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昱璉
Chen, Yu-Lien
論文名稱: 探討博物館詮釋知識之展示設計原則-以臺灣地區科學博物館為例
A Study of Interpretation Knowledge of the Principles in Exhibition Design—An Example of Taiwan Science Museums
指導教授: 嚴貞
Yen, J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7
中文關鍵詞: 博物館展示設計詮釋知識設計原則
英文關鍵詞: Museum, Exhibition Design, Interpretation Knowledge, Principles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47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0下載:4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博物館隨著年代的變遷產生不同的意義,現代博物館的功能主要以教育、收藏、保存、傳播及展示為主。其中,展示設計是博物館與參觀者建立最直接關係的有效方式。良好的展示設計可有效的傳達訊息,使參觀者對展示內容產生興趣。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展示設計的形式越來越多元。因此,甚麼樣的展示設計原則能在詮釋知識時更有效的傳達,為本研究所要探討的目的。本研究分為三個階段進行:(1) 以案例分析法,針對臺灣地區具指標性的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及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等,探討與分析各博物館展示設計的表現形式與要素,如:空間配置、造形形態、色彩計畫及照明計畫等項目;(2)以深度訪談法,對博物館展示設計具經驗的研究員與設計師各三位進行訪談;(3)以問卷調查法,將前階段分析與歸納出的表現形式及要素重點製作成問卷,並對上述三所博物館內的參觀者進行現場問卷調查,有效回收問卷共計90份。
    本研究具體結果包括:(1)空間原則:首要原則為「安全考量」,在規劃動線時,適時的加入轉折點與停留點,可避免參觀者於空間中奔跑,以致於發生危險。動線的安排,可結合「建議動線」及「區域劃分」,使主題貫穿空間的同時,也給予參觀者更為開放的參觀模式;(2)造形原則:善用與主題相關的元素,可使造形在詮釋內容方面,達到更好的傳達效益。利用富有故事性的造形,有利於貫穿展示空間及展示主題。配合參觀者視覺高度規劃造形的尺度及比例,可更有效地將知識傳達給參觀者;(3)色彩原則:善用與主題相關的色系,可使參觀者更快進入情境中。適時運用色彩作區域劃分,可使空間更加豐富;(4)照明原則: 善用照明的三種應用方式,可提升空間氛圍與引導效果,分別為空間照明、動線指示與表現展示物件的質感與特性。在整體空間的照明,適度的昏暗可營造良好的氛圍,但應避免過度昏暗的效果,可能會降低參觀者的參觀意願。

    Museums have shown different types of function over time. Nowadays, the purpose of a museum is to acquire, conserve, research, communicate and exhibit the tangible. Exhibition design is the most efficient method to make direct relationships between museums and their visitors. A good exhibition design can effectively convey the message of the exhibition to visitors and increase visitors’ willing to exhibitions. There have been a lot of types of exhibition design with the ever-changing technolog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what kind elements of an exhibition design can effectively transfer knowledge to visitors. This study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1) doing case analysis about the performance of three museums, the National Museum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 with a case analysis method. (2) Doing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with three designers with experiences about the museum exhibition. (3) Using questionnaires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forms and elements of the exhibition design of the three museums given above. Ninety questionnaires were effectively collected.
    The specific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clude four principles of exhibition design. First, the principle of space: based on safety the primary design principle, the line planning, timely transition and set the stop point are used to avoid the visitors facing danger when they run in the exhibition space. Secondly, the principle of form: using the elements related to the theme, to make better method to convey information when the form describes the content of exhibitions. Narrative forms are useful to run through the display spaces and connect the themes of the exhibitions. When the design of the form meet the visual scale and proportion of visitors, the knowledge can be communicated to the visitor more effectively. Thirdly, the principle of color: using the color associated with the theme can make the visitor enter the situation made by the exhibition more quickly. Timely using color to divide the region of the exhibition can make the space be more abundant. Fourthly, the principle of lighting: the usage of lighting in an exhibition space need to focus on the space lighting, moving line instruction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showing objects’ tex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space without sufficient lighting should be avoided. .Even though moderate dimming can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the improper usage of dimming easily decrease visitors’ willing to visit the exhibition.

    摘要 I AbstractII 誌謝 III 目次 IV 表目次 VI 圖目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1.4 研究方法 4 1.5 研究流程 5 1.6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2.1 博物館 7 2.1.1 博物館的定義 7 2.1.2 博物館的分類 10 2.2 博物館展示設計 12 2.2.1 博物館展示設計的變遷 12 2.2.2 博物館展示設計的定義 14 2.2.3 博物館展示設計的類型 15 2.2.4 博物館展示設計的形式 17 2.3 博物館展示的詮釋 36 2.3.1 詮釋的定義 36 2.3.2 詮釋與符號學 36 2.3.3 詮釋的原則 37 2.4 小結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9 3.1 第一階段:博物館展示設計的案例分析及要素建構 39 3.1.1 案例分析對象 39 3.1.2 分析方式 46 3.2 第二階段:博物館展示設計專家的深度訪談 47 3.2.1 訪談對象 47 3.2.2 訪談形式及分析方式 48 3.2.3 訪談架構 48 3.3 第三階段:博物館參觀者對於博物館展示設計的認同程度調查 50 3.3.1 調查對象 50 3.3.2 取樣方式 50 3.3.3 研究假設 51 3.3.4 問卷操作 52 3.3.5 資料分析法 5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55 4.1 臺灣地區科學博物館展示設計分析 55 4.1.1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55 4.1.2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60 4.1.3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67 4.1.4 小結 74 4.2 訪談結果分析 76 4.3 問卷調查結果與分析 79 第五章 結論 110 文獻參考 112 附錄一、訪談邀請函內文1 115 附錄二、訪談邀請函內文2 116 附錄三、受訪同意書 117 附錄四、探討博物館詮釋知識之展示設計原則-以臺灣地區科學博物館為例問卷調查 118 附錄五、博物館展示設計領域專家的訪談文本 120

    一、期刊、雜誌
    Victor J. Danilov (1982/1988).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s. 王維梅(譯)。科學中心的永久展示。博物館學季刊,2(1),37-49。
    張崇山(1993)。博物館的展示規劃。博物館學季刊,7(03),55-64。
    華家緯(2016)。博物館兒童形象識別物應用:談科教館吉祥物實踐經驗。2016臺灣博物季刊,35(3),28-35。
    陸定邦(1989)。展示語言。博物館學季刊,3(4),21-28。
    趙小菁(2013)。化語為境:博物館展示中故事造境探悉。臺灣博物季刊,33(1),92-103。
    耿鳳英(2001)。博物館展示照明。博物館學季刊,15(4),41-50。
    耿鳳英(2003)。身體、行為與博物館展示。博物館學季刊,17(4),35-45。
    林崇宏(2003)。幾何形態應用在造形設計的探討。東海學報,44,89-96。
    耿鳳英(2011)。誰的故事?-論博物館展示詮釋。博物館季刊,25(3),99-111。
    吳俊仁、徐鳳儀、陳麗淑、何林泰、施彤煒、吳玲毅...邱依婷(2014)。海科啟航,永續海洋。潮境,1,1。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
    許文凌(2012)。樣本選擇的方法。家庭教育雙月刊,38,88-95。
    楊裕隆(2012)。符號理論與應用。科學發展,478,16-22。
    曾小英(1996)。由博物館符號學看民族文物的詮釋。博物館季刊,10(2),57-64。
    二、書籍
    Alexander, E. P. (1979). Museums in Mo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functions of Museum. United Kingdom:AltaMira Press.
    Burcaw, G. Ellis (1997/2000). Introduction to Museum Work. 張譽謄(譯)。博物館這一行。台北市:五觀藝術。
    Irving Seidman (1991/2009).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A Guide for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李政賢(譯)。訪談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呂理政(1999)。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台北市:南天。
    黃光男(1999)。博物館新視覺。台北市:正中。
    郭長江(2003)。時空落子-博物館展示設計實務。台北市:史博館。
    黃世輝、吳瑞楓(1992)。展示設計。台北市:三民。
    包遵彭(1970)。博物館學。台北市:正忠。
    秦裕傑(1996)。現代博物館。台北市:世界宗教博物館。
    張譽騰(1987)。科學博物館教育活動之理論與實際。台北市:文史哲。
    符遠(2003)。展示設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許亮(2004)。展示設計。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翁英惠(1980)。造形原理。台北市:中正。
    楊進(1994)。造形基礎。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林崇宏(2009)。造形原理:造形與構成設計案例解析。台北縣: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呂清夫(1984)。造形原理。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李遠、宋春艷(2007)。展示設計。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朱淳(2000)。展示設計。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張立(2006)。展示設計。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
    任仲全(2001)。展示設計。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
    朱介英(2004)。色彩學:色彩設計與配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姜立善、李遠(2008)。展示設計。濟南:黃河出版社。
    王文永、李克強(2008)。問卷調查及數據資料分析。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趙毅衡(2012)。符號學。台北市:新銳文創出版。
    三、論文
    方素真(2016)。博物館展示概念的詮釋與展示設計實踐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博士班,高雄市。
    黃于珊(2001)。博物館展示環境與參觀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班,嘉義縣。
    陳逸原(2005)。意象圖片應用於產品造形發想之研究-以運動意象圖片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張建國(2003)。產品意象轉換造形設計語言之模式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班,台北市。
    蘇淑雯(2009)。博物館展示的文化詮釋-以國立臺灣文學館常設展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美學與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班,嘉義縣,
    陳巧倫(2007)。從電子期刊使用探討圖書館期刊館藏發展-以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碩士班,台北市。
    四、研究報告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08)。「博物館文化消費研究調查計畫」成果報告書。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五、網路資訊
    Museum Definition (n.d.). Retrieved April 30, 2017, from http://icom.museum/the-vision/museum-definition/
    呂理政(1999年05月26日)。展望新世紀博物館--誕生知識、營造夢想。取自http://www1.ntmofa.gov.tw/tmoavideo/html/05/05_22word.htm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2007)。臺灣地區博物館類別、數量、縣市分布統計資料。取自 http://www.cam.org.tw/download/museum2007_2.pdf
    林平(2001年03月03日)。展覽與場域的對話—從觀眾的角度出發。取自http://www1.ntmofa.gov.tw/tmoavideo/html/05/05_10word.htm
    王嘉玲(2014年03月20)。展示臺灣文學得內在。取自http://xdcm.nmtl.gov.tw/tlc/home02.aspx?ID=$9092&IDK=2&EXEC=D&DATA=974&AP=$9092_HISTORY-0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2016年11月18日)。關於我們。取自 http://www.nmmst.gov.tw/chhtml/content/290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2016年11月18日)。關於我們。取自 http://www.nmmst.gov.tw/chhtml/content/241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2016年11月18日)。主題館-「海洋科學廳」簡介。取自http://www.nmmst.gov.tw/chhtml/contenttab/220/1595/0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15年10月23日)。關於我們。取自 http://www.nmns.edu.tw/ch/intro/index.htm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14年02月10日)。關於我們。取自 http://www.nmns.edu.tw/ch/intro/organization.htm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13年12月30日)。生命科學廳。取自http://www.nmns.edu.tw/public/exhibit/LifeScience/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7年05月05日)。分層隨機取樣。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286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