意.再生.綠工藝展。【新聞群組】。取自https://event.culture.tw/NTCRI/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useLanguage=tw&actId=11562&request_locale=tw

    英文書目
    Akcan, S. (2011). Analysis of teacher candidates’ learning experiences in an “englishteaching methods” course. Egitim Ve Bilim-Education and Science, 36(162),247-260.
    Christoph Fuchs, Martin Schreier, and Stijn M.J. van Osselaer(2015)The Handmade Effect: 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It?. Journal of Marketing: 79(2),98-110.
    Dewey, J. (1944).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Getz, D. (1991). Festivals, Special Events, and Tourism.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Hicks, L. E., & King, R. J. (1999). Mapping a sense of place: A contextualized approach to designed environments. Built Environment Education in Art Education, 10-17.
    John Blackwood.(2012).Geometry in Nature:exploring the morphology of the natural world through projective geometry. Edinburgh, Scotland:Floris Books
    Kolb, D. A., & Wolfe, D. M.(1981).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career development:A cross sectional study of adaptive competencies in experimental learning.Lifelong learning and adult development project. Cleveland, OH: Depart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Weatherhead School of Management.(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09493).
    Mckellar, P. (1965). The investigation of mental images. Harmondsworth. England: Penguin Books.
    Norman, D. A. (2004). Emotional design : why we love (or hate) everyday things. New York: BasicBooks.
    Oxendine, C., Robinson, J., & Willson, G. (2004). Experiential learning. In M. Orey(Ed.), Emerging perspectives on learning, teaching, and technology. Retrieved
    Shomon, J. (1969). Nature centers: One approach to urba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2), 56-60.
    Smith, D. M. and Kolb, D. A. (1985). User guide for the learning-style inventory.Boston, MA: McBer and Company.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