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珮寧
Li, Pei-Ning
論文名稱: 客家心 原鄉情—沈錦堂客家音樂作品研究
A Study on Hakka Musical Compositions of SHEN Ching-Tan —The Composer's Spirit and Feeling Originating from Hakka Hometown
指導教授: 許瑞坤
Hsu, Jui- Ku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民族音樂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thnomusicology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8
中文關鍵詞: 沈錦堂客家音樂素材歌樂作品器樂作品
英文關鍵詞: SHEN Ching-Tan, the application of Hakka folk songs elements, vocal works, instrumental works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16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4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沈錦堂,1940年生於新竹縣關西鎮,自小熱愛歌唱,喜歡摸索、學習不同類型的樂器。二十三歲考入國立藝專主修作曲,正式進入音樂專業領域,也開啟了他的音樂創作生涯。從1966年至今,其創作涵蓋室內樂、管弦樂、國樂合奏等。半數以上為歌樂作品,獨唱曲、合唱曲、歌劇及宗教歌曲皆在其創作範疇中,可謂作品類型相當豐富的作曲家。

    本論文以臺灣當代客籍音樂家—沈錦堂為研究對象,主要研究其以「客家音樂」為素材創作的歌樂及器樂作品,包含:藝術歌曲《露水》、《秋思》,合唱改編曲《老山歌》、《催眠曲》;管弦小品《山歌輪旋》、交響詩《客家情》,從而探究沈錦堂客家音樂的創作手法與風格。

    內文分成四個重點:一、沈錦堂成長背景與音樂學習歷程。二、沈錦堂的音樂創作及展演活動。三、沈錦堂以客家音樂為素材之「歌樂」作品分析。四、沈錦堂以客家音樂為素材之「器樂」作品分析。

    筆者運用實地調查、訪談紀錄、資料蒐集、樂曲分析等方式,並經由各項資料的歸納、統整,將其在音樂領域上的成就與貢獻詳實的記載下來,完成此篇論著。希冀日後能提供相關研究者作參考,讓更多人認識沈錦堂的音樂作品,與這麼一位情感真摯、風格獨具的作曲家。

    SHEN Ching-Tan (SHEN Jin-Tang) was born in Hsinchu County’s Guanhsi Township in 1940. SHEN loves singing and learning diverse categories of instruments. When he was 23, he was admitted to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majored in composition. Since then, he entered the professional domain of music, and started his musical compositions career. From 1966 to the present, SHEN Ching-Tan’s musical works contain chamber music, orchestral music, and Chinese orchestral music, etc. Vocal works account for half of his list of compositions, such as solo vocal works, chorus music, opera, sacred songs included. From the above we can see that SHEN is a composer writing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piece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aiwan contemporary Hakka musician—SHEN Ching-Tan, and the focus 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Hakka folk songs elements to his vocal and instrumental works, including Hakka art songs: Dew and Feeling of Autumn (2008), chorus transcriptions: Old Mountain Song and Lullaby (1977), a piece for orchestra: Rondo of Mountain Songs (1987), and symphonic poem: Hakkas’ Feeling (2012), so as to explore SHEN’s creative approaches and musical styles.

    There are four key points in the content of this study: First, narrating SHEN’s background, and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music. Second, introducing SHEN’s musical compositions, and his participation in various musical exhibitions. Third, analyzing the application of Hakka folk songs elements to SHEN’s “vocal” works. Last, analyzing the application of Hakka folk songs elements to SHEN’s “instrumental” works.

    The study is accomplished through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records of interviews with the composer, and analysis of musical works. All his contribution and achievement in the field of music are recorded by means of analysis, induction, and integration. The writer hopes that this study will offer hakka music-related research for future reference, and the public will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SHEN Ching-Tan, the sincere and unique composer, and his musical composition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次 iv 圖例目次 vi 表例目次 vii 譜例目次 ix 凡例 xii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6 第四節 文獻探討 7 第一章 沈錦堂背景與作品介紹 13 第一節 成長背景與音樂創作歷程 13 一、摸索自學時期 14 二、音樂科班訓練~赴歐洲習藝 16 三、投入教職作曲教學迄今 19 第二節 音樂創作及展演 21 一、沈錦堂的音樂創作 21 二、沈錦堂的音樂展演活動 35 (一)向日葵樂會 36 (二)中國現代音樂研究會~亞洲作曲家聯盟大會暨音樂節 41 (三)中國現代樂府 44 (四)漢聲樂展、漢聲舞展 56 (五)其他音樂活動 60 第二章 以客家音樂為素材的「歌樂」作品 63 第一節 歌曲《露水》、《秋思》 64 一、《露水》 65 二、《秋思》 76 第二節 合唱改編曲《老山歌》、《催眠曲》 91 一、《老山歌》 91 二、《催眠曲》 101 第三章 以客家音樂為素材的「器樂」作品 119 第一節 管弦小品《山歌輪旋》 119 第二節 交響詩《客家情》 148 結論 184 參考資料 191 附錄 沈錦堂音樂作品表 196

    一、專書

    伍國棟。《民族音樂學概論》。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

    呂錘寬。《臺灣傳統音樂概論 歌樂篇》。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
    公司,2005。

    ______。《臺灣傳統音樂現況與發展》。宜蘭: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2009。

    呂鈺秀。《臺灣音樂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

    呂鈺秀等主編。《臺灣音樂百科辭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

    許常惠。《台灣音樂史初稿》。臺北:全音樂譜出版社,2005。

    ______。《聞樂零墨》。臺北:百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

    ______。《中國音樂往哪裡去》。臺北:百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

    陳郁秀主編。《音樂台灣一百年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白鷺鷥文教基金會,1997。

    陳怡君編。《山歌好韻滋味長:賴碧霞與她的客家民歌天地》。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11。

    黃子堯主編。《創作的心田 五位客家人的故事》。臺北:台北縣政府客家事務處,
    2010。

    彭素枝。《台灣六堆客家山歌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

    楊兆禎。《台灣客家系民歌》。臺北:百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

    ______。《客家民謠》。臺北:天同出版社,1986。

    楊佈光。《客家民謠之研究》。臺北:樂韻出版社,1983。

    鄭榮興。《臺灣客家音樂─客家音樂的風格展現與戲曲歌謠的演變》。臺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4。

    ______。《台灣北部客家八音研究》。宜蘭: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2008。

    賴碧霞。《臺灣客家民謠薪傳》。臺北:樂韻出版社,1993。

    簡巧珍。《台灣客籍作曲家》。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6。

    ______。《二十世紀六○年代以來台灣新音樂創作發展之軌跡》。臺北:樂韻出版社,2011。

    二、學位論文

    王筱青。〈亞洲作曲家聯盟大會暨音樂節之探討(1973-201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論文,2011。

    孔仁芳。〈臺灣當代客家歌曲研究與演唱詮釋〉。天主教輔仁大學音樂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

    卓怡君。〈臺灣作曲家改編福佬系民謠之鋼琴教材探討〉。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音樂教學碩士班論文,2010。

    林幗貞。〈從文化認知現象解讀台灣當代嚴肅音樂創作(1980-200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博士論文,2009。

    林銘嬈。〈「藍衫樂舞團」展演客家樂舞之形式及文化意涵〉。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金立薇。〈臺灣搖籃曲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10。

    林雪玉。〈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李泰祥實驗性創作手法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論文,2014。

    郭澤寬。〈臺灣現代中文歌劇創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06。

    陳彥好。〈林子淵客家創作歌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論文,2012。

    游素凰。〈臺灣近三十年「現代音樂」發展之探索 一九四五~一九七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黃伊清。〈鋼琴音樂在臺灣的發展與作品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張禎宜。〈台灣育囡仔歌歌謠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

    張雅晶。〈臺灣民間音樂的多元樣貌─以〈百家春〉、〈桃花過渡〉、〈病子歌〉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

    黃惠婉。〈游昌發六首中文藝術歌曲之研究〉。台南應用科技大學音樂研究所詮釋報告,2013。

    蔡芳霞。〈葉日松山水田園詩修辭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語文科教學碩士論文,2011。

    三、期刊

    沈錦堂。〈訪劉德義教授由音樂的演變史中談心音樂(上)〉。《音樂教育》2:1 (1969.01):10-14。

    ______。〈訪劉德義教授由音樂的演變史中談心音樂(下)〉。《音樂教育》2:2 (1969.02):11-15。

    ______。〈民歌民歌〉。《幼獅少年》No.53 (1981.03):12-16。

    ______。〈什麼叫民歌〉。《幼獅少年》No.54 (1981.04):65-68。

    ______。〈談音樂的好壞〉。《幼獅少年》No.59 (1981.09):68-69。

    ______。〈再談音樂的好壞〉。《幼獅少年》No.61 (1981.11):28-29。

    ______。〈國語的四聲與曲調〉。《幼獅少年》No.65 (1982.03):60-64。

    ______。〈中文的節奏〉。《幼獅少年》No.69 (1982.07):26-27。

    ______。〈獨幕歌劇「魚腸劍」的創作理念與過程〉。《藝術學報》No.58 (1996.06):57-60。

    ______。〈和聲學中機能性的探討〉。《藝術學報》No.71 (2002.12):75-82。

    ______。〈中文的音樂處理〉。《藝術欣賞》1:2 (2005.02):56-59。

    呂錦明。〈臺灣北部的客家音樂〉。《民俗曲藝》No.120 (1999.07):167-189。

    許常惠。〈由亞洲作曲家聯盟第六屆大會看聯盟的過去與未來〉。《書評書目》No.81 (1980.01):116-120。

    黃雅蘭。〈解嚴後看台灣現代音樂創作中的本土化現象〉。《關渡音樂學刊創刊號》No.01 (2004.12):135-151。

    趙琴。〈走過臺灣古典音樂廣播的黃金歲月─兼談我的音樂廣播生涯及對現狀的思考〉。《關渡音樂學刊》No.10 (2009.05):23-48。

    賴曉珍。〈月光灑在東海岸─葉日松的客語詩與教學〉。《文訊》No.252 (2006.10):28-34。

    聯合文學編輯部。〈雲門歲月─(一九七三年二月至一九九七年十一月)〉。《聯合文學》No.162 (1998.04):54-65。

    顏綠芬。〈大中國主義下的臺灣音樂創作〉。《當代》No.233 (2007.04):24-33。

    譚凱聰。〈夏夜燭火─訪詩人葉日松〉。《臺灣文學館通訊》No.23 (2009.05):54-57。

    四、樂譜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七十二年委託音樂創作 合唱歌曲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7。

    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發行。《少年合唱曲》。臺北:書評書目出版社,1978。

    亞州作曲家聯盟中華民國總會 製作。《笑嘻嘻兒童歌曲集》。臺北:亞州作曲家聯盟中華民國總會,1988。

    五、音樂會節目單

    「向日葵樂會(一)」,國立藝術館主辦,1968.05.31。

    「向日葵樂會(二)」,中廣公司音樂風主辦,1969.06.02。

    「向日葵樂會(三)」,耕莘文教院文教組主辦,1970.06.21。

    「向日葵樂會(四)」,中廣公司音樂風、中華民國音樂學會聯合主辦,1971.12.16。

    「中國現代樂府1:前奏與賦格」,台灣省政府教育廳響樂團主辦,1973.07.31。

    「中國現代樂府2:青少年音樂會」,台灣省政府教育廳響樂團主辦,1973.08.30。

    「中國現代樂府3:雲門舞集首次公演」,省交響樂團主辦,1973.09.29~10.05。

    「中國現代樂府4:民歌集錦」,台灣省政府教育廳響樂團主辦、台灣省立台中圖書館主辦,1973.11.15。

    「中國現代樂府5:青少年音樂會」,台灣省政府教育廳響樂團主辦,1974.05.11。

    「中國現代樂府6:雲門舞集秋季公演」,省交響樂團主辦,1974.11.07~11.16。

    「漢聲樂展」,台灣省政府教育廳響樂團主辦,1977.02.10。

    「漢聲舞展」,台灣省政府教育廳響樂團主辦,1977.03.27~03.30。

    「春秋樂集1992年秋季作品發表」,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1992.11.06。

    「春秋樂集1999年秋季作品發表」,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1999.12.04。

    「台美作曲家—台北 洛杉磯—發表會」,洛杉磯國際作曲家協會、雨港樂音演奏團主辦,2005.08.27、10.18。

    「台灣音樂家美國之旅」,洛杉磯國際作曲家協會、加州台灣同鄉聯誼會、台灣雨港樂音演奏團等聯合主辦,2006.08.19~08.26。

    六、影音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5xcKz8y01Y〈客家情〉

    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CuItem=7467&mp=1925〈老山歌〉,游春蘭唱。

    七、網路資料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臺灣音樂羣像資料庫〈沈錦堂〉。
    http://musiciantw.ncfta.gov.tw/index.aspx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客家音樂戲劇人才資料庫〈沈錦堂〉。
    http://musicdrama.hakka.gov.tw/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http://hakka.dict.edu.tw/hakkadict/index.htm

    新竹縣觀光季刊,〈熱愛客家音樂的作曲家 沈錦堂〉,《好客竹縣》vol.16 (2012.07夏季刊):47-49。http://travel.hsinchu.gov.tw/attach/201207/20120723102624.pdf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藝術家創作肖像表演藝術類/音樂類〈劉富美〉。
    http://w4.khcc.gov.tw/Artist/index.html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