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邵琦
Yang, Shao-Chi
論文名稱: 社區自學團體與學習資源網絡發展之研究
The study of a community-schooling group and networking learning resource development
指導教授: 陳佩英
Chen, Pei-Y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2
中文關鍵詞: 社區自學團體學習資源社會資本
英文關鍵詞: community-schooling group, learning resources, social capital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86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5下載:2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一個社區自學團體(以自學團簡稱之)為研究個案,研究範圍以自學團為核心,以社會資本概念剖析自學團的發展歷程與學習資源的使用現況,再以Ivan Iliich的非學校化社會理念探討自學團學習資源網絡拓展的未來性。研究者以訪談為主要資料來源,輔以實地觀察的紀錄,結合相關文獻分析,深入探究自學團如何將學習網絡從社區拓展至外部,運用並整合各類學習資源於教學場域及辦理各式學習活動,希望從中找出另類教育辦學的資源搭夥之實踐路徑。

    依據研究發現,歸納出四個研究結論:
    一、社區為自學團的發展基礎。
    二、拓展學習資源是自學團發展必經之路。
    三、學習資源拓展的困境來自於社會普遍對於自學團的不了解,造成公共資源的開放性不足。
    四、自學團的未來發展繫於社會資本和資源網絡的持續開拓。

    最後根據研究發現與結論,提出相關建議,以供自學團、政府及後續研究者參考。

    This study describes the learning resource network of a community-schooling group. This study adopts a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 and the idea of deschooling society by Ivan Illich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the community-schooling group and the expansion of its learning resource network.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ase stud, the researcher collected data through interviews and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s of the group. The study results and conclusion as follow:
    1.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schooling group is underscored by the community relation and resources.
    2.To expand learning resources is necessa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community-schooling group.
    3.The major dilemma of expanding learning resources is that the mainstream public lacks the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munity-schooling group and the limitation of public resources sharing.
    4.The future of the community-schooling group replies on its interdependence of social capital and the expansion of public learning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the study comes up with useful suggestions to home schooling groups, the government and future research.

    目次 i 表次 iii 圖次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另類教育 6 第二節 社會資本 23 第三節 非學校化社會 31 第四節 國內相關研究 3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2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2 第二節 研究流程 44 第三節 研究倫理 51 第四節 研究限制 53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55 第一節 自學團之發展脈絡與概況 55 第二節 自學團之信任社會資本 66 第三節 自學團之資源與網絡社會資本 76 第四節 自學團之社會資本與非學校化社會理念的實踐 96 第五節 綜合討論 101 第五章 研究結論建議與省思 10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14 第三節 研究省思 115 參考文獻 118 中文部分 118 英文部分 126 附錄 127 附錄一 自學團負責人訪談大綱 127 附錄二 自學團教師訪談大綱 128 附錄三 自學團家長訪談大綱 129 附錄四 自學團學生訪談大綱 130 附錄五 訪談同意書 131 附錄六 家長同意書 132

    中文部分
    APDEC(2016)。台灣體制內外實驗教育的發展脈絡。2016年7月27日,取自https://www.apdec2016.org/pages/11
    Maker Faire Taipei(2014)。動手、學習、分享,自造者的天堂。2016年7月7日,取自http://www.makerfaire.com.tw/fablab-taipei.html
    T01(2016年6月11日)。無標題【部落格文字資料】。2016年7月30日,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wangi100?fref=ts
    T01(2016年6月26日a)。自學團的組織經驗分享【部落格文字資料】。2016年7月30日,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wangi100?fref=ts
    T01(2016年6月26日b)。自學團課程圖像與特色【部落格文字資料】。2016年7月30日,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wangi100?fref=ts
    T01(2016年6月3日)。隱形之牆【部落格文字資料】。2016年7月30日,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wangi100?fref=ts
    丁凡(譯)(1997)。瑟谷傳奇 : 美國的夏山 : 自主學習教育的理想與實踐(原作者:Daniel Greenberg)。臺北市:遠流。
    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育研究法(增訂十版)。臺北市:五南。
    王克難(譯)(2003)。夏山學校:實踐自由發展,見證愛的教育(原作者:Alexander Sutherland Neill)。臺北市:遠流。
    王炎川(2008)。台灣另類學校家長教育選擇權意識發展之研究--以宜蘭慈心華德福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儀珍、蕭揚基(2014)。彰化縣高中職學生公民身份成長中社會資本之探討。大葉大學通識教育學報,14,137-159。
    伍振鷟(1988)。教育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伍振鷟、林逢祺、黃坤錦、蘇永明(1998)。教育哲學。臺北市:五南。
    朱曉蘭(譯)(1988)。窗邊的小荳荳(原作者:黑柳徹子)。臺北市:小暢書房。
    江明修(2004)。充實社會資本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自學團(2012a)。教育模式【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teenedu.pixnet.net/blog/post/29772772
    自學團(2012b)。課程設置【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teenedu.pixnet.net/blog/post/29771650
    自學團(2012c)。關於自學團【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ChiPiZi/info?tab=page_info
    何文純(2006)。國民小學社會資本與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康寧(譯)(1994)。非學校化社會(原作者:Ivan Illich)。臺北市:桂冠。
    吳清山(2003)。國民教育階段辦理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挑戰與策略。北縣教育,45,17-26。
    吳清山(2008)。解讀台灣教育改革。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2011)。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的新紀元。師友月刊,531,53-57。
    吳璧如(1998)。在家教育之概念、演進、及法律議題。教育研究,64,36-48。
    李月娥(2015)。我的孩子適合實驗教育嗎?2016年7月30日,取自http://gfamily.cwgv.com.tw/content/index/2183
    李玉惠(2015)。臉書教師專業社群之關係社會資本、知識分享、知識品質與教師專業能力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縣。
    李奉儒、高淑清、鄭瑞隆、林麗菊、吳芝儀、洪志成、蔡清田(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原作者:Robert C. Bogdan& Sari KnoppBiklen)。嘉義市:濤石文化。
    李冠儀(2013)。另類教育中兒童自主學習之研究-以種籽親子實小「空堂時間」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
    李崇建、李佩芬(2011)。什麼是理念學校、另類學校?。親子天下,2014年11月18日,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6409&page=1
    李雅卿(2000)。北政實驗手記-一個愛.衝突與成長的故事。臺北市:商智文化。
    李嘉年(2016)。實驗教育三法後台灣另類學校發展初探。學校行政,103,1-13。
    周國民(2007)。家長社會資本與學童學業成就、學校適應關係之研究-以台南縣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周毓貞(2014)。國小六年級學童家庭社會資本、英語自我效能與英語學習態度之結構方程模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周義雄(2011)。家長學校選擇權與體制內另類教育學校經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宜蘭縣政府(2011)。宜蘭縣屬國民中小學委託私人辦理自治條例。主管法規查詢系統,2014年11月21日,取自http://glrslaw.e-land.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23523&KeyWordHL=&StyleType=1
    林佩蓉、倪鳴香、黃心怡(2011)。家長教育選擇權意識之研究:以「臺北市自主學習實驗計畫」家長生命經驗為例。另類教育期刊,1(1),67-91。
    林南(2007)。社會資本理論與研究簡介。社會科學論叢,1(1),1-32。
    邱春堂(2010)。國民小學校長社會資本、教導型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保障教育選擇權聯盟(2011)。教育部公布全國自學準則。2016年8月21日,取自http://www.homeschool.tw/2011/06/blog-post_27.html
    書屋的歷史(2014)。孩子的書屋。2014年11月27日,取自http://www.bookhouse.org.tw/about/education
    翁書婷(2015)。30個關鍵字讓你搞懂物聯網。2016年8月21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4549
    高淑清(2010)。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高熏芳、林盈助與王向葵(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臺北市:心理。
    國教署(2014)。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國教署,2014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088&Page=25501&wid=ddc91d2b-ace4-4e00-9531-fc7f63364719&Index=1
    張芳華(2015)。家庭社經地位、社會資本對高中學生教育抱負影響之分析。教育研究學報,49(2),19-39。
    張益勤(2014)。「擇校世代」來臨:實驗教育法三讀通過,華德福,另類學習將進入公校體制。親子天下,2014年11月18日,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2231&page=1
    張碧如(2006)。教與學的另類可能:在家教育自主學習之個案研究。臺北市:五南。
    張碧如(2013)。臺灣南部對另類教育的需求初探。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28,33-53。
    張瀞文(2014年12月)。陳怡光:未來每個人都能辦教育。親子天下,63。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62795-%E9%99%B3%E6%80%A1%E5%85%89%EF%BC%9A%E6%9C%AA%E4%BE%86%E6%AF%8F%E5%80%8B%E4%BA%BA%E9%83%BD%E8%83%BD%E8%BE%A6%E6%95%99%E8%82%B2/
    教育脈動(2016)。多元化的臺灣在家自學教育模式──實驗教育個案週課表比較分析(中)。2016年8月21日,取自http://pulse.naer.edu.tw/content.aspx?type=N&sid=208
    教育部(2013a)。高級中等教育階段辦理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辦法。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年11月22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60036
    教育部(2013b)。國民教育法。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年11月19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5%9C%8B%E6%B0%91%E6%95%99%E8%82%B2%E6%B3%95
    教育部(2013c)。國民教育階段辦理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準則。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年11月19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32
    教育部(2013d)。教育基本法。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年11月19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6%95%99%E8%82%B2%E5%9F%BA%E6%9C%AC%E6%B3%95
    許美鈞(2014)。一所高中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社會資本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江松(2003)。一種另類教育的解析─「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的現況探討、問題分析與解決策略。北縣教育,45,35-39。
    陳怡靖、黃毅志(2011)學科補習、社會資本、文化資本與高中多元入學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學報,45(2),87-111。
    陳俊朗、古碧玲(2013)。愛‧無所畏:孩子的書屋,給孩子全新的未來。臺北市:商周出版。
    陳素燕、陳舜芬(2002)。台灣沙卡學校另類教育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0(6),133-152。
    陳惠邦(2001)。華德福學校教育學的現代意義,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
    陳儀、陳琇玲(譯)(2015)。物聯網革命:共享經濟與零邊際成本社會的崛起(原作者:Jeremy Rifkin)。臺北市:商周。
    曾國俊(2012)。臺灣理念學校相關論述之探討(一)。2016年7月4日,取自http://nw2011.heart.net.tw/_24solar%20paper/e-6.html
    舒季嫻(2012)。另類學校中的品格教育之研究─以欣欣實驗教育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馮朝霖(2001)。另類教育與全球思考。教育研究月刊,92,33-42。
    馮朝霖(2006)。另類教育與二十一世紀教育改革趨勢。研習資訊,23(3),5-12。
    黃心怡(2005)。自主學習與學生自我賦權:以臺北市自主學習實驗計化學生為例之研究。中正教育研究,4(2),81-113。
    黃武雄(1995)。台灣教育的重建。臺北市:遠流。
    黃武雄(2003)。學校在窗外。臺北縣:左岸文化。
    黃武雄(2013)。童年與解放衍本(教改二十周年紀念版)。臺北市:左岸文化。
    黃莉棋(2012)。國中學生家庭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黃源協、莊俐昕、劉素珍、林信廷(2012)。社區特性與社區社會資本之研究。臺大社工學刊,25,209-254。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楊文貴、游琇雯(2011)。人文國民中小學另類嗎?是,也不是:一所既主流又另類的專業學校。另類教育,1(1),127-146。
    楊巧玲(2000)。教育行政的鬆綁與再規範:以在家自行教育為例。教育政策論壇,3(1),97-116。
    詹志禹、吳璧純(2015)。偏鄉教育創新發展。教育研究月刊,258,28-41。
    臺灣實驗教育聯盟(2015)。到底時麼是民辦的非營利實驗學校?2016年8月21日,取自http://ateei-org.blogspot.tw/2015/09/blog-post_25.html
    劉佳宜(2011)。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機構辦學現況之研究-以臺灣中部四所實驗教育機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劉若凡(2013)。運動中的另類學校:學校變革的組織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劉鳳雲(2009)。臺北市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方案目標評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蔡玉鳳(2015)。一般與高風險家庭學生中輟意向調查:從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角度剖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蔡旻欣(2012)。我國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研究:政策執行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蔡宣蘋(2007)。台東縣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魅力城鄉主題網(2009)。台北縣新店市●●●●社區風貌營造規劃設計。2016年7月1日,取自http://trp.cpami.gov.tw/ch/AllInOne_Show.aspx?path=486&guid=fa55aac5-d8a1-4989-8e2c-8dd3245affae&lang=zh-tw
    盧諭緯(2016年8月)。讓每個孩子適性發展:實驗教育新浪潮。青春共和國,10,48-52。
    親子天下(2015年9月)。《親子天下》2015「實驗教育大調查」結果出爐:四成家長願意將小孩送實驗教育。親子天下,71。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68363-%E3%80%8A%E8%A6%AA%E5%AD%90%E5%A4%A9%E4%B8%8B%E3%80%8B2015%E3%80%8C%E5%AF%A6%E9%A9%97%E6%95%99%E8%82%B2%E5%A4%A7%E8%AA%BF%E6%9F%A5%E3%80%8D%E7%B5%90%E6%9E%9C%E5%87%BA%E7%88%90%EF%BC%9A%E5%9B%9B%E6%88%90%E5%AE%B6%E9%95%B7%E9%A1%98%E6%84%8F%E5%B0%87%E5%B0%8F%E5%AD%A9%E9%80%81%E5%AF%A6%E9%A9%97%E6%95%99%E8%82%B2/?page=3
    薛化元、周志宏(1994)。國民教育權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稻鄉。
    薛曉華(1996)。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與社會的分析。臺北市:前衛。
    薛曉華(譯)(2002)。另類理念學校在美國的實踐(原作者:Ronald E. Koetzsch)。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志龍(2014)。家長參與對國中學生教育成就之影響:社會資本的觀點。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4(1),93-134。
    顏妙芳(2005)。新右派哲學對英國教育政策的影響。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1,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51/51-25.htm
    羅志豪(2007)。國中學生家庭內社會資本與數位落差之關係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英文部分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In J. G.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of sociology education (pp.241-258).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Bourdieu, P., &Wacquant, L. J. D. (1992).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95-120.
    Fedderke, J., De Kadt, R., & Luiz, J. (1999).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capital: acritical reflection. Theory and Society, 28(5), 709-745.
    Fried, A. (2002). The strange disappearance of Alexis de Tocqueville in Putnam’s analysis of social capital. In S. L. McLean, D. A. Schultz, & M. B. Steger (Eds.), Social capital: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community and “Bowling Alone” (21-49). New York, NY: New York University.
    Hanifan, L. J. (1916). The rural school community center.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67, 130-138.
    Illich, I. (1971). Deschooling society.New York, NY: Harper Colophon
    Peters, B. G., & J. Pierre (1998).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Rethink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8(2), 223-243.
    Putnam, R. D. (1995). Tuning in, tuning out the strange disappearance of social capital in America.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28(4), 664-683.
    Woolcock, M. (2001).The place of social capital in understanding social and economic outcome.Canadian Journal of Policy Research, 2(1), 11-1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