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佩汶
Yap, Pui Voon
論文名稱: 「人與自然」主題之幼兒華語提問教學設計-以艾瑞.卡爾繪本為主
An Action Research for Chinese Questioning Design in Preschooler by Using Theme of "Human and Nature" Picture Books – Using Eric Carle's Works as Examples
指導教授: 蔡雅薰
Tsai, Ya-Hsun
口試委員: 蔡娉婷
Tsai, Ping-Ting
林振興
Lin, Zhen-Xing
蔡雅薰
Tsai, Ya-Hsun
口試日期: 2021/09/27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海外華語師資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_Online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0
中文關鍵詞: 人與自然繪本幼兒華語文教學薩提爾艾瑞.卡爾
英文關鍵詞: Human and Nature, Picture Books,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Satir Model, Eric Carle
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191
論文種類: 代替論文:專業實務報告(專業實務類)
相關次數: 點閱:148下載:4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探討以艾瑞.卡爾「人與自然」主題的華語繪本為主,結合了薩提爾對話提問設計,融入了IB國際文憑PYP六大主題的概念之一「世界如何運作?How the world works?」設計幼兒華語教學活動,以超學科的教學增進幼兒大自然的知識與溝通技能, 希望藉此教學,評估孩童在「人與自然」主題繪本理解的學習成效,並使用薩提爾對話提問設計於華語文繪本教學,給予幼兒探究世界如何運作的主題理解。
    本研究使用課程發展(ADDIE)於「人與自然」主題之幼兒華語提問教學設計,包含人與自然主題的相關概念學習、探究活動和提問策略。以薩提爾對話提問促進學生積極的表達與參與性,探究生物成長的變化與過程的模式循環、地球自然循環的變化與生物作息之間的關係、社會與環境正面和負面的影響。經過實施,透過研究歷程整合並分析研究結果。
    本研究結論發現,艾瑞.卡爾的繪本適合孩童探索「人與自然」的認知,展開對大自然議題的探究並拓展學習技能,也有效的提升孩童的語言的詞彙量和表達能力。提問方式的設計有效連接孩童生活經驗,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互動與發表。結合體驗式的探究活動,孩童經由教學記錄、學習單及作品展現了孩童的華語文詞彙和學習成效。 研究結果將作為幼兒期認識自然主題的教學設計活動參考。

    This research uses Eric Carle’s picture books for the theme of “Human and Nature”, mainly combined with Satir Model questioning design, integrated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Primary year program one of the six transdisciplinary themes of global significance which is “How the world works?”, implement in children’s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to expand their learning by add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a trans-disciplinary way. I hope that this action research to evaluate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nd provide the opportunity for children to inquire and understand “how the world work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found that Eric Carle’s picture books are suitable for children to explore the cognition of theme “Human and Nature”, through the issues inquiring to reinforce their learning skills. Implemented the picture books’ learning also helped children’s Chinese language effectively improved such as vocabulary and expression skills. Satir Model questioning design promoted students’ positive expression and participation, well discussion in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s of society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children’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has been shown in teaching notes, artwork, worksheets, and observation forms. The research results will provide references and methods for teachers to design teaching in the future.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步驟 6 第四節 預期成果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國際教育「人與自然」的主題教學 12 第二節 艾瑞.卡爾與「人與自然」主題 18 第三節 薩提爾的對話提問設計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0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0 第二節 研究流程 34 第三節 研究場域及對象 3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7 第四章 研究歷程與結果分析 4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7 第一節 研究貢獻 77 第二節 研究限制 78 第三節 未來展望 79 參考資料 81 附錄一:繪本《好餓的毛毛蟲》學生觀察記錄表 86 附錄二:繪本《小種籽》學生觀察記錄表 96 附錄三:繪本《畫一顆星星給我》學生觀察記錄表 106 附錄四:學生繪本教學總結性評量記錄表 116 附錄五:教師教學評量表 126

    李儀婷(2019)。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每個孩子,都是我們的孩子。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
    李崇建(2017)。薩提爾的對話練習。臺北市:親子天下股份有限公司。
    李崇建、甘耀明(2017a)。對話的力量。臺北市: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崇建、甘耀明(2017b)。閱讀深動力。臺北市: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蔡雅薰、余信賢(2019)。IB國際文憑與中文教學綜論。臺北市: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劉家妤、白慧娟(2010)。歌德式美學在華德福幼兒園的呈現-以臺中市某托兒所爲例。教育科學期刊, 9(1),頁 51-70。 doi: 10.6388/jes.201006.0051
    周淑惠(2002)。 幼稚園幼兒科學課程資源手冊。載於 臺北: 教育部。(頁 )。
    柯品文(2018)。閱讀與書寫的敲門磚: 從問題意識的提問開始。臺灣出版與閱讀(107 年第 2),頁 72-79。
    邱淑惠(2012)。任務描述對幼兒目標設定管控之激發。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57(3),頁 1-26。
    李逢慶(2016)。混合式教學的理論基礎與教學設計。現代教育科技, 9,頁 18-24。
    劉美玲、王佩蓮(2003)。以繪本為媒介進行環境議題教學之研究。環境教育學刊。
    黃毓萍、洪怡菁(2008)。薩提爾模式的家族治療。諮商與輔導,274,頁 14-18。
    黃鳳芬、鄭瑞菁(2012)。 幼兒圖畫書提問教學之行動研究。 於「2012 年一圖千言-圖畫書的繽紛世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發表之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蘇鈺楠(2016)。R. Stener的教育階段論對華德福課程之蘊義及省思。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40),頁 1-17。
    吳凡、黄勝梅(2010)。華德福早期教育思想及其啟示。徐特立研究,5,29-31。
    吳庶深、魏純真(2010)。幼兒繪本的生命力-幼兒生命教育繪本的內涵及教學指標之初探。幼兒教保研究,4,19-33。
    陳寧容、王建雅(2015)。蒙特梭利教學與單元教學之幼教師對幼兒品格之課程意識與教學策略研究。長庚科技學刊,22。
    潘欽楠(2012)。接受“华德福”的教育理念。北京紀事,2,頁 62-64。
    宋媛媛(2015)。繪本教學融入幼兒讀寫活動之行動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師專業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徐維欣(2010)。親子共讀艾瑞‧卡爾圖畫書作品之互動方式與反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林雅惠(2014)。運用繪本改善國小低年級學童語文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班,屏東縣。
    洪幼玲(2015)。薩提爾模式應用於作文教學之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程子潔(2013)。兒童對於色彩與肌理組合意象感受─以艾瑞.卡爾色紙風格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研究所,桃園縣。
    管海玲(2019)。全人教育在國際文憑課程中實踐--美國高中視角。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學位論文。
    蔡佩其(2014)。不同引導語對幼兒閱讀繪本的影響─ 視覺焦點與內容理解探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蕭玉佳(2002)。成長路上話成長─ 幼稚園多元智慧學習歷程檔案之行動省思。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學位論文,。
    許婉菁 (2011)。 [科學好好玩] 主題教學歷程之探究~ 以臺中市一所公幼 [白兔班]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中市。
    賴惠玲(2010)。蒙特梭利幼兒園實施幼兒檔案評量之行動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陳怡螢(2015)。繪本融入情緒教育教學方案對國小三年級學生情緒調整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教學碩士班,臺南市。
    陳慧君(1994)。個案研究:影響教師發問技巧的內在因素。國立師範大學生物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黃瀞慧(2008)。幼稚園教師圖畫書教學設計之研究-以艾瑞卡爾的作品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師專業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臺中市。
    黃金葉(2016)。圖畫書教學對學齡前兒童繪畫創作之行動研究-以艾瑞卡爾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梵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班,新北市。
    Niki(2016)。2017年學前教育課綱改革。園長和老師們,你們準備好了嗎?。Retrieved 25052021, 2021, from https://www.sinchew.com.my/content/content_1558425.html
    Banmen, J. (2006). Applications of the Satir Growth Model: Virginia Satir Network.
    Montessori Jr, M. M. (1976). Education for Human Development: Understanding Montessori. New York: Schocken Book.
    Moore, R. (2014). Nature play and learning places. Creating and managing places where children engage with nature. U.S.: The National Wildlife and Natural Learning Initiative.
    Satir, V., Banmen, J., Gomori, M., & Gerber, J. (1991). The Satir Model Family Therapy and Beyond (聂晶, Trans.). 北京: 世界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Steiner, R. (1995). The kingdom of childhood (H. Fox, Trans.).
    Borich, G. (1996).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 Englewood Clifs. NJ: Merrill, an imprint of Prentice Hall.
    Edwards, C. P. (2002). Three approaches from Europe: Waldorf, Montessori, and Reggio Emilia.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 practice, 4(1), n1.
    Hill, I. (2012). An international model of world-class education: 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Prospects, 42(3), 341-359.
    Katz, L. G., & Chard, S. C. (1996). The contribution of documentation to the quality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RIC.
    Lide, A. (2018). Montessori Education: What Is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Emerging Worldview? Journal of Conscious Evolution, 8(8), 5.
    Marino, M. P., & Crocco, M. S. (2020). The pre-service practicum experience and inquiry-oriented pedagogy: Evidence from student teachers׳ lesson planning. The Journal of Social Studies Research, 44(1), 151-167.
    Montessori, M. (2013). Nature in Education. NAMTA Journal, 38(1), 21-27.
    Schieren, J. (2012). The concept of learning in Waldorf education. RoSE–Research on Steiner Education, 3(1).
    Smith, J., Brewer, D. M., & Heffner, T. (2003). Using portfolio assessments with young children who are at risk for school failure. Preventing School Failure: Alternative Education for Children and Youth, 48(1), 38-40.
    Sutton, A. (2009). Educating for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Montessori education leads the way. Montessori Life, 21(4), 18.
    Wang, C.-P. (2015). A Study on 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Primary Years Programme. Jiaoyu Yanjiu Yuekan=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253), 98.
    ibo.org. (2021). Primary Years Programme. Retrieved 7 June, 2021, from https://ibo.org/programmes/primary-years-programme/
    Bambini-Montessori.com. (2011). Product or oder request. Retrieved 7 June, 2021, from http://www.bambini-montessori.com/order.php?catid=5
    Carle, E. (2000).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鄭明進, Trans.): Early Year Educator.
    Carle, E. (2004). The tiny seed (蔣家語, Trans.): Penguin.
    Carle, E. (2020). Draw me a star (柯倩華, Trans.): Pengui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