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蘇欣儀
Su, Xin-Yi
論文名稱: 台灣行動者參與香港反送中運動的主體性探討
The Subjectivity of Taiwanese Actors of Hong Kong's Anti-ELAB Movement
指導教授: 張錦華
Chang, Chin-hwa
口試委員: 蔡如音 陳順孝 張錦華
口試日期: 2022/01/11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7
中文關鍵詞: 杜蘭主體香港反送中運動跨境運動網路倫理主體社群主體歷史主體
英文關鍵詞: Touraine, subject, Hong Kong's Anti-ELAB Movement, cross-border movement, internet, ethical subject, communal subject, historical subject
研究方法: 深度訪談法半結構式訪談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26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0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2019 年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是在抗議《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將香港的犯罪嫌疑人引渡至中國大陸受審。反對者擔心這會損害香港在「一國兩制」及《基本法》下獨立司法管轄權地位。在香港引發大規模的社會運動,而台灣也有一群青年透過各自的方式投入這場跨境運動。因此,本研究想理解為什麼這群青年會參與香港運動,在當中採取何種行動,以及他們想達成什麼樣的目的。
    因此,本研究採取深度訪談法,共訪問了十三名參與反送中運動的台灣行動者。理論依據是法國學者 Alain Touraine 行動者主體理論,並加以修正,從個人主體、社群主體、歷史主體三面向, 剖析行動者所展現的主體性與主體化過程。另外,因這場運動為跨境的運動,因此會特別聚焦於行動者如何透過網路參與運動。
    研究發現,「個人主體」部分,行動者因個人與香港的連結、看到高度衝突的畫面等引發人道關懷與焦慮感,迫使他們投入運動;他們希望能提供社會理性資訊、促進港台交流、提供實質上的協助。「社群主體」面向,行動者理解社群連結的重要性,及組織在這場運動扮演的角色;也感受到社群認同感如何幫助他們在這場運動中不感到孤單、有夥伴的支持。整體運動也是這群行動者蛻變為「歷史主體」,不但喚醒大眾的對中國威脅的意識,更改造政府作為。「網路」則是串起這場運動的重要媒介。

    The Anti-ELAB Movement broke out in Hong Kong in 2019 due to protests against the extradition bill to allow criminal suspects from Hong Kong to be extradited to mainland China for trial. Opponents worry that this will undermine Hong Kong's status as an independent jurisdiction under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and the Basic Law. A large-scale social movement has been triggered in Hong Kong, and there are also a group of young people in Taiwan who are involved in this cross-border movement in their own way. Therefore, this study wants to understand why these young people participate in the Hong Kong movement, what actions they take in it, and what they want to do.
    Therefore, this paper used the research method of in-depth interview and has interviewed 13 Taiwanese activist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Anti-ELAB Movement. This paper shows how activists have constructed their subjectivity through different phases in this movement with Touraine's notion of social actor and subjectivity. In addition, because this movement is a cross-border movement, it will focus on how actors participate in the movement through the Internet.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there are three phases for these students to build up their subjectivity. The first phase was to become an ethical subject, i.e., the activists felt humanitarian concern and anxiety because of their personal connection with Hong Kong and seeing highly conflicting pictures. They hoped to provide social rational information, promote exchanges between Hong Kong and Taiwan, Provide substantial assistance. The second phase is communal subjectivity, the activist's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ty connection, and the role of the organization in this movement; and how the sense of community identity helps them not feel alone and have the support of partners in this movement. The overall movement is als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is group of actors into historical subjects, which not only awakens the public's awareness of the threat to China, but also changes the government's actions. The Internet is an important medium for this cross-border movement

    謝辭 I 摘要 V ABSTRACT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反送中背景介紹 2 第三節 香港與台灣關係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概念脈絡 7 第一節 TOURAINE 的行動者主體轉化 7 一、成為行動者的過程 7 二、社會性運動 8 第二節 傅柯個人主體化 9 一、倫理主體 11 二、自我技術 11 三、倫理分析的四元架構 12 第三節 社群主體的建立 15 第四節 行動者如何打造歷史主體 16 一、台灣近年社會運動所打造的歷史主體 18 二、中國因素在台灣脈絡下扮演的角色 19 第五節 網路對於社會運動新的可能 21 一、網路社會運動 21 二、社會運動與社群媒體 23 第六節 研究問題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8 第一節、研究對象與選取 28 第二節 訪談大綱 32 一、基本資料、生命史 32 二、主體的發展歷程 33 第四章 研究發現 35 第一節 倫理主體的生成 35 一、主體生成的動機和危機情境:從焦慮的感受誕生 35 二、自我實踐 53 三、倫理目的 62 第二節 社群主體 65 ㄧ、社群連結 66 二、社群認同感 70 第三節 歷史主體化 73 一、改造公眾意識 74 二、改造政府作為 80 第四節 網路串起的跨境運動 81 一、個人自主性 82 二、社群網絡 85 第五章 結論 89 第一節、研究結果與摘要 89 一、台灣行動者倫理主體的展現 89 二、支持彼此的社群主體 90 三、跨越邊境的歷史質 91 四、網路串起跨境運動 92 第二節、回應 TOURAINE 的行動者主體化 94 第三節、研究貢獻與建議 95 參考文獻 98 附錄 106

    中央社(2021年3月3日)。〈自由之家2021全球報告 台灣自由度94分排亞洲第2〉。取自《中央社》: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3030332.aspx
    中央社(2021年9月8日)。〈反送中爆發至今 香港警方拘捕逾萬人〉。取自《中央社》:https://udn.com/news/story/7331/5730991
    王怡蓁(2017)。《新媒體社運行動者的主體性探討-以反黑箱課綱微調運動為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學位論文,台北市。
    王智明、陳欣欣(2016)。〈中港矛盾的表面與結構:回應香港,誰的香港?〉。《文化研究》,(23),201-206。
    丘延亮(2002)。《行動者的歸來》(原作者:亞蘭.杜漢),台北:麥田。
    立場新聞(2021年8月15日)。〈自由之家:香港自由度跌至 52 分低過科索沃、布基納法索、中國9分、台灣94分〉。取自《立場新聞》:https://thestandnews.page.link/kjjFC6sDUmiJ45JS6
    何乏筆(譯)(2006)。《傅柯考(原作者:Gros, Frederic)》。台北:麥田。
    何明修(2004)。〈政治機會結構與社會運動研究〉。《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7),33-80。
    何明修(2011)。《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台北:群學出版。
    何明修(2021)。〈反送中運動在臺灣:抗爭性集會的分析〉。《中國大陸研究》,64(2),1-39。
    余旻靜(2016)。《臺灣太陽花學運對新世代的影響─以與宜蘭地區相關的青年學子為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學位論文,台北市。
    吳介民、廖美(2016)。〈佔領,打破命定論〉。頁 115-161,收錄於林秀幸、吳叡人編,《照破:太陽花運動的振幅、縱深和視域》。台北:左岸文化。
    吳介民(2019年6月13日) 。〈全球局勢轉變下,撿到槍的不是小英、是台灣人民〉。《報導者》。取自: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dpp-primary-election-tsai-ing-wen-win-international-affairs-change
    吳依珊(2015)。〈當代青年政治參與,公民能力與政治效能感之研究〉。《國教新知》, 62(1),21-33。
    呂盈璇(譯)(2017)。《高敏感是種天賦:肯定自己的獨特,感受更多、想像更多、創造更多》(原作者: Ilse Sand)。台北:三采。
    李丁讚(2007)。〈社運與民主〉。載於《思想編輯委員,解嚴以來:二十年目睹之台灣:社運與民主》(頁 85-118)。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
    李立峯(2020)。〈後真相時代的社會運動,媒體和資訊政治:香港反修例運動的經驗〉。《中華傳播學刊》,(37),3-41。
    李立峯(2021)。《時代的行動者 — 反修例運動群像》。香港:牛津大學。
    李映昕(2015)。《從 Foucault 倫理主體理論詮釋 318 運動期間台大新聞 E 論壇參與者的新聞實踐》。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學位論文,台北市。
    李修慧(2019年9月3日)。〈不只東華、台藝大,東吳大學也有港生被捕,學生團體:「同學一個都不能少」〉。《關鍵評論》。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4267
    李翰文(2020年6月11日) 。〈從《逃犯條例》修訂到《國安法》,香港過去一年的得與失〉。取自《BBC》: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2966429
    辛翠玲(2012)。〈跨國公民政治研究與理論發展之反思〉。《問題與研究》,51(3),1-22。
    林靜伶(2014)。〈網路時代社運行動者的界定與語藝選擇〉。《中華傳播學刊》,(26),3-33。
    林鶴玲、鄭陸霖(2001)。〈台灣社會運動網路經驗:一個探索性的分析〉。《臺灣社會學刊》,(25),111-156。
    邱昕歈(2017)。《太陽花運動的背景、發生原因與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所學位論文,台北市。
    洪貞玲主編(2015)。《我是公民也是媒體:太陽花與新媒體實踐》。台北:網路與書。
    夏曉娟(2006)。〈新移民運動的形成——差異政治、主體化與社會性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1),1-71。
    桑普(2020)。〈香港反送中運動-反思與策略〉。《臺灣民主季刊》,17(4),167-175。
    馬嶽(2020) 。 《反抗的共同體:二〇一九香港反送中運動》。台北:左岸文化。
    區家麟(2017)。《新聞自由的二十道陰影》。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張彥南(2007)。《傅柯晚期論主體與自我技術》。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張錦華(2010)。《傳播批判理論 : 從解構到主體》。台北:黎明文化出版。
    張錦華(2015)。〈從太陽花運動談新媒體、新公民、新民主〉。載於洪貞玲主編,《我是公民也是媒體:太陽花與新媒體實踐》(38-57頁)。台北:網路與書。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論文寫作的枕邊書》。台北:學富文化。
    許宏儒(2007)。〈自身、他者與教育:傅柯的「關懷自身」概念與他者之間的關係〉。《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8(2),105-129。
    許恩恩、吳介民、李宗棠、施懿倫(2019)。〈「我們NGO」:太陽花運動中的網絡關係與社運團結〉。《台灣社會學》。(38),1-2。
    陳光輝(2018)。〈政治學相關科系大學生參與太陽花學運的追蹤分析〉。《臺灣民主季刊》,15(2),51-99。
    陳奕廷(2015)。《傘裡傘外:民主主前夕的香港故事》。台北:水牛文化。
    陳朗熹、黃禹禛(2019年11月26日)。〈香港反送中大事記:一張圖看香港人怒吼的285天〉。《報導者》。取自https://www.twreporter.org/a/hong-kong-extradition-law-events
    陳婉琪、張恆豪、黃樹仁(2015 )。〈網絡社會運動世代的來臨?太陽花運動參與者的人際連帶與社群媒體因素初探〉。《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8(4),467 - 501。
    陳順孝(2012 )。〈網路社會動員的繼往開來:反國光石化運動的社會科技基礎和行動策略演化〉。《傳播研究與實踐》,2(1 ),19-34。
    舒詩偉、許甘霖、蔡宜剛(譯)(2002)。《行動者的歸來》(原作者:亞蘭.杜漢),台北:麥田。
    黃守義(譯)(2012)。《網絡社會的概念:科技、經濟、政治與認同》(原作者:Darin Barney)。台北:韋伯。
    黃克先(譯)(2011)。《自由之夏》(原作者:Doug McAdam)。台北:群學出版。
    黃佳婷(2017)。《當代台灣青年的政治參與:從批判性公民的角度分析》。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學位論文,台北市。
    楊士奇、吳孟珍(2018)。〈創業實踐教育與傅柯倫理主體論〉。Management Review。26(1),35-53。
    楊凱麟(譯)(2000)。《德勒茲論傅柯》(原作者:Deleuze&Gilles)。台北:麥田。
    廖家慧 (2016)。《從素人到媒體-後太陽花時期投入新媒體者的主體化歷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學位論文,台北市。
    劉嘉薇(2019)。〈從線上到線下?臉書與大學生太陽花學運參與之研究〉。《中國行政評論》。25(4),29-61。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文茂(2020)。《香港反國教運動、雨傘運動、反送中運動之比較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學位論文,新北市。
    蔡秀芬(2013)。〈袪魅、啟蒙與賦權:中國新媒體作為另類傳播的行動與影響探析〉。《新聞學研究》,116:127-172。
    蔡佳泓、陳陸輝(2015)。〈「中國因素」或是「公民不服從」?從定群追蹤樣本探討太陽花學運之民意?〉。《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7(4),573-603。
    蔣金 (2019)。《危城裡的人——寫在香港反送中運動前夕的民主故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學位論文,台北市。
    鄭宇君(2009)。《新聞專業中的真實性: 一種倫理主體的探究模式》。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學位論文,台北市。
    蕭遠(2011) 。〈網際網路如何影響社會運動中的動員結構與組織型態 ?以台北野草莓學運為個案研究〉。《台灣民主季刊》,8(3 ):45-85。
    謝宗宜(2011)。《傅柯性史中的倫理與自由》。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台北市。
    蘇哲安(2020)。〈香港反送中運動:劃界翻譯與轉型〉。《文化研究》,(31),186-220。
    Altheide, D. L., & Snow, R. P. (1991). Media worlds in the postjournalism era. Hawthorne, NY: Aldine de Gruyter.
    Alvin(2021年8月15日)。〈反送中一周年:他們如何走過?從不反對到反對,回顧反送中運動一年以來的集會自由〉。《關鍵評論》。取自:https://www.tnl.james.thenewslens.com/feature/hk-protests-one-year-on/136206
    BBC(2014年11月21日)。〈台灣九合一選舉:社會運動的可能影響〉。取自: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4/11/141121_taiwan_socialmovement
    BBC(2020年6月1日) 。〈香港《國安法》:從《中國國安法》看立法爭議和港人擔憂何在〉。取自: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2859095
    Bennett, W. L., & Segerberg, A. (2013). The logic of connective action: Digital media and the personalization of contentious politics.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stells, M. (2015). Networks of outrage and hope: Social movements in the Internet age. New Jersey, NJ: John Wiley & Sons.
    Deacon, D., & Stanyer, J. (2014). Mediatization: Key concept or conceptual bandwagon?. Media, culture & society, 36(7), 1032-1044.
    Foucault, M. (1982). The subject and power. Critical inquiry, 8(4), 777-795.
    Foucault, M. (1990).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 2: The Use of Pleasure. New York, NY: Random House.
    Foucault, M. (1997) Ethics: Subjectivity and Truth (Paul Rabinow, ed.; Robert Hurley and others, trans.). London, UK:The Penguin Press.
    Freedom House(2021). Global Freedom Status. Retrieved from https://freedomhouse.org/explore-the-map?type=fiw&year=2021
    Patton, M. Q. (2014). Qualitative research & evaluation methods: 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Thousand Oaks, CA:Sage publications.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2021). 2021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Retrieved from https://rsf.org/en/ranking/2021
    Touraine, A. (2000). Can we live together?Equality and difference. 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Van Dijck, J., & Poell, T.(2013). Understanding Social Media Logic.Media and Communication,1(1): 2-14.
    Vesnic-Alujevic, L. (2012).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web 2.0 in Europe: A case study of Facebook.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38(3), 466-470.
    Weber, C. (2013). Emotions, campaigns,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 66(2), 414-428.
    Wu, J. M.(2019).Taiwan’s Sunflower Occupy Movement as a Transformative Resistance to the China Factor.Take Back Our Future: An Eventful Sociology of Hong Kong’s Umbrella Movement(pp 215-240), edited by Ching Kwan Lee and Ming Sing。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5/11/24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